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8 10:16:4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211-01
一、要强化现代传媒意识,树立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相适应的观念
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是一项新生事物。接受新的事物,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根据统一设置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由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通过某种固定模式来共同完成教与学的活动。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距离拉近,交流方式由“面对面”变成了“点对点”,呈现出明显的互动性、开放性。善于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但可以丰富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还可以提高教育效率,加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接近性。因此,必须强化现代传媒意识。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占领意识。现代传媒文化阵地同任何思想阵地一样,如果不用先进文化去占领,低级颓废的精神垃圾就会乘虚而入。在社会信息化的变革中,各种信息广泛交流,使大学生生活学习趋向开放化、多维化。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必须树立强烈的占领意识,用先进文化去占领校园现代传媒文化阵地,使校园现代传媒文化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其次,要树立敢于创新的思想。要注重研究解决新问题,善于把现代传媒信息运用到教育中去,真正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格局。再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充分认清由于现代传媒传播的个性化,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给学生带来的平等感、自由感和身份的虚幻感。充分尊重学生的民主意识,有针对性地搞好思想政治教育。
二、学习现代传媒知识,增强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相一致的能力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建设,对高校教学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学工作者真正掌握网络知识、会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较少,对信息化知识不精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不熟悉,致使网络功能难以充分发挥,教育质量和效果不高。因此,要组织学习现代传媒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要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对教学工作者进行轮训和培训,加强现代传媒学习,填补知识盲区、能力弱项和素质短板,提高教学工作者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领。要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大力提倡在职学习,鼓励教学工作者边工作、边学习,搞好计算机和网络基本知识的普及提高,组织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及运用现代传媒手段的能力。要针对由于虚拟空间的拓展、网络信息的多元,使学生思想和心理更具流向性、多变性、独特性、隐蔽性的特点,把工作触角伸向他们内心世界,善于发现学生思想、性格、心理、情感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切实提高末端执行力。
三、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提高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相统一的技术水平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命脉,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别于普通中学的学生,就现阶段来看,这个群体是比较特殊的,是一个“多数的弱势”群体,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要高于普通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思想、当前,部分中职学校出现学生思想政治管理难等现状,主要表现在:中职生政治意识淡漠,缺乏理想信念,法制、纪律意识淡薄,道德意识不强,文明修养缺乏等。
造成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管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客观原因,如学校扩招,导致后进生数量增多,对学校办学干挠的新的因素如酒吧、网吧增多等,学生容易受到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二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投入不够,教育方法陈旧,没有根椐当前社会出现的新情况及时更新教育方法,没有根据中职生特有的心理问题专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笔者认为,抓好中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重视思想教育,抓好正面教育的主旋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政治意识、学习意识、人本意识、职业意识、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中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研究,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应用全局的战略眼光规划工作;改变教育理念,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以爱心作为思想基础,以父母之心对学生进行教育,下大力气抓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改进教育方式,真正出教育成效。
学校要重视中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精力充沛,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因此,学校要积极引导中职生,使其健康发展。教师应把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放在第一位,抓好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抓好学生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的教育,培养优良的班风,引导学生以最积极的心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创业的真本事。
二、改变教育理念,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从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上接触到的信息量不断增加,他们往往比较抗拒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工作方法上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工作的需要。
一个方面,对于正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应从传统的说教式的模式中跳出来,把每一个正确的结论通过形象生动的手段,通过科学的方法给学生论证出来,使学生在接受教师所讲授的道理中走得正确,前进得快。
另一个方面,教育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政治课和班会课上的说教,应把新时期的各种科技新成果、新手段充分应用到教育工作中来,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各个时期需要对青少年展开教育的核心教材宣传片,运用电脑设备把各个阶段青少年表现的正面事迹及时在网络上传播,根据他们好动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郊游活动,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并及时把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优秀的精神面貌和成果,通过彩色图片进行橱窗展示或作网络展示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既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又可使学生在活动中所形成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能够得到肯定,并且固定下来,从而进一步形成优良的班风。
三、创新教育方式,多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学校应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育方式,如将压制管理转变为关心爱护,被动处理转变为主动防范,教师单向灌输授课方式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交流。其次,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道德教育,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快校园网络建设。再次,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以建立中职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因为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进行体验社会生活,不断增强社会知识。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加强中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能单靠职业学校,而是需要有关部门共同行动起来,为中职生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可以保证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稳定有序地开展,从而保障学校优良教学环境的形成及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作为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立足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改变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把中职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侯灵华.关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看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8期.
[2]任向辉.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杨建培.对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罗琼.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刘筑.在德育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J].贵州教育,2006年17期.
