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

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33:5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辐射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因此电磁污染也越来越多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大有超越污水、废气、噪音之势,而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四大污染(电磁辐射、污水、废气、噪音)之首。电磁辐射无色、无味、无声,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不知不觉的,因此危害更大。电磁辐射可以影响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并可造成损伤早有报告,电磁辐射对肾小球滤过膜造成损伤并影响其功能还未见报告。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康复中心长期(工作3年以上,2~4 h/d )从事理疗仪操作及长期暴露在此环境下的其他工作人员24名(男性4名女性20名)作为辐射组;随机选取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地方工作人员50名(男性10名女性40名)作为对照组。以上两组人员年龄均在30~50岁,均已排除由各种疾病及生理状态下引起血尿的各种情况。

1.2方法采用H-100尿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质控物(由长春迪瑞公司提供),OLYPUS双筒显微镜, PHILIPS-CM 120电镜,对尿液行尿11项检查,尿潜血阳性者分别取混匀尿放入10 ml刻度离心管内,1 500转/min,离心5 min,取0.5 ml沉渣涂片镜检;肾穿活检,取穿刺物固定、包埋、半薄切片定位后,超薄切片机切片,电镜下观察。

2结果

辐射组:24例中尿潜血试验阳性7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6例,尿潜血+-~++ ,RBC:4~8/HPF,阳性率29%,其余项目皆为阴性。病理切片电镜下肾小球滤过膜细胞有超微结构上的改变:细胞膜增生,细胞衰老,滤过膜孔径变大;对照组:50例中尿潜血试验阳性2例,均为女性,尿潜血+-~++ ,RBC:3~6/HPF,阳性率4%,其余项目皆为阴性。病理切片电镜下肾小球基膜新月样增生,有免疫复合物沉着,临床诊断为隐匿性肾炎。采用配对χ2检验,P

3讨论

引起尿潜血试验阳性即血尿的因素有许多,肾源性血尿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肾损伤;非肾源性血尿见于暂时性镜下血尿,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重体力劳动后可引起血尿,女性月经血污染尿液也可形成血尿,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如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斥反应、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和其他各种引起出血的疾病均可引起血尿尿潜血试验阳性。尿潜血试验的阳性率辐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人员均已排除上述各种引起血尿的因素,由此提示微波电磁辐射可能是引起辐射组尿潜血阳性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理疗仪发射出的电磁波属于微波波段,微波具有低强度高频的特性,它对人体的治疗作用为致热效应,同时它具有非致热效应,非致热效应对人体危害常常被忽视。微波电磁辐射对人体细胞的作用主要以非致热作用为主且集中作用在细胞膜上,肾小球滤过膜细胞(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与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在微波电磁辐射的长期作用下,通过累积效应形成电穿孔,使滤过膜的结构与功能完整性受到破坏,滤过膜的孔径变

大[1],RBC漏出,尿潜血阳性。因此电磁辐射可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细胞超微结构损伤,进而引起肾小球基膜漏出RBC,导致尿潜血试验阳性。

从事理疗仪操作1~2年的工作人员未发现由于肾小球的损伤引起的血尿,微波电磁辐射对人体持续时间长短、辐射的强度及人体距辐射源的远近直接影响到肾小球滤过膜细胞的各种生物学特性[2]。郭国祯教授的研究表明:对人体长时间低强度的微波辐射可引起人体损伤细胞的形态改变、细胞代谢的凋亡;可造成自由基产生和清除功能失衡,氧自由基产生过多将导致细胞的损伤、衰老或肿瘤发生等[3,4] ,由此更进一步提示长期的微波辐射可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细胞的损伤及功能改变导致RBC漏出,尿潜血阳性。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接触辐射的时间成正比,与接触辐射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当电磁辐射量>2 MG(中文为毫高斯)便可危害人体健康,微波电磁辐射量>200 MG,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较大[5]。因此,从事理疗仪操作的人员应尽量远离辐射源,加强对电磁辐射的防护,提高对电磁辐射的防护意识,定期作尿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曹晓哲,王德文,赵梅兰,等.电磁脉冲对大鼠肾上腺超微结构损伤的研究.电子显微镜学报,2002,21:17-20

