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6 14:51:5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节能环保的重要性,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引 言
环保节能型建筑设计是指能效高、污染少、能耗低、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和限制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可逆的影响。建筑节能包含了建筑设计中每一个环节节能的总和,是针对建筑在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及使用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运用新型节能材料、设备和产品,按照建筑节能的标准实施设计。环保节能型建筑是执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建筑设计中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要求的建筑。
一、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世界范围内台燃气、石油、煤炭三大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我们不得不进行对生物能、地热、风力、太阳能、核能等高成本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当前,我国的能源危机不容忽视,我国现阶段能源发展的问题主要有四个大问题:1.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的能源终端利用效率约为34%,与发达国家相比少了10%;2.能源分布不均匀,主要体现在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和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3.人均能源量低、能源储备少;4.能源结构比较单一,依然以煤炭为主。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源也面临着短缺,建筑能耗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的32%,还有每年建筑房屋材料的消耗的13%,建筑总能耗将近45.3%。据统计,我国目前还有400多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每年近20亿平方米用于新建建筑,其中更是有多达95%的高能耗建筑。因此,一旦对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降低,将给我国带来很严重的治理困难和能耗负担。因此,在建筑行业实施建筑节能设计势在必行,其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选址
要进行合理的选址就要首先对当地地质、气候、土质、地形及周边的环境状况等条件进行综合的调查分析,然后在确定选址的具置。在建筑的设计中,不仅要保持建筑在以后的使用中与周围气候环境相协调,还要做大限度的保护整体的生态平衡。
(二)外部环境设计的合理性
确定了建筑的选址后,要该对其当地的微气候进行研究,按照建筑功能的要求,对外部的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布局进而改善现有的微气候环境,创建有效的建筑节能环境。
(三)规划和体形设计的合理性
对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体形设计,可以有效的使建筑适应恶劣的微气候环境。具体主要包括对建筑体形、建筑的整体体量、建筑的日照及朝阳和建筑形体组合等多方面因素的合理性设计。
(四)选用建筑节能材料
对于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应主要考虑高效、健康、经济、节能的原则。总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新型的高效、节能材料不断的被研发出来,并有效的应用于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去,起到了很好的节能效应。
二、建筑设计中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
(一)对设计内涵有充分的认识
设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设计不只是为了使建筑外观更加好看,不是为了使它显示豪华,而是真正的为百姓服务,解决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人们的生活空间更为舒适,更加的和谐,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建筑物的实用性。因此,环保节能型设计应一切致力于节俭,坚持适度的价值观,每个设计者都应该遵守这一原则,脱离了这一原则的设计都只是缘木求鱼。
(二)倡导简朴
人们可以在宁静、简朴的环境中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这样的环境也有利于人们提高生活质量,那些过度追求浮华和雕琢的建筑则是精神的污染。简朴的设计观念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但是一定要区分简单设计与简朴设计的区别,简朴设计不等同于简单设计。简朴设计是通过利用有限的资源及精湛的技术,依靠高超的细节处理,获得美感。简单的造型,简朴的设计及灵动的空间感是简朴设计的特点,它讲究实效性。
(三)本土化
