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7:16:1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G416;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54-01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化,他们能够接收到各种知识和信息。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要求进步的良好心态。但多数心智尚未成熟,有时法律意识和政治意识比较淡薄,个别人容易受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严重的甚至走入误区。因此,分析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助于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从而增强青少年自身综合素养,促使青少年成长为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
一、当前部分青少年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意识淡薄。青少年学生对于基础学科的学习多于思想政治内容方面的学习,有的在政治意识和立场上没有形成坚定的信念,有时容易受到一些西方思潮的影响。个别学生政治立场不坚定,欠缺理性的思维,甚至认为西方的任何东西都是好的,都是完美的,有着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卑感。
(2)法律意识淡薄,犯罪呈低龄化。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逐渐上升且低龄化明显,涉及领域广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辨别能力低下,部分青少年陷入迷茫和困惑。因此,急需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规范青少年的行为。
(3)意志力薄弱,抗挫能力弱。青少年心智尚不成熟,而且多数是独生子女,物质条件较优越,自我中心意识强,与人沟通能力弱。未能形成坚强的意志,也未能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致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容易自暴自弃。主要表现在生活和学习上缺乏自信心,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容易受到享乐主义思潮影响,缺乏奋斗精神。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途径
(1)多措并举,加强青少年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鉴于部分青少年存在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加强青少年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刻不容缓。可以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专题讲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做到在理论上丰富青少年的思想情感,在实际参与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模范人物的介绍,发挥典范作用,让优秀的模范人物成为学生心中行为的标杆,从思想上找到方向,坚定自己的立场。不断努力学习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用高尚的思想品德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要引导青少年提高是非辨别能力,自主摒弃和排斥不良思想的影响,抵御来自互联网等各种渠道的不良影响,提高政治修养,坚定政治立场,提升政治自信。
(2)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除了课程内容的讲授,还要把青少年的人生理想与社会改革和国家复兴联系起来,培养有理想、有知识、遵纪守法、有道德的合格人才,促使学生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同时,教师要与时俱进,根据当前社会热点对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借助课程教学内容,开展有关不良思潮、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提高学生抵御不良影响的免疫力。
(3)构建“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是青少年模仿和学习的榜样。这就需要家长在孩子的思想教育中发挥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从小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独立自主的精神,要以身作则,用最先进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为孩子做出表率。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要通过课程内容对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方面进行培养,培养青少年做一个守法的公民,遵守学校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成为遵纪守法的标兵。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发挥媒体的舆论作用,对社会上各种不良的行为、思潮等及时披露、批判,营造法制化、规范化的社会氛围,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对社会成员进行道德教育。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策。同时,要意识到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应对各种新问题、新情况,这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配合。要推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态化、系统化、专业化,提高青少年抵御不良影响的免疫力,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利.对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加强法制学习宣传 服务教育科学发展
在第X个国家宪法日之际,为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XX县关心下一代法制教育建设,让家长、孩子及广大群众更广泛、更深入、更透彻的了解宪法的重要意义,让宪法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掀起全民尊法学法、护法用法的热潮,XX县关工委积极参与“国家宪法宣传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月”系列活动。
遵纪守法强意识,和谐幸福新生活。活动现场吸引了大批群众,XXX向周围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生活中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更多地向家长和青少年讲解学习法律的重要意义。此次宣传活动不仅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的法律咨询,更是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法制意识,让群众认识到学习法律应从孩子抓起,家庭的法律意识是社会的重要部分,对于下一代的关爱要从正确的法律教育入手。
教育为先重思想,法律教育护成长。12月5日,“宪法进校园”活动在XX学校举行,XXX在宣讲中说到:“我们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以此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学法知法懂法遵法的良好习惯。”XXX通俗易懂的语言,幽默有趣的讲授,丰富实用的内容,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和欢呼。
县关工委一直以来致力于关爱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注重青少年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通过此次活动,以家庭长辈为宣传学习起点,从家庭法制精神入手,加强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从根本上发挥关心关爱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青少年法制教育;影响;对策
