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综合业务管理

综合业务管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26 09:56:0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综合业务管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综合业务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TP30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3-0000-01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Optimization of Technology Business

Jiang Xunliang

(Jiangxi Duch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tation,Jiujiang 3326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system functional requirements,combined with the management at this stag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to do a preliminary study,and gives suggestions and views.

Keywords:Technology business;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Upgrading

科技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管理工作在随技的发展和管理手段的更新的浪潮中,逐步走上了信息化发展轨道。科技管理是指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活动的管理,是运用管理科学对科技领域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利用的管理行为,涉及科技决策、科技计划、科技资金、科技机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档案等全方位的管理。科技业务管理作为科技管理系统的一个分支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作用下,已经实现了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机构、科技人员等管理工作的规范网络化,为管理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科技管理综合系统的特点

科技管理综合系统和其他的软件系统一样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它除了具备软件通用的一些功能特点以外,还具有自己特有的特点,要对综合管理系统进行优化,我们必须先了解它现有的特点,才可以进一步的改造它。目前科技管理综合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管理机制创新可行。该系统给各级科技管理部管理下属部门提供了一个科技业务总平台,有效的理顺了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权力和责任。同时,系统精简了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并且处理好了很多以前手工方式无法完成的工作,规范了科技业务管理的流程和标准。系统不仅实现了传统的手工管理到采用信息技术的管理方式的过度,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蓓实践证明了其可行性。

(二)全方位的、全新的协同工作和服务平台。科技管理综合系统拥有庞大的用户数,它还包括项目申报者、在研项目人员、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业务管理人员、各学科领域专家以及广大社会公众等。不同层次的用户在系统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同一用户也可以以不同的身份登录系统行使相应的权力,系统将科技业务管理过程所涉及的不同角色连接了起来,在系统中,大家责任清晰,有效地协同工作。

(三)自动监控化。每台服务器都安装和配置有监控进程,并将监控情况记入日志。同时,提供多种方式查询和显示各类指标的日志记录,一旦发现重要需要提示和通知的情况时,系统将根据不同问题的级别,自动启动预警机制,并通过电子邮件、短消息等方式通知相关负责人。

二、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的存在的问题

科技业务管理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近些年来,虽然科技发展的带动下,综合管理系统整体功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日常的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系统安全问题。系统安全问题主要涉及系统本身在操作过程中的运行正常,它本身的安全是其他后续工作的基本前提,另外就是系统的数据处理安全。目前综合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还不够彻底,管理系统包括的方面很多,加上网络系统自身的特点,对于数据的处理还不够全面。

(二)系统稳定性差。目前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部分系统存在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很多时候工作人员在登录系统过程中经常反复提示出现错误、打不开网页,需多次重复登录方可进入系统,甚至时常打不开登录页面。相关人员无法及时获取一些必要的信息,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建议完善系统。

(三)部分术语不规范。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中,部分业务术语使用不规范,可能造成上层级别和下级在处理,信息传达上有歧义,延误一些问题的处理。

三、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的改进

在网络技术的冲击下,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要适应未来的需要,我们还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它的综合管理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防止电脑病毒入侵。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的整个业务的操作流程是需要通过互联网来完成的,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关于数据的处理是否安全保密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的。计算机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导致程序出现故障和错误,网路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速度快,牵涉面更广,它会导致网络使用效率急剧下降,系统资源严重破坏,甚至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因此,我们必须引入更多新型的防病毒软件,防止电脑黑客进攻,提高系统的流畅性。

(二)技术创新。要改善管理系统的性能,必然离不开的技术的创新。系统工作人员是系统操作的主体,担负着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重大责任。对于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是不可少的。只有在他们掌握好了操作技能的前提上他们才可能更好的发挥系统的功效。此外,在系统的材料,配件,组装上还需要技术革新,正在完善系统自身的结构,还需要规范系统的一些专业术语,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

(三)优化B/S架构。B/S架构是网络系统防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在进行部署时,有时需要及时的去掉那些不必要的、容易引起信息泄露的文件。系统软件的修补缺省配置和部分容易被黑客利用的系统提示。所以还需要优化B/S架构,在硬件防火墙设定新的策略,有选择的开放相应服务端口、隐藏服务器IP地址、设定连接数阀值和使用连接,同时部署入侵防护系统等手段,保障系统服务器可以正常运行。

四、结束语

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涉及面广,包括诸多的项目,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在设备、网络、数据、运行、应用等方面还有着一定的提升空间。未来,我们需要改进现行中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优化它的结构,配置,提高它的性能。此外还需要采用一些先进合理的技术加上严格、完善和规范的管理,将各项有效防护手段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管理系统数据的安全与保密,才能为科技业务的管理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篇2

