首页 公文范文 机电设备行业

机电设备行业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0 17:15:5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机电设备行业,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机电设备行业

篇1

引言

冶金行业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其关键在于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同时还包含了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冶金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决定建筑和设备的使用质量高低。

1.冶金行业建筑施工与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的现存问题

1.1.土建设计人员问题。在设计时缺乏足够的调研,土建设计人员对需安装设备的外形尺寸及受力情况没有进行全面的掌握,导致土建完工后,所到货设备的底脚与土建基础不符、预埋螺栓不能满足设备受力等情况发生。比如在我们公司第三原料场的设备安装过程中心就发生过,翻车机下部双联给料机在安装过程中与土建的一根横梁干涉,最后不得以将给料机原有支架割掉一半,将一般垫高,长度缩短,经过费力费时的改造后才得以安装到合适的位置。发生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土建设计人员的粗心,设计之初缺乏对未来现场的宏观掌控。这种设计深度的不足,导致设备可用性低,在建筑和施工成本上也是一种浪费。

1.2.土建施工技术人员的粗心导致实际与图纸不符,造成后期设备安装存在问题。我们的现场就实际存在着一根完全没有用的大梁,就是由于施工时技术人员看错图纸导致的施工冗余,虽然我们现场的梁没有对设备安装造成影响,但是对于建筑单位的施工成本造成了浪费。

1.3.设备制造厂家随意改动,不遵从标书和设计要求。这种现象在实际中也存在着。

1.4.还有一类问题是属于安装时技术问题。比如:1设备的螺栓连接问题,螺栓联接过紧时,螺栓在机械力与电磁力的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金属疲劳,发生剪切或螺牙滑丝等联接过松的情况,使部件之间的装配松动,引发事故。对于电气工程传导电流的螺栓、螺母联接,不仅要注意其机械效应,更应注意其电热效应,压接不紧,接触电阻增大,通电时产生发热- 接触面氧化- 电阻增大的恶性循环,直至严重过热,烧熔联接处,造成接地短路、断开事故。2设备的找平、找正问题,对于传动设备电机和减速机底脚不平或联轴器没有找正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振动大,振动超标,时间长了有可能发生轴承暴死、断轴、底脚松动等问题,最终导致设备事故。3电气设备安装问题,比如,在安装隔离开关时动、静触头的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不够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接触面的电热氧化使接触电阻,增大,灼伤、烧蚀触头,造成事故;断路器弧触指及触头装配不正确插入行程、接触压力、同期性、分合闸速度达不到要求,将使触头过热、熄弧时间延长,导致绝缘介质分解,压力骤增,引发断路器爆炸事故;有载调压装置的调节装置机构装配错误,或装配时不慎掉入杂物,卡住机构,也将发生程度不同的事故;等等。属于安装技术问题的还有很多。

1.5.各部门之间若缺乏协调配合,也会导致施工错误。比如在防雷避雷工作中,常见的做法是利用建筑物中的结构钢筋来做引下线、防雷接闪器、等电位与接地端的联结装置,按照相关规定,电气施工图纸与文件中需要准确标出联接点与预埋件,详细说明技术措施(例如具体的焊接要求)与敷设方式。实际上,我国当前的大部分施工文件或图纸中,只有在电气图中才会加入防雷接地的相关信息,同时,标注的说明则非常简略,通常在土建施工图中是没有无任何相关的标注或者说明的。这样的情况给工程监理的工作和具体的施工过程都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如果施工单位缺乏经验,就比较容易出现因为工种、工序的配合失当造成的施工错漏等问题。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接地钢筋的网间连接点出现漏焊、错焊,以及作为外引接地的检测点、联结点预的埋件漏设。特别是建筑物的结构转换层中,柱内、墙内的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的错焊、错接等情况,格外容易出现。

2.机电安装的质量控制措施

2.1.严格施工组织设计及设备、设施选择

施工组织设计和设备、设施选择是经有关科技人员共同研究商定的,通过技术计算和验算,既有其使用价值,又可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不要随便更改选用设备,否则会影响基础工作的进展。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少的提出设计变更,以免顾此失彼。

2.2.对安装工作要总体布置、统一安排,工作要主次分明,按计划开展安装工作

对大型安装工程,由于设备多,安装环节多,因此对每一项安装都必须有总体布置,做到统一安排,施工队中必须有一个统一指挥的机电队长(或项目副经理)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处理,集思广益,多征求职工的工作意见。每一项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顺序都有其科学性。一个安装工程的计划排队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经过技术论证排出的,是有科学根据并有一定指导性的,不要随便改动, 以免造成背工窝工,工程进度连续不上。

2.3.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每一种设备的安装,都有很严格的技术要求,只有按设计技术要求施工,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流失和材料消耗。一种设备的基础是经过设计部门的计算设计出来的,按要求施工,才能保证质量,保证安全。

2.4.提高机电工人整体素质

篇2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62-0194-01

1 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外第三世界国家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需求也越来越大,国外电力市场前景广阔。第三世界国家一般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在选择水电站机电设备上多倾向于系统集成的供货模式,即机电设备EPC(Engineer Procure Construct)模式。为抢占国外水电市场,国内、外水电机电设备制造公司各施其能,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第三世界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根本不具备能力编制相关标准和规范,通常直接采用科技水平领先的发达国家编制的标准。因此,国际标准化水平和程度的高低也就成为国内、外水电机电设备制造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2 概念定义

