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9 10:39:5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网络安全的实施,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Solutions to Achieve the Path Analysis
Zhao Xin1,Lu Yihong2
(1.Daqing Oilfield Culture Group Information Center,Daqing163453,China;2.Daqing Oilfield Culture Group,Oilfield Library Comprehensive Office,Daqing163453,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the computer network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a rapid increase.People communicate through computer networks and exchanges through the network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outside world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various industries.But the computer network is double-edged sword,it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lso brings a lot of network security issues.In this paper,the meaning of computer networks,development status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security solutions conducted a superficial analysis and summary,I hope to give the use of networks of enterprises,organizations and even individuals to bring useful advice and inspiration.
Keywords:Computer;Network;Security measures
计算机网络安全指的是网络系统中的硬件与软件及其数据受到保护,而不会出现数据与信息的泄露、破坏或更改。简单来讲,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是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可靠性、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可用性。
互联网自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运用后,计算机网络开始迅速发展起来。随着网络上信息量的增长,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频繁出现。这些问题不仅危害着个人的生活,甚至会影响到公司的运营进程。所以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第一,网络安全问题的出现与计算机操作者本身是密不可分的。虽然目前很多计算机安全工具的出现预防了一些安全问题的发生。但是网络安全问题的最终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算机的操作者。如果操作者运用了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网络操作,或者进入了不健康网站浏览了不健康内容,就会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产生和增加网络不安全因素。第二,网络程序的设计往往会有漏洞,没有一个没有漏洞的程序。所以网络黑客就会抓住机会,利用程序中出现的漏洞,对其他正常程序进行攻击。最重要的是这种黑客采用的程序漏洞一般都不留痕迹,无法查证安全威胁发生的原因。第三,网络安全工具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黑客攻击正常程序的手段的发明和使用。通常只有在人为的参与下,才能发现和检测出病毒的存在。在没有检查和检测的前提下,这种病毒就不会被察觉出来,隐藏于电脑的程序中。但是往往一些病毒在发现之时就已经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在这段计算机的“迟钝期”内,黑客就很容易有机可乘,进而能够使用最先进的、最新的手段对正常的程序进行攻击。第四,防火墙功能的局限性也会导致网络安全威胁的出现。因为防火墙可以通过限制外部的网络对内部网络的访问,隐蔽内部结构,从而达到保护网络内部结构的目的。但是防火墙却无法阻止计算机网络内部之间的攻击和破坏。而且防火墙很难预防那些从网络系统的后门进入的病毒。技术上的缺陷,使得网络安全问题不断出现新的、更高级的安全、隐患问题。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保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一)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去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用法律的强制力去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加大对网络安全危害行为的惩罚力度,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处罚措施。严厉惩治危害网络安全,盗取别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减少网络安全危害行为的发生。发挥政府的监督作用和强制作用,将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上日常日程。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后就对网络安全危害行为造成一定的威慑力,将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扼杀在摇篮中。(二)加大网络安全危害行为的宣传力度,增强每个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通过报纸、电视、网络以及广报等各种形式的宣传,让广大网民意识到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同时学习安全上网和文明上网,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加强网络安全维护意识,有利于保护网民的隐私。当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网民的内心,维护网络安全的行为就会在潜意识里面发生。每个人都加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进行文明上网、健康上网。(三)从计算机的操作技术上进行防范网络安全威胁的发生。对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硬件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升级,增强系统对病毒的抵抗力。计算机用户要进行正确的开机、关机以及上网行为,注意保护电脑上的软件以及硬件设施。(四)提高防火墙技术、网络防病毒技术、加密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加强访问控制,将病毒拒绝于门外。不断进行专业的研究和分析,更新和升级各项技术,减少病毒的入侵几率。定期运用这些技术队电脑进行扫描和检测,对个人电脑设置加密技术,只有制定的用户和指导密码的用户才可以进行解密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五)要注意IP地址的正确使用,避免被黑客钻漏洞。
四、结语
在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网络安全技术随着国家以及专业人士的重视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我国的信息安全产品制作方面缺少核心技术,真正能够解决深层次的网络安全问题的技术却很少。所以,国家首先要重视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最重要的还是每位网民,因为接触计算机、运用各种软件以及系统的人的上网行为往往是病毒的准入证。只要每个网民都进行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网络安全就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彭秀芬,徐宁.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12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工控网络安全事件,用惨重的经济损失和被危及的国家安全警示我们: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正在成为网络空间对抗的主战场和反恐新战场。 匡恩网络总裁孙一桉说,预计匡恩网络在今年可以实现可信和自主控制,形成―个基于可信计算的安全体系。
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深度渗透和广泛推进,我们期待出现基于智能化、网络化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自主可控的工控系统,离不开我国工控网络安全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像匡恩网络这样专注于智能工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创新企业。
近日,就我国工控网络安全的行业现状和产业发展等相关问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匡恩网络总裁孙一桉。
匡恩网络是工控安全行业最强的技术力量
《中国经济周刊》:在国内工控网络安全行业,匡恩网络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匡恩网络在发展工控网络安全产业方面有哪些优势?
