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工程安全建设

工程安全建设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3-14 16:43:1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工程安全建设,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工程安全建设

篇1

近年来,中国的公路建设发展很快,沥青混凝土路面坚硬耐磨,防滑性好,光滑,坚固耐用,稳定性好,公路施工材料是非常理想的,所以在我国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沥青混凝土具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其施工工艺复杂,因此施工必须把握质量,严格质量控制工作。作者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积累的工作经验,论述了施工中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沥青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1.1 有足够的路面承载力

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路面承载能力,好抵抗路面结构层在车辆高负荷运作下对路面结构层的抗性,但当过大的应力产生会导致路面破坏,必须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能力。

1.2 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路面在使用寿命必须能够承受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路面是难以避免的会产生疲劳损伤,但必须在控制范围内,不要过早疲劳破坏,所以道路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

1.3 具备良好抗高温稳定能力

沥青混凝土材料是材料流变性学建筑的典型,其强度和刚度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因此在夏季的高温条件下,在高负载流量重复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交通的渠化在路面下逐渐的形成了路面下凹但是两侧却凸起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必须具有抗重复挤压,保持车辆稳定不变形能力。

2.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原材料

与其他项目同样,沥青路面的质量与原材料本身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根据合作项目的设计,对建筑材料质量严格控制,良好的质量检查。具体而言,沥青混凝土路面,骨料和填料技术指标必须严格遵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在粘附沥青与石料,聚集体尺寸和试验配合比和其他指标都需要保持一致,不能改变骨料的质量。这就要求相关物料管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心,与试验材料密切合作,定时取样材料,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2 人员配置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工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通常连续运行,所以人员配置是两班倒,配置一个责任感很强的,在关键的过程中有很好处理能力的技术人员。

2.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

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试验三个阶段,确定材料的品种,沥青混合料配比和沥青含量。沥青混合料的取样和测试的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取试验室的样本,可使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比符合配合比设计生产的要求,以及沥青用量的控制。所以我们必须遵循严格的取样和测试程序,以确保结果能反映混合料的质量。

2.4 混合料的现场检测

一方面,沥青混合物料运至摊铺现场之后要凭借相关单据进行接受,并且要当场检测沥青混合物料的质量,沥青混合物料到达现场时的温度如果低于 130℃,或者出现离析、结块现象,以及被雨水淋过的混合物都要作废料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运送到摊铺作业现场的混合物料,应当在运送到现场的当天完成压实工作,如果哦当天不能完成的话,剩余的混合物料也要当作废料进行处理。

3.沥青路面摊铺中的质量控制

3.1 摊铺工作前的检查与处理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工作前,应注意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尤其是一些比较集中的当地的粗骨料容易松散,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在沥青路面摊铺工作中及时处理。基地松程度越严重,则需要将所有松散部位去除,使用新的基体材料填充,平面构成一个矩形,随着新的基层填充材料要用压路机进行压实,表面保持湿润;当松散的程度不是很严重,可以把松散的部分轻轻挖出并清理干净,然后浇水透层油和油粘合剂,当摊铺机进入时,采用人工回填沥青混合料,压路机进行压实,然后一次摊铺成型。

3.2 摊铺机工作前的准备与调试工作

铺设的工作开始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内,需要先预热摊铺机的熨平板,加热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熨平板加热时,夏季温度要不小于90度;冬季温度要不小于100度;检查摊铺机振动装置是否完好,确保初始压实路面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为了保证路面可以是光滑的,没有明显的痕迹;装配检查摊铺机各部分是否有遗漏,找平装置安装是否确定。

