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6 15:20:3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工程造价的基本构成,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一、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司法鉴定中所处地位
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作为中介机构,委托主体多元化,包括企业法人、公民、社会团体和各级司法机关。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委托主体,目前主要是各级人民法院和仲裁委员会,所谓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是指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鉴定人员运用专业科学技术知识对诉讼或仲裁活动中涉及的专业内容进行鉴定。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是发生在案件的诉讼审理阶段,也就是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是发生在司法程序中,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直接影响法官或仲裁厅的审判结果,也就是鉴定结论能产生法律效力。而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接受其他委托主体进行的工程造价咨询活动,主要在项目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实施准备阶段和实施过程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为各建设各方提供服务。其目的是促进建设市场健康、有序进行,保障建设资金合理、合法使用,提高投资效益,节约工程造价。其结果不产生法律效力,是一种民事合同行为。
二、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司法鉴定中应遵循基本原则
(一)公正原则
作为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咨询机构和专业鉴定人员,接受法院或仲裁委员会的委托对工程造价进行鉴定,要做到公正原则。造价咨询单位应站在对工程结算争论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公正的角度平等对待,根据双方当事人提供的事实公正地作为鉴定的结果,不得因当事人的地位不同适用不同的标准,导致利益失去均衡。鉴定结果作为一种证据,它必须反映客观真实。经过法庭质证的鉴定结论具有较高的证据效力,往往成为判决的主要依据,所以,公正原则是工程造价鉴定最重要的原则。鉴定机构和具体的工作人员只有严格、准确地贯彻公正原则,才能使鉴定结论公正、客观,才能经得起法庭庭审中双方当事人的质证,才能顺利地为法庭或仲裁机构处理案件所采信。
(二)从约原则
工程造价纠纷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出现对合同有效性争议的情况较多,会遇到当事人在合同或者签证中的特别的约定,有的约定是明显高于或低于定额计价标准或市场价格的。在发生争议后,当事人会提出要求撤销或改变原有约定,如何处理这些特别约定便成为鉴定人员的难题。一项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造价,是当事人经过利害权衡、竞价磋商等博弈方式所达成的特定的交易价格,而不是某一合同交易客体的市场平均价格或公允价格。根据《合同法》的自愿和诚实信用原则,只要当事人的约定不违反国家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即只要与法无悖,不管双方签订的合同或具体条款是否合理,鉴定人员均无权自选理由或否定当事人之间有效的合同或补充协议的约定内容。
(三)合法原则
凡需要委托司法鉴定的工程造价纠纷,通常都是双方当事人对工程造价有各自的见解。归根结底,是当事人的合同对造价条款约定不明或意义相歧,有的甚至是阴阳两份合同,当事人各自均可作出有利自己的解释。两种不同的解释,又往往涉及巨大的利益差异。这种情况下,鉴定的依据只能是国家对建设工程计价的定额标准。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只对案件涉及技术性的专门问题作鉴定,不能就合同及具体条款、签证是否合法作出有效的判断。所以,工程造价的司法鉴定必须遵循合法原则。基本有两条内容,一是被鉴定的合同或条款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二是被鉴定的工程质量已被确认合格。
(四)取舍原则
由于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够完善,或者因案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导致工程司法鉴定难以做出确定的结论时,鉴定人员应结合案情按不同的标准和计算方法,作为有争议的意见提供当事人进一步举证,并根据证据能否成立给出不同的数据,让法院根据开庭和评议对鉴定结论进行取舍。
三、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司法鉴定中处理方式
