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3 15:37:2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商业逻辑与商业模式,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关键词】
电子商务;创业课程;校内实践;创业教育
1 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创业教育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网络创业成本低、效率高,已成为学生创业者的首选。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能力的教育。因此,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教育也越来越被重视。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不仅是电子商务专业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也应将其纳入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在电子商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内开设网络创业课程,使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这样有利于创业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有利于提高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适应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
网络创业教育,是最能突显电子商务专业特色的教育模式,开设网络创业课程并将其与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充分利用校内专业实践基地的资源,要突出“做”字,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业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技术,扩大学生的就业途径。这是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实践+创业”三位合一教育模式的体现。
2 网络创业课程的性质
网络创业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应开设的核心课程,是能培养与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网络创业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复合型特征的、高技能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使学生能适应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网络创业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个人网络创业的能力,即使学生具有分析与把握网络创业机会的能力、正确选择创业商业模式的能力、网络营销能力以及网络客户管理能力。同时,通过网络创业课程的教学与创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融入到相关的项目中去,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学生动手实践完成项目任务为过程,使学生学会电子商务创业,培养学生的现代网商思想,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
3 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创业型实践模式的提出
电子商务是一种极具创新意识的新兴产业,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更加突出实践性,实践基地是实践性教学的载体,是专业教育的“练兵场”。所以,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基地建设尤其是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应真正体现电子商务实践性教学的特色和水平,突出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能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让学生可以在一个全真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并进行自我技能训练。因此,建设一个电子商务校内创业型实践基地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校内创业型实践基地通过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网络创业基本的场所和设施,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创业,让学生唱主角,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创业梦想。校内创业实践基地可以成立电子商务创业工作室,包括:网上店铺开设、网络营销服务、网络应用服务等主题工作室,吸引专业学生加入,组织专业教师根据各创业工作室项目进行指导,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通过创业实践平台形成校内学生创业园,学生在进行主题项目任务完成的同时,逐步提高网络创业能力,并能有效实现网络创业。
4 网络创业课程与校内创业实践基地的整合
网络创业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根据电子商务未来就业岗位需求,对电子商务专业典型的职业工作进行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发设计的,基于创业项目任务、工作过程来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项目任务中学习并掌握网络创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课程。校内创业型实践基地是按照互联网真实网商的实际工作环境建设,由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组建项目团队,以学生创业为核心,企业化运作为方式,指导教师运营负责为指引的实践创新模式。
网络创业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培养目标恰巧与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创业型实践基地的应用任务完全一致,可以将网络创业课程与校内创业实践基地进行有效的整合,以网络创业课的创业项目为实践主题,充分利用校内实践基地资源,让学生在完成实践项目的同时,完成自主创业,既而提升职业竞争力,明确就业方向。
4.1 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基地同享资源
电子商务专业在创建学生实践环境中,要建立教学做一体的校内实践基地,以网络创业课程教学知识、能力、素质目标的实现为基础来设计学校网络创业平台,建立“校园网络创业园”,设计创业项目,引导学生加入创业园开展创业。学校提供创业需用的网络资源、场所、设备和技术指导等,学生以创业项目为途径,开展真实的网络经营。在完成网络创业课程教学与实践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成功创业,创业课程与创业实践基地共享学校有利资源,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专业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一举两得。
4.2 创业课程情景创设与实践基地环境设计风格统一
创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设计实训情景,以配合学生身临其境的实践训练,而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也需要引入公司化的运作方式、企业化的管理模式。电子商务专业校内实践基地实现企业化的运作,为学生创设职场,建立真实的企业内部制度,包括管理制度、员工工作守则,同时建立企业组织结构,设立相关部门,营造出真实的职场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运行机制与专业职业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进行实践训练。
4.3 创业课程教学与实践基地运行配合打造全新教学模式
学生创业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而且也牵涉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个方面。网络创业相对比较容易,成本低、可实现性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创业课程的引导选择前期投入少、创业成本低、运营简单的电子商务平台,既作为课程任务又作为创业初选,可以为自身创业积累一定的经验。以电子商务校内创业实践基地为基础建立的“校园网络创业园”,在辅助专业教学的同时不断地吸纳对网络创业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这样为专业学生切磋和交流创业经验提供了场所。