3.3 沥青路面的铺筑

首先松铺系数,根据实验段摊铺时,松铺厚度的实验测定,在铺设面层开始时,熨平板及平衡梁后滑靴下垫上与松铺厚度等厚的木板,当在已铺好的面层起步时,熨平板和均衡梁后滑靴下面均垫上松浦厚度减去压实厚度的木板。起步时摊铺机速度要从零开始增加,慢慢起步,这样有助于消除刚起步时由于阻力过大而引起的面层产生横向波浪的现象。运料车在倒车过程中,应避免撞击摊铺机,对平整度造成影响。运料车应靠近离摊铺机 l0~30cm 左右时以空档停车,由摊铺机迎进去推动前进。摊铺机摊铺速度要与拌合设备的生产能力相适应,一般应控制在 3~6m/min 的范围内。应保证摊铺机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 中途不得随意变速或停顿,以提高摊铺的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机正常时,方向的调整很重要,操作手要集中精力,精心操作。另外,对履带底部及声钠探头下面的基层上的杂物要清楚干净。还要指挥好运料车辆,不能碰撞摊铺机。摊铺要连续作业,如因故停止时间较长,则应抬起摊铺机,设置横缝,以保证路面平整度及渗水要求。

4 碾压质量控制

4.1碾压机械的组合

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是否达标,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选择合理的碾压组合模式,沥青混合料压实过程中应采取下列碾压式,钢筒式静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压实沥青混凝土组合应通过试验,最后结果的确定。高速公路铺筑双车道沥青路面的压路机数量不宜少于5台。施工气温低、风大、碾压层薄时,压路机数量应适当增加。

4.2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碾压时,压路机应缓慢而均匀的速度,压路机轧制线和轧制方向没有突然的变化,从而避免了沥青混合料的推移。初压时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则由低向高碾压,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有缺陷时进行修整。初压、复压、终压都应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

4.3碾压注意事项

压路机在碾压时,1、两端的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前进,横向不得在相同的断面上;2、不得在低温状况下作反复碾压,使石料棱角磨损、压碎,破坏集料嵌挤。3、压路机在施工过程中的加油,加水应在终压结束区,表面温度小于50度区,并注意加油时对路面的污染。

5结语

沥青路面质量关系到整个道路工程的平整度,舒适度,外观质量。及对城市的交通环境影响。所有参加路面施工的人员,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必须强化施工管理,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社会效益和人们生活质量将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17).

篇2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中国的公路建设发展很快,沥青混凝土路面坚硬耐磨,防滑性好,光滑,坚固耐用,稳定性好,公路施工材料是非常理想的,所以在我国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沥青混凝土具有许多优点,但由于其施工工艺复杂,因此施工必须把握质量,严格质量控制工作。作者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积累的工作经验,论述了施工中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沥青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1.1 有足够的路面承载力

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路面承载能力,好抵抗路面结构层在车辆高负荷运作下对路面结构层的抗性,但当过大的应力产生会导致路面破坏,必须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能力。

1.2 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路面在使用寿命必须能够承受交通荷载的反复作用,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路面是难以避免的会产生疲劳损伤,但必须在控制范围内,不要过早疲劳破坏,所以道路应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能力。

1.3 具备良好抗高温稳定能力

沥青混凝土材料是材料流变性学建筑的典型,其强度和刚度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因此在夏季的高温条件下,在高负载流量重复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交通的渠化在路面下逐渐的形成了路面下凹但是两侧却凸起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必须具有抗重复挤压,保持车辆稳定不变形能力。

2.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2.1 原材料

与其他项目同样,沥青路面的质量与原材料本身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根据合作项目的设计,对建筑材料质量严格控制,良好的质量检查。具体而言,沥青混凝土路面,骨料和填料技术指标必须严格遵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在粘附沥青与石料,聚集体尺寸和试验配合比和其他指标都需要保持一致,不能改变骨料的质量。这就要求相关物料管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心,与试验材料密切合作,定时取样材料,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2 人员配置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工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通常连续运行,所以人员配置是两班倒,配置一个责任感很强的,在关键的过程中有很好处理能力的技术人员。

2.3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

热拌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试验三个阶段,确定材料的品种,沥青混合料配比和沥青含量。沥青混合料的取样和测试的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取试验室的样本,可使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比符合配合比设计生产的要求,以及沥青用量的控制。所以我们必须遵循严格的取样和测试程序,以确保结果能反映混合料的质量。

2.4 混合料的现场检测

一方面,沥青混合物料运至摊铺现场之后要凭借相关单据进行接受,并且要当场检测沥青混合物料的质量,沥青混合物料到达现场时的温度如果低于 130℃,或者出现离析、结块现象,以及被雨水淋过的混合物都要作废料进行处理。 另一方面,运送到摊铺作业现场的混合物料,应当在运送到现场的当天完成压实工作,如果哦当天不能完成的话,剩余的混合物料也要当作废料进行处理。

