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2:5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畜牧业智能化,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1.1以嘉立荷牧业和光明梦得等大型牧场为代表
通过阿菲金等牧场管理系统的应用,自动采集牧场的生产数据,技术人员和管理者可以针对繁殖、兽医、统计等不同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牧场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奶牛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1.2以天津市农夫种猪场为代表
应用了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对无线射频耳标的识别,实现对该母猪个体的精确饲喂、鉴定等(荷兰Velos系统);通过应用种猪自动测定系统,自动采集种猪每日采食信息和称重信息,提高了种猪测定效率。以部分规模肉鸡养殖场为代表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自动采集鸡舍温度、湿度等,并根据鸡舍环境实时变化情况进行自动控制,提高了肉鸡生产的管理水平。
2存在的问题
2.1饲养方式制约物联网技术推广
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与集约化生产经营方式相结合的。但是部分以农户为主的养殖小区和中规模养殖场户,受制于设施设备和生产工艺条件,物联网技术改造应用难度大,物联网技术难于应用推广。
2.2物联网技术应用范围偏小
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涉及的信息技术本身比较复杂。因此,目前天津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大多数是在大型规模养殖场,特别是在部分的“领军”企业。天津市畜禽养殖量90%以上的中小型养殖场,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意识不强,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仍呈“空白”。
2.3物联网技术应用成本高
畜牧业生产中应用的物联网技术,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从国外直接进口技术;二是引进技术在国内经过本地化改造;三是国内自主开发。就目前而言,国内自主研发产品,其软硬件配套和产品稳定性等方面与引进产品尚有很大差距,养殖场户积极性不高,加之引进产品价格昂贵、投入高,部分生产者尚无力应用。
3促进物联网技术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围绕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保障动物疫情稳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畜牧业质量和效益,促进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立足点,按照市场推动和政策扶持相结合,加快畜牧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和系统开发。经过努力,物联网技术应用覆盖天津市生猪、奶牛、肉羊、蛋鸡、肉鸡五大畜禽种,覆盖一批规模养殖场,建设物联网示范企业,实现饲养环境自动监控、管理精细化和产品可追溯管理。开发应用兽药等投入品监管、远程服务、外埠畜产品监管和本地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行业监管平台,实现实时管理。通过示范应用和技术推广,形成物联网集成应用的典型解决方案和技术标准。
3.1企业类
3.1.1肉羊物联网应用平台以奥群种羊公司为主,利用建立的工厂化杜泊、澳洲白绵羊胚胎移植技术体系和快速扩繁优质配套系种羊的生产基础,在生产环节引入物联网技术,建设奥群优质种羊联合育种信息平台、种羊胚胎移植远程服务系统、养殖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完善RFID技术自动识别系统、自动称重系统、种羊选育和视频监控等系统,实现对种羊生产过程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与客户扩繁场信息共享,互动挖掘数据。其服务对象包括天津核心育种场、规模扩繁场和合作社组织。完成基于RFID的种羊称重与分群管理、基于有源RFID技术的TMR(全混合日粮)投料监控技术标准。3.1.2奶牛物联网应用系统以梦得集团、嘉立荷牧业惠泽牧业等21个牧场为主,引进国内外先进牧场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产奶、牛群健康等管理智能化。降低炎发病率,提高配种率和单产水平,实现质量安全可控可追溯。3.1.3生猪物联网应用系统以中粮肉食、惠康、德润、农夫等企业为主,引进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猪舍内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自动控制。以射频技术为载体,开发智能化养猪管理系统,通过料塔、输送分配绞龙、饲喂器、分离器的有效组合,实现对每头猪的精准饲喂、准确监测。3.1.4家禽类物联网应用系统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家禽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舍内喂料、光照、温度、供水、压力、湿度、清粪、集蛋等自动监测和控制,为鸡提供恒温、恒湿和清洁的环境,改善动物福利。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呼吸道等疾病发病率。
3.2部门监管类
