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口腔医学基本知识

口腔医学基本知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1-12 15:14:0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口腔医学基本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医学各分支学科之间,以及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生了大量新兴的医学边缘学科。口腔设备学是近10年口腔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密切结合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口腔科的日常临床工作主要以诊断与治疗为主,口腔科诊疗工作与口腔仪器设备密不可分,然而,口腔仪器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一名口腔大夫对就诊患者治疗效果评价必不可少的法宝,因而,口腔仪器设备的基本使用常识和日常维护保养常识,对于每一位口腔大夫来说是应该掌握的;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口腔医疗仪器的设备,已经大量地引用了激光、超声波、微电子仪器等等高端医疗信息科技技术[1],使临床口腔大夫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同时,也对临床大夫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所以,开设口腔设备学这门课程在目前口腔医学专科教育中是十分必要。

1口腔设备学概述

1.1口腔设备学的内涵及研究内容 口腔设备学是近10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密切结合,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口腔医学新兴学科,是在总结口腔医学设备的产生、发展、使用,维护保养以及管理等基础上,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口腔医疗设备的运行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是由不同学科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如管理学、材料学和口腔医学等。口腔设备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有:口腔仪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等规律;口腔仪器设备的常用有仪器的基本功能、仪器的结构原理、常用的基本操作、日常的维护保养、一般故障及其排除方法等;还有口腔仪器设备的管理,比如仪器装备的电子管理、应用信息管理、维修保养管理等等[2];此外,口腔医疗仪器安装的布局设计与实施、对整体标准环境的要求、口腔临床治疗要求的与临床操作标准姿势等也是归纳到其研究内容之一。

1.2口腔设备学的发展 口腔设备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腔医学各分支学科的重要基础,也是口腔医学当中具有自身学术价值和理论水平的一门新兴的基础医学学科。其发展除与口腔医学临床学科的发展相关外,还有其他学科如理工学、口腔材料学、口腔生物力学、口腔技工工艺学、社会学、经济学、口腔生物工程学、医院管理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具有理、工、医学相互交叉的鲜明特色。在当今世界,已有相当数量具有口腔医学、理工学和工程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3]。

2口腔设备学课程的作用

2.1口腔设备学课程在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中开设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口腔医生,在临床的诊治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仪器设备,其设备规范性使用方法以及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直接关系到仪器的正常运行、使用寿命和门诊业务的正常开展,影响着临床的医疗效果,因而口腔医生在设备维护保养及使用过程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4]。未来的口腔医生都来自于口腔专业的学生,所以在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开设口腔设备学课程是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需要。目前,口腔本科教育的课程计化中,缺少口腔设备操作的教学内容,因而,口腔专业的本科生在实习期间由于缺乏设备的基本相关知识,亦不了解操作常规,使用设备时容易引起医疗事故或者设备事故。为了更好地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本科教育当中,只有系统地让学生们系统地学习口腔设备的使用知识、正确使用以及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才能顺利开展临床工作,为毕业后成为合格的口腔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掌握口腔设备基本原理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口腔科新型先进设备越来越多,医疗系统部门所购置的设备一般要由口腔医生来做选择,因而,口腔医生需要具有口腔设备学的基本知识,才能不负众望,挑选到适合本院的使用、性能优良的设备,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医疗质量[3], 减少患者的负担。医疗设备用于诊治患者,其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3],决定口腔设备性能的因素除了设备的质量以外, 还与日常的保养及规范性操作等有着密切关系。若在治疗过程中,口腔设备出现小故障, 这会给临床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如果在本科教育中,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对口腔仪器设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在以后进入临床的诊疗工作过程中遇到常见的小故障,就能够自己动手维修保养,排除故障,提高诊疗效果。另外,我们培养的医学口腔本科生当中,有大部分学生是面向基层医院, 那里缺乏专职、专业的维修工作人员, 所以,针对口腔专业的本科教育来讲,口腔设备学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让学生再本科阶段,及已基本掌握维修保养的方法,是临床的诊疗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在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开展口腔设备学课程,让学生学习口腔设备学后,了解口腔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常规、维护保养知识和简单的维修, 可以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顺利开展诊疗工作。我校从2005年就开始对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开设了《口腔设备学》课程,自从开设口腔设备学这门课程以来,普遍得到了学生、教师一致赞同以及相关教学部门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孙雪梅,杨俊玉,徐德平.在口腔医学专科教育中开设口腔设备学课程的探讨[J].职业教育,2007,25(17):131.

[2]口腔设备学等新兴学科及其文献归类探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5.

