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云计算技术的定义

云计算技术的定义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20 10:26:0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云计算技术的定义,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云计算技术的定义

篇1

计算机与互联网出现不久,便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早期“,云”一般是指较为大型的计算机网络。谷歌公司在2007年首次正式提出了“云计算”概念,同时他们还与IBM公司及多所大学进行了云计算方面的项目研究。从此以后“,云计算”便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网络词汇、技术词汇,并迅速发展与成熟,各个IT企业都开始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产品,不少大型企业也开始将云计算技术引进到自身的管理工作中。但是就云计算的准确定义来说,各界都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目前一个相对被广泛认可定义是: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等IT技术的融合发展和商业应用[1]。这个定义是比较全面的,它既认定了云计算的技术特征,同时又体现出了云计算的商业属性,总而言之就是用户能够通过云计算应用,获得更加全面、丰富、廉价的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中小企业通过借助云计算服务,能够使自身的管理工作更加简洁、高效、低成本,这是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现代化水平的关键途径。

2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措施

2.1加强对企业IT部门管理的创新

在一个企业当中,IT部门的关键作用是为企业的运营提供IT服务,在传统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下,IT部门主要任务包括IT战略制定、职能划分、运行维护等。但是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IT部门的工作任务就将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加强对企业IT部门管理的创新。

首先,从IT战略方面来说,不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其IT战略都可以大致的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跟踪学习战略、应用开发战略、系统维护战略。

(1)跟踪学习战略。主要是识别企业管理所需求的IT技术,关注IT技术的发展,在云计算技术被应用到企业管理之前,中小企业的跟踪学习战略一般都是跟随行业中领先企业的发展,也就是做得好的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即使这会导致操作性过低。在云计算技术出现后,软硬件限制被打破,中小企业应当改变以往的战略方法,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自身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主动识别、选择真正符合自身所需的技术。

(2)应用开发战略。主要是实现IT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工具。传统的应用开发战略是实现企业管理“自动化”,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中小企业应当将“自动化”与“重规划”联系起来,既要实现企业管理的自动化,又要对企业的管理体系、运营流程进行科学详细的规划,利用云计算技术对业务进行全面的整合,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系统维护战略。主要是对企业管理IT信息化系统进行维护,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IT部门需要承担大量的工作内容,如管理软件的升级、系统的安全保护、病毒防护等。但是在云计算技术环境条件下,中小企业作为云计算系统的用户终端,不再需要承担这些工作,云计算供应商将会处理好相关的事务,IT部门主要应当做好的就是系统成本、风险与故障的分析评估[2]。

其次,再从IT人员结构方面来说,在将有关IT的应用转移到云计算服务后,企业只需为自己实际使用的服务付费,并不实际拥有IT基础设施,从IT的前期建设、使用到运行维护,将会大大减少企业的各项投入。IT交付模式到云计算模式的转变,大大减少了企业对IT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IT部门将最大限度地实现瘦身。但中小企业的IT人员要了解云计算系统,帮助企业与云计算供应商沟通,为企业提供满足需求的服务。同时企业IT人员工作的重点将在于维护企业云计算终端的正常运行以及故障的解决,关于软件的升级维护、数据中心的安全、服务器购买等都将由云计算供应商负责。最后,企业的IT人员不仅要精通计算机技术,更要熟悉本企业业务。

2.2加强对云计算管理技术的创新与研发

诚然,借助云计算技术中小企业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但前提是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云计算管理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中小企业的领导层必须要转变思想认识,不要再以为“大力抓生产”就能够让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下,企业必须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注重对信息的整合,科学地规划自身发展战略,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尤其要重视对企业云计算管理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运算器、存储器、信息系统等都是统一集中的配置,管理技术研发人员所需要的一切服务、一切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所以,企业要建立能够共享的资源平台,完善相关机制,采取网络组织等灵活的组织方式,加强组织外部和组织内部的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研发环境得到改善,研发效率得到提高。另外,企业还要保证流程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并且设置专门机构,切实保证资源共享的实现。企业的研发部门要加强与其他各个部门的合作,提高技术研发效率;企业要与其他机构做好合作,加强与其他机构的沟通,推进企业与各个机构的开发工作[3]。