(一)要摆正位置。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接受委托,承担工程结算争议问题的鉴定工作,从本质而言,是“技术人员”而不是“审判人员”,所以在面对鉴定材料的时候,对于证据的取舍应当由法官或仲裁厅来进行认定。法院或仲裁委向鉴定人员移交资料,包括了合同、补充协议、会议纪要、图纸、变更通知、工程量确认书等证据,如果没有经过法院或仲裁委确认,不能保证双方提交的证据是充分的,即使是充分的,哪些证据是合法有效的、有证明力的,证明力的大小等这些需要法官判断的问题均变成了由鉴定人员进行取舍判断。而在鉴定实践中,一份证据能否被确认,关系到当事人一方巨大的经济利益,关乎当事人一方诉讼成败的关键,所以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要摆正位置,证据是否有效合法,要有法院或仲裁委来确认。如果司法机构尚不能作出确认的,鉴定人员则应在征得法院或仲裁委的同意后在出具鉴定报告时,对证据是否有效合法出具两个不同计价结果的鉴定结论,供法院或仲裁委在进一步庭审或评议后根据证据是否合法有效选择一个鉴定结论作为判案的依据。这样处理,作为鉴定人既解决了专门的技术问题,又为法院或仲裁委处理有争议证据的造价问题提供了选择余地。
关键词: 750kV输变电工程;工程造价;原因分析;管理措施
Key words: 750kV power transmission project;project cost;cause analysis;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056-02
0引言
在电网建设中工程造价管理已成为电网建设管理的内容之一,而在750kV输变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同时也是为今后750kV输变电工程建设的标准和精益化起到推动的作用。因此,做好750kV输变电工程的造价控制管理是以后发展的首要问题。
1样本情况及分析方法
1.1 样本情况本次研究的750kV送电线路工程样本共计10项,包括单回路6条、双回路4条。按单回路折合线路总长2869.65km,其中单回路长度占比为37.35%,双回路为62.65%。初步设计概算动态总投资80.88亿元,单回路投资占比为36.39%,双回路为63.61%。
1.2 分析方法及指标
1.2.1 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差额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分析输变电工程造价水平及变化趋势;运用ABC分析法及鱼骨图分析法的分析理念,对工程造价构成进行分析,挖掘工程造价变化的原因;通过影响率指标定量分析各因素对造价变化的影响程度[1]。
1.2.2 分析指标以“单位容量长度造价”指标为主,“单位长度造价”指标为辅。
2总体造价情况及原因分析
2.1 总体造价情况
2.1.1 750kV送电线路工程单位长度造价水平经过分析,750kV线路新建工程平均单位长度造价281.56万元/km(动态投资,下同),比示范工程上升7.25%。其中单回单位长度造价274.34万元/km,比示范工程上升4.49%;双回单位长度造价571.75万元/km,折算后比示范工程上升8.89%。
2.1.2 750kV送电线路工程单位容量长度造价水平750kV新建输电工程平均单位容量长度造价为1.20元/(kV・A・km),比示范工程上升7.25%。其中单回单位容量长度造价为1.17元/(kV・A・km),比示范工程上升4.49%;双回单位容量长度造价为1.22元/(kV・A・km),折算后比示范工程上升8.89%。
2.2 造价构成对比分析
2.2.1 单位长度造价新建工程中本体工程费用平均单位长度造价为203.8万元/km,比示范工程上升了2.87%,其他工程费用单位长度造价为78.76万元/km,比示范工程[2]上升了20.72%。与示范工程相比,新建工程其他工程费用占比从24.54%上升至27.62%,本体工程占比从75.46%下降至72.38%。
2.2.2 单位容量长度造价新建工程中本体工程(包括工地运输、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杆塔工程、架线工程、附件工程等)[3]费用平均单位容量长度造价为0.87元/(kV・A・km),比示范工程上升了2.87%,其他工程费用(含辅助设施费、价差、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用建贷利息等)单位容量长度造价为0.33元/(kV・A・km),比示范工程上升了20.72%。
2.2.3 750kV送电线路工程本体费用构成及变化分析本体工程费用占比约为工程造价的70%以上,是送电线路造价构成的主体[4]。本体工程费用中杆塔工程和架线工程费用占比最大,占65%左右。本体工程费用上升了5.69万元/km,对工程造价上升的影响率为29.86%,杆塔工程和架线工程费用的上升是造成工程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影响率为50.82%。杆塔工程和架线工程费用占比从示范工程的64.65%上升至67.59%,上升了2.59%。
2.2.4 750kV送电线路工程其他费用构成及变化其他工程费用主要由辅助设施费、价差、基本预备费、建贷利息等组成,其他工程费用上升了13.35万元/km,对工程造价上升的影响率为70.12%。其他工程费用中价差、场地征用及清理、建贷利息均上升,其中价差升幅最大,变化率为402.81%,影响率为125.71%;基本预备费、其他费用(扣除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基本预备费)下降,基本预备费下降了54.27%,影响率为-34.43%;其他费用(扣除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基本预备费)下降了23.48%,影响率为-62.35%。
2.3 造价变动主要原因分析总体来说,750kV输变电线路工程造价在近几年来上涨较快,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2.3.1 杆塔价格呈上升趋势,导致工程造价上升8.38万元/km,影响率为44.02%左右。由于路径通道困难,线路杆塔指标呈上升趋势,转角塔由10%增至15%左右;工程沿线高低压、通讯线纵横交错,公路铁路密集,沿线跨越的障碍物较多,故杆塔平均呼高均有所上升;2007年末2008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为提高电网的抗冰能力,杆塔采用差异化设计,导致杆塔指标上升。