篇2

1、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口腔及颌面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训练,具有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修复和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2、主要课程:《临床药理学》、《耳鼻喉科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病原学》、《口腔正畸学》、《牙体牙髓病学》、《预防口腔医学》、《口腔分子生物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如何上好一节课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等医学教育教学领域, 并取得好的效果[1-3 ] 。但是在实验课中应用的效果评价少有报道。

一、材料和方法

(一) 课例设计。

1. 明确教学目标

口腔内科学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在知识、态度、技能方面具备从事口腔内科日常工作的能力[4] 。本系列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牙的根管治疗方法,通过本次实验课学生能够进行常规的中切牙根管治疗。

2.教学方式 2006级同学(53名)首先讲解基本知识,通过录像放映的方式将口腔治疗的标准,开髓方法,开髓位置,开髓洞形、根管直线通路的形成、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的标准进行形象的再次讲解展现。05级同学(64名)只进行过常规的基本知识讲解和示教,将05级同学第一次进行了根管治疗的中切牙收集备用(2005级同学的实验课程是传统的实验课方式讲解),随机抽取其中的53名纳入研究,作为对照组。

(二)课件研制

1、收集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等基本知识,临床操作要求、规范,相关的试题,相关的视频录像材料,图片等

2.利用Photoshop、flash、音频制作等制作口腔内科实验中切牙根管治疗的现代化教学课件。

(三) 评价方式 将学生根管治疗过程中的牙齿随时集中进行标准检测,打分。最后发放问卷当场1小时内填写完毕,回收。根据学生治疗的情况及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两个年级同学的中切牙根管治疗情况进行评价。

开髓质量记录内容包括有无去尽髓室顶,是否意外穿底,是否保留健康牙体组织,洞大小是否合适,以及是否建立合时的根管直线通路、根管预备锥度、根管充填质量等方面。

统计分析

用SPSS13.0 统计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对照组和试验组间根管治疗质量的研究项目进行卡方检验。

二、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90.6%的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必要,71.7%的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有助于掌握基本知识,86.8%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尽快了解临床操作,81.2%的同学认为喜欢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课,另外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更好掌握基本操作要领、启发你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学习目的、更好的掌握支点的选择、更好的掌握术者的、去尽髓室顶、保护健康牙体组织、开髓洞形位置的比列分别为:98.2%、73.6%、62.2%、69.8%、77.4%、94.3%、98.2%、58.5%、81.1%、。总体而言几乎所有学生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对临床开髓操作有帮助。

由开髓质量记录比较可看出,在开髓的正确位置、去尽髓室顶、保护健康牙体组织(包括意外穿底和侧壁光滑无牙体损伤)、开髓、根管预备锥度、根管充填后X线显示是否恰充等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而在制备合适洞形、开髓后直线通路的形成情况等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三、讨论

口腔医学是医学中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学科,其教学过程有特殊的要求,它既需要有良好的基础知识传授,更需要良好的时间技能训练;它既需要外科的基本技术和无菌观念,又有自身的操作技术特点如牙科器械的应用、矫形工艺、美学艺术修养等,其操作技能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基本操作的掌握及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形成[4、5、8]。在口腔内科教学中根管治疗是一项最基本临床操作技能,基本操作,在临床前期教学及临床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不能达到形象动态逼真的显示操作的方法,多媒体教学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这个难题,利用多媒体所具有的图、文、声、光效果及互动界面等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面形象化多维的知识体系,使一些抽象的讲解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并且使用互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6~8 ] 。本次试验课程改变了教学方式,以让学生明确每一个操作步骤作为目的,采用了音像结合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课件中穿插形象的视频,讲课过程中适用互动式教学,每个步骤讲解完毕都让同学自己回顾和模仿,达到效果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讲解。讲课过程中学生随时可以提问,对于问题教师讲解,学生可以互相讨论。等学生认为基本操作都已经清楚后进行基本操作练习,最终将学生的第一次作业收集分析,与上届的学生作业进行对比。经过分析得到现代化教学技术在开髓的正确位置、去尽髓室顶、保护健康牙体组织(包括意外穿底和侧壁光滑无牙体损伤)、开髓、根管预备锥度、根管充填后X线显示是否恰充等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而在制备洞形、开髓后直线通路的形成情况等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即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对于开髓的正确位置、去尽髓室顶、保护健康牙体组织(包括意外穿底和侧壁光滑无牙体损伤)、开髓、根管预备锥度、根管充填后X线显示是否恰充等方面有明显效果,而对于制备洞形、开髓后直线通路的形成情况等效果不明显。

从问卷分析来看,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口腔内科试验中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大部分同学喜欢这种上课方式。

四、结论

将现代教育技术用于口腔内科实验课教学—-髓腔开通,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得到同学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马艳红,刘国辉,谭国林,等. 多媒体教学在耳鼻喉科的应用[J ] .实用预防医学,2003 ,10 (4) :6072608.

[2]丁穗娟,黄 华. 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课件的设计[J ] .高教论坛,2004 ,8 (4) :1312133.

[3]黄 华,丁穗娟,黎 婷.《口腔预防医学及儿童口腔医学》课件研制与应用[J] . 实用预防医学杂志,2006 ,13 (3) :7792780.

[4] 王邦康,王松灵,吕 婴. 中国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 ] . 北京口腔医学,2001 ,9 (2) :94.

[5] 兰芳芩,胡双九. 现代教育技术与医学教育改革[J ]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 ,1 (1) :1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