4.4 真实企业项目激励创业课程与实践基地双赢
网络创业课程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中小企业网络创业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因此,可以将中小企业项目直接引入创业课堂,按照企业要求,激励师生承接企业项目。而这些企业项目恰恰是校内实践基地对外联系承接的生产性任务,在真实企业项目激励法的作用下,专业师生分工合作,提高实际应用操作技能,创造生产性成果。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处在一个相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系统按照入市时做出的承诺,解除外资银行的进入限制,整个中国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2007年底,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带来巨大影响,企业投资的大幅减少对银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不容忽视的压力与影响;2008年欧债危机的爆发与恶化迫使欧洲银行业从海外撤资以求自保,全球银行业布局迎来了新的调整期,这也会对中国银行业未来的经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面对一系列外部金融冲击,中国银行业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如何提高银行的生产效率,实现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采用三阶段网络DEA模型,凭借其“打开黑箱”的特性,对中国具有代表性的14家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测评,通过分析,得出中国银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进一步提升银行效率的途径。
二、理论基础与三阶段网络DEA模型的构建
DEA方法主要应用于一类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效率评价,对输入、输出变量的单位没有标准化要求,广泛用于测度不同个体间的效率。传统的DEA思想,通过比较最初投入和最终产出来评价决策单元的效率,将整个生产过程视为一个“黑箱”而忽略了中间生产过程,因此采用传统DEA方法无法分析一个决策单元如何将投入转化为产出,也不能深入到决策单元内部去研究中间阶段对整个生产过程效率的影响。网络DEA模型的出现克服了这一问题,为建立更深层次的模型来分析“黑箱”的内部结构,Fare和Grosskopf2000)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公式化的网络DEA模型,本文在Fare和Grosskopf研究的基础上将其模型的应用范围进行适当拓展,通过对银行生产阶段进行划分,将决策单元的生产过程拆分为若干个子过程来反映其内部生产结构,在此基础上测算决策单元的效率,建立一种投入主导型三阶段网络DEA模型,来计算其在CRS规模报酬不变)情形下的结果,据此研究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在2008-2013年间的技术效率变化情况。技术效率衡量决策单元在既定的投入下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通过对技术效率的测度来分析商业银行整体的运营发展状况。
为更好的理解三阶段网络DEA模型的结构,本文首先给出投入、产出及中间变量的选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三阶段网络DEA模型。
(一)投入、产出及中间变量的选取
一、引言
中小企业板块市场自从2004年5月成立以来,相继发生了琼花事件、威尔事件、高新张桐等事件。这明确地给管理者、投资者及相关部门发出了不好的信号。所以企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能够及时预测、规避各种可能的风险,尤其极易导致企业破产失败的财务风险。因此,拥有一个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提前预测出其未来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避免公司陷入财务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样本选取和指标的选取及优化
通过对2007―2010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查找分析,剔除数据不完整的公司,符合本文财务危机定义的公司为33家。并随机选取的33家健康公司按一一配对原则组成训练组,用其发生财务危机前一年的数据构建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
本文初步确定财务危机预警的17个财务指标,这些指标分别代表企业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现金流量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本文通过因子分析,找到几个能够代表数据的基本结构、反映原始信息本质特征的因子,然后再用这些因子建立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然后在对样本做因子分析和方差解释后,再利用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得到各个预警因子的表达式,进而得到各个样本5个预警因子的具体数值。
三、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
将由33家财务危机公司和33家健康公司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相关数据成的训练组导入前文构建的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中。
通过对训练组样本公司检验结果分析可知,构建的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对财务危机公司预测的准确率为81.82%,对健康公司预测准确率为84.85%;实践证明BP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适用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对其财务状况的预测。
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是财务状况逐步变坏的过程,通过对财务状况周期性的监测,企业的管理人员可以发现其财务上的弊端。
1.举债规模过大。通过对训练组样本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财务健康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0.44078,财务危机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0.38301,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财务危机公司比健康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高出15.08%。
2.现金流量不足。资金短缺是导致企业财务危机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分析训练组样本公司的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发现,健康公司的平均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为0.6144,而财务危机公司的平均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仅为0.0459,很多公司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甚至为负。
3.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分析训练组样本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发现,健康公司的平均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1.3191,财务危机公司的平均银收账款周转率为9.9814,仅为健康公司的46.82%。这对本来资本就不充分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伤害。(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参考文献:
[1]裴玉,唐文彬.应用主成分分析法纵向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J].会计之友,2007,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