2.3.2 装置性材料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导致工程造价增加23.94万元/km,影响率为125.71%。塔材的价格平均上涨33.33%,导线的价格平均上涨60%以上;基础钢材、金具、绝缘子的价格均有12%以上涨幅。
2.3.3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用上升是工程造价上升的主要因素,其上升了2.83万元/km,影响率为14.88%。输电工程建设场地征用涉及面广,包括场地征用、房屋拆迁、青苗等经济作物及树木砍伐等费用,线路走廊沿途要经过大量的果园、苗圃、大棚等,赔偿价格越来越高。
2.3.4 基本预备费由3.5%逐步降至1%,总体降低了4.6万元/km,工程总体造价增幅的影响率为-34.43%。
2.3.5 其他费用呈下降趋势,下降了23.48%,对工程造价增幅的影响率为-62.35%。主要原因是后期工程强化了工程管理,技术服务费、工程管理费用大幅降低。
2.3.6 建贷利息上升。由于2006―2008年是升息周期,融资费用较示范工程上升了41.02%,对工程造价增幅的影响率为13.02%。
3工程造价管理采取的措施及成效
近年来,结合750电网发展和工程建设的特点,积极采用或借鉴“三通一标”、“两型一化”、“两型三新”的研究成果,从管理创新和新技术(设备)应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的上升。
3.1 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降低工程造价
3.1.1 大力推广扩径导线的研究和应用电网公司在750kV示范工程扩径导线应用的基础上,组织科研、设计、制造、施工等单位进行研究总结,研制出LGJK-310/50、LGJK-340/50、LGJK-400/45型系列扩径导线,并在750kV骨干网架的某输变电线路工程选用,共计约350km左右。扩径导线可节约导线用铝33.3%。按照计算,采用扩径导线后,总体造价降低约2.8%。
3.1.2 积极采用海拉瓦-洛斯达航拍技术采用卫星遥感片(卫片)、航片和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与计算机优化排位程序进行选线和定量的路径方案比选。在综合考虑路径长度、地形影响、交通条件、民房拆迁、树木砍伐等因素的前提下,确定最优的路径方案。统计表明,采用海拉瓦技术可使线路路径平均缩短1%~2%[5]。
3.2 管理创新,降低工程造价
3.2.1 强化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项目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6],直接影响着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否科学合理。通过可研阶段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初步设计阶段对初步设计方案及概算进行方案比选分析和技术经济分析,在“源头”上有效控制工程投资。
3.2.2 对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管理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决策、初步设计、工程招标、施工图设计、工程实施等各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造价管理控制的重点。根据工程造价控制不同阶段的特点,分阶段编制“临时执行概算”、“执行概算”,作为控制投资的依据。
3.2.3 公司层面对外部环境的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电网建设的征地、赔偿等外部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越来越大。公司通过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与各地方政府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从而在变电站选址、土地征地价格方面争取到了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效抑制了工程造价的过快增长。
4结论
4.1 750kV输电工程总体造价水平呈上升趋势通过对近年750kV输电工程造价分析可以看出,总体造价呈上升趋势。与示范工程相比,新建工程平均单位长度造价上升7.25%。750kV单回上升4.49%,750kV双回单位长度造价折算后上升8.89%。
4.2 750kV输电工程费用构成有所变化本体工程费用占比约为工程造价的70%以上,是送电线路造价构成的主体。本体工程费用中杆塔工程和架线工程费用占比最大,占65%左右。与示范工程相比,本体工程占比从75.46%下降至72.38%;其他工程费用占比从24.54%上升至27.62%。
4.3 750kV输电工程造价上升的主要原因分析装置性材料价格上升、杆塔指标上升、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用上升、建贷利息上升是工程造价上升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基本预备费、其他费用呈下降趋势,抑制了总体造价的上升水平。上升因素中,装置性材料价格上升影响率为125.71%,杆塔指标上升影响率为44.02%左右。下降因素中,其他费用下影响率为-62.35%,基本预备费影响率为-34.43%。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造价分析报告[R].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08.
