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森林资源保护措施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26 09:56:0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森林资源保护措施,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一、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问题

(一)森林资源覆盖率低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占到我国森林覆盖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达到世界平均覆盖率的61.52%,而在人均的森林面积上只是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四分之一。林木作为森林的主要资源,经济林占据面积小,对比林业大国,我国林木主要还是依靠进口。而主要作用于生态的防护林由于种种原因也进展缓慢,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态作用,制约了可持续发展。

(二)森林资源破环严重

在急功近利的年代里人们的保护意识不够,对森林资源过度开采,缺乏科学的开采计划,乱砍滥伐,林木的采伐速度远远高于林木的生长更新速度,大量的林地被毁林开荒变成耕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土地流失,森林面积逐年缩小。而为了追求造林面积的增长速度,忽视森林物种的平衡,防护林和人工林的树种单一,表面上绿化面积是在不断扩大,但实际上森林资源的质量不高,森林覆盖率也增长缓慢。

(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落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森林资源的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要求,管理机构老化,管理素质不高问题亟需改善。主要问题在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执法队伍人员不够,执法手段落后等。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森林的管理,应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和做法,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力度。

二、 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

(一)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

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关注的焦点问题。森林资源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空气质量变差,甚至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我们要认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加强对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保护森林资源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根本上接受并支持森林资源保护政策,勇于举报违法采伐行为、参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在不破坏的基础上,造林绿化,促进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大程度上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使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的建设

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保护要以可持续发展经营原则为基础,根据森林资源的质量和结构合理采伐,成立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根据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森林管护站点,对管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保护能力和法律意识。合理制定森林采伐限额,根据《森林法》对采伐许可证的发放进行管理监督,做到凭证采伐,有法可依,监督采伐进度和管理,坚决禁止乱砍滥伐。林业部门也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形势要求,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趋势下,加大投入改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改善配置设施,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化管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高了监测水平和质量,科学的管护森林资源。

(三)加强对林木的病虫害治理和森林火灾的防护工作

森林资源的天然灾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病虫害,另一个是森林火灾。这两种危害对森林的破坏和损失都是巨大的。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加强检疫森林植物的检疫和森林病虫的防治工作,要严格执行检疫法,防止有害生物的传入,杜绝人为传播。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监测预报,主动防灾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范围和危害;另一方面,对于森林火灾的防治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需要不断地、大力坚持宣传防火工作,多媒体、多方面对进入林区的人员加强防火意识,是一直以来不能放松警惕的问题。落实相关单位的防火责任,控制火源管理,进行责任户定期联防,建立完善火灾监测预报系统,加强防火设备的配置,从根本上控制火源,在火灾发生时也能够及时控制,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

(四)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森林资源的利用主要是林业发展,林业发展的产业化是其发展趋势,在林业的经营管理上,首先要在根本上培育森林资源,加大森林培育的力度,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林业产业化,改进科技生产工艺,研发新型木材加工业,调整木材产品的方向和结构。同时对林地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发展养殖、种植业,及相关的加工业,多方面提高森林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三、结语

总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消耗促进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长远看来,森林生态平衡系统崩溃,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水土的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等各种环境问题随之而来,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的增强,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加强物种的保护,防治各种天灾虫害。在范围上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物种多样性繁衍来平衡发展生态系统。对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森林资源的管理体系和政策,加强落实保护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

篇2

    1.1 林业资源管理的理念研究

    林业资源不仅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木材资源,同时也能对人们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调节,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林业资源企业在相关的产品生产方面是存在一定的排他性的,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林业生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利用林业资源获得经济效益,那么就会导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能更好的进行生产活动,因此,要对林业资源进行更好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其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更好的利用林业资源。林业资源是公共服务中非常重要的材料供应,因此,政府在这方面要采取必要的政策,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林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1.2 相应林权企业对于林业资源的所有权支配

    我国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将开采权转让给采伐者,国家在林业资源采伐过程中更多的是进行宏观调控,因此,在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的时候,要将采伐者假定成为森林资源的保护者,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同时在进行林产品生产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林业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1.3 我国林业资源的探索道路十分坎坷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水平是比较重视的,因此,在林业资源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产权制度,将林业资源形成了人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形式,这样就使得政府和企业形成了一个整体,在管理手段方面有了更好的发展,但是,在林业管理方面并没有形成公有制的形式。在管理体制方面出现了委托管理的形式,很多的林业局在管理方面存在着经验不足的情况,这样也使得在管理方面出现了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导致林业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预期和实际情况相反发展的情况。

