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2 14:54:1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语言教育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抓住全国对口支援新疆的历史机遇,着眼于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同时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工作,培养德才兼备、民汉兼通的人才;着眼于新疆长治久安,加强“四个认同”的教育,提高各民族群众的交流沟通能力,增进民族团结;着眼于适应自治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满足广大群众期盼接受民汉兼通教育的需要,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二、明确工作目标与任务
第一,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分步实施、保证质量,整体推进。第二坚持积极进取与实事求是相统一,统筹规划、整体推进双语教育工作。第三,坚持以提高少数民族教师的汉语授课能力为重点,不断提升双语教育质量。第四,坚持按照民汉兼通的要求,在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同时,切实抓好民族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第五,坚持国家支持、内地支援和自身努力相结合,形成推动双语教育工作的合力。第六坚持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以加强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教学基本功为抓手,以提高师德水平、强化汉语水平和课堂教学技能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现代教育素质和创新精神的能胜任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教师队伍。为温泉县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和稳步推进双语教学提供师资保障。
三、双语教学管理工作
(一)科学推进,提高质量,不断提高学前双语教育水平
1、按照《温泉县十二五双语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坚持积极、稳妥、有序的原则,注重学段衔接,确保教育质量,科学推进双语教育。加强双语教育研究,逐步扩大双语教育的覆盖面。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建立双语教育标准体系、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督导评估机制。鼓励学校积极开展双语教育的改革试验,提高教学质量。
2、 加大双语幼儿园,特别是农牧区幼儿园教育教学督导和管理工作力度,巩固和提高学前双语教育普及率。做好学前5-6岁幼儿入学工作,对于牧区不能按时入园的幼儿,做好家长工作,保证幼儿按时入学入学率每年均有所提高;认真落实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加强管理,提高办园质量。加快学前双语教学基础建设和标准化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
(二)加快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积极为教师的培养培训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继续开展以校为本的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不断提高双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汉语教学水平。尽可能的鼓励和吸引内高大学毕业生和民考汉大学毕业生进入到双语教学第一线,缓解双语师资紧缺的压力。分学段、分学科选派少数民族骨干教师到汉语类学校进行一年或两年的跟班学习培训。
3、充分发挥城镇双语学校(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做到农村、城镇民族教师同步提高、均衡发展。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加大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资源和教学设备的配备力度,做到远程教育网络进学校、多媒体教学进教室。把少数民族教师全面掌握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到教师考核当中。
4、创新体制,实施强弱结盟、“捆绑式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补和互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联合体”办学模式,将一所双语教育优质学校与对应学段的两所薄弱学校捆绑成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紧密联系的联合校,建立专门考评机制,对优质学校帮带薄弱学校的成效纳入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捆绑评价,以此不断缩小学校间的办学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严格执行自治区教学模式,加强少数民族母语教学工作
按照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双语教育阶段双语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要求,双语班课程设置还主要采用模式二。并且高度重视民族语文课程教学,把民族语文课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严格执行自治区制订的民族语文课程标准,小学民考汉学生从三年级加授母语课,要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定期进行教学质量检测与分析。初中学校结合本校民考汉学生实际主要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开设母语课教学。
(四)做好教研引领作用
1、配齐主要学科双语教研员,加强对教研员的管理力年初与教研员签订目标管理考核责任书,奖惩分明,提高教研员对蹲点学校双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引入教研员听课当堂检测机制、分学期学年进行双语教育教学质量跟踪监测机制。重视教研员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教研员指导课堂的能力和水平。
2、开展好双语课题的开发研究工作。加强对被自治区、州和县级立项课题的管理和指导,引导广大教师走教科研之路,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惑,达到以课题促进教学研究工作的目的。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培训工作
确立“自修为主,面授为辅,以校为本,校长负责,持之以恒,学以致用”的汉语强化培训工作原则,并对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明确要求,要确保汉语强化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1、学校积极开展“校校互动”教研活动,校与校之间结对子,结对子的学校之间互相听课,及时进行听课交流、教学研讨等活动。活动要体现实效性,不能流于形式。
2、每学期开展三次以上全校性双语观摩课,并进行一次双语公开课比赛。
3、学校要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学习双语活动,民汉合并的学校,要掀起“一帮一”学习双语的活动热潮。学校要成立双语听课小组,由主管双语教学的副校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汉语言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及双语教研主任。学期初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听课小组每星期至少听2节课,每星期至少要检查一次帮教情况,并做好检查记录,每位汉族教师与同学科一名或多名民族教师结对子,民族教师要坚持每天听一节帮教老师的课,汉语言教师也要听双语教师的课,及时进行指导,并做好听课记录。课下进行个别交流,互帮互学,共同学习双语。充分发挥汉语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对于完成较好,学习效果显著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年终考核时将帮教成绩纳入汉语言教师与民语言教师的考核内容。
4、初中要求非双语班民族教师尝试用汉语备课。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上1节双语公开课。