1引言
新媒体技术相对于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是一种利用移动数字技术通过网站、论坛、博客等媒介向社会提供信息的一种新型媒体技术[1],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互动方便等传统媒体技术无法比拟的特点。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也在青少年的成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新媒体技术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影响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新媒体技术作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给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些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新媒体技术像一把双刃剑,营造良好法制教育环境、给青少年提供知识的同时也给其青少年法制意识的正确引导带来了挑战。
2.1新媒体技术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
新媒体技术可以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供了资源丰富、覆盖面广、形式多样、检索方便的学习平台,一方面法制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搜索资料和素材,丰富知识的同时,以更加丰富的手段和方式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供专业技能;教育者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将相关的政策、方针和正确的法律知识进行及时的宣传,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随地的选取自己喜欢的学习资料,并可以通过这一平等、自由的平台参与交流,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对知识的学习进行反馈,通过微信、微博、论坛等媒介传播自己喜欢的信息资源,极大的提高了法制教育资源的传播速度,使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2.2新媒体技术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产生的消极影响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新媒体资源信息量大,难免存在虚假及庸俗信息,因青少年年龄较小,缺乏辨别能力,在获取所需知识的同时不能很好的辨认新媒体环境下的错误信息和负能量,甚至有可能深陷其中,长期以往,其法制观及人生观将会发生变化,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容易使青少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沉迷于网络,低头族、手机控在青少年中不为少见,影响视力的同时也不利于身体的成长,更甚者出现了孤独症、抑郁症患者,不能正常的与他人沟通和交流,拉开了和法制教育工作者的距离,从而不利于正确的法制教育导向。
3新媒体技术对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对策研究
新媒体技术逐渐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势在必行。
3.1注重法制意识培养,提高青少年自控能力
一个事物要得以良好的发展,提供周围良好氛围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影响事物发展的内因所在,青少年对新媒体技术的自控能力则是新媒体技术影响其法制教育结果的内因,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教育功能,关键在于培养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和网络素质,引导青少年主动学习法律知识,从而提高青少年对新媒体信息获取和分辨、批判不良信息的能力,强化青少年新媒体技术下合法与非法的正确认识,将网络道德作为一门必修课,加强道德自律,使青少年充分认识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减少网上不良行为和网络犯罪的发生,使青少年能够正确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到不迷恋不盲目信从,正确利用新媒体技术这一平台中的知识与法律案例逐渐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识,强化法制思维。
3.2强化新媒体管理,净化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环境潜移默化的改变着青少年的认知方向,良好的环境是正确认知方向的关键,也是青少年养成良好的法制意识和精神的关键所在。首先立法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强化新媒体技术下的法律意识,针对新媒体环境这一特殊教育阵地加大宣传力度,必要时加大通过新媒体进行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净化新媒体环境,使新媒体环境良好、健康、有序;其次新媒体信息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通过监控等方式过滤宣传信息,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使流动的信息具有可操作性,力争将不良信息扼杀在萌芽中,真正做到从源头上净化新媒体环境。
3.3强化法制教育队伍,提高新媒体素养
法制教育队伍是青少年接受法制教育的关键人物,教育队伍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等资源,强化道德修养和法制知识,全面提高教育者本身的法律素养,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树立在青少年学习过程中的威信,必要时也可以通过知名法制教育者、律师、法官进校园等活动,通过法制宣传月、观看法律相关纪录片等多种途径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培训,使法制教育过程真正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法制教育者还要努力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法制教育中来,重视法制平台的建设,通过论坛等媒介了解青少年的思想动向,监控青少年关注较多的新媒体事件,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错误影响的新媒体事件,做到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和青少年的真实想法,必要时通过沟通等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全面提高法制教育队伍的新媒体应用能力。
3.4学校家庭合力,引导合理利用新媒体
新媒体作为信息获取的便捷和主要渠道,将影响青少年一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学校和家庭作为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和老师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形成合力,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法制主体教育的形式将法制理念纳入到日常行动中,家长则要充分发挥第一老师的作用[2],利用亲情的感染力,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青少年以新媒体技术为主导的活动中,引导他们合理的利用新媒体资源,以身作则,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使用新媒体工具的好习惯。
4结束语
青少年在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青少年法制思维的良好习惯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进行法制教育刻不容缓,要充分发挥利用新媒体技术的教育和导向功能,传递正能量,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张容嘉 单位:衡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