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27个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国际标准在世界范围内统一使用。水电站常用的国际标准有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ISO)、欧盟标准(EN)、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标准(CCITT)、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标准(CCIR)和国际照明委员会标准(CIE)等,常用的美标国家标准有美国国家标准(ANSI)、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ASME)、美国材料和实验协会标准(ASTM)、美国焊接协会标准(AWS)、美国钢结构学会标准(AISC)、美国全国电气规程(NEC)、美国全国电气制造商协会标准(NEMA)、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标(IEEE)等。

3 行业现状

纵观国际水电机电设备采用标准的行业状况和竞争局势,国内、外机电设备制造公司反差巨大。一方面,国外发达国家水电机电设备制造公司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不遗余力的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ISO、IEC等国际标准有一半以上被德、美、英、法、日五国瓜分。为限制他国水电机电设备产品出口,国外发达国家将标准涉及的技术指标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技术要求越来越苛刻,版本更新越来越频繁。另一方面,技术标准的缺失和不被认可使我国水电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往往受制于人。国内机电设备制造公司基本采用中国国家标准(GB标准)、行业标准(DL标准、SD标准、JB标准和YJ标准等)和企业标准,对国际标准知之甚少,更是鲜有应用,国际标准问题已成为国内水电机电设备制造公司进军国际电力市场不可逾越的

屏障。

4 目的和意义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是对全球市场经济的精辟概括。当前形势下,技术标准已成为水电机电设备制造企业竞争的制高点。在传统大规模水电机电设备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标准的主要作用是解决产品的互换性和通用性。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是先有标准后有产品,标准是把握产品主动权或限制市场的重要手段。标准之争其实就是市场之争,谁制定标准,谁就掌握了话语权;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意味着先行拿到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抢占了国际市场的制高点。中国水电机电设备制造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深刻认识到国际标准学习、研究和推广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4.1 国际标准是中国水电机电设备制造业进军国际水电市场的通行证

随着贸易自由化在全球的推进,国际标准已成为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发达国家利用标准的合法性和隐蔽性,将各种标准作为贸易技术壁垒,达到限制他国产品出口、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国家质检总局统计表明,2006年,我国有31.4%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以标准为代表的国外技术壁垒的影响,以技术标准为主的技术壁垒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

壁垒。

4.2 国际标准是中国水电机电设备制造业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

国际标准是国内水电机电设备制造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切实关系到企业在国际电力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国内相关标准在国际上尚未得到认可,且国际标准技术要求一般普遍高于国内标准。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加强国际标准的学习、研究和推广,才能提高产品质量,才能使国内水电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在国际水电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实现产品的国际化。

4.3 国际标准是中国水电机电设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动力

“得标准者得天下”,在一定程度上,技术标准已上升为制约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今社会,谁掌握了技术标准谁就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一个公司的产品是否在国际市场中具有核心竞争力,产品质量是关键所在,而质量问题首先就是一个标准问题。标准是评定和衡量产品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标准的贯彻执行过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标准是质量的前提,只有抓住了标准这个根本,企业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4.4 国际标准是中国水电机电设备制造业进行国际技术交流的纽带

采用国际标准有利于促进中国水电机电设备制造企业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提高产品标准水平,健全产品标准体系,更有利于我国水电机电设备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同行业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4.5 国际标准的学习、研究和推广能加强我国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和健全我国技术标准

通过国际标准的学习、研究、应用和推广,使我们充分认识和正视国际标准的重要性,在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对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去粗存精,为我所用。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对内没有防护性贸易技术壁垒,不能保护本国民族工业;对外得不到技术认可,丧失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是建立我国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和健全我国的技术标准,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篇3

中图分类号: TU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机电设备维护保养概述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物业管理成为了新形势下的新兴产业。在借鉴、吸收、消化发达国家比较先进的物业管理经验及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物业方面的实际情况,使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化专业化 的

现代物业管理在延长物业的经济使用寿命的同时,能够减缓物业的物理损耗确保物业设施的良好运行。

机电设备是现代建筑中必备的核心设备,在物业管理中对机电设备的管理需要靠专业化、规范化并具有实际管理经验的物业管理人员来参与实施。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原则就是在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运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减少劳动和物资消耗,发挥其综合经济效益,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所以为了这个目的,物业管理人员首先就需要熟悉物业内的各类设备情况,并对这些设备进行经常性、规范性、制度化的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二、物业管理中主要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物业管理中主要机电设备包括变配电设备、电梯、中央空调设备、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消防监控设备等。

1. 变配电设备的维护和维保

高层建筑中一般都配有专门的变配电设备。这样才能确保电梯、中央空调等各类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变配电设备的状态直接关系到建筑物能否正常的生活和办公。所以要做好对其的维护和保养。措施包括:

(1)建立管理制度。首先对于对较大负荷的用电设备建立档案,做好维护保养的记录及这些设备运行状态的记录,其次要制定维修电工的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定期试验 、维护保养、配电房等管理制度。