3.沥青路面摊铺中的质量控制

3.1 摊铺工作前的检查与处理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工作前,应注意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尤其是一些比较集中的当地的粗骨料容易松散,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在沥青路面摊铺工作中及时处理。基地松程度越严重,则需要将所有松散部位去除,使用新的基体材料填充,平面构成一个矩形,随着新的基层填充材料要用压路机进行压实,表面保持湿润;当松散的程度不是很严重,可以把松散的部分轻轻挖出并清理干净,然后浇水透层油和油粘合剂,当摊铺机进入时,采用人工回填沥青混合料,压路机进行压实,然后一次摊铺成型。

3.2 摊铺机工作前的准备与调试工作

铺设的工作开始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内,需要先预热摊铺机的熨平板,加热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熨平板加热时,夏季温度要不小于90度;冬季温度要不小于100度;检查摊铺机振动装置是否完好,确保初始压实路面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为了保证路面可以是光滑的,没有明显的痕迹;装配检查摊铺机各部分是否有遗漏,找平装置安装是否确定。

3.3 沥青路面的铺筑

首先松铺系数,根据实验段摊铺时,松铺厚度的实验测定,在铺设面层开始时,熨平板及平衡梁后滑靴下垫上与松铺厚度等厚的木板,当在已铺好的面层起步时,熨平板和均衡梁后滑靴下面均垫上松浦厚度减去压实厚度的木板。起步时摊铺机速度要从零开始增加,慢慢起步,这样有助于消除刚起步时由于阻力过大而引起的面层产生横向波浪的现象。运料车在倒车过程中,应避免撞击摊铺机,对平整度造成影响。运料车应靠近离摊铺机 l0~30cm 左右时以空档停车,由摊铺机迎进去推动前进。摊铺机摊铺速度要与拌合设备的生产能力相适应,一般应控制在 3~6m/min 的范围内。应保证摊铺机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 中途不得随意变速或停顿,以提高摊铺的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摊铺机正常时,方向的调整很重要,操作手要集中精力,精心操作。另外,对履带底部及声钠探头下面的基层上的杂物要清楚干净。还要指挥好运料车辆,不能碰撞摊铺机。摊铺要连续作业,如因故停止时间较长,则应抬起摊铺机,设置横缝,以保证路面平整度及渗水要求。

4 碾压质量控制

4.1碾压机械的组合

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是否达标,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选择合理的碾压组合模式,沥青混合料压实过程中应采取下列碾压式,钢筒式静压路机与轮胎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组合的方式,压实沥青混凝土组合应通过试验,最后结果的确定。高速公路铺筑双车道沥青路面的压路机数量不宜少于5台。施工气温低、风大、碾压层薄时,压路机数量应适当增加。

4.2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碾压时,压路机应缓慢而均匀的速度,压路机轧制线和轧制方向没有突然的变化,从而避免了沥青混合料的推移。初压时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则由低向高碾压,初压后应检查平整度、路拱,有缺陷时进行修整。初压、复压、终压都应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

4.3碾压注意事项

压路机在碾压时,1、两端的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前进,横向不得在相同的断面上;2、不得在低温状况下作反复碾压,使石料棱角磨损、压碎,破坏集料嵌挤。3、压路机在施工过程中的加油,加水应在终压结束区,表面温度小于50度区,并注意加油时对路面的污染。

5结语

沥青路面质量关系到整个道路工程的平整度,舒适度,外观质量。及对城市的交通环境影响。所有参加路面施工的人员,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必须强化施工管理,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社会效益和人们生活质量将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沥青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17).