[2]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总结设计分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2006年水平)[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1.课程概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建设工程工程造价的构成,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概算指标的换算与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计价方法、工程变更的处理方法与原则、索赔的处理方法与原则、建筑工程的结算等建设工程各阶段的程造价的确定于控制方法,具备工程造价人员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本课程以《建筑工程经济》、《建筑与装饰工程预算》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项目管理》等课程共同培养学生的造价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
本课程在相关专业中的定位:
《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主要理论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和实际应用性都很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经过大学一年级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在二年级时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项目建设各个不同阶段能合理确定建设项目造价的职业能力,学习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决策阶段如何编制投资估算、进行财务评价,在初步设计阶段如何编制初步设计概算,在施工阶段如何处理工程变更、进行合理索赔,施工完工后如何编制建筑工程结算等,为今后从事工程造价确定、工程施工、经营管理打下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该课程力求体现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的特点,突出针对性、使用性、应用性。课程设计要求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相关实例的选取重视由浅入深,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强化工作任务的实用性。根据工程造价岗位的需要,侧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先修课:《建筑工程经济》、《建筑与装饰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与《项目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同时进行学习。
2.课程目标
2.1 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设工程工程造价的构成,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概算指标的换算与应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计价方法、工程变更的处理方法与原则、索赔的处理方法与原则、建筑工程的结算等建设工程各阶段的程造价的确定于控制方法,具备工程造价人员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2.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在项目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合理确定建设项目造价的职业能力: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决策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进行财务评价;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初步设计概算;在施工阶段处理工程变更、进行合理索赔;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编制与控制资金计划;施工完工后编制建筑工程结算;建设项目竣工后编制竣工决算;竣工项目资产价值的核定。
2.3 知识目标
熟悉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构成,设备工、器具费用的构成及计算;熟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预备费及建设期贷款利息的计算;掌握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建设项目财务评价、财务基础数据测算,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概算指标的换算,工程变更的概念;了解索赔产生的原因、索赔处理程序和索赔的计算,工程价款结算的概念和方法;掌握竣工验收的概念、竣工决算的编制方法,新增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
3.内容标准
3.1 课程总体内容描述
《工程造价控制》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从学生将来就业岗位需求看,不仅需要学生学会编制预决算,也需要掌握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以及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编制与竣工后费用的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学生要具备这些职业核心能力,就得学习编制设计概算,学习在施工中如何处理工程变更和索赔,学习建筑工程的结算。
每个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有不同的职业能力要点、应知知识点、因此职业素质训练,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每一个学习情境对应一个典型工作过程。
课程总体内容如下表:
项目一 建设工程造价概述
任务1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任务2 建设工程造价计价依据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知识,4学时;活动设计:教师讲授
项目二 建设工程造价构成
任务1 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的构成
任务2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
任务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熟悉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10学时
活动设计:通过实际案例讲授项目三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任务1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程序
任务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核、投资估算概述
任务3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方法
任务4 基本财务知识、生产费用构成要素
任务5 财务总成本费用的估算、铺底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
任务6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案例
任务7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概念
任务8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体系、内容、程序和指标
任务9 建设项目财务报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及相关指标的计算
任务10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案例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的相关概念、熟悉投资估算的基本方法;掌握总成本费用的估算,掌握财务评价的概念、内容、方法,掌握现金流量表及相关指标的计算。20学时;活动设计:给学生一个已完成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例,让学生通过分析这份报告,掌握相关知识。
项目四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的确定与控制
任务1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概述
任务2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设计优化
任务3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
任务4 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设计概算指标调整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设计概算的编制方法,熟悉概算指标的调整方法。8学时
活动设计:通过实际案例讲授
项目五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的确定与控制
任务1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变更与合同价调整
任务2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索赔与索赔费用的确定
任务3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建设工程结算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工程变更、索赔的概念个处理方法,熟悉结算的编制方法。6学时;活动设计:通过实际案例讲授
项目六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编制与竣工后费用的控制
任务1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任务2 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编制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工程竣工验收的相关知识,熟悉竣工决算的编制方法。4学时;
活动设计:通过实际案例讲授
3.2 教学内容的选择
4.实施建议
4.1 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建议本课程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关注学生的认知和能力结构;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倡导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4.2 教学评价
4.2.1 考核评价要求
因为本课程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性都较强,因此考核评价宜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使对学生过程和学生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通过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4.2.2 对学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