孙一桉:匡恩网络作为中国的工控安全民营企业,源于中国,扎根于中国,对中国工控网络安全行业有自己的见解和应对之道。
首先,匡恩网络汇聚了网络安全、工控系统等领域的优秀人才,是国内安全界普遍认可的工控网络安全领域技术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技术力量。
其次,匡恩网络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检测和防护技术,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申请和取得了发明专利30余项和著作权30余项。
再就是,以“4+1”防护理念为指导思想,匡恩网络已完成3大系列、12条产品线,成为国内首家以全产品线和服务覆盖工控网络全业务领域的高技术创新公司;独创了从设备检测、安全服务到威胁管理、监测审计再到智能保护的全生命周期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
“四个安全性”加“时间持续性”缺一不可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了解到,您提出了“4+1”工控网络安全防护理念,这一理念应该如何理解,对匡恩网络的产品研发有什么意义?
孙一桉:匡恩网络在实践探索中创新性地提出了“4+1”的立体化工控安全防护理念。
第一是结构安全性,包括网络结构的优化和防护类设备的部署;第二是本体安全性,主要关注工控系统中设备自身的安全性;第三是行为安全性,工控系统对行为的判断、处理原则和入侵容忍度与信息系统不同,要根据工控系统的行业特点,判断系统内部发起的行为是否具有安全隐患,系统外部发起的行为是否具有安全威胁,并采取相应的机制;第四是基因安全性,实现工控安全设备基础软硬件的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并进一步将可信平台植入到工业控制设备上;最后是时间持续性,即安全的持续管理与运维,在持续的对抗中保障安全。 在“4・29首都网络安全日”博览会上,匡恩网络推出的部分保护类产品。
综上,四个安全性加时间持续性,就构成了我们的工控安全防护体系。
匡恩网络已实现全系列产品自主可控
《中国经济周刊》:工控网络安全领域的关键就是自主可控。匡恩网络在这方面是如何布局并逐步推进的?
孙一桉:匡恩网络是做工业控制网络安全的,行业涉及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制造、军队军工等重大领域,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全部坚持自主研发,所有的解决方案都是自主开发,也申请了大量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已做到了全系列十几款产品的自主可控,是国内同类厂商中的佼佼者。下一步,我们将把自己开发的硬件、软件全部纳入可信计算体系。我们可以保证任何篡改、植入的系统都不能在我们的环境下运行。预计匡恩网络在今年可以实现可信和自主控制,形成一个基于可信计算的安全体系。
工控系统的特点是行业差异化大、投资大
《中国经济周刊》: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工控网络安全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也是将来能出现大公司的行业。关于这个市场,目前工控网络安全主要针对或服务的是哪些行业?
孙一桉: 工控网络安全的市场应从三个层次去看。
第一,工控网络安全本身。我国制造业、基础设施的规模非常大,它们在安全方面的花费有一个固定的比例。
第二,更大范围内的大安全的概念。工业网络安全也是生产安全的一部分,在大安全概念中的市场就更广泛了,涉及到与功能安全相结合、数据安全相结合等,而不仅仅是网络安全。 匡恩网络推出的虚拟电子沙盘,展示智能制造等六大行业解决方案。
第三,做安全一方面是为了保护、防御系统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所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工控系统本身智能化的提升和生产力的提高。匡恩网络的定位是从“工控的安全”做到“安全的工控”。这个过程当然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先要解决工控系统的网络安全,之后再扩大到大安全的概念,最后再扩大到工业智能化,以安全为基因的智能化生产和智能化服务。
我们自2015年成立匡恩网络智能工业安全研究院以来,就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简单的工业网络安全的概念,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始布局新的产品,今年会有一系列新的产品。随后我们还会再进一步扩大范围。
之前的一两年我们着重做平台建设。工控系统的特点是行业差异化太大,我们投入巨大的研发力量,做了一个适应性非常好的平台。这些前期的工作现在已经开花结果了,我们针对各个行业的特点做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定制化服务。目前覆盖的行业主要包括能源电力、轨道交通、石油石化、智能制造等,凡是智能化水平比较高的工业和制造业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也包括基础设施如燃气、水、电、轨道交通、高铁、航空、港口等。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拓展行业范围,比如防疫站、医院,未来也会关注更多的物联网终端。
工控安全市场只开发了冰山一角
《中国经济周刊》:工控网络安全的需求这么大,您估计国内市场有多大规模?