篇3

1.2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压力大,农民负担较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需要资金量大,按2010年辽宁省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统计显示,人均投资高达640元。而且农村面临着人口居住分散,用水量小,单位运营成本高等问题。由于辽宁省农村经济总体来说偏低,农民生活水平还未达到小康社会,村民集资非常困难,有的地区因资金不足而不敢启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另一方面,近年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由于需要建设的各种项目很多,都要求政府给予资金,大多数地方政府难以落实。即使在经济发达的辽东辽南地区,仍然有不少贫困县,而且这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县,自然条件基本上都较差,要求解决饮水不安全的人数又较多,更加重了县级财政压力,致使无法落实项目安排。

1.3供水设施不完善、供水保证率达不到要求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责任没有落实到具体的人或者是单位,都是造成农村饮水安全供水设施不能长期有效运行的原因,以致供水保证率较难达到评价体系所提到的95%的标准要求。对于管理和权责的问题,辽宁省水环境监测长期处于“多家管”的状态,仅以地下水监测一项为例,水利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都有权进行监护监管,职能交叉且都具有执行权,遇到问题互推责任,而监管执法的过程中有缺乏相互的协调,各自执行本行业的相关规章、政策。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急需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

1.4人增水缺、水量指标偏低目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我省人增水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据《辽宁省用水定额》规定,我省农村人口的用水定额仅为40L/(人•d),而这个定额限制与农村饮水“安全”水量标准相比明显偏低不少,不宜于采用。再加上许多设计和规划都存在老化现象,多年前做的规划和设计中有些规划设计条件已经不符合现在的具体情况,但规划设计还没有做相应修改。许多建设标准因编制时间太早,已不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并不在适用于农村的供水设施的设计与建设。

2农村饮水工程安全建设措施

2.1饮水安全建设工程措施加快我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解决农村饮水难、饮水安全水平低的主要措施。因此,应尊重科学,认真开展饮水建设工程。首先要开展全省水源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规划,水源布局必须合理,既要考虑当前饮水需要,又要考虑地区中长期的发展;既要考虑可供水水量,又要保证引水的水质。要尽量争取多方面的资金,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提供保障。其次,要保证水源工程开发和建设的可持续性。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各地农村居民的承受能力确定饮水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再次,要注意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既要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又要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较困难的地区,应做好水源治理工作,同时加强水质监测建设,保证饮用水水质,做到开发、利用并重。此外,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要加强对相关工程施工的监督与管理。对于辽宁省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主要以地下潜水和承压水为主,而开挖深井、大口井是常见的水源工程。严格控制水源开采形式,井深的确定要严格依据水文地质勘探资料确定,对于地下取水的水质、水量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同时加强相关输水配水工程的施工,合理选择水泵、变压器等电器设备,合理布设输水管网,严格杜绝违规操作,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2饮水安全建设管理措施在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饮水工程保障体系,更有利于农村饮水工程发挥长期效益,从而达到改善农村饮水质量的目的。因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饮水工程的管理。(1)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多年来一直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因此要想长期有效的保证饮水安全,必须有针对性的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政府主导、企业化管理、村民参与的运作机制。针对饮水工程的日常管理,应着重取水工程(包括渠道、管道)的日常检查工作、净水工程的定期清理工作、输配水工程的安全监控和水质监测以及供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网养护等,要做到规章制度健全、责任分工明确。(2)完善农村饮水工程保障体系:保障饮水工程的安全,包括水源地保护和工程运行维护,而水源地保护是多数农村饮水工程的隐患。必须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严格监控农药、化肥的使用,同时也应注意避免在水源地附近发展高污染工业,有效保护农村饮水水源地的安全。此外,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用水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部分地区水质差、水价高,这是制约供水工程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必须加快改革现在农村供水水价管理政策,确保饮水工程的有偿供水,做到以水养水,推动农村供水事业逐步走向良性循环。大力开展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教育,提高农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也是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的有效保障措施之一,积极建立公众参与的机制,加大社会力量的监督与管理力量,让村民参与到水源保护工程中,更有利于推动农村饮水事业的健康发展。(3)提倡改革,落实产权,明确责任:农村饮水工程相对分散但数量众多,在运行维护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很难采用乡镇集中供水的方式进行管理。参考其他各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中取得的经验,我们应从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入手,在产权流动、结构多元的基础上拓宽筹资、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股份合作、联合办水;大户带头、民营办水;拍卖转让,滚动办水;租赁承包,以水养水;贷款融资,举债办水等5种融资办水方式,使饮水工程在产权明晰,责权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投入,得到良好的运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