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2 15:49:4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房屋建筑施工设计,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046-02
1房屋建筑要明确各部分的高度
1.1净高和层高
楼地面一直到结构层的地面或者顶棚下表面之间垂直方向的距离叫做房间的净高,即房间的高度。而该座楼地面和上一层楼面的距离是层高。房屋建筑的净高和层高必须充分满足房间的使用功能和家具设备摆放的要求标准。一般情况下房间最主要的用途是供人类正常使用以及为各种活动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由于住宅建筑里面的卧室和起居室使用的人少,加之面积不大,通常净高要求大于2400mm,而层高则需控制在2800mm左右;而中学里面使用的普通教室,因为使用的人多,所以面积会比较大,净高也因此会提高,一般需大于3400mm,层高则应控制在3600mm~3900mm之间。房间的用途不一样,因而其层高的净高设计的也就不一样。此外净高和层高还受房间内部使用的家具设备和人们使用其所占用的空间大小有关。所以在对房间结构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用途和其它具体的情况。
1.2采风和通风标准
房间设计的净高必须达到自然采光以及自然通风的标准,而且要使房间的卫生条件有一定的保障。有些房屋建筑为了获取极佳的采光效果,会把窗上沿的高度增加,这个时候房间的净高也要随之增加。为了降低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房间的卫生条件必须有保证,也就是说一些经常使用且人较多的房间,如果没有空调设备,又经常把门窗关上的房间,必需采取措施使每个人都需拥有一定的空气量。
1.3室内的空间比例规定
房间的布置格局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一样,一般高且窄的空间会让人兴奋而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但也会有严肃感,不易令人亲近;如果空间既宽又低则会让人心生宁静、开阔、亲切之感,但也会产生些许压抑、沉闷之感。由于房间的用途不一样,因而对空间的比例尺要求也不一样。一般居住的房建比较侧重小巧、亲切、安宁的气氛,而纪念性的房屋则需要空间高大,这样才能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来;类似于公共场所的大型休息厅以及门厅选择开阔明朗的空间则比较适宜。
1.4房屋窗台高度的设计
窗台高度的设计要结合室内使用要求、摆放家具设备的尺寸以及人体的尺度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一般民用房建用于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房间,窗台的高度应该控制在900到1000毫米左右,这样才能保证人的视线可以看到窗外的风景、而室内的书桌也能光线充足。一些房间出于扩大视野、使室内空间丰富的目的考虑,常会把窗台的高度降低,有的甚至直接设计成落地窗进行装修。
1.5室内外地面的高差
房屋建筑室内外在设计时会存在一定的高差,而高差的设置要考虑到防水、防潮以及房屋的沉降和经济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一般民用房屋的室内外高差常会控制在300mm~600mm,最小是150mm。在房屋设计中,底层室内地坪的相对标高应为±0.000,而房屋的其它部位和室外设计地坪的高度都应该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设计,当其比底层地坪高时便是正值,而比底层地坪低时便为负值。
2房屋建筑的功能
由于房屋建筑的功能不同,使用的对象也会不一样,相应的对层数的要求便会存在差异。例如建造幼儿园时,房屋的层数一般低于3层,这主要由幼儿的生理特点以及活动特征和所需考虑的安全问题决定的。而小学和中学的教学楼一般层数为4到5层左右;影剧院和体育馆等都属于聚集人群比较多的地方,疏散时人流比较集中,为了疏散人群的安全,设计时应该以单、低层为主。
3房屋结构设计的要求
房屋结构形式以及材料的选取是影响房屋层数的基本性因素,一些砌体结构的墙体常会采用砖或者砌块来施工,由于它们的自重大,整体性差,因而下部墙体厚度常会随着层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所以房屋的层数最好控制在6层之内,常常针对的是居民住宅、宿舍以及普通的办公楼等房屋结构。
根据房屋结构设计的施工规定可知,房屋的层数还跟其耐火等级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房屋在原则上不会受到限制;而三级耐火等级的民用房屋一般层数为1到5层;四级耐火等级的房屋建筑,则允许在1到2层间。
房屋建筑单方面的造价跟房屋的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在砖混结构住宅中,墙身截面的尺寸不变,当层数增加时,单方造价便会随着降低,然而当房屋高于6层以上时,由于砖墙截面的尺寸在不断地变化,层数的增加便会提升单方造价。所以把房屋建造成5层是比较经济实用的选择。
一些群体组合的房屋中,个体房屋建造的层数越多,用地也就越经济。拿4层的房屋跟4幢单层平房作比较,在相同的日照间距条件下,占用土地的面积会多增2倍。