2.3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云计算技术环境条件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变革与创新。就中小企业而言,必须要借助云计算管理技术,将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的灵活性特征与规范化相结合,优化业务流程与岗位设置,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与规范化。同时,由于云计算技术具有跨时间、跨地域的优势,而且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选择管理模块,或是制定针对自身特殊业务的管理模块。所以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既可以不受空间限制,也可以进行更加动态与灵活性的管理,这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随时贴合企业战略发展所需。另外,中小企业还应当借助信息化的云计算技术,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源网站建设,为企业中的员工提供一个直接接触到云计算的途径,让他们也能够对云计算产生一种直观的认识,以“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促使企业全员都参与到云计算管理中来。

篇2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便正式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大背景的影响下,企业信息化和管理系统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而在电力企业中,由于其自身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和庞大性,其不仅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更在此技术上,对云计算技术进行了全面应用,以实现大数据处理。但是,由于受发展时间短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不高的影响,其在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处理等应用方面依旧存在一定缺陷,需要加强人员和技术投入,不断加强对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电力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需求;因此,接下来,本文就以更好的提高电力企业云计算应用技术为主要目的,对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电力大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1 电力大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方法的发展

在电力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供电的稳定性和质量,并对自身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保障,就需要对电网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尤其是对大数据进行科学、高效的预处理。电力大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集成、转换以及约简等众多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F问题,都可能对电力企业的最终决策目标造成影响。因此,在大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就需要提高数据的分析效率,并以此为基础对各个环节中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有效控制,设法降低电网的数据处理规模。比如,在对风速进行预测的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便应用了经典粗糙集理论方式,约简出了影响风速的关键属性;在电力大数据预处理中同样如此,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约简方式约简出其关键属性。

在之前的电力企业经营和管理中,所应用的约简算法虽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时间复杂度,也相应的提高了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效率,但是这种算法是一次性将所有数据都存入内存中,因此,这种算法只适合应用于传统的电力数据处理中,而不适合应用在现代化的电力大数据处理中。

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方面问题,电力企业便开始对CPU、内存以及计算机硬盘等进行扩充和升级,但是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属性约简中数据规模和时效受硬件制约的问题,可却也提高了成本,会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而随着网络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与传统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相比,利用云计算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对计算机硬件资源的有效应用,同时也全方面,大幅度提高了数据处理技术,为电力大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新途径。

2 MapReduce在电力大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中的应用

MapReduce这种比较高效的并行编程模型,就能够很好的解决电力大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问题,如下,便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定义和定理:

定义1:假设电力知识表达系统为决策信息表S,S=(U,A,V,f),表中,U为对象集合,A=CυD,C为条件属性集,D为决策属性集,V为属性值集合,f为信息函数,并明确对象属性值。

定义2:令P,QA,P∩Q=|,P是Q的正域,记posp(Q)=∪x| U/QPX,Count(posp(Q))表示P中所包含的元素个数。

定理1:假设电力知识表达系统S=(U,A,V,f),P,QA,P∩Q=|,RP,Count(posR(Q))= Count(posp(Q))为posR(Q)= posp(Q)的充要条件;

必须性证明:因为posR(Q)= posp(Q),所以Q的P正域)与Q 的正域R相同,Count(posR(Q))= Count(posp(Q));

充分性证明:通过反证法进行证明,即设posR(Q)= posp(Q)不成立,而因为RP,所以posR(Q)posp(Q),而因为posR(Q)= posp(Q)不成立,所以posR(Q)posp(Q),则Count(posR(Q))< Count(posp(Q)),与Count(posR(Q))= Count(posp(Q))矛盾,姑不成立。

以上为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中的部分定义和定理,从中能够看出,在对一个电力知识表达系统属性约简的过程中利用粗糙集理论,可以有效降低关键属性约简的复杂度,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整个约简过程的计算量,还能够更好的降低时间和资源的消耗,而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电力大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就是在由此为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对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来进一步提高其约简效率。

3 基于MapReduce技术的电力大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

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电力大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中,可以将一个电力大数据集当成是一个电力知识表达系统,而在此前提下,再进行属性约简,就可以看作是计算正域的势,其计算方式也可以如下进行:

(1)map函数在同一时间对多个数据分片进行访问,并根据具体要求对其属性以及属性值进行提取,并形成键值对;

(2)Reduce函数对来自不同节点map发送的key值相同的键值对序列,并对其相同等价类的个数进行计算。

而利用Hadoop在对复杂任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其重点在于增加任务数量,而非对map和Reduce函数的复杂性进行增强。因此,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电力大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中,针对性的设计了两个map,三个Reduce以及一个call_job函数,外带一个主程序,然后,再针对其具体需求,分别给出了相应算法,通过这些给出的算法,便能够对大数据预处理属性进行有效约简。

与传统约简方式相比,基于云计算的约简方式,不仅解决了其不能够对大数据集进行处理的问题,还更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约简计算的效率,降低了复杂度,节省了时间和空间,因此,在当前的电力企业中,其已经成为电力大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的主要方式。

4 结束语

伴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属性约简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电力大数据的处理和计算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决策。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加强对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电力大数据预处理属性约简,提高电力大数据处理效率,为企业经营和管理决策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杨传健.基于冲突域的高效属性约简算法[J].计算机学报,2012(02).