2熊立凡,李树仁,等.临床检验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3-104

3李雅轩,袁秀英,刘南平.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及预防.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29(9):22-24

篇2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2-0216-02

科学技术的大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周围充斥着计算机、手机、家用电器等科技产品。以上科技成果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它们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进入了方便快捷的时代,但是却不能轻视其对我们身体健康的损害。电磁辐射污染,是继“四大污染”后的又一重大污染,国际上的研究部门对其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都在寻求解决电磁辐射污染的有效办法。

1 家居环境中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

1.1电磁辐射的产生途径以及来源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大到冰箱小到手机等电气设备都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电磁辐射通常可以被分为两大类,即这电离式辐射和非电离式辐射,由于其能量、质量、体积等存在一定差异,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电脑、手机、彩电、微波炉等是家里常见的电磁辐射源。电子显像管是电视机产生电磁辐射的主要部位,电视机在成图像的过程中,电子显像管会产生能量比较高的电子束,在扫描过程中就会产生X射线以及其他电磁波,尽管这些辐射并不算严重,但是其对我们眼球的损害不容忽视。电磁炉是现在家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电气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涡流来使其锅底变热。电磁炉的功率比一般的电气设备都大,其产生的电磁辐射也比较大,如果没有相应的有效措施来对人体进行保护,对人体的危害将会非常大。

1.2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指人体器官与组织等遭受外界电磁辐射,导致人类器官非正常工作或精神状态的改变。累积效应、非热效应、有热效应和刺激作用,是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主要体现。热效应通常指电磁辐射使人机体的温度升高,从而导致部分人体器官出现损害而无法正常运行;非热效应指外界条件使人体组织和器官原有的电磁场平衡被破坏,从而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损伤;累积效应是指人体连续多次遭受电磁辐射损害(前一次电磁辐射的损害未得到修复,就遭受了下一次电磁辐射损害),从而使人体受损害程度更加严重。

电磁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眼睛的不良影响:电磁辐射对眼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得混浊,甚至可能造成白内障,严重影响我们的视力。

(2)对心血管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使人产生头痛、窦性心率不齐、白细胞减少、行走乏力、心搏血量不足等症状。

(3)对肿瘤发生率的影响:电磁辐射可能干扰各种激素的处理和影响酶等化学物质的正常作用,甚至引发癌症。

(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使人记忆力逐渐衰减、睡眠质量下降、情绪可控性降低等。

(5)对生殖系统的影响:使男性质量大大降低,影响男性正常的生殖功能,同时使孕妇流产率增加等。

1.3 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作用原理

热效应和非热效是电磁辐射对人体作用的主要两种方式。从微观的角度来对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进行分析,其既是电介质,同时也是磁介质。

据可靠的研究与分析我们知道,介质在磁场中会产生磁化现象,而当电介质在电场中又会产生极化现象,因此当我们长期待在电磁辐射较严重的环境中,一些体细胞就会反复进行磁化和极化,从而导致人体细胞分子间的摩擦,产生一定的热能。而且我们都知道电介质在电场中条件满足话,会应电磁感应产出涡流,从而使人体慢慢发热。人尽量不要长时间出于电磁辐射环境中,否则对我们的身体非常不利,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多个方面都有着不良影响,它能破坏细胞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工作,严重时人会产生头晕、记忆模糊、不时的头痛等症状出现

2 家居环境中电磁辐射的预防措施

2.1 正确使用家电

(1)手机。根据相关报道,有名的脑外科专家李明教授(国际脑研究学会会员),报告了我国第一例疑似受手机辐射危害而导致其脑瘫的病人。经过多次反复仔细的检查,最终他们判断病人的肿瘤是由于长期使用手机而造成的。理由是该患者的脑瘤发生在颞、枕、顶三叶交界处,且边界不清,呈弥漫样生长;而且该患者使用时间的时间非常长(约8年),同时其在接听手机时基本上用的左手,且肿瘤区在左侧(左侧受手机辐射较严重)。根据相关研究,人连续使用手机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则需要休息m当时间后再使用,一天内使用手机的总时间绝对不允许超过20小时。因此,在长时间使用手机后,应适当进行休息与调节,缓解电磁辐射对我们眼睛的不良影响。