关键词 BIMS系统;宽带计费;业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0-0164-02

技术的发展使宽带接入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无论是xDSL、LAN、WLAN还是XPON,都成为整个宽带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运营商来说,一个规范的业务处理体系,强大的计收费系统,灵活的优惠策略制度以及对用户故障的及时处理反馈机制无疑是赢得这场竞争得关键。

BIMS系统正是这样一个优秀的电信网络运营支撑解决方案,它是一套集认证计费、营业管理、定单管理、账务管理、资源管理、服务管理和系统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数据业务支撑管理系统。具有精确绑定技术,支持Portal/Web Login认证,支持灵活的资费策略、支持流量计费。

1 BIMS系统组成

BIMS主要由RADIUS接入(BIMS AS)、BIMS Bill(计收费管理)、BIMS BPM(业务流程管理)、BIMS NRM(网络资源管理)、BIMS DSS(决策支持)五个组成部分。

1)RADIUS接入-BIMS AS

计费系统支持标准RADIUS(及扩展RADIUS+)协议,可以完成用户的认证、授权,同时可以基于时长和流量进行实时计费。

2)强大的计收费管理-BIMS Bill

在电信网络业务开展过程中,最核心也是运营商最为关心的就是对业务的计收费问题,高效、稳定、灵活的计收费系统是整个数据网络业务正常运营的保证。BIMS Bill正是具有以上功能要求的系统。

计费策略可以进行灵活的设置,包括采用流量计费、按连接时长、按天等多种计费方式。系统还可实现对不同用户的优惠处理,以及对其它各种增值业务(如VOD服务,网络游戏服务等)的计费。对于规范应用的卡用户,系统也可以全面地进行管理和计费。

在计费系统中,还可以实现对用户的收费和销账功能。系统支持各种灵活的收、缴费和销账方式。

BIMS Bill中提供了对逾期未缴费用的结算加锁功能,帮助运营商进行追欠处理,避免网络使用费的流失。系统所提供的用户自服务功能,帮助用户修改上网的登录口令并及时了解自己使用的上网时间、流量和账务信息。

3)业务开展与流程管理-BIMS BPM

电信运营商要开展业务,对自身业务流程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有了适合电信需求的业务流程管理,才可以为用户提供高效、完备的服务,并且保证自身的健康发展。

系统提供宽带业务受理的功能,可以受理宽带业务的申请开通业务、移机、过户、注销、改名、改资费、停机、恢复、撤单等业务。提供营业受理—财务审核—施工单打印—机房预开通—外线施工—用户开通的业务流程功能。

4)灵活的网络资源管理-BIMS NRM

BIMS NRM可以对网络资源、链路、网络拓扑、流程进行全面的管理。

BIMS NRM以域为根节点树状展开资源信息,实现各资源的信息维护,包括域、节点、设备及设备部件(机架、机框、节点机、槽、板、端口)资源的维护,并将端口和网络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链路。

5)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BIMS DSS

BIMS系统专门为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提供了基于管理和决策支持的分析系统-BIMS DSS。该模块通过对各项业务数据的分析、挖掘,从中提炼出与客户消费行为密切相关的核心信息、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以各种图形化的报表提供给相应管理人员,帮助管理人员了解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客户的求情况、市场的变化和业务的发展趋势;以便及时的调整自身的业务发展方向与战略步骤;从而帮助运营商提供自身的管理水平、改善对客户的服务质量,提高对资金的利用率,最终为运营商创造最大利益。

2 系统特性

1)实用性:BIMS系统实现对宽、窄带业务开展、用户认证、计费、账务以及资源分配在内的全方位、一体化的管理,全面满足运营商业务开展的各种需求,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2)高可靠性:BIMS是适合电信级运营的系统,它采用高可靠性设计方案,无论是RADIUS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还是中间层应用服务器,系统均支持双机甚至多机群集方案,全面消除单点故障。系统的各部件都具有容错处理、失败处理机制,保证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确保系统能够长期稳定的运行;3)灵活性与开放性:BIMS系统所提供的多种计费数据采集方式,以及对资费和优惠策略的灵活管理。便于运营商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灵活设置各种计收费策略。有利于运营商日常业务的开展;4)软件可扩展性:BIMS系统在软件架构设计上采用分布式处理结构,通过良好的功能模块划分,保证了各个模块的相互独立性,对任何一个模块的升级和扩展不会影响其它的功能模块,使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5)安全性:BIMS系统采用USB令牌+SSL的安全技术,具有一套严密的用户认证机制,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系统具备严格的管理员分级制度,对各种操作都有详细的操作日志,防止不合法操作。对关键数据采取访问权限控制,加密保存、加密传输等方式,确保数据安全。对计费信息通过检错、验证机制,确保计费数据的一致性。