[2]翟俊海.基于样例选择的属性约简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11).

作者简介

篇3

一、引言

云计算已经被欧美许多国家的政府组织应用于电子政务系统。以英国政府的“政务云”为例,它包括多层级的开放数据平台和应用程序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未来还准备移植到4G移动通信平台上。美国是目前唯一将云计算全面应用于政府机构的国家,联邦、州、地方各级政府以及社团组织已经广泛应用云计算技术。在我国,原有电子政务系统中存在资源分散、信息孤岛和业务割据等问题,而利用云计算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政务业务协同和部门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云计算技术这种特质决定其将作为我国政府解决电子政务难题的强大武器。然而,很多政府部门仍然对云计算技术的采纳持观望态度。因此,分析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成因对于促进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实业界和学术界的期刊对于云计算的概念、体系架构和应用模式保持了高度的关注。理论界有关云计算技术的研究不断出现,国际期刊上已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云计算技术的高水平研究成果。然而,国外现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对云计算技术本身特征及其对组织影响结果的探讨上,关于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的现状和成因的研究几成空白。在国内,尽管云计算技术在实业界已经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力,学术层面上的研究依然非常欠缺。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将围绕云计算技术在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采纳这一问题,进行规范的多案例研究,构建政府组织环境下云计算技术采纳的理论模型,揭示影响政府部门采纳决策的主要因素,以期推进政府组织中云计算技术的深度应用以及促进我国云计算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工作的进展。

二 、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

虽然云计算这一名词频频出现在各种学术性文章和实业界报刊中,它的含义和所指却一直是随意而不统一的。其中,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的对云计算的定义比较具有代表性:“云计算是一种无处不在、方便的、按需网络访问配置计算资源的共享池(如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模型,它可以快速配置,使服务管理资源的工作量和服务提供商的交互减小到最低限度”。由此可见,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是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并逐渐融合的产物。这种代表性的定义强调云计算是一种模式,在整个互联网中动态提供服务。这说明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因此,可以认为云计算是一种虚拟、共享和创新性的商业模式。

随着云计算技术对组织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不断扩大,研究者不仅热衷于讨论相关的技术问题,也逐渐开始关注云计算技术对组织发展的影响作用等管理问题。相关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对云计算技术对组织经营绩效的影响以及管理架构的影响作用的考察,以及对云计算技术促进整个行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现有文献中严重缺乏针对云计算技术在政府部门采纳的研究。Tomatzky和Fleischer(1990)提出的技术―组织―环境模型(Technology,Organization,Environment,TOE)几乎成为所有新兴技术采纳研究的共同理论基础。TOE模型认为,组织对一项新技术的采纳受到技术本身特征、组织以及环境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技术因素主要关注技术本身的一些特性,如兼容性、功能以及相对优势等。组织因素是指采纳技术的组织类型、规模、经济模式、组织文化以及组织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指的是组织运行所处市场(产业、竞争者)竞争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等。由此可见,TOE模型是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框架,许多学者在不同类型信息技术的采纳研究中成功引用了这一模型。本研究也以TOE模型为理论框架,将其应用于云计算的采纳问题,开展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对其进行细化和拓展。

三、研究方法――多案例研究

本文的研究工作遵循规范的实证性案例研究方法展开。首先,进行多案例研究的样本选择,10家信息密度高的中国政府部门被纳入我们的调查对象。然后,收集案例研究企业的相关资料,并对其中3家政府部门进行实地观察,并在理论文献的指引下制定访谈提纲。数据收集的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辅以相关文档的查阅。对所有的访谈进行录音,并进行详细的笔录,然后将笔录文件和录音文件整理成文字稿。另外,研究人员反复地阅读文字稿,并与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如此反复迭代形成相关结论。在研究过程中的各个步骤中对各方面的严谨性指标也予以了充分的考虑,并遵循科学的案例研究法则,其满足信度和效度方面的检验要求(Yin,2003)。

