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1-09 09:48:1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篇1

高中班主任工作经常和学生打交道,是做人的工作,而做人的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用言语说教人,要靠自身的表率作用吸引人,影响人。也就是说,对学生,班主任要靠言教,更要靠身体力行。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可见,负责教育教学重任的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做到言传身教。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要注意一些小事、细节,不要自己觉得没什么、无所谓,其实学生的眼睛一直盯着呢。他们在心中评价你,在背后议论着你。如果老师言不雅、行不正,学生就不佩服,老师就容易失去威信,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利。.

二、积级引导参与,充分发扬民主

高中班学生更愿意在同学中表现自己,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自己的能力,比在初中时更在意自己的学校和班级。基于这一点,我们应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这种优势,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做班级的主人。班级有事班主任应多学生商量,多征求学生的意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级性,也可解脱班主任一些无谓的琐事,形成良好的班风。比如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存在影响班级、影响学习的现象,教师要讲明其要害后征求学生如何解决再予以实施,要比老师直接批评这些同学、限制这些事情发生,其效果好得多。我所带的一名学生原先上外语课时不遵守课堂纪律,喜欢讲话。外语老师多次向我反映。对此,我没有严厉的批评他,而是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这位同学逐渐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行为给班级带来的不良影响。并诚恳地给我讲:马老师,我不能给您和同学们脸上抹黑,让别人瞧不起咱们班。自此,该同学上外语课时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开展一项班级活动,让学生献计献策,总比老师一个人设计完成好的多。开展民主管理,学生能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自己不能做的事要指导学生去做,这样,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班级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有了这样的感觉,班风就一定会好起来。比如,每年校运动会开幕式,我们班级都能获得入场式第一名。这一成绩的取得,均来自学生们的创新设计和自编自排的节目以及整齐划一的队列表演,而我所做的只是负责组织、后勤保障工作。讲究民主,就是要求老师与学生平等,老师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讲究民主,更应注重科学,没有科学的民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发展民主。

三、多设参谋助手,教养优秀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选拔一支精明能干的班干部队伍,对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比较忌讳的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班级缺少风格和特点,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容易变成对手的关系。如何变对手的关系为助手的关系呢?这是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所在。我认为首先班主任要有多设助手的想法,要使每一名班干部成为助手,要把每一名学生当作助手。每名学生在班级中都负责一定的事情,大家都为班级负责,给以表现自我的机会。用民主管理的方法,利于班级的管理。比如,从高一开始,我就让班里所有学生争做班干部,并鼓励他们珍惜机会,努力工作,努力表现自己,表现才华,为班级争荣誉,重新塑造自己。同学们有了当“官”的机会,行使班干部的职责,身负重任,既尝到荣誉感,又受到压力。人人都感到,自己若是龙就要过江。由于他们从严要求,不断克服缺点,积极向上,他们的才华显露了,人格美了,形象改变了,信心也回来了,人们的偏见少了,从而达到了思想转化的效果。由于我坚持学生争做班干部的制度,两年来,我班上的班风好、学风正,原本思想落后学生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全班人人要求入团,形成一个蓬勃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

篇2

关键词:中职教育 班级管理 刚柔相济

中职学校的生源特点决定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和与众不同。稍有不甚,班级管理工作就会走向两个极端。即:一是班级管理强制型,二是班级管理放任性。有些班主任为了保持自己在班级中的绝对权威,强烈要求学生服从。老师的管理用语中经常夹带着强制性的用语如“不准、严禁”。学生除了需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还需要额外的遵守班主任老师提出的许多规定。二是班级管理放任性,班主任或者是过于高估了学生的自制力,或者是由于欠缺管理能力,压不住学生,就放任学生的违纪行为,学生错误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久而久之后果可想而知。所以说上述的两种管理方式都是不太恰当的。结合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际经验,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本文提出在班级管理工作要做到刚柔相济。

一、班级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是班主任采用的一种非强制方式,可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可把班集体意志变为学生自觉行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掘学生个性中深层次的动力因素,用爱来感化和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自我实现”出发,注重师生互动,以此来促进学生主动性、创新性以及情感的发展。

“没有对学生的爱心,就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真诚的教育。”假如我们对学生没有爱心,也就不可能去关心学生,更不可能对学生勤于观察,当然也就不可能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更不可能对学生进行及时、必要、有效地批评教育和指导,也谈不上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了。众所周知,作为一个好班主任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拥有一颗爱所有学生的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作为人性化教育的基石,如果班主任的工作缺乏爱、缺乏对学生的爱心,那么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的。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性的光辉,更是教育的秘诀,是人性化教育的艺术。惩罚和宽容都是教育,但是宽容大部分时间却比惩罚更具有影响力。对待学生偶尔所犯的过错,尽量采用善意的态度,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向学生提出指正的要求,远比我们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不留情面的批评来得效果显著。虽然当我们班主任在极度气愤时,深深恼怒学生为什么老是“不成器、不成钢”,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得不考虑我们肩上神圣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为了不至于使学生遭受到心灵的伤害,多些宽容,少些惩罚,教育的效果也许会更好。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明确:对学生的错误以宽容的态度处理,绝不是放纵学生,只是换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实施班级管理与发展个性在学校培养人的过程中的统一之处。从教育的目的出发,对学生进行规范、引导、教育,为的还是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勤奋努力、和谐的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为目的的。

