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农作物品质好的原因

农作物品质好的原因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2-01 10:07:1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农作物品质好的原因,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农作物品质好的原因

篇1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90-1

1 我国土壤养分概况

我国土壤耕层中全氮含量大概在0.05~0.25%,其中尤以东北地区黑土层是我国土壤平均含氮量最高的土壤,大概在0.15~0.35%。而一般情况下,水田的含氮量要高于旱田土壤。1.磷是仅次于氮的一个重要土壤养分。我国土壤全磷含量大概在0.02~0.11%,其中又以北方的土壤含磷含量高于南方土壤全磷含量为基本认识。土壤中大部分磷都是以无机状态存在。2.钾在土壤中含量大概1.7%左右。钾全部以无机形式存在,总体含量总体上呈现出南低北高状态。3.微量元素。在土壤中,微量元素大部分是以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等无机盐形式存在,而对农作物形成有效供给的是水溶液或呈交换状态的微量元素。

2 施加有机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

有机肥养分含量全,既含有丰富的氮、磷、钾、钙、镁、硫等元素,又含有钼、铁、铬、锌等微量元素以及糖类阳脂肪等物质。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提高作物抗旱、抗寒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同时由于土壤中有机肥分解形成的腐殖质能对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如铜、镉、汞、镍等有很好的吸附净化作用,从而减轻重金属对农产品的污染,为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保障。获得有机肥的途径有:大力推广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积极推广秸秆速腐熟技术和秸秆养牛技术,有规模灌制农户农肥以及其他因地制宜种植绿肥。

3 施加化学肥料,保障农产品优质高产

在化学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为化学肥料的获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但也正是化学肥料的大量应用,除了一部分养分被农作物吸收以外,其余的大部分养分随着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携至地下水和地表水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只有通过科学施肥,提高化学肥料的有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农业有着重要意义。

3.1 氮肥的施用

在一般施肥情况下,植物吸收的氮中有30%~60%来自于土壤。氮肥对农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构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植物吸收氮不足时会出现叶片褪绿,颜色变淡,甚至变黄,植株生长弱小,抗病虫害能力下降。而氮肥的过量,不但使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而且增加生产成本。由于作物吸收过多的氮元素,造成植株叶体过于肥大,从而减少了农作物群体的沟通利用率,导致植株呼吸作用旺盛,增加消耗减少了干物质积累形成减产。因此在施加氮肥时,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测土配方施肥,做到科学、合理、适时、适量,同时兼顾其他养分的配合,施加用量。

3.2 磷肥的应用

植物吸收的磷中,有50%~70%是通过土壤获得的。磷是植物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是组成细胞核、原生质的重要元素,是核酸及核苷酸的组成部分。缺磷时植物生长缓慢、矮小、瘦弱、直立。分枝少,叶小易脱落;色泽一般,呈暗绿或灰绿色,叶缘及叶柄常出现紫红色;根系发育不良、成熟延迟,产量和品质下降。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促进幼穗分化、灌浆和籽粒饱满,促进早熟。在具体施加磷肥时,应注意调整氮、磷比例,避免浪费及施用不当造成减产。

3.3 钾肥的应用

植物吸收的钾中有40%~60%来自于土壤,钾是农作物体内多种酶的活化剂,对于作物的生长、代谢、产量和品质都有着广泛的影响。钾肥的取得主要是施用有机肥,通过合理施用化学钾肥,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3.4 微量元素

篇2

2回避灾害的农业气象技术

针对气象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2.1基础建设要选好位置,建好大棚,选好大棚覆盖的塑料模

2.1.1根据气候特点,选择建棚位置为大棚内的农作物提供优良的气温保障,目前还是主要靠太阳辐射。因此,建设大棚应该选在光照条件相对优良的位置。避免选择低洼地作大棚农作物田块。黄河入海口一带冬季和春季多风并且风力较大,那么建议最好在有防护林的区域建大棚,如果没有防护林,农场主要自己植树造林。

2.1.2建牢大棚,防止风霜雨雪黄河三角洲地区冬、春季风力较大,因此,建设大棚一定要牢固,要能抵御大风对大棚的破坏,防止倒棚和烂膜。建大棚的材料要坚固,质量要好;用压膜绳拉紧。

2.1.3深挖水渠、防涝防病黄河入海口地区以沙土为主,容易造成流失,土质偏碱,容易出现涝灾和病虫害发生。因此,应特别注意要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实行深耕施肥改土;要做到旱能浇、涝能排,雨后田间沟中没有积水。2013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大部分家庭农场夏秋季绝产,其根本原因就是今年夏季降水量太大,40d的时间内下了11场大到暴雨,还有6场中雨。而大多数家庭农场没有做好深沟排水,所以就受到了极大的灾害。

