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2 14:55:2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义,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任务、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究其根本就是要实现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虽然今年春耕生产打了一场胜仗,但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市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已达到了*%,这并不能说明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多快、有多好,而恰恰反映出当前我市农村二产、三产发展的弱势,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还不够到位。所以,要继续加大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一是要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近几年来,各镇、各涉农部门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今年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非常大,新增水稻面积*万亩,甜菜、烤烟、白瓜、西瓜等经济作物也得到了稳步发展,但是大豆的种植比例依然很大,还需要进一步调整。目前,很多农民的种地方式仍然是广种薄收,实际上种得多也不见得就收入高。比如,前段时间我下乡走访的1户农户,虽然只有3垧耕地,但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年底却能增收到3万多元,比种植黄豆高出近10倍。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我市的经济作物发展形势非常好,有很多单产成倍增长,效益都非常可观。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调整种植业结构。二是要调整好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关系。近两年来,通过示范引路、大户牵动,目前,我市奶业已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我想,再经过一段时期的运作,大家就更能清楚地看到种地增收的局限性。大家知道,种植业受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收入具有不稳定性,而且受耕地的承载量所限,种植业增收幅度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有提高。但养殖业作为中轴产业,可以带动多方面发展。所以,最终就是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三是要调整好一产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这里我主要强调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问题。全国任何一个富裕的农村都离不开二、三产业的发展。如果我们还仅靠一产,二、三产业发展不起来,那么农民永远也富不了。去年我市各镇按照抓项目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目前已初见成效,有的已经形成了税收,增加了财政收入。所以,今年,还要继续按照去年抓项目的思想不动摇,调整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市里也将逐步加大在这方面的倾斜政策,如果哪个镇能搞好新项目,今年反税比重会更大;哪个村的项目形成了税收,就全部返还给哪个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任务、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究其根本就是要实现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虽然今年春耕生产打了一场胜仗,但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市农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例已达到了*%,这并不能说明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多快、有多好,而恰恰反映出当前我市农村二产、三产发展的弱势,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还不够到位。所以,要继续加大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一是要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近几年来,各镇、各涉农部门的同志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今年我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非常大,新增水稻面积*万亩,甜菜、烤烟、白瓜、西瓜等经济作物也得到了稳步发展,但是大豆的种植比例依然很大,还需要进一步调整。目前,很多农民的种地方式仍然是广种薄收,实际上种得多也不见得就收入高。比如,前段时间我下乡走访的1户农户,虽然只有3垧耕地,但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年底却能增收到3万多元,比种植黄豆高出近10倍。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我市的经济作物发展形势非常好,有很多单产成倍增长,效益都非常可观。所以,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继续调整种植业结构。二是要调整好种植业与养殖业之间的关系。近两年来,通过示范引路、大户牵动,目前,我市奶业已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我想,再经过一段时期的运作,大家就更能清楚地看到种地增收的局限性。大家知道,种植业受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收入具有不稳定性,而且受耕地的承载量所限,种植业增收幅度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有提高。但养殖业作为中轴产业,可以带动多方面发展。所以,最终就是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三是要调整好一产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这里我主要强调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问题。全国任何一个富裕的农村都离不开二、三产业的发展。如果我们还仅靠一产,二、三产业发展不起来,那么农民永远也富不了。去年我市各镇按照抓项目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目前已初见成效,有的已经形成了税收,增加了财政收入。所以,今年,还要继续按照去年抓项目的思想不动摇,调整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市里也将逐步加大在这方面的倾斜政策,如果哪个镇能搞好新项目,今年反税比重会更大;哪个村的项目形成了税收,就全部返还给哪个村。
2.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借助外力,培养本地科技人才,围绕华溪镇的特色产业,大胆开展技术创新,由乡土人才和本地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研究的“华茄一号”品质好、产量高,平均亩产量达7047kg,亩经济收入17000多元,在全国第十三届技术发明展览会上获银奖;针对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发明的“近地面微喷技术”节水、省工、效好,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专家的肯定。
3.建立科技示范村、示范户,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在生产发展中,为了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准确性、实效性,避免农民走弯路,采取镇、村、组联动的办法,在全镇选择示范村,在每个村选择示范组、示范田块,在每个村民小组选择科技致富能手或乡土科技人才示范带动,克服了盲目性,加快了柑橘、核桃、蔬菜、畜牧新品种及其配套生产技术的推广步伐,科技作保障推进了特色产业的培植进程。
4.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健全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华溪镇从2004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2006年底第一批科技特派员结束,镇党委、政府从全局的高度,从维护农民利益的现实需要出发,在争取县派3名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从镇职能部门抽调科技人员每个村选派一名,把科技特派员作为科技推广的主要力量,实行科技特派员包村、镇职能部门联村、县联系部门挂村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解决了农民学科技难的问题。科技特派员驻村,面对农村、面对农民,能够快速了解农民对科技的所需、所盼,更直接、更有效地服务农民,并且和乡土科技人才紧密结合,带动、培养农村科技致富能手。
5.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普及农村精神文化生活2012年培训8914人次,组织外出参观478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536份,广大农民学科技、学文化蔚然成风,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崇尚文明。通过培训教育,农民重科技、学科技、用科技,先进实用科技到位率由原来的46%提高到现在的81%。6汇集整合各种力量,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系统工程,科技在培植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方面起引领作用,农业、水利、交通、土地、卫生等部门则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华溪镇积极争取各行业、各部门的项目资金投入,协调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对镇属各单位、各部门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存在的问题、困难及今后的工作方向
1.三是干部群众对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配合工作不够。四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素质等原因,新农村建设进程不一致,发展不平衡。主要困难是项目支撑不够。贫困地方缺乏项目启动资金,科技经费不足,科技覆盖面不够宽。
2.重点抓好的工作
1)增强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通过学习、教育、培训,认识现状,寻找差距,把镇、村、组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新农村建设的部署上来,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抓牢、抓实各项工作。
2)以点带面着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现代农业,创立产品品牌,与国际市场接轨,要引进先进技术,总结本地生产技术经验,制定特色产业地方生产标准,建立示范点逐步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