4房屋结构施工时可以采取竖向组合设计
如果房屋结构不是单层的,就需要对房屋进行竖向组合设计,而且每层房间都会形成不一样的楼层。
4.1高度一样或近似的房建组合
如果一些房间的高度相同或者相近,加之使用关系密切,出于房屋结构构造科学合理以及施工便利等目的,在不影响室内功能发挥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把房间的高差进行调整统一,这样便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便利。与此同时还能节约施工原料,不会使得施工流程变得太复杂,以致于影响到工程的施工期限。
4.2高差过大的房间组合
1)单层房屋的高差如果过大,便可根据平面组合的情况来制定各空间的高度;
2)一些多层或者高层房屋的高差比较大,则可根据房屋的性质将其分层组合。
5 房屋建筑结构施工工艺
5.1采用单层剖面的组合方式
采用单层坡面的组合方式有利于房屋内部与外界直接进行联系,而且采光和通风问题都比较好解决。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道路以及室外的管线设施都要随之增加。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大跨度结构以及顶部需要采用采光的房屋,比如食堂、车站以及展览大厅等。
5.2采用多层以及高层剖面相组合的方式
一般多层剖面进行组合的室内交通联系会比较紧凑,常常被用到诸多高度相同的房间组合当中,而垂直的交通则通过楼梯进行联系。此外在采用这种组合方式时需注意上下层墙体以及柱等承受压力的构件之间的对应关系。很多单元式的平面住宅及走廊式的平面学校、宿舍、医院等房屋建筑的剖面,常会采用 多层剖面的组合方式。
此外因城市用地紧张以及规模布局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也会采用高层剖面进行组合的方式。它具有容积率高、便于室外辅助设施以及绿化布置的优势,然而一般 垂直交通常用电梯进行联系,加之管道以及设备的设施很复杂,所以使用费用会比较高。这种组合方式较适用于住宅、办公以及旅馆等房屋建设中。
5.3错层和跃层式剖面组合方式
1)错层剖面组合方式用于房屋物纵向和横向剖面中
房屋及部分楼地面高低错开。主要适合坡地上房屋或房屋体部之间由于房屋高度不同造成高差。如住宅、中小学等。错层之间高差可用楼梯或踏步来解决。
2)跃层式剖面组合方式主要用于住宅房屋中
这些房屋的公共走廊每隔1~2层设置一条,每个住户可用前后相通的一层和上下层房间,住户内部以小楼梯上下联系。其特点是节约公共交通面积,各住户之间干扰小,由于每户两个朝向,因此通风条件好,但其结构布置和施工均较复杂。
6房屋建筑施工时处理门厅高度的办法
一些多层以及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时常会遇到各种门厅的设置问题,但是门厅的高度并不和其它空间高度一样,该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办法:
1)把门厅设在主体外,形成一个单独的体部,这时便可按照所需高度来定层高;
2)把门厅设在主体内,如果层高差较大,则可适当的增加底层层高,但也可能导致空间浪费;
3)把门厅设在主体内,如果层高差比较大,就需要把门厅地坪的标高降低,并需在门厅的走廊衔接处设置一定的踏步。
7房屋建筑结构施工注意事项
1)在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施工设计时,一定要事先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施工环境,以便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2)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佩戴安全帽,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以免发生不应有的安全事故,给施工单位带来严重损失;
3)施工时作业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以及基本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不允许违规进行操作,因为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房屋工程的施工质量。
8 结论
建筑结构的施工及设计要按照基本的建筑设计要求以及规范进行,并且需要充分地发挥其基本功能。这就要求施工及设计人员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因素,然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也便于施工技术人员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展现场施工作业。
参考文献
[1]沙欣,丛朝晖,罗恕.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辽宁建材,2005(5).
[2]项仲贞.建筑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06(17).
[3]梁兆忠.试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8).