(2)做好对供电系统的管理。所有参与供电系统维护和保养的工作人员要持有上岗证件,要建立严格的配送电运行、电气维修、2 4小时运行和维修值班制度等,对出现的故障及时的排除,需要停电时要做停电预告,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 供电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保养时应注意内容。①观察配电盘上各类仪表的电流的变化情况、三相电流和高峰时的电流数值是否正常,确保每个支路的负荷不超过装设的保护元件规定的负荷;②检查配电箱的固定是否符合要求,并确定箱内器件的完好无损、接线头牢固无松动、接点没有灼伤、导线的绝缘性能良好等;③检查接地装置,确保其安全可靠,检查接地电阻、接地螺栓、接地导线是否符合相关固定的要求;并且要检查变电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及开关操作机构和安全装置的是不是灵活可靠;④每次对变配电设备检修后、投入运行、合闸前,都要按照规定对变配电设备进行试验测量,在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面前要及时对检查配电室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漏水、进水、积水现象的发生。

2. 电梯的维护保养管理

在高层建筑中电梯对人们的生活工作至关重要。所以物业管理单位在对电梯进行维护保养管理时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队伍,制定相应的设备操作、保养维修规章并切实落实。对电梯的维护保养管理中主要包括的措施有以下几条。

⑴对电梯设备的巡回检查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要进行严格的执行,密切的掌握监视其运行状态,并定时的对其进行保养和维修。也要经常对电梯的环境进行检查,确保其清洁、通风、温度适宜。

⑵注重对电梯主要部件的保养,例如曳引机减速器和电动机、导向轮、限速器、补偿装置、机械 电气联锁装置。同时要组织消防演习,验证电梯的反应能力。对电梯的传动机件要加上油,对电梯的维护保养要做到定量、定期、定点、定人,全面确保电梯的运行安全。并且要对电梯每年进行一次年检,确保符合每年的合格要求。

3. 中央空调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

中央空调设备是确保建筑物内不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使居住者获得舒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重要方面。若是在冬季对其进行停机检查会对居住者带来很大的不适。所以对中央空调设备的维护期主要是在供冷淡季,对它的维护保养是其确保正常工作的前提。

中央空调设备包括空调主机、空调水泵、冷却塔、空调机、盘管风机等。

⑴对空调主机及空调水泵的维护保养管理。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空调主机进行检查并做相应的记录,在检查维护之后确保巡检仪表的准确可靠、冷冻剂是无漏油漏水现象。对空调水泵维护保养时要定期每月为轴承加入适量的油,并每季为其清洁换油。在年检中检查运动部件的磨损情况、密封件的密封状况及泵叶泵壳的腐蚀情况,一旦发现不能符合要求的现象,一律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成新的。

⑵冷却塔及空调机的维护保养管理。针对冷却塔,要每天进行1到2次的实地巡检运转及补水情况;每月对皮带紧度和噪音情况检查10到20次,并对疏水网及冷却塔内外表面进行清洗;在年检时,要针对运动部件的磨损程度,对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检查中如果发现非不锈钢件防锈保护层收到损坏,要对其进行油漆保养。针对空调机,要时刻注意到机组运转的状态,确保没有异响和振动。对皮带及皮带轮的磨损、松动情况也要进行检查,必要时换件。针对盘管风机,检查其是否存在漏水现象,如果存在即是维修。对各风机盘管运转也要进行检查,如有必要对其拆检加油或者维修。同时要督促使用单位对盘管风机滤网进行清洁,做好清洁工作。

4. 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的维护保养管理

高层建筑中都一般都会配有备用电源,一旦外电停电,就可自动或者手动启动备用电源,确保防设施、急照明等主要设备的供电,保证建筑物起码的运动。

对其进行维护保养要做到:即使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也要对备用电源每周启动一次,检查蓄电池水位、接地线等是否正常;要经常性的对机房、沟槽油污进行清洁,每年对备用电源进行一次带负荷运转,检查其实际运行的状况。在冬季时要对发电机、主开关触头、电缆绝缘等的状态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5. 消防监控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

消防设施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其的维护保养意义重要。在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时要做到: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消除建筑物的任何火患隐情,消防值班人员和义务消防员应熟悉并经常巡检消防设备和设施,一旦发现其损坏或者失效时要立即修理或者更换,坚决消除一切火灾隐患。其中必须强化对各种设备、线路、煤气管道的保养维修,确保不会出现由于各类电器设备、电子电路或者煤气管道的原因而出现的火灾情况。同时对各种消防设施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抽查,确保其在一旦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能够立即投入使用。

结论

有关现代机电设备最为重要的管理经验就是要不断提高和改进对设备的维修保养,使这些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确保其正常使用,有效地发挥作用。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物业管理水平,也对物业业主和使用人的正常生活秩序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在物业管理中必须做好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参考文献

[1] 康曦.我国保障性住房社区物业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0

[2] 刘敏昊. 物业管理项目投标全过程管理研究[D] 华东理工大学, 2011

[3] 夏勇. 安徽省物业管理顾客满意度评价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20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