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公务员申论辅导

公务员申论辅导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7:41:1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公务员申论辅导,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公务员申论辅导

篇1

“现在社会上有那么一批人以公务员考试辅导为主业,在社会上招摇撞骗,诈人钱财。在今年的考试过程中,我们明确规定,我们不指定任何教材,不举办任何培训班,也不委托有关人员搞什么社会辅导。现在社会上所谓的国家人事部指定的考录专家、人事部公务员考试课题组长、多年来从事公务员的命题资深专家等凡是写上名字的,凡是以此为据进行广告宣传的,我提醒广大考生,你肯定上当受骗。因为这些‘专家’没有一个是与我们有关的,或与这次考试有关的,同志们可以擦亮眼睛,到书店里看看,柜台上的书还有a类、b类之分。”

“捂紧你的口袋,开动你的才智,把精力用在认真复习人事部的考试大纲上,用在平时的学习积累上,比你不远千里赶到北京参加辅导班,听那些人在课堂上热闹纷繁的演讲强得多。”

11月27日举行公共科目笔试,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公务员研究所李如海教授:

备考:五项注意要牢记

据了解,北京地区共有4.9万人报名参加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并通过资格审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公务员研究所李如海教授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醒考生,提前在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上准备一下是大有益处的。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走出公务员考试的考场后,都发出同样的感慨:只要认真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实并不难。

李如海教授说,从去年的考试不难看出,公务员考试是能力考试,有别于知识考试,几乎不涉及记忆成分,多考查判断、理解等能力以及个人的整体文化背景,受复习程度影响不大。一些常识判断题,其中涉及文史、政治常识,点多面广,需要考生增长见识即可,如果死记硬背则是完全没有必要了,关键是看个人素质和平时的知识积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还必须具有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功底。

在考试举办机构不办培训班、不指定参考书目的情况下,李如海认为考生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仔细阅读考试大纲

第一,考生要与时俱进,按照年度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准备。他说,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考生仔细地阅读。

考前无须反复做题

第二,考前无须反复做题,只要适当地在考前做一两次练习就行了。李如海教授说,这样的练习做得多不会有太大作用,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准备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的办法是提前做两套试题,一是可以熟悉题型,考试时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二是可以熟悉规则。准备申论就是从一些辅导书中找几篇申论的范文读一读,让自己心中有一个大概的写作范本,做到心中有数。

熟悉答题方法

第三,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掌握方法比多做题重要。“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的考题覆盖面颇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法律、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临时突击做练习是无济于事的。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关键是要熟悉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的考试方法。他提醒考生,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

而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类的题目更需要技巧,这些技巧是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相连的,所以要通过这个考试,更需要的是方法和积累。

加强心理锻炼

第四,要想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还必须加强对考试心理的锻炼。考生在平时应该多进行锻炼,作有准备的发言,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多搞几次面试演习。

认真研读对考生的要求

最后,考生要认真研读各个考试科目对考生的要求,首先要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另外,还要注意申论考试中对字数的限制性要求,这一点是极为重要而又是经常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

另外,一些曾参加考试的师哥师姐告诫考生:如果你对公务员考试寄予了很大希望,就一定要好好准备。

两科复习指要

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举行。下面谈谈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申论在临考前应该抓住哪些要点,进行有效的复习巩固。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是考查一个人的行政管理能力,是一种基本潜在能力的考试。其功能是通过测量一系列的心理潜能,进而预测考生在行政管理职业领域里的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这门考试,不必要在考前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复习”,考生在考前要了解这门考试的性质与特点、测试的实施方式和程序,了解考题的题型特点、答题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要明确考试大纲罗列的所有题型。对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大纲要了解,对每一种题型的设问、具体要求、作答的参考时限应该心中有数,这样不会因为不熟悉题型而作不出答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演绎推理,这种题型在准备时一定要结合考试大纲,看一下演绎推理的设问是什么样的要求,要明确演绎推理给出的假设和题干,这个假设是无庸置疑的。在这个假设前提下,作出一个推断或者在给出的四个选项里面作出一个选择。

第二,了解行政职业能力的全貌。行政职业能力从考试的结构上来讲,可分为五大部分。对于这五大部分,由于每个人的能力水平或者说能力特长不一样,所以在作答的时候,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相对容易的题目先做,难的题目可以往后放一放,回过头来再做,不要在太难的题目上耽误太多的时间。

第三,要分配好时限,在考试的时候,试卷上都会给出参考时限,帮助你掌握每一部分的作答时间,不要在某一部分上停留更多的时间,否则最后可能导致别的部分没有时间作答。

申论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考试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要求考生摒弃套话、闲话,要求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透彻、全面、清晰,同时又保证考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真才实学。

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考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的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切不可匆匆忙忙浏览一遍,不求甚解。

篇2

天津市每年常规的公务员考试分二次进行:

第一次考试时间为3月下旬至4月中旬,报考时间一般在考试前1个月。本次考试主要是针对天津地区的应届毕业生,也有部分社会其他人员(社会其他人员包括:社会在职人员、待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具体以考试公告为准)可以报考的职位。本次考试比秋季的考试要相对容易些。

第二次考试时间为9月下旬或10月中旬,报考时间一般在9月初开始或9月中旬开始。本次考试主要针对社会其他人员(社会其他人员包括:社会在职人员、待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具体以考试公告为准),一般都要求是天津市户口(具体以公告为准),本次考试应届生的职位相对要比春季少一些。考试难度比春季的考试更大。

