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2 10:13:2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计算机软件开发入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TP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2-372-02
Development of "Database Applic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Project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U Bin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completely the way of thinking of "database applic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project course of our computer software development's related specialities, the strategy and methods of project chooses and technique introduce, the implement and effect of the project cours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ject course; project teaching; database application system; Visual Basic;SQL Server
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开发专业的课程体系大多以分立的前导专业基础课程、短期阶段性的综合课程设计或项目实训构成。由于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软件开发工具不断产生,课程体系中课程的数量不断膨胀,课程课时受学制等条件的限制不断压缩,无论是专业基础课程还是综合课程设计或项目实训的教学均难以深入,课程犹如蜻蜓点水,难以给学生形成一个软件系统开发过程的完整思路,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特别是编程能力培养效果不明显,影响高职高专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效果。
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开发软件开发专业课程,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提高学生编程能力,培养学生软件开发核心能力,是高职高专计算机软件开发相关专业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项目课程开发思路
按照国家对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思路和要求,我们对软件开发专业人才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大量软件开发专业人才发展经历的研究表明,精通一个系列软件系统开发,很容易迁移到其它平台。为此,我们确立了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一套工具、一项技术、一条主线、一个完整实际系统”,课程设置坚持少而精,用3~4门核心课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在有限课时内,采用有限开发工具,使学生在毕业前精通一套软件开发工具的使用,开发出一个完整的系统。
软件开发涉及面广,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是软件开发的重要方面。VB+SQL Server,ASP+SQL Server是C/S、B/S数据库应用开发的典型工具,具有代表性。可以通过3~4门课程培养学生软件开发核心能力。可以构建以VB、ASP、SQL Server为前导专业基础课,数据库应用开发(VB+SQL Server或ASP+SQL Server)为综合性开发实践类专业课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软件开发核心能力。其中,VB、ASP、SQL Server前导专业基础课采用案例以一体化教学形式教学,数据库应用开发采用项目以一体化教学形式开展教学。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VB+SQL Server)项目课程开发思路:以实际开发所使用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数据库操作技术贯穿整个课程,选择学生熟悉的项目,以一个专业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完整过程,使学生能够使用Visual Basic、SQL Server开发出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2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项目课程开发实践
2.1 课程开发团队的组建
我院软件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项目课程的开发始终在校企紧密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企业专业人员担任专业任课教师,专业教师负责、参加企业软件项目开发为本课程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程开发之初,我们引进2位具有多年软件项目开发经验的专业人员与学院教师、企业专业人员共同组建本课程的开发组,确保项目课程开发的质量。
2.2 课程项目的选择
课程项目的选择首先需要考虑能涵盖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课程项目专业、真实、实用才能确保课程符合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实际需要,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其次,过于生僻的项目将影响学生对其业务流程的理解,最终影响教学效果,课程所选择项目的业务流程应当尽量为学生熟知、熟悉。此外,课程项目不能一味追求技术的完整和完全覆盖,而应将重点放在能充分体现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核心、常用技术方面。
按照这种思路,我们最终选定学生熟悉的《班级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易于理解的《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为课程的项目。其中,《班级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课程的主线项目,《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课程的同步实训项目。
2.3 主线技术的选择
数据库技术纷繁复杂,如果不加选择地引入课程,影响学生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影响学生学习热情。重视主线技术的选择、力求简洁、高效、主线清晰、便于快速入门是课程主线技术选择的原则。