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抗震度不符合相关规定中的标准。近年来我国在房屋建筑领域颁布了很多政策,其中《房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我国房屋建筑抗震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在小型地震中房屋建筑物不损坏、中型地震中可以对房屋建筑物进行修复,大型地震中保证房屋建筑物不会倒坍。但是,从玉树地震与汶川大地震来看,现阶段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还无法满足抗震标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一些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重视房屋建筑物的抗震性,导致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抗震度不符合相关规定中的标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2、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偷工减料现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偷工减料现象,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1)房屋建筑企业为了获取高额的利润,节约房屋建筑成本,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偷工减料、过度节约,忽略了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性能;房屋建筑企业选择一些廉价、质量不合格的房屋建筑材料,增加了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风险,尤其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要使用到的钢材;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建设相关规定中明确对钢筋的配筋率进行了确定,在房屋建筑工程不同施工环节中,要选择相应的钢筋配筋率。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当充分重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配筋率,并且对房屋建筑结构施工进行合理的监管。(2)一些规模较小的房屋建筑企业,为了节约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资金成本,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选择冷轧变形钢筋,这种钢筋的韧性小、强度高、脆性大,不适合在现代房屋建筑结构中使用,而且对于房屋建筑物的抗震性有着严重的影响,使房屋建筑物无法达到抗震标准,增加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风险,不利于房屋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房屋建筑物的安全性。
3、环境影响因素的问题。工程结构设计在考虑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基础上,还需要全面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湿度、温度和土质结构等,但就现状来讲,环境因素往往会被忽略,而这些因素对结构构件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不仅无法强化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也会对工程结构带来巨大隐患。
二、加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措施
1、确定结构设计方案。工程结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框架选择、基础设置和结构措施等内容。框架结构由结构性构件组成,彼此之间通过节点加以连接,以产生垂直和水平荷载能力。若是多层房屋建筑,还要对水平风荷载加以特殊考虑。此外,框架结构最好要选择杆件刚接体系,以确保工程结构的抗震性和稳定性。
2、房屋建筑的基础设置。基础设置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和施工环境等。若是低层房屋建筑,那么其上部结构荷载不会太大,由此便可以选择独立基础的结构模式。若是高层房屋建筑,就要选择综合基础的结构模式。结构措施要结合具体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在结构设计方面加强抗震设计,采取有效抗震措施。比如以整体浇筑的方式进行梁柱灌注,选择最佳的结构构件。
3、设计内力组合。内力组合是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关键点,要在调整结构抗震系数的基础上加以科学设计。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构件材料的强度要大于未考虑抗震要求时的材料强度。若是以普通抗震设计材料强度对抗震系数加以计算,那么在实际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要对系数加以调整。经过全面的抗震系数调整,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
4、提升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研发专业设计软件。随着我国房屋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与以往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技术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实际状况,房屋建筑结构人员应当开拓自己的视野,拓展自身知识的广度,加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深度。信息时代的来临,要求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熟悉计算机设计软件的应用;所以,房屋建筑企业应当加强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在新知识、新技术方面的培训,研究与开发更加先进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软件,不断的创新,在房屋建筑企业内部中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以及专业性强的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队伍。
三、加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严格工程质量检测。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检测管理的规定、标准和规范,严格检测要求,确保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质量监督机构在日常监督工作中要严查各项检测资料,对工程检测出现的不合格材料坚决予以清出,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实体工程。要对检测机构进行实时动态监管,对涉及结构安全及重要使用功能的材料、试件等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2、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要把房建施工工程作为监管服务重点,加强施工现场的协调服务和巡查,强化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监管,房建施工工地都要达到省级文明工地标准。发现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应立即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理。
3、加强组织管理。在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想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且能够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同时还需要有效的管理以及较好的集体建设。房屋建筑工程是否能够正常、有序开展,集体凝聚力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在一个施工团队中,集体凝聚力越强,那么集体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越顺畅,管理的效果就越好。由此可见,应该进一步强化对集体的有效管理,有计划、有目的地展开各项工作,进而最大限度的提升集体的凝聚力。施工人员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与技术发展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在集体风气的好坏。所以,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应当详细掌握各个施工班及其施工人员的基本状况,构建和谐的班风,以便使其能够自觉的遵守各项施工细则。