(2)电脑。在使用电脑时,根据实际情况,把屏幕的亮度调节到适宜值,对我们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辐射强度随电脑屏幕亮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降低屏幕亮度可以减少一定的电磁辐射。旧电脑的电磁辐射一般都远远大于新电脑。在操作电脑时,工作人员最好采取安置屏幕保护膜或防辐射特质玻璃等措施,来进行个人防护。

(3)电视机。在看电视时,人与屏幕的距离应控制在4~5米为好。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电视机两边放一些诸如仙人掌之类的绿色植物,这些植物能有效吸收一定的电磁辐射,从而降低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害。尤其是老年入不要因喜欢某个电视节目而长时间坐在那不动,这对身体影响非常大,应过一段时间就进行适量的活动,保证血液循环的质量,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根据英国研究人员的研究分析结果,连续看电视机会对人的寿命产生不利影响,连续看电视剧的时间达到一定数值就会减少人的寿命时间。

(4)微波炉。如今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电磁炉,而且电磁炉的使用率非常高,电磁炉已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个必需品。。电磁炉的正面电磁辐射为3.93μT,距离电磁炉正面30cm处2.43μT,距离60cm处0.27μT。而距离电磁炉正面70cm以上则完全检测不到电磁辐射。在开启电磁炉后应马上远离其到一定距离,因为电磁炉电磁辐射比较大,且在其门缝处容易发生电磁辐射泄漏。

除上述家用电器外,电冰箱、电暖器、音响、电磁炉、电水壶、吸尘器等在工作时也会有一定的电磁辐射产生。一旦开启这些设备,与其应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孕妇、儿童能靠近就别靠近。

2.2 进食抗辐射有效的食物

(1)银杏类制品。从银杏叶中提取的多元酚类物质对防治和减少辐射伤害有特效。长时间经饮用银杏叶茶维护我们的造血机能和升高白细胞。

(2)螺旋藻类食品。螺旋藻类食品含有丰富植物蛋白、微量元素、氨基酸、生物活性物质、维生素、等。可促进骨骼细胞的繁殖活力和造血功能,促进血清蛋白生物合成,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具有较强的抗辐射作用。

(3)绿茶。绿茶因含有茶多酚,而可以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且具有一定的抗辐射能力。茶中还含有脂多矿能改善造血功能,升高血小板和白细胞等。

(4)番茄红素。抗氧化和辐射的能力都比较强。一般红葡萄、番茄、番木瓜等水果中含量比较大。

3 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推行,让人们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更加爱不释手,很 多人的生活基本被电磁辐射包围着,电磁辐射正一步一步侵蚀着这些人的身体。因此根据自己的实际家居环境,采取适当措施来减少电磁辐射对我们身体的损害,对我们来说十分必要。

篇3

中图分类号: X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 directly affects the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 and present statu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 and damag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points out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urgency,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1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特点

1.1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危害性

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漏的现象,过量的电磁辐射会造成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电磁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又称电子雾污染,电台、电视台、高压线、变电站、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等大型设备;电子仪器、医疗器械设备、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甚至包括家用电器如微波炉、电视机、手机等在工作时,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电磁波,这些频率不同的各种电磁波充斥着我们得生活空间,这些无形的电磁波不但无色无味,还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任何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

随着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生活空间中人为的电磁能量增长十分迅速,电磁辐射污染已成为二十一世纪主要污染源之一。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公布数据显示:电磁辐射已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最大危害之一。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危害主要表现有三个效应: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长期科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类若长期处于强电磁辐射环境下,有可能造成儿童白血病,人体癌细胞加速繁殖,诱发癌症,生殖系统受到影响,使得儿童的智力受到损害;强电磁辐射还会影响人的视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研究还表明,儿童、孕妇等人群对电磁辐射比一般人群敏感[1]。