    1.4 借鉴先进理论,中国林业资源管理将获新生

    我国在林业资源管理方面是非常落后的,为了更好保证其发展,在林业资源管理方面可以借鉴先进的理论,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委托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监督通常存在着力度不足的情况,这样就使得很多的人在开采过程中经常存在着滥砍滥伐的情况,这样会导致生态系统出现非常严重的破坏,导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现在,人们为了更多的获取经济效益,出现了越来越多破坏环境的情况,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对资源进行浪费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对人们的资源保护意识要进行提高,这样在林业资源保护方面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2 林业资源的防火管理措施

    对于森林资源来说,火灾的发生对其影响是最严重的,同时也是其最大的威胁。森林一旦发生火灾会导致很多的资源化为灰烬,同时对很多的珍惜物种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森林出现火灾不仅仅会对资源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也是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的。森林对调节人们的生存环境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此,森林出现火灾对人们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森林在发生火灾的时候会导致林业资源受到影响,同时,林地的覆盖面积会出现减小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同时,对周围的水利工程和农业发展也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一场森林大火不仅能够烧毁大片林木资源,并且还能够烧毁林区的房屋以及珍贵的动植物;为了能够快速扑救森林大火,就一定要耗费大批的人力和物力。总而言之,发生森林大火就一定给我国与人民带来重大的损失。所以,应该严格加强森林的防火措施,这将关系到相应的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关键性工作,同时也将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性人物,一定要认真抓好并抓实。

    2.1 森林大火的预防手段和管理工作

    森林大火是森林资源面临毁灭性伤害主要威胁。能够引起森林大火主要有三个主要的原因:可燃物、氧气与火源。在森林中的可燃物与氧气是任何时候都具备的,因此是导致森林大火的关键原因就是火源。发生森林大火的火源通常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的火源两大类。因此管理人员要认真地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与“打早、打小、打了”的管理方针。从建章建制的环节入手,也要严格其管理工作的纪律要求,广泛地开展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增强周边群众的防火意识,健全相关林火的预报和扑救机制,有效加强防火的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尽量实现不发生或者减少发生森林大火;与此同时,一旦发生了森林大火,就要立即组织扑救工作,使火灾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的程度,火险的预报也需要在防火期之内,对于森林的火险状况要进行预测、预报的工作,这也是森林防火工作管理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2.2 采取有效手段,加强野外火源的管理

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森林资源能够促进我国工业化发展,也能够有效缓解环境问题。但是森林资源的再生周期较长,如若毁坏则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

1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林业主要是以森林养护为主,从事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木业的产业。我国地大物博,森林面积所占比重较大。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森林资源占有率较低,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虽然我国森林资源数量呈现逐渐增长趋势,但是在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譬如,我国森林面积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也较低。其中东北、西南是森林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其它地区的森林资源则非常少,影响到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政府管理部门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到相应的管理作用;森林资源的转变和开发程度较大,无法确保森林资源的管理质量;缺乏完善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制度;森林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森林资源产权不够清晰等。若要真正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从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现状入手,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以解决。

2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依托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科学技术的支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森林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保护。因此,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办法是改变传统的“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以科技为依托,实施科技兴林的策略,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2.2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若若要真正实现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必须优化森林资源的产业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经济林建设,开发森林旅游业的发展,研发森林资源相关的产品,调整生产力关系,摒弃落后产业,改善传统产业,重视新兴产业,解决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为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竭力为群众创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林业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而只有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参与林业产业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密切关注森林建设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2.4加大宣传力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植树造林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但是根据相关标准对森林进行评价便能够发现,部分森林建设与环境不协调,森林功能不够完善,达不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标准。而且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整体的森林面积之上。我国林业工作的宣传力度较小,工作范围有限,不能完全确保我国森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当重视从各个方面入手,加大宣传力度。如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标语、标牌、海报、传单、现场等宣传方式,广泛开展森林资源管理、以及森林防火等内容的宣传,积极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和浓厚的宣传氛围,赢得舆论和社会的关注,增强全社会保护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的意识。只有不断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力度才能让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深入人心,才能促使每个人贡献出自己仅有的一份力量,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质量。

3总结

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不仅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环境保护体系不断完善的客观需求。相关政府部门应当重视逐步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并加快林政管理的改革,落实森林产权制度,加大宣传力度,真正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作者:热孜亚•阿布力孜 单位:新疆额敏县林业局

参考文献

[1]蒋卫丽.浅谈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5(2):92,162.

[2]南雪琴.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5(3):138-139.

[3]李应兴.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J].现代园艺,2016(4):210-211.

[4]陆群,田润民,桑华.试析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36(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