总之BIMS系统是一个高度可靠、灵活实用,集计费管理和业务管理为一体的、涵盖电信宽、窄带网络的综合运营管理系统。为电信运营商迅速开展网络接入服务、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宽、窄带接入及应用服务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BIMS良好的系统结构设计保证了对计费信息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同时,对日常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也保证了对用户业务和故障的及时处理,有效地提高了运营商的服务品质和用户满意度。

篇3

2“制度—工作一致性”

工作推进模型的建立通过对多个单位和部门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改进和精细化管理推进工作的调研,结合自身在管理工作中的认识,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上述原因的主要问题在于:(1)管理人员对制度本身认识不到位,工作与制度不对应。安排工作过于笼统,业务人员没有形成以制度、标准为准绳的工作习惯。(2)对于具体的工作进行审核中,由于工作与制度条款未进行对应。在具体的工作安排和执行过程中,管理层与执行层对于工作要求的理解存在二义性,使得审核工作流于形式。制度变成了问题出现后的追责工具。(3)制度持续改进过程中执行层面的参与度有限,执行层面的意见与制度的持续改进存在着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完整情况,使得制度持续改进不足以支撑管理层的精细化管理推进的要求和目标。(4)由于工作内容和标准没有有效对应,在工作合规性和制度有效性评价中,不能得出有效的量化评价结果。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建立了“制度—工作一致性”工作推进模型,来推进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精细化管理推进工作。“制度—工作一致性”工作推进模型见图1。“制度—工作一致性”工作推进模型的特点:一是突出建立工作、制度的对应关系,对工作进行细化和量化,确保制度—工作—审核要求一致性的闭环运行。二是突出全员参与,即时对制度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量化的评价依据,推进体系管理PDCA循环的建立。

3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设计实现

依据“制度—工作一致性”工作推进模型,我们设计开发了“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系统。“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下。3.1系统的应用对象系统应用对象包括:(1)管理人员:是指各级领导及管理岗位的用户。负责工作的细化、工作与制度地对应,下发工作单、依据工作单对应的制度条款进行工作完成情况的审核,以及依据制度有效性评价进行制度的持续改进和完善等。(2)执行人员:是指所有业务操作和工作执行层人员,负责依据工作单内容进行执行,并对工作单对应的条款进行即时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评价等。3.2工作类别划分(1)指令性工作:包括各类阶段性的工作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工作,如科技管理、技术管理、党群工作、企管工作等以工作单形式下发的工作。(2)业务操作性工作:主要以操作规程和操作卡片执行,并进行工作过程的记录和确认。(3)依据基础数据台账开展的数据化、流程化的工作:如设备管理、材料管理、培训管理等,开发相应的业务管理模块,进行系统实现,固化管理要求。(4)其他工作:是指上述分类中未包含的工作,对工作种类进行细化并与制度条款对应,由执行人员进行工作登记和相关人员进行审核。3.3系统设计灵活性要求(1)具备灵活的用户授权管理机制;(2)具有灵活的工作流程定义功能;(3)便捷的用户操作界面等。3.4系统功能的实现特点(1)支持工作种类的分类和细化功能;(2)指令性的工作和其他工作必须依据制度条款,实现工作与制度条款的对应,明确工作要求;(3)实现操作规程与操作卡片及工作记录的数据化;(4)各类工作的审核工作依据制度条款进行审核;(5)各级用户允许对工作单对应的条款进行即时评价,让员工可以针对具体的工作,参与制度的有效性评价;(6)支持各类管理工作的量化统计功能。

4“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的应用效果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上线运行后,在部门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以下的应用效果:(1)系统实现后,单位全部工作都是通过“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进行安排和执行回复,有效避免了工作安排中的推诿扯皮及工作不落实的现象;(2)所有的工作安排,都有制度支撑,制度要求和工作内容明确且一致,实现了“事事有人负责、事事有章可循、事事有人监督、事事有据可查”;(3)工作审核中做到了即时依据制度要求进行逐条的确认,全员逐渐形成了遵循制度开展工作的习惯;(4)员工在具体工作执行过程中,对于制度条款进行合理性和适应性的即时评价,既提高了员工在制度持续完善过程中的参与度,又使管理人员在进行制度完善和修订时的依据更加充分;(5)工作管理中的沟通成本得以降低。简化了管理难度,执行层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