下面以我所带的1230会计班梁晓明、于新敏2名同学为例,谈谈如何刚柔并济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梁晓明,男,他的父母常年忙于做生意顾不上管孩子,对孩子的关爱更少。再加上梁晓明原来在初中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也很少,所以在来校报道安静了几周后,“狐狸尾巴”全部暴露,状况非常危险。我分析了梁晓明的状况,发现他虽然有点不安分,但本质不坏。加上他本人比较爱面子。我就对他采取“攻心”术,首先肯定了他的一些闪光点,他在体育方面有特长,委以班级体育委员的重任。慢慢的,他本人的态度、表现也在改观,同学们从原先对班主任的安排表示不理解到理解,到最后再次接受了这位同学。最近一段,梁晓明在校基本没有犯错。其实,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的一个鼓励、肯定地眼神,甚至于一个责怪的眼神,这位同学都能心领神会,并及时作出继续努力或修正的态度。

于新敏这个孩子家庭非常特殊,父母离异,生活由姑姑照顾,姑姑对其长期宠爱有加,养成了一种我行我素、目中无人、自私自利的坏毛病。不管是在教室还是在宿舍,从不主动打扫卫生,听她宿舍的同学说,连她自己的袜子也是撒姣让同宿舍的同学帮她洗的,因为早已养成的坏行为习惯而导致老师、同学的嫌弃,班里的同学都不喜欢她。我了解情况后,利用晚自习值班时间,单独把她叫出来,诚恳地帮她分析了现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表态对她以往所犯的错误既往不咎,同时把她身长的优点进行放大。现在于新敏表现好多了。

所以说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某一个方面发展的潜能,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作为学生在学校最亲密的人——班主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尊严,关注他们的成长,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着积极而无法估计的价值。把柔性管理贯穿在每一个教育环节中,为职业中学的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对促进我们这些中考中的“失败者”地健康成长,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给他们的成长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那么相信我们的中职生中将有更多的人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篇3

引言

从教几年来,笔者深有感触的是:当好高中班主任不容易,特别是差班生的班主任。上了高中,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这些步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判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己经是大人了,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多变化,不易控制,可以说是软硬不吃;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他们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班主任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班主任的命令,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就可以了。这给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这种情况下,如何以“以生为本”为指导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呢?以下是本人几点浅议:

1、以生为本,橄好班级常规工作

1、1称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传统教育中,班主任的地位是拥有绝对权威的。班主任多以“我”为中心去要求学生,容不得学生的半点违抗。而今天,学生要求班主任抛弃“警察形象”。教育者不能再以为当了班主任就有绝对的权威,就能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也不能再成天板着一幅面孔,摆着班主任“天生不会笑”的形象,而要放下架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所以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级,就要注意培养和建立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的人际关系,后进生的班主任更要坚持不歧视、不放弃,以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来感化他们。

1.、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性引导

班主任工作要坚持“以生为本”,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计划。每接到一个新班级,我们必须从多方面、用多种方法尽早了解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克服一系列习惯性、片面的看法及心理定势。这时期的教育如能针对学生这一心理加以诱导,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将会轻松得多。

2、以生为本,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只有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达到转化后进生这一目的,班主任要首先正确理解后进生的概念,必须认真分析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分析形成“后进”的原因,做到全面、细致地掌握各方面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缺点和错误是明显的,而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却是少而微、隐而藏,闪光点常常是为尘土所掩盖,甚至是埋于垃圾堆之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只是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可见,老师对学生实施关爱的教育方法,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对较为敏感的后进生,作为班主任,只有关心、热爱后进生,后进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班主任只要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班上的后进生,对他们真诚的爱护和热切的希望,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冷暖,才能使之产生感激之情,并由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3、以生为本,做好中等生的促进工作

中等生是指那些思想品德和学习等方面基本上达到教育培养目标对该生年级段基本要求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性格上往往内向、沉默寡言,不起眼,不惹祸,平平常常。他们一般不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是非面前不表态,随大流。对于老师过份的批评,有时尽管内心不服,但也不公开反抗,给人一种老师顺从的印象。而实际上,中等生并不总是死水一潭,有时他们的思想极不稳定,呈现上下波动的趋势,不断向两头分化。这些人在班级中占大多数,但却容易被班主任忽视。

班主任在中等生的教育工作中,把中等生的“从众”当作解脱自己的同学冲突的一种手段,要冷静分析,切忌操之过急,简单粗暴。要帮助他们分析是非曲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利用健康的集体氛围,来抑制那些错误的从众行为,是“从众”这一心理现象的积极因素得以增强,使消极因素受到抑制,藉以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4、以生为本,做好优等生的培养工作

优等生一般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等方面都高于教育培养目标对该生年级段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尽管有些学生学习成绩突出,但是品德不良,或者尽管品德良好但是成绩不佳的学生,不能划入优等生之列。班级中的优等生,常常会受到家长捧、老师爱、邻居夸、同学敬,这种得天独厚的优越地位,是他们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特征。优等生在班集体中有一定的威信,影响也较大,在与班主任的交往中也扮演着与众不同的角色。班主任在与之交往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坚持“响鼓要用重锤敲”

对优等生的培养要高标准、严要求,绝不能只看到优点,偏袒其缺点。更不能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优等生的唯一尺度,进而在“一美遮百丑”的思想影响下,在他们入团、评先等方面降低或放松品德上的要求。要经常提醒他们以人之长比己之短,督促他们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4、2培养正常的竞争意识

现代的学生尤其是优等生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较强,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常常处在较强的竞争氛围之中。优等生一般一方面都有较强的超群愿望,较争强好胜,另一方面,可能由于竞争意识过强,对其他同学过于防范,冷漠无情,同时,对挫折无心理准备,一旦遇到困难,则较易想不开。因此,班主任要在班级中造成团结互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在竞争中,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在成功面前,要冷静下来,看到不足,要做好下一步挑战的心理准备。引导他们在失败和落后的情况下,分析原因,找出努力方向和采取有效措施,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起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

结语

以生为本,即教育首先应关注的是学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价值,关注学生人性的完善。要做好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就要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后进生的转化、优等生的培养和中等生的促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