3.2.1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完善现有生猪品种系统运行,启用其他畜种应用。优化养殖环节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一站式登陆,智能化上传。开发友好的展示界面,开发多种展示方式和数据有效链接。增加畜牧业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畜牧生产情况、畜产品价格、市场需求等相关数据快速监测统计,通过统计结果,分析市场趋势,做出预测预警。开发辅助决策系统,实行免疫保护期、疫苗使用、应急物资等预警和智能管理。3.2.2肉鸡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对肉鸡在饲养过程中饲料兽药投入品使用、防疫、质量监测信息,出栏产地检疫信息,运输过程信息,屠宰环节检验信息,一直到产品上市进入市场各环节信息实现可追溯监管。3.2.3病死动物无害处理系统在现有生猪基础上,增加其他畜种,开发与保险公司和无害化处理场数据对接功能。3.2.4动物产地检疫机打出证系统升级支持生猪、家禽等产地检疫需要,优化业务流程管理,提高响应速度。3.2.5畜牧兽医专家远程服务系统利用天津农业物联网大平台,将天津市多年积累的动物疫病防控经验和典型病理解剖图片置入,向养殖场户提供智能诊断和科普教育功能。3.2.6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信息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和RFID等技术,实现对外埠进入天津市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实现监管数据交换、集成和主动监控等目的。3.2.7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及可追溯系统将鲜奶生产、收购、运输等环节开展信息化管理,构建鲜奶收购站及运输车辆信息管理系统,对鲜奶收购进行信息化管理。3.2.8武清奶牛综合服务平台良种繁育系统在现有平台基础上,开发奶牛个体信息动态采集技术,佩戴牛只RFID标签,实现对牛只的自动识别和信息记录,提高奶牛场智能化水平;开发集成传感器技术、信息采集技术及网络数据库技术,实现对奶牛个体挤奶的全部自动化及智能化控制;安装监测系统,辅助判定牛只状态,结合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种子母牛个体信息进行采集的数据进行挖掘,通过统计和专家分析,为奶牛良种科学繁育提供依据和科学决策。
4对策建议
4.1加强组织协调
建议在天津市畜牧兽医局成立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推广技术领导小组,纳入全市畜牧兽医工作重点,加强各事业单位和区县畜牧兽医管理部门以及企业的沟通,建立和完善协同工作机制。
4.2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利用现有的设施畜牧业提升工程、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等项目资金,加大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支持。争取天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对畜牧业物联网应用专项支持。同时,推动引导更多企业开发、使用物联网技术,进一步完善现有系统功能。
4.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宣传引导,推动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事现代畜牧业建设。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操作技能强的一线实用人才,推动各类监管、应用系统高效运行。
关键词:
机械化;畜牧业;转型
1桐乡市畜牧机械化发展现状
与水稻等种植普遍推广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相比,桐乡市生猪等传统养殖业中机械自动化进程比较慢,许多地方的养殖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人工劳作阶段,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养殖效益也难以提高,与新形势下的规模化、集约化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近年来政府提出“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等重点工作后,实现传统畜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的需求变得日益迫切。在过去畜牧机械装备主要以定位栏、分娩床、保育床等普通机械产品为主,通过政策引导向自动喂料系统、散装饲料配送系统、畜禽室温度湿度监测、排泄物处理设备、固液分离机等先进畜牧农机发展,机械设备机构不断优化。
2主要措施
2.1完善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通过完善政策加大扶持,不断助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发展[1-2]。浙江省《关于调整部分农机购置补贴分档的通知》明确了畜牧业机械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了对畜牧机械和畜牧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机械的补贴力度;《嘉兴市“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和《嘉兴市“十二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将农业机械发展列入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行列,畜牧业机械化发展列入重点内容;桐乡市机购置补贴政策将先进适用的畜牧农业机械列入补贴范围。2011~2015年,桐乡市在畜牧机械共计实施补贴资金190.8万。在政策大力扶持下,桐乡市积极推进新型畜牧业装备体系建设,利用农机补贴等政策措施,引导养殖主体加快推广自动喂料系统、节约饮水、畜禽排泄物青云、畜禽环境监测自动化等机械装备,以机械化提升畜牧生产现代化,畜牧业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2.2引进先进技术,实施“机器换人”
2011年以来,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化促进工程等项目设施,全市新增畜牧业机械1196台套,新增畜牧业全程机械化示范点2个。2011年新增风机、湿帘等温控设备59套,集降温、换气、防尘、除味于一身,大大改善猪舍环境。2013年在洲泉、崇福、凤鸣、屠甸等地推广自动化喂料系统50条,每条喂料系统可节约3个劳动力,在今年连续的高温天气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同时在洲泉华腾和崇福五丰两家农业企业引进了二个饲料搬运机器人,一个机器人可替代4个青壮年劳动力,以“机器换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规范化操作程度,更提升了企业形象。2014年在梧桐、濮院两地推广猪粪综合利用生物有机肥料处理中心两座,引进自动化猪粪翻混、铲运、粉碎、制粒、包装等机械,经二次生物有氧发酵生产有机肥,可实现两处生猪养殖园区内年出栏近2.5万头生猪的安全清洁生产,既解决了生猪养殖业污染问题,又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2015年引进畜禽排泄物处理设备线2条,有效解决生猪养殖排泄物治理难题,免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2.3发挥互联网优势,提升产业档次
