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畜牧业发展史

畜牧业发展史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1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畜牧业发展史,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中图分类号:S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97-01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经济和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和个人的收入,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比重在50%以上,比如美国占50. %,英国占59.8%,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占农业比重在70%以上。我国畜牧业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35%左右,发达国家人均摄入肉、蛋奶的量是我国人均的2-3倍,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随着我们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把粮食及其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增加出口,换取外汇,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工业货和农业技术改革,同时也为加工业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

一、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代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5%,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生、重大动物疫病形势1.严峻等问题。

1.畜牧业的资金投入依旧不足,畜产品良种类繁育的基础设施总体薄弱,而且对国外的优良品种的依赖性依旧很高。

2.疫病问题日益突出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疫病风险大,对人们消费畜产品的信心影响较大,进而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而整个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畜牧业生产方式仍然落后目前国内散养农户比重较大,饲养水平低,没有预防意识。从近来发生的动物疫病看,大多发生在小规模的散养户,而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病机率较低。

4.我国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还没有完全建立

二、针对畜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1.应该从国家的政策抓起,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让畜牧业在农业发展道路上发挥巨大的作用,推广培育优良品种,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方式、管理理念以及产品质量。

2.应该大力的推进升级我国的动物疾病的防治体系建设,避免流行性的动物疾病对我国畜牧业造成打击。

3.推广畜牧业养殖方式的转变,以适度养殖的理念为主,加快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建设步伐,有效地利用高科技畜牧养殖手段,使畜产品的质量及产量更加完善。

4.努力建设及完善我国畜产品的“绿色通道”,扩大出口,使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更进一步,激发农民对养殖畜产品的热情,带动我国畜牧业的整体发展。

当前畜牧业发展趋势保持着明显而稳定的增长趋势,畜产品的市场价格也稳步的回升,所以近年来我国从事畜牧业的农民饲养畜产品的经济效益有着显著地提高,全国人民的人均收入也有所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更加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国家推出的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不仅仅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发展,也达到了粮食产业和畜牧业共同发展的双重效应。农业发展的粮食产量的增加,农民收益的显著提高,给我国的从事畜牧业的农民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而畜产品的市场价格的稳步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农业和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也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对于农产品和畜牧产品生产的热情,促进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的整体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也在进行着不断的转变,整体趋近于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专业化,标准化。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畜牧业整体更趋近于高效益的现代化生产模式,也确保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一些致力于畜牧业生产的企业进一步带动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这些企业在开拓畜产品市场和推进标准化养殖方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解决了畜产品销售途径的问题,使中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更加具有竞争力,极大的促进了畜产品的流通和畜牧业的持续良好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安雅市当前畜牧生产运行情况分析及预测[J].

篇2

二、发展思路

按照“稳定猪鸡、发展牛羊、突出特色、培育龙头、完善链条”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牛羊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三、遵循原则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二是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三是注重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四是突出抓好良种、饲料和疾病防治三大关键环节。

四、发展目标

到2020年,肉、蛋、奶产量达到3.47万吨、4.82万吨、0.44万吨。

五、发展措施

(一)调整畜种结构,加快节粮型家畜发展

从畜牧业长远发展来看,在畜种结构上按照“稳定猪鸡,发展牛羊草食畜”的原则。因此,在维持猪、鸡发展速度改善品种的基础上,逐渐增加牛、羊的发展比例,加快牛羊草食型、节粮型畜禽发展,不断提高其在肉类结构中的比重,到2020年牛存栏达到4.49万头,羊存栏达到21.45万只,新发展10个肉牛养殖场和10个肉牛专业村,10个肉羊规模场和20个肉羊专业村。以开放的理念、工业化的思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大扶持力度,加快畜牧园区建设,提升产业水平,强化政策引导和推动作用,积极争取支持。

肉牛肉羊主攻方向: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健全良种推广体系,强化疫病防治,控制药物残留,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培育龙头企业,创名牌产品,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传统产业上档、升级,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使产品价值提升4-8倍。

(二)加强动物保护,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防检监综合治理”的方针,把防疫摆在工作首位。对猪瘟、猪蓝耳、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牛羊布病等6中疫病实施强制免疫。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做好各类畜禽疫病的防疫工作,保持高度警惕性,密切关注动物疫情,做好疫情排查、报告工作。坚持春秋突击防疫和常年补防相结合,对新补栏或免疫抗体不合格的畜禽及时补免。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切实做到“出栏必检、凡宰必检、到场检疫”。严厉打击屠宰、经营病死畜禽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违禁兽药、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饲料以及假冒伪劣兽药、饲料。确保“动物疫病不发生,有病不流行传播”,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