本土化不只是指建筑设计的外在的本土化,更是指建筑的材料、建筑内部的装饰及建筑空间的环境及设计等方面,设计应展现本土的地域美,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有利的地域资源来营造出一种与当地的本土文化及本土生活相适应的环境,尽量避免那些刻意寻求奇怪、浮华的建筑特色。
(四)减法设计
目前的建筑设计及装修主要运用的是加法设计,这种设计理念往往在建设过程中加入过多的元素,添加了多余的结构及装饰。而减法设计则于加法元素不同。在建筑中采取减法原则,将不必要的装饰及结构去掉,使建筑物的内部环境显得舒适而宽松。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使用较少的建材,对空间的处理采用软设计手法,避免非功能性的装饰,注重室内空间的留白,通过以上设计,主要体现出建筑的环保节能性。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最少的资源达到实用及美观的统一。
三、环保节能建筑的设计措施
(一)外墙节能
现代建筑非常注重整体的保温及空间的密闭性,因此,采用先进的构造技术及高效的保温材料十分重要。墙体的保温可以分为内墙保温和外墙保温。现代大多数的建筑采用的是外墙保温,因为外墙保温施工较方便,不受外界气候侵蚀,增加建筑物内部的使用面积。此外,对室内进行再装修及安装新设备等都不造成影响。正因为外墙保温具备这一系列的有点,才被广泛认同及应用。有研究表明,建筑物如果采用外墙保温技术,其保温效果往往是没有利用此项技术住宅的一倍。采用外墙节能技术可以大大节省热能。
(二)明厨明卫
建筑物节能要首先考虑到应用自然照明,自然照明一方面可以增强室内的舒适性,,节约电能。在建筑设计时要最大程度的将厨房、卧室、卫生间等设计在建筑物内部的四周,这样可以减少暗房现象的存在,使北向房屋接收到光照。将卧室设计为南向,不仅可以减少夏季阳关的照射,还可以最大程度的接受冬季阳光的照射,最大程度的减少建筑物内部的耗电量。
(三)新风节能
现代的建筑的密闭性及保温性较强,空气流通性不强,因此,设计成员面临着新的挑战,就是如何保持室内的新风输入,使空气进行流通。现在最常用的技术是将浑浊空气沿着屋顶排出,将新鲜空气沿着地面墙边送入。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新旧空气的混合,新风接触到人体之后,便会顺着人体向上输送到呼吸道,保证人体吸收到新鲜的空气,而人体人体呼出的浑浊空气则会上升到排风口,有效的避免了新浊空气的接触。这一系统充分利用了排放气体及送入气体之间的热量交换,减少了输入新风时的耗能。
(四)软设计技术
1.住宅建筑给排水节能途径
根据我国现行供水情况及住宅用水情况,住宅建筑给排水节能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尽可能利用太阳能用作住宅热水加热。
(2)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采用分区给水方式。
(3)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减少供水量,同时也减少供水能耗。
2.利用太阳能用作住宅热水加热的节能技术措施
2.1利用太阳能用作住宅热水加热的使用范围及太阳能热水器的分类
(1)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节能的重要途径,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器、储水箱、给水箱、循环管、循环泵、配水管等组成。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处北纬40度以北,日照时间较长,均适合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2)根据现在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技术,按集热器形式可分为平板型和真空管型。
2.2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可节约采用市政直接供水部分楼层的加压能源。
使用无负压给水设备加压与传统二次加压方式比较(传统加压方式为市政管网供水至水池,然后由水泵供应至屋顶水箱)有以下优点:
(1)可减少投资;传统加压方式需要建水箱,使用无负压给水设备可取消水箱。(2)可减少污染;自来水在水箱内增加停留时间,水中余氯余量低,微生物含量高,使用新型设备后水质同自来水。(3)可节省大量能源;传统二次加压方式是将自来水直接放入水箱中,使原有压力全部为零,再从零重新加压供水;而无负压变频设备完全利用原有市政管网压力供水,与供水管网直接串接,差多少,补多少。(4)可减少水资源浪费,水箱渗水、跑水、漏水、蒸发不可避免,而且水箱需定期清洗,需要大量清洗水。
3.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减少用水量及加压能耗
我国是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国家,现我国大力提倡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除节水效果外,其节能效果也是比较显著的。目前使用节水型器具主要有以下几点:
3.1管材的选用
3.1.1常用建筑给水管材主要是金属管、塑料管和复合管等
传统的管道系统多采用金属管材,二次污染的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使终端的饮用水质量难以保障。由于金属管材易生锈、易腐蚀、易渗漏、易结垢,可以说是金属管的四大致命弱点。一旦镀锌钢管里的铁与空气中或水中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管道里外都会生锈,并滋生各种微生物,污染管道中的自来水。近十多年来,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先后立法或建立行业规章禁止使用镀锌钢管作为饮水输送管,并提出全面使用以塑料管为主体的不生锈、无腐蚀、无渗漏、无结垢的优质绿色管材,从根本上解决自来水管道系统中的二次污染问题。
3.1.2 GB 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关于排水管材选用上提到:“建筑内部排水管道应采用建筑排水塑料管及管件或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及相应管件。当排水温度大于40℃时,应采用金属排水管。”