1)课程使用ADO对象数据库访问技术贯穿整个项目,技术简洁、高效、主线清晰。
2)课程放弃在实际开发中已较少使用、复杂的DAO技术以及效率低下、系统资源消耗大的其它数据控件技术。
3)课程通过4~6学时ADO对象技术学习后、即可编制代码访问数据库、进行简单操作、学生能尽快入门。同时,在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能使学生立即实现相应模块的功能、使学生尽早体验成功喜悦。
2.4 实用技术的引入
实际数据库应用系统包含很多常用、实用的技术和组件,这些技术与组件可以使得设计的系统更加真实和专业。由于实用技术内容较多,实用技术的引入策略非常重要。根据项目模块开发的需要,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适时、渐进引入合适的技术与专业的组件,每个模块引入1~2项实用技术,在确保系统的真实性、专业性的同时有效降低学习难度。例如:
1)系统框架模块为显示系统主界面引入ToolBar、StausBar控件。
2)班级管理模块以树结构管理班级,引入TreeView、ImageList控件。
3)学生管理模块为展示班级学生列表引入ListView、DTPicker控件,为分类显示学生基本信息、家庭成员引入SSTab控件。
4)学生照片处理、班级档案管理模块,引入数据库图像、二进制数据处理技术。
5)学生奖励模块为展示学生奖励信息引入DataGrid等控件。
6)综合查询模块中实现数据库数据与Excel数据的交换。
7)登录身份验证模块使用静态变量统计非法登录次数。
8)在完成系统功能的主线下,体现系统效率的优化。如数据表增加记录,采用“select top 0 * from ...”语句取出该表的表结构而非返回整个记录集进行记录添加;使用较小开销的查询等技术减少大量数据的网络传输;照片显示算法分块处理图像数据,占用内存少,效率高。
9)项目逐步对各种可能的错误提供了有效处理,确保代码严谨、健壮。
2.5 课程的实施
针对不同的专业,《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项目课程的实施可以安排在前导Visual Basic、SQL Server课程之后,按照单独的课程进行教学,典型的教学安排如表1;也可以将Visual Basic、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3门课程整合为一门课程教学,此时,课程计划分为3个阶段(Visual Basic基础、SQL Server基础、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典型的教学安排如表2。
项目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项目开发能力,贯穿整个课程项目《班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安排了同步实训项目《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供学生开发实践。课程的考核以项目设计为主,重点考核学生项目开发能力。此外,课程还建立了由6个实用项目构成的项目库供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完成系统的开发。
3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项目课程实施效果
我院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选择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作为软件开发主要方向。《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课程自2004年起列入我院计算机系04/05/06/07级人才培养方案,从软件公司引进具有多年软件开发经验的专业人才加强课程建设的力量,组建了本课程的开发组,2005、2006年分别完成《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院内讲义第1、2版。《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课程自2005年在我院开设以来,先后完成了20余个班的教学,课程讲义在较短时间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库开发技术,尽快体会成功喜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都高,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教材建设列入学院2007年精品教材建设立项,获得学院经费支持并公开出版,得到多所院校应用。
项目教学的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软件开发的热情,学生学习软件技术热情高,2005~2007年连续三年我院学生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考试报考率、通过率均位居常州所有高校第一,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生工作后的开发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增强。此外,项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对青年教师培养起到明显效果,许多青年教师通过项目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软件开发能力显著增强。
实践证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项目为主线的课程开发和实施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培养都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安东,李飞,邢晓怡.Visual Basic数据库应用开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李晓黎,张巍.Visual Basic+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 李长林,张丽华,王红.Visual Basic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从基础到实践[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还学到了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既是对我大学时学到的知识的强化,同时又是一种补充,从而让我的知识体系更加的清晰和完善。当然,掌握了知识并不代表能够很好地运用知识,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学习如何把知识和实践更好地结合,从而能够更有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这十天的岗前培训,让我对公司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情,也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客观的评价,以及明确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8月1日一直到8月15日,这半个月的时间,我们进行了线上技术培训。在这期间,我们主要学习了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相关知识。