2.1.4努力调节好大棚内的光照条件在同一地点的大棚座向不同,对光照的利用率也不同。冬季白昼短,阳光照射时间也就短。黄河入海口地区的大棚最好选择南北方向,这样可以很好地获取阳光照射。另外,要严格控制大棚铺盖的塑料膜的年限。塑料膜在使用过程中是要“老化”的,老化的塑料膜会大大减少透光性能。按照光学理论,使用3a以上的老化塑料膜,要降低30%多的透光性能,从而会严重影响大棚内的光照条件。因此,大棚覆盖的塑料膜最多使用2a;还要经常洗刷塑料膜。膜上的灰尘以及凝结的冰霜,也会降低20%左右的光照,必须及时洗刷。

2.2保花保苗保果是丰收的关键所在

2.2.1夏季遇到暴雨天气,一定要把大棚覆盖塑料膜盖好,防止涝灾、保住肥料夏季,黄河入海口地区降水集中,有时还要连续下几天的大到暴雨,这会给农作物生产带来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根系,冲走所施的氮肥。因此,大棚农作物生产在春季过后,不要过早地拆除棚架,遇大到暴雨或连续阴雨时,要及时地盖好大棚覆盖塑料膜,以达到避雨的效果,防止涝灾的发生,同时还保住了氮肥流失。

篇3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70

引言

受到黑龙江省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农业耕作技术长期没有根据环境条件予以创新,必然会对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肇东土壤效能低的问题,需要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当地的土壤予以保护,使农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1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界定

中国虽然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但是,长期的耕作而不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会导致土壤贫瘠,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农业发展中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就是在农田耕作的过程中,实施必要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调整农业耕作方式,提高土地耕作价值。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需要考虑到农业耕作中的各种干扰因素 [1]。农作物生长的各种资源,包括水资源、土壤资源、生物资源等,都要对其在农业耕作中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实施综合性管理办法,以提高农业生产质量,维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在农业耕作的同时必须采取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这就需要采用相应的保护性耕种技术,降低农业耕种中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缩短耕种周期,使各种农业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壤资源等都能够得到合理利用,改善当地的土壤状况。由于在农作物种植中采用了保护性耕种技术,黑龙江省的空气质量得以改善,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 黑龙江省农作物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

2.1 注重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择

近年来,黑龙江省在农业种植上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的生长形势良好,农业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肇东为了促进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引进了农作物保护性耕种技术,在玉米的选种和培育上,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注重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推广,农民的农作物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部分农民已经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

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农作物种植,会有低温效应产生,表现为农作物的前期发育速度比较缓慢。黑龙江省肇东的年平均气温比较低,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就会因秸秆分解少而玉米发育迟缓的现象。当农作物进入到中期的生长阶段和后期的生长阶段时,氮、磷、钾肥等都在秸秆分解并溶解到土壤中,农作物就可以吸收充足的营养,此时,农作物生长的速度就会加快。黑龙江肇东在农作物种植中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前期的生长速度迟缓是物质积累的过程,有利于增加玉米的产量。为了避免影响农作物的前期生长,就需要在选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上,注重选择品质优良、抵抗病虫害能力较高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向农民传授新的栽培技术,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2.2 农作物种植区域的布局得以优化

不同的农作物生长环境,对耕作技术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黑龙江肇东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使用相应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作物质量。比如,在黑龙江肇东的农作物种植地栽培新疆甜玉米杂交品种,考虑到玉米品种的生长要求,对土壤的排水性进行调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所增强,为玉米创造了更好的生长条件。具体的操作中,在新疆甜玉米播种的当日,要对田地的温度进行测量,田地温度_到18~19.2℃为宜。在耕种新疆甜玉米之前耕地中种植了小麦作物,就要清除病害根茎,以防止病菌传染,对玉米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由于当地的春季气候偏低,为了更好地控制田地温度,可以采用覆膜技术种植玉米,注重科学的田间施肥管理,可以确保玉米的生长质量良好。

2.3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防止病虫害

农作物种植中的病虫害问题是较为常见的。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很容易引发病虫害,这就需要配合使用化学药品做好防治工作。要根据黑龙江肇东农作物病虫害情况具有针对性地选择防治方式,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在播种农作物种子之前,要对种子进行拌药消毒处理,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耕种,对农作物的茎腐病和黑穗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如果农作物在生长期间有病虫害发生,就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病症喷洒药物,以保证农作物健康成长。

3 结束语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水资源匮乏的省份,要提高农作物产量,获得更高的农业经济效益,就要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同时对农业环境也实施了必要的保护。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