因此建筑内部排水管道常用的管材为塑料管和柔性接口的排水铸铁管两大类。UPVC管比铸铁管外表美观,价格便宜,但噪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较高环境要求建筑上的推广使用。如果只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方面考虑,UPVC排水管是首选管材。而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应首先考虑采用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
3.2卫生器具的耗水
当给水配件前水压过大,卫生器具不能按给水额定流量出流,就会出现超压出流现象,造成水量浪费。因其在使用过程中流失,不易被人们察觉和认识,而这种不宜察觉的水量浪费,因其未产生使用效益,为无效用水量,这部分水量在使用过程中白白流失。在我国现有建筑中,给水系统的超压出流现象是普遍存在而且是比较严重的,其浪费的水量不容忽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3.5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而卫生器具的最佳使用水压宜为0.20~0.30MPa,也就是说大部分卫生器具都处于超压出流状态。超压出流的后果是卫生器具的实际出水流量是额定流量的3~4倍,因而造成水量的浪费。有效措施是控制给水系统配水点的出水压力,在配水点前安装节流孔板、减压阀等减压措施。根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节水课题组的有关数据研究,得出配水点处静水压力大于0.15MPa时,水龙头流出水量明显上升。建议高层分区给水系统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静水压大于0.15MPa时,采取减压措施。
3.2.1选择节水的卫生器具
最近几年,大便器冲洗水箱容积从过去的12~26L减至6-9L节水型的水箱,最小的4.5L的水箱已有在国外使用。我国目前推广应用6L坐便器系统的条件已经具备。再者坐便器的冲洗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冲洗效果好的有虹吸式、虹吸喷射式、虹吸涡旋式,均着眼于用较少的水量达到良好的冲洗效果。
3.2.2新型节水龙头的应用
以新型节水龙头代替传统的老式螺旋式水龙头,手压、脚踏、肘动式水龙头,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和节流水龙头等,这些节水型水龙头都有较好的节水效果
4.屋顶水箱
城市给水管网提供的压力有限,而我国由于人多地少,为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楼层都建得很高,建筑给水系统有很多情况下不得不设水池(箱)。水池(箱)中水质污染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水池或水箱本身和水在水池或水箱中停留时间过长。由于钢筋混凝土水池、水箱由于表面粗糙,极易滋生青苔、微生物、细菌;钢板水箱则易锈蚀,使水质下降。建议采用不锈钢、搪瓷钢板或达到卫生要求的玻璃钢水箱代替传统钢板水箱,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时宜加内衬。另外,水池(箱)检修孔、溢流管等附件极易封闭不严造成水质污染,在设计上应采取在溢流管上加防护网等措施。水在水箱中贮存超过24h后余氯为零,水质会严重恶化,而生活消防合用水池中水的停留时间大都超过24h。为解决这个问题,除尽量单设生活水池外,应在水池中补充加氯或采取其他消毒方法。
5.建筑中水的利用
研究表明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只有约40%直接与身体接触,如饮用、烹饪、洗涤等,这部分用水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除此以外的其他用水,则无需达到如此高的水质标准,中水因处理费用比生活饮用水低廉,就近输送节约管线,成为节约用水的新思路。在建筑单体中采用粪便污水、厨房废水与其他生活废水分流,粪便污水、厨房废水直接进人市政管网,其他优质排水如盟洗废水、淋浴废水、洗衣废水收集起来作为中水的水源,因此中水的利用是建筑节水节能新的切实有效的途径。
6.屋顶雨水的收集利用
0引言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上采用的非透析及透析治疗手段均以清除体内尿毒素,改善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保护健存肾单位,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 而很多尚未达到透析指标的患者以及不能接受透析或无条件接受正规透析的患者占很大比例,此类患者非常需要一个满意的非透析治疗方案,为此我们对4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给予中药液保留灌肠,以观察肾功能变化.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0(男58,女32)例,年龄18~70(平均52.3)岁,病程0.5~10 a,基础疾病为慢性肾炎38例,慢性肾盂肾炎6例,红斑狼疮肾病7例,糖尿病肾病19例,慢性尿路梗阻引起肾衰竭9例,多囊肾5例,高血压病肾病6例.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生大黄30 g,生黄芪30 g,丹参30 g,红花10 g,生龙骨、生牡蛎各30 g,蒲公英30 g,水蛭6 g,姜黄8 g,女贞子10 g. 浓煎取汁100 mL,每日2次保留灌肠,疗程均为2 mo,治疗期间,每半月监测一次血肌酐,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前后变化值比较成组.