2014年来,桐乡市乌镇连续召开了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基因嫁接到农业生产,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及“一业一网”发展优势,引导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和饲料兽药企业实施“互联网+畜牧”,实现产业上下游直接对接。如崇福农发养猪合作社首次引进物联网系统,通过智能化操作终端实现全程监控、科学管理和即时服务,实现生猪养殖的自动化、精准化、清洁化、智能化,切实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生猪产量和品质,将农业生产科技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起点。
3发展思路
桐乡市自2012年被确定为浙江省省级农机化示范县建设单位以来,围绕“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工作思路,以发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为重点,不断探索实践,全面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3]。浙江省畜牧机械化促进大会暨农机牧艺融合现场会召开以来,畜牧机械化发展和农机牧艺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一大批规模化设施化的养殖组织大量引进先进的畜牧机械设施,有效提升了畜牧产业的机械化水平。桐乡市总结在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推广中农机农艺融合的成功经验,深化农机畜牧融合机制体制创新,多部门联合全面推进畜牧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及生态化[4]。
4结束语
生猪产业等畜牧养殖业转型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更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引进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发展理念,以机械化促进产业化,促进产业的升级转型,构建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格局。未来,我市将打造创新型智慧畜牧业,创建一批畜牧业物联网示范基地,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作者:曹杰 单位:桐乡市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站
参考文献:
[1]杨丽,金会芝.浅谈机械化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作用[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7(3):6-7.
1.5亿资金扶持肉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
今年全省大力扶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要新增优质奶牛5万头、优质肉牛20万头。目前,全省已确定省财政安排1.5亿元资金扶持肉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安排5000万元新增20个左右的“粮改饲”省级试点县,力争试点县全年种植饲料玉米65万亩,完成全株青贮玉米200万吨,全省优质牧草及饲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拿出3000万元对开办现制现售生鲜乳饮品店进行奖补。
同时,在玉米优势区和花生集中区,培育秸草加工企业,推广玉米秸秆裹包青贮、花生秧饲料调制等技术,发展商业化饲草生产。
另外,围绕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县和肉牛产业化集群企业搞好保险试点,力争规模奶牛养殖场全部参加保险。
对省内10个贫困县实施畜牧产业扶贫
今年,河南省将帮扶省内十大肉牛、十大奶业、十四大生猪、十二大家禽、五大肉羊产业化集群的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升级产品档次。
加大上市知识培训,借助扶贫上市优惠政策,加快畜牧企I上市步伐。同时引导饲料、养殖、加工、物流等相关畜牧企业通过相互参股、融资、重组等形式,组建企业集团,壮大企业规模,推动产业融合。
同时,对于固始、光山、新县、潢川、沈丘、新蔡6个国定贫困县和伊川、叶县、舞阳、方城4个省定贫困县,通过加强组织管理,龙头企业带动,落实养殖技能培训计划,利用扶贫政策机遇,真正让从事畜禽养殖的贫困户养得成、养得好,并不断壮大养殖规模,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畜牧产业扶贫。
兽药、屠宰实施严监管
兽药使用不规范也是畜牧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对此,今年全省将针对兽药强力推进“河南省兽药(抗菌药)综合治理五年行动”“河南省畜禽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和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饲料兽药“假冒伪劣、违禁超限”、添加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质、兽药残留超标、收购加工病死畜禽、生猪私屠滥宰、生猪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逃避或抗拒动物检疫执法等不法行为。
同时,全面推行兽药二维码管理制度,以兽用疫苗经营企业为重点,扩大兽药经营企业二维码试点范围。今后,二维码扫一扫,兽药信息将一目了然。
对于屠宰企业生猪进场、待宰静养、生产过程、品质检验、无害化处理、冷藏储存等关键环节,将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各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联网实时监控。督促畜禽屠宰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管理台账、报送屠宰信息、出具检验合格证明。
支持饲料企业开展“厂场对接”的直销模式,试点开展生猪屠宰“厂场对接”“厂超对接”订单式生产,构建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体系。
让畜牧业搭上“互联网+”
如何利用好互联网优势,让畜牧业搭上“互联网+”?今年,河南省将对优秀涉农电商企业,加大品牌、信誉度的宣传推介,推荐为省级(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