(三)强化执法力度,保障依法兴牧

强化执法维护健康养殖,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合法权益,保障健康有序发展,做到依法兴牧。一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二要加大执法力度,做好种畜禽场、畜禽改良站的鉴定、验收、发证工作,加大饲料企业和经营单位的质量监督检查,确保投入品质量安全。以工业化思维,加快园区建设,推进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实行密封式管理,控制疾病发生、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环境污染,最大限度地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抓流通,拓市场,以销促产,产销两旺

一要充分发挥畜牧业协会作用,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发挥他们连接市场和养殖业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组织化程度,组织畜产品外销。二要广泛联系产品销路,建立四通八达的销售网络,使更多的产品进入市场。三要积极参加各种经贸洽谈会、交易会等活动,广交朋友,建立联系,推销产品。四要巩固发展交易市场,做到以场兴市,以市促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禁止向外地客商乱收费、乱罚款。五要建立市场信息预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强化宏观指导手段,以市场化的理念发展现代畜牧业。

篇3

一是抓好恩施黑猪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按照全州对恩施黑猪保种与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加大对建始黑猪生产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筹建黑猪原种保护场,发展黑猪商品猪扩繁基地,开发黑猪特色肉制品。二是抓好景阳鸡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继续加大对景阳鸡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着力培育原种保种户、保种场,确保景阳鸡原种种群规模常年保持在10万只以上。继续加大景阳鸡产业开发力度,通过招商引资等办法,筹建景阳鸡大型肉蛋生产场,培植景阳鸡深加工产业,扶持一、二家重点企业。三是抓好本地牛羊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本地黄牛、水牛、马头山羊等地方品种资源的存量进行调查,积极开展种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四是加快商品畜禽品种改良步伐。继续开展畜禽品种杂交改良工程,着重在生猪“本外”二元杂交商品猪培育、各类优势外三元商品猪培育上加大力度,确保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继续加大生猪人工授精站建设力度;加大优质肉牛、肉羊的引种力度,确保肉牛、肉羊良种覆盖率达到70%以上,杂交改良率达到90%以上;加大外来优质肉鸡、蛋鸡品种的引种力度,着重开展好与本地景阳鸡的杂交选育试验,培育生产能力、繁殖能力、适应能力“三优”的新型主流商品肉鸡、蛋鸡品种。

二、稳步发展生猪、牛羊和景阳鸡等产业

一是在努力巩固生猪调出大县成果的同时,坚持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生猪品种改良。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广先进生产技术,进一步提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确保生猪产业的规模和质效稳步提高,在农业经济中的贡献率有新的增长。新增适度规模养殖户1000户,新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50个,新建恩施黑猪生产基地1个。二是抢抓国家加快发展南方草地畜牧业的有利机遇,精心规划和开发我县草地资源,推动以肉牛、肉用山羊养殖为主的草地畜牧业发展。着力加大退耕还草、草场改良等项目建设力度,积极推广牛羊舍饲技术和羊“1235”、牛“165”等养殖模式,新建山羊良种繁殖场2个,新增牛羊庭院式养殖场1000个。三是坚持“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市场”的产业模式,不断加大景阳鸡种质资源保护和产业开发力度。新建2个景阳鸡原种场,种群规模达6万只以上;发展生态养殖专业村160个,发展“553”生态养殖示范户2000户;新建景阳鸡富硒产品精深加工厂1个。另外,充分利用丰富的蜜源和富硒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先进养蜂技术,开展中锋改良,培育标准化规模养蜂场,开发优质富硒蜂产品,拓展蜂产品销售市场,加快养蜂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三、扶持畜产品加工业、绿色富硒产品开发

大力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在生产线建设、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加大投入,努力拓展畜禽产业链条。“十三五”时期,力争发展1家年加工产值达5亿元以上的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开发和生产景阳鸡肉、黄牛肉、黑猪肉等特色畜产品和小包装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和旅游休闲食品,重点搞好腌腊制品、景阳鸡滋补类食品等的开发和生产。鼓励发展畜禽骨、血、皮、毛等副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加大招商引资和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努力研发新产品。到“十三五”期末,以“富硒”、“绿色”等概念为主的畜牧产业综合产值达到7亿元以上。重点是建设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培植有机、绿色、无公害特色畜禽产品,全县标准化规模养殖牲畜规模达到10万头只以上,标准化禽(蛋)养殖规模达到80万只以上,着力打造畜牧业富硒品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