孙一桉:我一直都不认为工控网络安全是整体信息安全的一个细分市场,它更像是传统信息安全领域的平行市场,市场规模非常大。但是这个市场的成长,从大家认识到开始采用再到大量采用,跳跃性很强,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培养过程。
这种跳跃是由几个原因造成的:一、这个市场更大程度上是一个事件驱动、政策驱动的市场,是跳跃性的。二、行业进入门槛非常高。不管是匡恩网络还是华为、思科,要进入一个新行业,都要经过一个很长时间的试点和适应阶段,而且在此期间看不到效益。但一个小小的试点,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复制性很强的、爆炸性的市场。
现在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只是未来更大的市场的冰山一角。尽管我们2015年相比2014年有10倍的增长,今年预计还会有大幅增长,但这并不是我们最看重的。在工控安全市场爆发点来临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地练内功,做品牌,做产品,让用户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我们与传统信息安全厂商主要还是合作关系,我们做工业控制网络安全,介于信息安全和工业控制之间。这是一个新生态,我们在努力适应并融入这个新的生态圈。
专家点评
北京中安国发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信息安全应急演练关键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胜生:我国工控安全保障需要从业务安全需求出发
电子档案的网络安全是指在网络环境下,能够确保电子档案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其中,保密性是指电子档案在传输和访问的过程中,即使被截取,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也不会泄露;完整性是指电子档案的数据、结构、背景信息等内容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传输和利用时,不会发生缺损、篡改或者恶意删除;可用性是指用户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对被授权的电子档案进行合法访问,并获取相应的电子档案信息。
电子档案的网络安全是一项综合性课题,也是一项动态性工程,既要注重技术因素,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措施,又要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引入非技术因素,即人为因素,加强管理,从而将档案网络安全工作引入更深的层次。
一、技术层面的保障策略
1.设置防火墙。如果管理档案的计算机为数不多或者预算资金有限,可以购买防火墙软件;如果管理档案的计算机数目很多,则需要设置防火墙专用机器,并在其上安装防火墙。同时,还必须对防火墙进行一些安全设置,包括设置正确的安全过滤规则,以便达到防范源地址假冒、源路由类型攻击和防止IP地址被盗用的效果。管理人员应定期查看防火墙访问日志,以便及时发现恶意攻击行为和不良上网记录,从而真正做到御“敌”于网外。
2.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杀毒软件是病毒的克星,首先要在管理电子档案的计算机上安装杀毒软件。杀毒软件应为正规厂家的正版产品,具备查杀一体功能,以便能彻底清除病毒。其次要设置提醒程序或者自动扫描日程,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扫描。再次要及时更新安装的杀毒软件,使病毒数据库始终保持在最新状态。
3.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的安全使用。首先,在安装操作系统的过程中,安装所需软件;其次,对使用频率不高的应用程序可以选择禁用,当需要时再开启;再次,及时为操作系统安装补丁,漏洞是操作系统致命的安全缺陷,只有及时更新补丁程序,才能有效预防操作系统漏洞型病毒的攻击。
4.多种手段并行,切实做好防御工作。第一,采用虚拟专用网技术。虚拟专用网是在公共数据网络上,通过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技术,实现两个或多个可信内部网之间的互联。第二,实行网络地址转换。即当内部与外部相连时,使用同一IP地址,而当外部络与内部主机相连时,必须通过网关映射到内部主机上,从而起到隐藏内部网络、伪装和保密IP地址的作用。第三,使用服务器。服务器起到访问的中介作用,使内部和外部网络间不能直接访问,从而保证了内部关键信息的安全。第四,定制备份。及时对电子档案建立可靠的数据备份,以有效地预防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从而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提高其远程访问的有效性。而对于密级较高、较重要的电子档案,还可以将其打印为纸质档案或微缩到胶片上进行保存,以确保万无一失。第五,创建电子档案数据库、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安全技术,结合档案工作特点,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是保证电子档案安全的重要途径。在一个完善的安全电子档案数据库或者管理系统中,用户必须将其身份信息与利用请求发送给系统,系统再将这些内容转发给管理人员,而管理人员则利用相互认证机制,在验证用户身份真实、请求合理性之后,才能允许该用户获取相关档案信息。同时,系统会自动生成档案利用的记录,即包含用户的身份、调阅时间、管理人员姓名等,从而建立详实的档案利用记录。对于密级较高的电子档案,还可以由几个或几级管理人员共同审核。
二、管理层面的保障策略
技术是关键,管理是方法,如果没有好的管理,电子档案的网络安全性也很难得到保障。因此,只有从管理的角度入手,加强领导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发现系统安全漏洞,及时对电子档案安全体系进行审查,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人为的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