1.2 电磁辐射污染的特点

电磁环境是存在于给定场所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包括了自然的和人为的,有源的(直射波) 和无源的(反射波),静态和动态,它是由不同频率的电场和磁场组成[2] 。电磁辐射污染作为一种新型污染,其主要特点有:

(1)隐蔽性强

(2)损害后果的长期性和潜伏性

(3)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的影响还存在科学上不确定的因素

2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现状

2.1电磁辐射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污染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电磁辐射设备被应用到我们的生活空间中,这些设备数量不断增加,分布也越来越广、设备的功率也不断变大。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人口和建筑的密度不断增大,电磁辐射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城市污染源。同时在农村,居民家用电器不断增加,电力、通信及交通事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可见电磁辐射污染已由大城市迅速向中小城市及农村扩散。1999年5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公告:电磁辐射危害人体健康。2000年3月28日,国家经贸委下发安全第189 号文件:电磁辐射需加以防护。2001年8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第9号消费警示:日常生活需防电磁辐射。

2.2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纠纷不断增加,矛盾不断激化[3]

近年来,我国的电磁辐射污染纠纷日益增多,电磁辐射污染投诉率居高不下,因电磁辐射污染纠纷提起的诉讼也越来越多。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的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因在居民区建设电磁辐射设施、设备引起的排除妨碍纠纷

由于电磁辐射设施、设备建在居民区,居民以造成电磁辐射污染, 影响正常生活和人体健康为由,要求电磁辐射设施、设备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排除妨碍,另行择址建设或搬迁受影响的居民。全国城乡各地因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而起的纷争越来越多,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生了多起小区送变电工程建设纠纷。

(2) 因电磁辐射污染所致人身伤害要求侵权损害赔偿

电磁辐射污染的损害后果具有长期性和潜伏性, 一般不会因电磁辐射污染立即对人体造成显而易见的损害后果。故以电磁辐射污染所致人身伤害为由要求损害赔偿的纠纷相对较少。但也有越来越多长期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中,现已出现可能与长期电磁辐射污染有关的严重损害后果的人,向电磁辐射设施、设备的所有人或使用权人提出了侵权损害赔偿的要求。

(3)因手机电磁辐射污染引发的纠纷

在使用中产生电磁辐射的产品很多,如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设备等,但消费者最为关注和引发大量纠纷的产品是手机。但我国至今尚无一部手机电磁辐射的国家标准,监管部门也没有作出在手机上标注辐射量的强制性要求,使得手机电磁辐射纠纷长期难以解决。

2.3关于电磁辐射污染的纠纷,大多数解决不力

电磁辐射污染直接关系到大范围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公众的敏感度很高,但电磁辐射污染纠纷的解决却往往难以获得各方都较为满意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

(1)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科学宣传不够

(2)不尊重公众私权,造成对立局面

(3)法律法规不健全,环保执法力度不够

作为一种迅速出现的新污染源,我国对电磁辐射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电磁辐射污染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我国在这块还存在空白和矛盾的地方,而且环保执法“刚性”不足,有加大了解决此类污染纠纷的难度。

基于此,大多数关于电磁辐射污染的纠纷难以得到迅速解决,这种情况久拖不决,使得矛盾不断升级升级、激化,甚至导致群众采取过激手段。目前,电磁辐射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已制约甚至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

3 我国电磁环境监测的发展概况及前景

我国对电磁环境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进入20 世纪90 年代,我国高科技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电磁环境监测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一批电磁环境实验测试中心相继建立。但是,目前我国对电磁环境方面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某一实际干扰问题的防护水平上,比较成熟的电磁环境分析和预测软件目前还没有。由于我国电磁环境近场测量设备的研制工作也开展比较晚,目前国产的近场测量仪器及设备存在屏蔽性能差、灵敏度低、频带范围窄、测量费工费时、型号少、精度差等问题。

4 结束语

迄今为止,电磁环境对人类影响的许多问题仍无定论,而随无线电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磁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突出,电磁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因此,有关电磁环境监测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值得庆幸的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电磁辐射污染的防护、治理及监测,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