4、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1)技术素质有待提高。管理干部、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进行质量规划和目标管理的能力。组织施工和进行技术指导的能力,以及识别;质量和检查质量的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当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能以出色的服务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2)质量意识有待加强。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必须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观念。
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对工程完工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做好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工程的合理科学,做好施工管理,对工程的质量会有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前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都市建筑物的功能越来越完善,日益发展起来的规模也愈发壮大。但是,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亟待建筑行业解决。在建筑物中,很多建筑物由于使用不当或在建成收工时的建造质量问题,造成建筑物结构的不稳定,这就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加固,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落实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加固和对房屋施工技术的研究,为以后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1结构加固常用方法及设计
建筑物结构的加固有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两种方式,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的时候要适当的根据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加固方法,做到灵活的运用。加固方法分为加大截面加固法和混凝土置换加固法及预应力加固法,这些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同时我们要结合房屋建筑的实际情况在特定的情况下来选择不同的加固方法。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同样具有几种行之有效的办法。首先,我们都知道的有效传统的加固方法,就是增大建筑物结构件的截面面积来进行行之有效的加固。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它能够巧妙地使房屋建筑的截面面积增大,可以相应的提高建筑物的架构的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它的承载量,使原有的房屋建筑实现结构加固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传统,但是它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构件的抗压力和抗拉力等方面的重量承载量,还能够修复略微受到损伤的建筑架构,从而能够及时的保证建筑构件的安全性和经久耐用性。这种方法传统有效,但是利用这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施工方法,在建筑物周围会搭设脚手架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管是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时候,还是在其施工的时候都会影响建筑物本身的使用环境。其次,在需要加固建筑物的外面可以适当的利用具有较高强度的钢筋,因为钢筋可以作为设置预应力的拉杆来使用,从而起到对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加固的作用,这种加固办法就是预应力加固法。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过程中,预应力的加大会使房屋建筑结构与我们利用外面钢筋所制成的拉杆一起分担承受共同建筑物的压力,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房屋建筑结构本身所具有的受力情况,能够有效的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强度。这种加固方法做起来相对于前者更加快速高效,也是一种现代建筑行业进行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快速有效方法。再次,加固设计者可以利用房屋建筑结构与将钢板对房屋建筑外包起来的共同作用,将钢板等材料铺盖在被加固房屋建筑结构的外部,使它们固定,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提高房屋建筑结构对压力所能够产生的承载能力,实现建筑结构加固的目标。
2相关工程加固前进行设计的必要性
有的房屋因其使用性能性质的改变而随之改变。人们为了使得自己的居住环境更加宽敞舒适,在自己建筑的顶端又加盖一层,不仅影响了建筑物本来的承受能力,而且使建筑物本身的承载力受到影响;还有一些情况就是由于天灾,例如地震或者火灾等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在加固施工进行中专业的技术人员要根据建筑物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建筑结构加固设计,通过实践工作,加深对自身职业工作的更深层次的学习及熟悉。再次,在建筑物进行加固施工之前,必须要对结构进行正确的检测和鉴定,这样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在充分了解当下房屋结构的安全性能及使用耐久性能等方面是否能够满足加固要求之后,再进行有效的加固施工。房屋结构的改造或加层加固等都需要进行施工设计,这是相关建筑房屋的有关规定制定的政策,希望建筑施工人员能够积极及时的给人们灌输这个规定,使人们加深对房屋架构的了解。
3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施工技术要点
首先,我们要对原有房屋建筑结构进行实地的考察,并且要对房屋原有结构进行加固适当的取样和实验,最后还要将房屋构造的评定工作做细做实,这项工作对于整个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工程至关重要。同时,相关的检测工作要在相应的质量检测专业单位进行,并且要给这项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原有材料的检测出具检测评定报告,有了权威的检测报告,就要根据房屋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及施工方案的设计。其次,我们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建筑物本来的承受能力,并进行现场的实地勘察,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再者,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之前,确保以前的设计以及需要的原材料都是符合此次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的要求,并且要严格按照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切实可行的施工,施工过程中还要时时监督、检查以及向设计的专业人员反馈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施工的一些成果,根据实际情况,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必要时候进行有效的修改加固方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设计与施工,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增加对建筑物结构加固技术的学习,熟练掌握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的技术和方法,同时还要有一系统完整的房屋建筑结构加固管理方案,能够在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时做出及时准确高效的方案,才能出色的完成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工作,达到设计之前考量的预期效果。在房屋建筑构架加固技术方面仍然要进行深入的学习钻研和交流,开发新的房屋建筑架构加固技术,促使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满意和幸福感,满足大都市的建筑要求。
作者:胡琴 单位:安徽省特种建筑技术承包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亚勇.我国大型公共建筑抗震加固技术[J].工程质量,2005(12).
[2]陆善琳.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加固设计与施工技术[J].建筑建材装饰,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