以上是近两年的考试时间,两年前的考试时间有在6月份的,也有在8月份的。但是不管考试时间怎样变更,只要提前备考就没有问题,在这里建议大家至少提前3-5个月备考。

另外还有1月的选调生的考试和5月份左右的干部考试。

在每一次公务员录用考试前,政府人事部门通常会把考试录用的有关事项,通过新闻媒介(报纸、电视、广播)向社会统一招考公告。公告内容包括:拟录用的职位名称、专业及人数;拟招考的对象和条件;报名时间、地点和办法;考试科目、内容、方法和日期;主考机关要求的其他事项。报名之后,国家公务员录用的主管机关和用人部门要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资格审查(从2014年开始已经实行网上报名和网上资格审查),合格者准许报名参加考试,不合格者不予报名。

天津市目前的情况是:考试公告的时间与考试的时间仅仅1个月的时间,如果考生在通过资格审查后才开始备考,那时间是远远不够。最多也就是做几套练习题,根本谈不上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二、天津市公务员报考人员知识水平结构分析:

2014年上半年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中,本科生和专科生占了大量比例,研究生的比例只有9%。一般来说,高学历者的考试成绩要高于低学历者,尤其是申论成绩,但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北京某大学某研究生毕业论文写的就是“三农”问题,在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时,申论给出的材料也是“三农”问题:“大喜”!可到最后只得了:47分。

对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无论是专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应该提早做准备。在招考〈公告〉公布之前就应该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五大题型(包括:常识部分)及申论的历年考试材料有深入的了解并大量做练习,为自己打分。对于达不到自己理想成绩的最好是参加专业培训机构的辅导,这对于掌握答题技巧、解题方法和提高解题速度是大有帮助的。这样一来,在〈公告〉公布以后的一个月里,对于做好充分准备的考生来说就是复习的时间。

三、公务员录用考试现状分析

2014年11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报考人数约60万人,参加考试人数31万余人;2014年11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招考人数8400余人,报考人数约100万人,参加考试人数45万人;2014年11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招考人数12014余人,报考人数超过一百万,参加考试人数534000余人。

我市2014年上半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招考职位是:28人,报考人数近千人。2014年秋季的招考职位是:742人,报考人数一万余人。2014年上半年的招考职位是:1154人,报考人数二万多人。

专家分析:公务员报考人数以及考试人数迅猛增长的趋势,势必造成考试难度的加大。这样一来,提前备考显得越来越重要。专家建议:用一年的时间来备考是最理想的。

四、应届毕业生特殊情况分析

应届毕业生不同于社会在职人员,他们在没有工作经验,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深入的认识,更谈不上研究,尤其是对于《申论》考试。备考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应届毕业生备考的长期性;对于社会现象(申论材料)的认识、理解和分析决定了学习量较于社会在职人员要大很多,最终影响备考的时间。

专家建议: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不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社会在职人员都应提前备考。决定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还要有参加二次考试的心理准备。目前公务员录用考试人数之多、竞争之巨,远远超过了任何非学历考试类的规模和数量。随着公务员报考人数的增加,考试难度也是不言而喻的。参加二次考试是大多数考生成为公务员的必经之路。很多学员在参加了一次考试没有被录取后就放弃了,这部分学员是不理智的,至少在参加公务员考试方面缺乏理性认识。

“想匆匆忙忙地去完成一件事以期达到加快速度的目的,结果总是要失败的。”——伊索

“人的聪明和自己的明智及道路的选择,往往在失败以后。”——贾曦光

“我主要关心的,不是你是不是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是不是甘心。”——林肯

篇3

田某某在××年的笔试中,取得了分的好成绩。他认为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考题比较灵活、实际,题量有点大。有点像智商测试题,题目不算难,但是答题速度要快,一般来说,分钟答道题目是正常速度。”他为了节省时间,改变了以前考试中先答题、后涂卡的习惯,“边答题边涂卡,这样不至于在最后收卷时手忙脚乱。”

据青岛市分管国家公务员招考工作的青岛市委组织部干部处和青岛市人事局调配处负责人介绍,目前的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的考试中,主要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等个部分,考的主要是反应判断能力,看你灵敏程度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如何。道题目全部为四择一的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分钟,满分分。而且,每一部分试题都标出了参考时限,以帮助考生分配好答题时间。田某某告诉记者在试题中有一些很容易,但很难保证答对所有的题目,因此最好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太久。“一眼没扫出答案就应该马上跳过去,否则可能没有时间去答后面的题目,空着几十道题却可能导致全军溃败。”

“其实提前准备一下还是大有益处的。而且公务员考试的题量大,涉及面太广了,尤其是时政、数学占的比例要大一些,光靠自己的知识贮备很难胜出。”田某某认为,在最后的时间里,抓紧时间对一些经典例题的答案解析进行认真研究,无需埋头于“题海”中,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练出感觉,考场上才能拼出速度。”

复习讲求积累

很多人认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不需要做复习和准备工作,完全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考场“过来人”告诉记者,复习、准备工作还是要做一做,相对购买几本有关辅导材料、考试大纲,要挤时间做一下练习题,俗话说“临阵磨刀不光也亮”。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题不是特别难,但是它的特点是题量比较多,考生如果不经过系统训练很难实现答题速度和反应速度的突破。文科背景的考生不会做数理化方面的考题,理科背景的考生不知道古文的种种典故,这样的“拦路虎”挡住了不少人。许多“过来人”建议备考者,要多读报、多看新闻,“争取走在时政前沿”,不能死背条条框框,而要结合国内外近期重要事件加深理解。对于《申论》这一部分应该多关注一些社会的热点,多看一些相关的政治性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选择性地做些题目,熟悉题型。尤其数字推理和逻辑判断,这些考题都应该做一下专项的训练,才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加强。而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招考部门告诉考生:“只要认真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实并不难。”

放松迎接笔试

考生要想成为一个公务员必须过两个槛,一个笔试,一个面试。而笔试录用率很低,中等和中上成绩都无缘面试,如果只求稳那必败无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