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5 10:08:2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人才资源的作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关于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能否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作亲子关系鉴定的问题,根据近几年来审判实践中试用此项技术的经验,参考卫生部及上海市中心血站所提供的意见,同意你院采用此项技术进行亲子关系的鉴定。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的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的分析检测中心拥有1000余万元分析检测设备,按着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农产品安全检测、加工食品品质检测进行系统分布设置,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提供良好的设备支撑,为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夯实了坚实的基础。学院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黑龙江省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打造农经品牌,大力提升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外部影响力,要求各部门力争在解决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取得新突破。分析检测中心团队面向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的双重需求,在完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下,结合食品加工专业的专业建设及食品通用检测技术等课程的课程建设,面对周边中小企业和科研单位对高精仪器设备的需求,开放资源,广泛开展社会服务。
一、多元投入,高水平建设,创办特色检测中心
我院分析检验中心经过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省财支持的生物制药实训基地项目、省财支持的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建设项目三次投入,依据黑龙江省现有企业的主体产品需求购置分析检测中心设备,设备起点高,配套能力强。检测内容涵盖农产品、食品、药品的品质和安全及农业生产环境分析监测等四个领域。为种植、养殖、食品、生物技术、制药等五个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投入效能显著。使分析检测中心能与企业接轨,配套能力强,检测内容涵盖面广。
二、创新管理模式,利用共享平台,拓宽社会服务功能,提高学院经济和社会效益
分析检测中心实行项目管理,教师除完成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基本教学任务外,还担任分析检测中心的项目负责人,教师承担项目,学生全程参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部分检验任务,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在满足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基础上,面向企业、社会, 开拓分析检测项目、职业资格培训、技术服务等多项服务功能, 构建融教学、培训、科研与社会服务一体的多功能分析检测中心。几年来先后接受委托为牡丹江德士盟蜂业有限公司、隆赫达食品有限公司、沈阳蜂蜜家、双鹤药业等单位检验样品2186余次。
三、校企深度融合,共建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互惠双赢
2007年学院依托分析检测中心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寒地果树育种栽培重点实验室”;2011年与宁安技术监督局开展了合作共建工作,以中心优势的专业团队为依托,在试验设备调试、人员培训、科研项目等方面对其全力支撑;并依托中心的设备和技术优势在服务牡丹江小蜜蜂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食品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学生在这些企业中完成教学实训和顶岗实习,提升学生分析检测能力的同时,又为这些企事业单位进行一些简单项目的检验工作,真正达到了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
几年来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科研工作作技术支撑,先后完成了黑龙江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干旱胁迫下PPCC333对梨生理保护机理的研究”、 黑龙江省科技厅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寒地优质果基地建设及加工技术开发”、黑龙江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人工模拟蜜蜂制作蜂粮技术的研究”等课题进行了样品检测及数据分析工作。共计化验样次达5815多样次。
四、深化课改,双证教学、大赛拉动、师生同步提高
与牡丹江德士盟蜂业有限公司、蒙牛(齐齐哈尔)、牡丹江技术监督局食品检验所、宁安技术监督局等多家单位共同研讨并依据毕业生回访的情况,基于用人单位典型岗位对员工的需求,开发工学结合的教学大纲(仪器分析、食品通用检测技术等)。使教学项目内容“原于企业,高于企业”,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使分析检测中心成为教学的主阵地。
采取“双证”制教学,在教学项目内容构建上,将行业、企业标准,食品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培训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考取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95%以上,实现毕业生到准员工的角色转变。
举办各种典型技能项目的师生技能大赛,强化训练,提升学生兴趣,使分析检测中心成为师生技能的练兵场。每年制定学生技能大赛计划,如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检测,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等项目的比赛,并按计划实施,通过大赛拉动,突出教学重点,以赛促练,带动学生练技能的积极性。针对新技能的开发,对教师展开技能训练与比赛,以赛促练,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两年来教师、学生参加省内外技能大赛,均取得了优秀成绩。
关键词 电子巡井系统 提升 岗位员工责任心
一、生产现状
(一)注采管网运行安全一直是采油作业区安全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两法”的实施及舆情应对的空前压力使管网运行安全问题更加紧迫。目前,靖安油田一采油作业区有站点10座,集中处理站1座,接转站1座,增压站7座,卸油站1座,井场98个(拉油井点37个,在用19个),Φ76mm以上集输管线9条36.6Km,单井管线73条83.99Km,全区注水干线21.2Km,注水支线80.31Km。随着管网使用年限的不断延长,设备设施可靠性变差,管网腐蚀老化引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2014年至今,全区共发生管线腐蚀破损132次。
(二)目前作业区有1条外输管线监控预警系统、3处河道跨越视频监控、12个站点数字化平台、78个生产单元监控设施,数字化监控管理设施基本覆盖各个井站,岗位员工如果能够严格按照资料录取要求及两小巡护检查要求去执行,便能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
(三)部分员工岗位责任心差,敬业精神不强,工作中存在睡岗现象,因此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消除隐患。
二、采取措施
(一)采油作业区自主研发实施了“电子巡井系统”实现了岗位员工两小时定时录入数据,定时查看视频设备,极大地提高了两小时巡查工作的规范化及科学化水平,同时也为检查考核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增强了岗位员工责任心,为管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二)“电子巡井系统”有管理员、数据录入员,普通用户三级组成,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维护,站点、井场、人员添加等方面,数据录入员是巡护检查填报系统的主要执行者,负责所管辖井组的回压录入,视频区域状态上报,普通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各站点或某个当班员工在某个时间段的数据录入及填报情况。巡回检查填报系统设置了数据录入时间段,例如7:00的巡回填报录入时间段是6:45-7:15,9:00的巡回填报录入时间段是8:45-9:15,过了这个时间段,数据就无法录入,其目的主要是督促当班员工,每2小时必须认真落实井组回压、站内巡查、视频监控工作。
(三)为了确保“电子巡井系统”按要求录入执行,作业区下发了《采油作业区“电子巡井系统”录取考核管理办法》。要求岗位员工,每2小时必须认真落实做好井组回压、站内巡查、视频监控工作,并按时对井组回压收集、填报,如回压变化较大,则直接上报中心站值班领导及调控中心,并联系相关人员及时查找原因进行处理。各站负责人需将岗位员工上报资料保存,以备作业区负责区块领导核查。由三名副经理及机关组室工作人员对三个中心站进行分片承包负责,每日负责领导安排小组内人员对管辖区域中,各站岗位员工上报的资料填写情况进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