2结果
治疗组在用药后肾功能变化值与对照组同期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目的在于保护健存肾单位,减慢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延缓患者步入透析的时间. 早期治疗,效果显著,中晚期治疗效果较差,尤其是尿毒症期肾功能恢复很难很难.在临床上尚未达到透析表1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情况
指标的患者以及不能接受透析或无条件接受正规透析的患者(治疗组),采用灌肠中药方,浓煎取汁100 mL,每日2次保留灌肠,疗程均为2 mo,可收到一定效果. 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特别注意水盐电解质,酸碱平衡,积极纠正贫血,控制血压和并发症处理,基础疾病的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中医“关格”、“肾劳”、“癃闭”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病变迁延日久,脏腑功能虚损,浊邪壅滞,临床上以本虚标实为主要证候. 中药灌肠药方有健脾、补气、益肾、通腑降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而切中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气虚为本,湿浊瘀血壅塞为标之病机,起到攻补兼施、标本兼治、扶正泻浊、活血化瘀的作用. 从而降低血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步入透析时间. 方中大黄具有清除肠胃泻下之作用,其有效成分大黄鞣质有改善氮质代谢作用,从而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氮质血症,其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酸,可抑制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激活,拮抗其导致的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及合成[1],大黄蒽醌和大黄蒽醌葡萄糖苷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DNA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系膜细胞(MSC)异常增生,大黄能降低残余肾组织氧耗量和基础氧耗量,抑制残余肾的高代谢水平和抑制肾脏代偿性肥大,有助于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理的进展[2]. 黄芪益气行水,降泻浊邪. 研究证明它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可减轻单核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在肾小管,间质的聚集、活化、诱导增加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从而保护肾小管,减轻肾间质纤维化[3],并能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轻自由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机体损伤作用,从而有效地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代偿期或尿毒症的中,早期应用较好[4]. 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生龙骨、生牡蛎有收涩并防止大黄泻下太过作用,丹参、红花活血. 水蛭中含有多肽类、肝素、抗血栓素,能活血祛瘀,活化纤溶系统,具有抗凝、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可缓解炎症反应,有降低蛋白尿,降血脂,抗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炎性细胞浸润作用[5]. 姜黄对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炎症均有抗炎作用[6]. 在实验性胰腺炎中发现姜黄可减轻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浸润,改善其病变程度[7]. 姜黄素可抑制肺脏炎性细胞前炎症因子(TNFa,IL8)的产生,可能对未成熟儿慢性肺疾病有治疗作用[8]. 女贞子中的齐墩果酸也具有抗炎作用[9],既能滋补肝肾,弥补姜黄久用耗阴之不足,又能协同发挥抗炎作用. 诸药合用保留灌肠,可抑制肠腔内菌丛的生长,从而减少肠腔内蛋白质的分解和肠源性氮质的吸收,同时灌肠液刺激肠黏膜,使肠道充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促使氮质分泌至肠腔,随泻下作用排出体外. 经过2 mo治疗观察和对照组对比(P
【参考文献】
[1] 何东元,王笑云,王宁宁,等.黄酸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激活的实验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2):105-108.
[2] 朱伟,王学美.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5):471-475.
[3] 牟娜,张庆怡,倪兆慧,等.黄芪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Cmet表达的作用[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4, 20(2): 137-139.
[4] 左菊英,王湘川,朱新林. 黄芪对慢性肾衰患者SOD及LPD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3,20(2):158-159.
[5] 任现志,汪受传,翟文生.水蛭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3):244-245.
[6] 鲍华英,陈荣华. 姜黄素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3,30(4):254-256.
[7] Gukovsky I, Reyes CN, Vaquero EC, et al. Curcumin ameliorates ethanol and nonethanol experimental pancreatitis[J]. Am J Physiol C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 2003, 284(1):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