在课程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我慢慢掌握了应用软件开发的原理和技术,同时熟悉了一个应用系统开发的过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感到我的软件开发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软件方面,我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软件维护、网络组建、维护管理的实用技术,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维护与技巧。在硬件方面,我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组装的方法,能够运用应用软件检测计算机性能、故障的范围所在,掌握了硬件故障的一般处理方法。在网络方面,我掌握了流行网络的技术特点和网络工程、网络维护、网络安全及应用方面的知识,能够做到一般网络工程方案的设计、组建、网络维护、及简单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我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非常的欣喜。
线上技术培训结束后,我被安排到了单位的一个部门,开始了真正的实际工作,我在新的团队里主要是去学习新的技能、去完成一些基础性工作。在工作中,我一直警戒自己,不要因为掌握了一些知识就沾沾自喜,而应该持续不断地去学习。不仅要像学生时代那样去向书本学习,更重要的是还要多向领导、多向身边的老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同时,还要学习单位的制度和文化,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单位的发展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从学生时代的懵懂无知,到职场人的成熟自信,我一定可以在新的单位完成蜕变。没有什么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唯有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工作,团结好周围的同事,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才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我坚信,我一定可以在软件开发中心完成这样的蜕变。
在大学秋招的过程中,我也面试了一些企业和单位,但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软件开发中心这个舞台。因为,我觉得,这是一家优秀的单位;因为,我觉得,这是一家适合我的单位;因为,我觉得,这是一家让我安心、放心、充满信心的像家一样的单位。从此以后,我一定会做到爱岗敬业、力学笃行,敢于梦想、勇于追求,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认真学习并尽快融入部门团队,努力认知并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在团队建设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1 前言
为防止软件被盗用,维护软件开发者的知识产权,保护软件开发者的经济利益,软件开发者通常防止盗版的措施是采用软加密方法来保护自己的软件产品。本文主要介绍了软加密的工作原理和一种新的生成计算机指纹信息的方法。
2 加密原理
软加密是一种在软件运行过程中对计算机指纹进行认证的技术,不同于硬加密需要在计算机相应硬件上固化加密信息。对于任意的两台计算机,都能够通过计算机的系统的特征信息或计算机硬件的标识信息进行区分,如同人的指纹信息一样。这些计算机系统的特征信息和计算机硬件的标识信息的集合统称为计算机指纹。如:磁盘的分区卷标,不同软件系统的计算机中磁盘分区卷标不同;硬盘序列号,任意两张硬盘的序列号是不一样的。软加密并不是对软件的所有信息都进行加密设置,仅仅是在软件安装或运行时进行加密处理。软件程序初次安装时,安装软件会读取相应的计算机指纹信息,安装软件使用用软件开发者在程序中设置的加密算法加密计算机指纹信息生成加密文件,并将加密文件写入到计算机注册表中。当下次启动运行软件程序时,软件程序再次读取相应的计算机指纹信息并采用同一种加密算法将其加密产生密文文件,然后与计算机软件注册表中的密文文件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两个文件数据相同则继续运行软件程序,否则停止运行软件程序。
3 计算机指纹的生成
易语言是我国自主研发、拥有全部软件知识产权的软件开发编程语言。它具有全可视化的窗口界面,支持使用汉语字、词编程。易语言可有效的保障国家的安全,有效地防止外国软件的后门隐患。
用易语言程序生成计算机指纹,主要依靠易语言中的系统核心支持库。系统核心支持库中的GetHDiskCode命令、GetHDInfo命令、GetCpuInfo命令和GetApa-pterList命令功能如下表1,可以生成计算机指纹硬盘特征字、硬盘序列号、CPU序列号、网卡MAC等信息。
表1 命令功能表
命令名称:GetHDiskCode
调用格式:〈整数型〉取硬盘特征字()
返回电脑中第一个物理硬盘的物理特征字,该特征字是仅硬件相关的,也就是说与任何软件系统都无关(包括操作系统)。本命令为初级命令。
命令名称:GetHDInfo
调用格式:〈逻辑型〉取硬盘信息(硬盘信息 硬盘信息,[整数型 硬盘序号])
取硬件出厂信息。本命令为初级命令。
参数的名称为“硬盘信息”,类型为“硬盘信息(HDInfo)”。待取得的硬盘信息。
参数的名称为“硬盘序号”,类型为“整数型(int)”,可以被省略。待取得的硬盘信息的硬盘序号。可以为以下常量之一:0、#接口常量.磁盘0;1、#接口常量.磁盘1;2、#接口常量.磁盘2;3、#接口常量.磁盘3。
命令名称:GetCpuInfo
调用格式:〈无返回值〉取CPU信息(CPU信息CPU信息)
取CPU信息。本命令为初级命令。
参数的名称为“CPU信息”,类型为“CPU信息(CPUInfo)”。待取得的CPU信息。
命令名称:GetApapterList
调用格式:〈网卡信息数组〉取网卡信息列表()
取得本地计算机的网卡信息列表。失败返回空。本命令为初级命令。
4 易语言程序的实现
4.1创建程序启动窗口
利用系统核心支持库的基本组件创建计算机指纹信息显示窗口,各基本组件的名称和属性如下表2。
表2 组件名称、属性表
组件名称 属性 组件名称 属性
标签1 标题=“硬盘特征字” 编辑框1 内容=NULL
标签2 标题=“硬盘序列号” 编辑框2 内容= NULL
标签3 标题=“CPU序列号” 编辑框3 内容= NULL
标签4 标题=“网卡MAC” 编辑框4 内容= NULL
4.2双击启动窗口,添加启动窗口程序变量,添加子程序,如图1
编辑框1.内容 = 到文本 (取硬盘特征字 ())‘GetHDiskCode命令的应用
取硬盘信息 (硬盘信息, #接口常量.磁盘0)‘GetHDInfo命令的应用
编辑框2.内容 = 到文本 (硬盘信息.序列号)
取CPU信息 (CPU)‘GetCpuInfo命令的应用
编辑框3.内容 = 到文本 (CPU.序列号)
网卡 = 取网卡信息列表 () ‘GetApapterList命令的应用
编辑框5.内容 = 到文本 (网卡 [1].物理地址)
4.4程序运行结果,如图2。
图1 程序变量定义、子程序定义图
图2 运行结果图
5 总结
易语言是一种可以使用汉语字、词编写程序,易学易用,适应于我国国情的软件开发程序设计语言。通过易语言的系统核心支持库提供的命令,可以编写简单的易语言程序代码生成相应的计算机指纹信息,方便实现易语言软件程序的软加密操作,也能够有效地保护我国计算机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