5、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参加远程教育培训,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利用多媒体上课10节,在自己所任学科范围内制作一个汉语课件。学校要订购一些对双语教学有帮助的教学参考资料,为了加强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学校要组织双语教师进行电脑培训,提高教师们的电子备课能力。
6、要求民语班主任每周在班级中必须用汉语开班会,学校每学期组织2-3次的汉语班会观摩课,要求所有民语教师观摩学习。
7、学校每学期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3-4次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大赛、教学基本功大赛等各项活动,不断提高双语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般来说,语言训练由听、说、读、写四项基本的技能构成,也可以概括为理解技能和表达技能两项技能,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例如,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分不开的,过分强调一种技能而不能平衡发展的话,最终会制约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所以,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从整体角度出发,使资源实现整合与互补。语言训练只有做到整体推进才能把各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初中生语文水平和综合能力。
语言训练要注重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培养对于语言训练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培养语感是进行语言训练的基础环节。通俗来讲,语感即为人们对于语言的一种感受力。语感一般靠直觉,这种直觉不是对语言的简单认知,而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慢慢积累起来的,是进行语言学习的关键,体现着人们对于语言的熟练掌握程度。教师在教学环节,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只有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完成对事物的理解过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语感,有利于语文的深入学习。
语言训练要进行语言积累入选为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多数是经典、有启迪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说囊括了各类的语言现象,而且在表达方式上也是多种多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语言训练时要引导学生充分熟悉和掌握各种语言现象,熟练运用不同的表达形式。语言训练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的。如果不具备一定量的语言积累,那么就不会形成语言技能。只有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法,才能变得才思敏捷,更好的进行语言的运用。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进行好词好句的摘录,使之形成一种习惯。语言练训中要引导学生自主表达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论证严密的议论文,有的是知识性和思想性较强的社科类文章等等。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积累词汇、揣摩文章规律,增加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把书本中的知识,如语言表达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转化为自身知识,不断吸取课本中的营养。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表达。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主表达,可以是自己的某个想法或者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等等,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引入讲与练相结合的语言训练方法传统教学中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就是“多读多练”,因为读写都是基本技能,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模仿练习提高自己的技能。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学习小组,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由于初中语文教材多是经典范文,反复的揣摩与诵读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通过不断的朗读增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增加词语的积累,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在进行读和练的训练时,初始阶段要以读为主,通过多读不断增加知识积累,进行遣词造句的学习。然后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有计划的训练,把读和练结合起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与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语言掌控的能力得以提高。
常用的这三种语言有着各自的特点:符号语言较简洁、严谨,有利于正确表达和进行推理;图象语言易产生清晰的视觉形象,能直观表示概念定理的本质及相互间的关系;日常用语较自然生动,它能将问题所研究的对象的含义在人们头脑中更加清楚地刻画出来.
【例1】有50名学生同时做两道数学题,第一题做对的有30人,第二题做对的有33人,两题都做不对的人数比两题都对的人数的三分之一多一人,问两题都对的人数是多少?
分析:设答对第一题的学生用集合A表示,答对第二题的学生用集合B表示,则两题都答对的学生用集合A∩B表示.题目由日常用语给出条件,但直接从这些条件中难以理出头绪,于是试图将条件换成图象语言,如图1:
(1)A的元素为30人,B的元素为33人.
(2)设A∩B的元素为x,可将日常用语转换为符号语言,集合A中打斜线部分为(30-x);集合B中阴影部分为(33-x);两题都答对的人数为x,两题都答不对的人数为(x/3+1).以此可建立等量关系.
解:设答对第一题、第二题的学生分别用集合A、B表示,且A∩B的元素为x,由图1知
(30-x)+x+(33-x)+(x/3+1)=50,x=21(人).
【例2】A={x|x2-2x-3≤0},B={x|x2+px+q<0},A∩B={x|-1≤x<2}.求实数p、q满足的关系式.
分析:A={x|x2-2x-3≤0}是抽象的数量关系,将其转化为图象语言,用数轴沟通A与A∩B的关系.图2
若B={x|m<x<n},得n=2,m<-1,将这结果与已知条件联系,即可确定关系式.
解:B={x|m<x<n},又A={x|-1≤x≤3},A∩B={x|-1≤x<2}.由图2知n=2,m-1,从而n=2为方程x2+px+q=0的一个根,所以p、q满足q=-2p-4.
【例3】若抛物线y=x2+ax+2与连接M(0,1)、N(2,3)的线段(含端点M、N)有两个相异的交点,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1)日常用语:“连接M(0,1)、N(2,3)的线段”转换为“过M、N两点的直线在M、N之间的部分”,然后转换为符号语言:y=x+1,x∈[0,2].
(2)日常用语:“抛物线y=x2+ax+2与连接M(0,1)、N(2,3)的线段(含端点M、N)有两个相异的交点”转换为符号语言:“由y=x+1与y=x2+ax+2,而且x∈[0,2]组成的方程组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
解:如图3,过M(0,1)、N(2,3)两点的直线方程为y=x+1,要使抛物线y=x2+ax+2与连接M(0,1)、N(2,3)的线段(含端点M、N)有两个相异的交点,必须且只须y=x2+ax+2、y=x+1有两个相异的实数解,即方程x2+ax+2=x+1当x∈[0,2]时有两个相异的实数解.令f(x)=x2+(a-1)x+1,当f(x)满足下列条件:
0<-a-12<2,
(a-1)2-4>0,
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