创业教育最早始于1967年美国柏森商学院。在我国正式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之后我国越来越多重视创业教育。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1999年在我国成功举办。许多学校也采取措施开展创业教育,支持创业活动。2002年,教育部指定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我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初具规模,但各个方面还需要发展和完善,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推动力,在我国创业教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定义
关于创业教育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在所有的定义中都强调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本文从广义的角度将创业教育加以定义。所谓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向大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使大学生毕业后实现自主创业或在以后的工作中实现自我发展,大胆走向社会,以开创自己的事业。
2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从观念程度上来说,目前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课程教学角度来看,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师资力量薄弱,且开设的课程多为“纸上谈兵”,对实践活动方面较为薄弱,已有的实践项目也较为单一,缺乏完善的创业实践体系。而且,忽视了创业综合素质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只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
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未能有效的介入到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意识形态的教育。不仅包括创业理论、实践能力,同时还包括培养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意识、创业品质等一系列素质。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创业教育的理解还不深刻。一些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开办公司,忽视了创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导致大部分选择创业的学生常常会盲目乐观,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应对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较弱。正是由于对创业教育的理念认识的不到位,导致创业教育开展受阻。
3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1 激发创业动机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兴奋剂,可见兴趣是个人拼搏成功最好动机。大学生创业若要成功也需要一个强大的动机,作为一种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途中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最终走向成功。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保持这种激励的最佳方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物质和精神的手段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思维,激励大学生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创业动机,最大程度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增加内在动力,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向着正确的创业思想方向发展,最终转化为创业行为。
3.2 形成正确的创业观念 正确的、科学的创业观念,是指大学生以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为前提,在理性认识创业,客观评价自我的基础上,实现自身需要与社会发展国家需要相适应的创业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具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创业观的作用。观念对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导向性或指向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创业观念,引导大学生首先正确认识自我,在此基础上将个人创业的理性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同时,大学生正确的创业观念,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创业实践对其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3.3 培养良好的创业品质 纵观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其蕴含在成功之中的品质均包括这如下几个方面:信心、踏实、诚信、毅力、创新以及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其中很多涉及创业者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包括在创业过程中能够进行独立、理性的思考判断;保持创业态度,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敢于冒险;注重与伙伴间的协作,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合作精神;面对困难顽强不息、勇于承担责任;面对失败具备坚强的意志、与不言败的个性以及稳定而积极的情绪等等。
以上这些优秀的创业品质部分得益于个人的天性,但其中很多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培养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培养个人的人格,例如:如何使学生在性格上完善自我、在气质上提升水平、在能力得到提高等等,最终将每个人培养成才,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身的素质基础,更是每个大学生创业者必备的的心理品质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创业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3.4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相比西方国家,我国大学生创业之路刚刚起步,虽然国家近些年不断加大力度鼓励大学生创业,增加创业机会,但社会氛围相对薄弱,对大学生创业的教育仍存在不足,有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对创业的激情和积极性。因此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恰好能够做到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在发挥其宣传功能、教育阵地、协调作用的基础上,为大学生的创业行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起步氛围。我认为结合大学生创业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的发挥其强大的宣传功能,起到创业教育前沿阵地的作用,为大学生的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环境。同时发挥协调作用,将大学生创业所涉及到的各种因素相互配合,协调共进,更好的为大学生创业服务。在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更多人的支持下,大学生的创业活动能在激烈的市场中平等的参与竞争,这样成功几率将大大提高。
4 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4.1 培养自主创业意识 所谓创业意识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大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教育和创业意识的教育,克服其思想和精神上对创业的障碍即顾虑,增强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和积极性。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自主创业的精神,才能谈得上实现创业的目标。
4.2 锻炼大学生的创业意志 创业意志是指大学生不畏艰辛将创业实践活动坚持到底的决心。创业意志一般包括:明确的创业目标,果断的决策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大学生创业者需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坚定的意志,创新的精神,乐于接受挑战。并在艰苦的环境中保持战斗力,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取得创业成功。
4.3 培养大学生乐观的心态 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要遇到很多挫折和问题,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大学生缓解各个方面的压力。在逆境中保持斗志,不断调节心理不适,维持良好的心态,在挫折中迅速消除消极影响,保持和平的心态。解决困难,走好创业之路。
4.4 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基础性道德规范。现代化的社会越来越重视信誉,诚信在创业中的价值是难以用经济回报来衡量的,它不但是大学生创业的基础,也是标志一个人做人的品质。缺乏诚信,必将导致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面对失败。因此,诚信是大学生创业必备的道德品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创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使大学生在创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以身作则,把诚信带到整个市场竞争中去,形成良胜循环。
除此之外,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是正确的创业观形成的前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要加强法律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
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精神,创业道德观等创业的基本能力,解决创业教育及创业最根本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创业教育的不断成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