四、研究发现

通过对案例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参照TOE模型,我们发现我国政府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动因可以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云计算技术特征三个方面去考察。国家对云计算技术的支持政策对云计算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认为,目前政府部门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决策大多数是出于对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相关政策的响应。此外,政府部门对云计算技术的采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门高层对云计算项目的支持。采纳云计算技术可能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部门领导对资源控制权的敏感度是制约政府部门大范围推广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主要因素,而政府部门对于云计算技术的成本优势考虑并不多。数据分析结果还表明,云计算技术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的政府在云计算应用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云计算的应用效果正在逐渐显现。下面分别从环境因素、组织因素和云计算技术特征三方面详细阐释本文的研究发现。

(一)环境因素

在环境维度上,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云计算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正反两方面大量事实的证明。访谈对象都提到,因为政府部门信息化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因此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会促进政府部门尽快制定云计算项目的投资规划。同时,公众对云计算技术的支持对于其采纳应用也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因为政府部门信息化的目标不仅是提供政府职员的工作需要,而且为公众服务提供资源共享平台,因此公众对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也是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各地政府以及国外政府非常重视成功案例的示范性作用,因此采纳云计算技术的成功案例显著影响政府部门的采纳决策。

由于云计算技术毕竟是新兴的信息技术,很多政府部门和公众对其采纳和应用持观望态度。一旦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内也有成功案例的示范作用,那么云计算技术一定会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可以认为,目前中国的大环境只是一个中性的因素,因为政府的政策还在酝酿之中,公众出于观望态度,云计算在政府部门成功应用案例个数不多,效果还不明显。

(二)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对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所有访谈对象都认为,在组织维度上,组织高层对云计算技术的态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影响甚至是最主要的因素。云计算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云计算技术可能引发信息安全问题,并可能使得组织高层失去对资源的控制权。如果组织高层对信息安全问题高度敏感,那么这类政府部门可能放缓采纳云计算技术的进程。另外,如果组织高层对资源的控制权非常敏感,而将自己部门的资源交由其他部门统一管理可能削弱部门领导对资源的控制能力,甚至削弱部门领导的管理权力,那么这类政府部门可能对云计算技术持抵制态度。

组织维度上的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组织财务敏感度、组织的IT成熟度以及组织内部对信息技术创新的包容度。如,重视财务成本的组织倾向于采纳云计算技术;具有较强技术实力并且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政府组织带来较高的云计算项目参与程度与采纳程度。

(三)技术因素

在技术维度上,云计算技术的安全性水平、与组织战略的匹配程度以及与原有系统的兼容性水平对于其采纳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云计算技术的安全性水平成为阻碍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重要因素之一。所有访谈对象都提到,云计算技术研发者倡导资源共享的理念,这与政府部门的信息安全机制可能存在矛盾甚至冲突的地方。政府部门对云安全一直心存疑虑。此外,云计算技术与组织战略的匹配程度是促进政府部门采纳云计算技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政府组织资源分散,信息化建设模式是各自为政,因此应用云计算技术构建电子政务公共云平台,是促进政府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有效路径。云计算技术与原有电子政务系统的兼容性水平也是制约政务云大范围推广的重要因素。因为政府部门不可能在应用云计算技术之后,废除原有的政务系统,而是将原有系统迁移至云平台。因此,原有系统的可迁移性、运维保障水平、稳定性和兼容性水平较弱,这也给政府组织对云计算技术的采纳增加了顾虑。因为多数政府组织都趋向于回避风险的,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部门很难大范围地采纳云计算技术。由此可见,云计算自身的技术特征是决定政府部门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结语

云计算技术所倡导的共享、虚拟化和分布式协作理念,引领了新兴信息技术时代的潮流。因此,探讨云计算技术的采纳成因具有前沿性的学术意义。同时,云计算技术在政府组织的应用,将会推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我国云计算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以认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相关实践也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在于实证案例仅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较短时间内的考察,因此可能忽略影响政府部门对云计算技术采纳决策的其他因素。此外,本文多案例研究的结果有待于通过大样本的检验。总之,后续的研究可以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开展持续性的跟踪调查和大样本的问卷调查,进一步深化云计算技术相关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①Marston, S., Li, Z., and Bandyopadhyay, S. "Cloud computing-The business perspective." [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11, 51(1): 176-18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