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

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4-08 17:47:3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幼儿语言教育的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142-01

人的一生中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主要在集中在上小学以前,也就是说幼儿阶段是人的语言能力的重要发展阶段。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给幼儿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那就是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开发和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能力

多年的幼儿教学工作为我提供了研究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舞台,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创设宽松快乐的环境,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几岁的孩子天真烂漫,好奇心强,幼儿教学中要时刻给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幼儿心情舒畅,没有拘束感,这对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幼儿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给幼儿创设宽松环境。一是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教师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二是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比如,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做前说”――先说说自己的计划、打算,然后按自己的构想去做;“做中说”――边做边说,借助说,推动游戏情节展开,丰富游戏内容;“做后说”――活动结束后,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对自己的活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二、利用儿童文学作品,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最好的教材。这其中不乏儿童读物,比如,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漫画、寓言、童话等文学作品是幼儿喜欢听和喜欢看的。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复述文学作品的内容,这样能更好的训练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主题活动,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给幼儿一个明确的主题,让幼儿围绕主题来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这能有效的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主题训练法可以从幼儿的知识经验入手确立训练主题。比如,进行关于“夏天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夏天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夏天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夏天的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夏天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还可以从围绕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来确定谈话的主题,比如,参观旅行后的谈话,教师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

四、儿在集体交往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篇2

一、幼儿语言教学的意义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和关键时期。幼儿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语言有自身的结构要素和结构规则。幼儿除了通过活动和交往,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有关知识外,还需要有专门组织的语言学习活动,让幼儿有集中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的机会。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还可以使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已经获得的语言经验,锻炼幼儿在众多的同伴或成人面前说话的勇气和自信心。活动中愉快情绪的相互感染,也有助于提高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和敏感性。

二、幼儿语言教学创设体验式情境的意义

1、创设体验式情境能发展幼儿的内部言语

情境教育的直观性促进语言学习。幼儿将看到的、观察到的东西融入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的过程,也正是内部言语形成的过程。

2、创设体验式情境能发展幼儿的独白言语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经常运用看图说话、看图片猜想图片故事内容,幼儿在描述过程中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创造力。

3、创设体验式情境能发展幼儿的对话语言

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游戏化,就是通过角色的扮演来进行的。比如语言游戏"买果子",教师与幼儿共同准备扎头的头巾、各种水果、水果篮子等物品来创设情境,幼儿分别扮演买水果的顾客和卖水果的营业员。营业员吆喝"苹果、桃子、柿子、李子、栗子、梨,好吃的水果,大家来买呀!"顾客则问"某某水果多少钱一个?""某某水果2元钱"、"我买某某水果"、"给你,欢迎下次再来。"通过这种游戏情境的体验,角色的扮演,在不经意间发展了幼儿的对话语言。

4、创设体验式情境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言语

丰富生动的情境给幼儿以真实的生动的情感体验。真就是美,美则激发创造。情境教学从观察入手,大量的观察,在儿童眼前展现一个个富有美感的,意象广远的情境,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表象,给他想象添上了有力的双翼,使他的创造力能够升腾。如让孩子表演白雪公主,孩子除了模仿表情、言语,更可以想象白雪公主是如何战胜巫婆,怎样生活下去,可以让想象的空间拓展。

三、幼儿语言教学如何创设体验式情境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创设体验式情境

当今社会是现代化信息时代,电化教育手段的运用越来越普遍。电化手段运用,使我们的教学更形象生动,更完整、便捷。如语言活动《大灰狼娶新娘》,活动一开始,老师就播放了一段喜庆的唢呐音乐,让孩子们说说,这段音乐让我们想到了什么,很快有孩子说:"小燕子结婚了!""抬花轿娶新娘!"……(孩子们的经验大多来自于电视剧,这也得归功于多媒体的视听功效吧!)他们一个个都被感染了,小脸上喜气洋洋,就如真正置身于一个婚庆现场一样。接着老师话锋一转,说有一只大灰狼今天也要娶新娘,你们想不想看看它的新娘是啥模样呢?此时语言的诱导很快又将孩子们的注意力转入新的情境,孩子们都充满期待与好奇,随后老师播放故事PPT,在"新郎"的"新娘,新娘,让我看看你的……"的话语中,"新娘"的手、脚、尾巴和嘴巴一一展露,老师逐个引导幼儿猜猜、想想、说说:"这是怎样的一只手(脚、尾巴和嘴巴)啊?"、"谁还会有这样的手(脚、尾巴和嘴巴)呢?"孩子们很快学会了"新郎"的问话,并乐此不疲地学说,且在简洁、形象、有趣画面的启发下,不用多说教,孩子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出"毛茸茸"、"尖尖的""又粗又长"等词语的含义,学习投入而轻松,活动有趣而生动。

2、借助实物操作创设体验式情境

小班幼儿直观性思维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过程中借助实物操作帮助学习的重要性。如小班语言活动《香蕉变戏法》,老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了一根香蕉,让孩子们自由地把玩香蕉,发现香蕉在不同的摆放形式下给人的视觉印象。由于有了具体的实物和直观的形象,孩子们在有意无意间发现了好多的变化。如朝下放时像拱桥、滑梯、像月亮;躺着朝上时又变成了小床、小船、摇马等;垂下来放的时候像机器人、像大刀、像大大的豆荚等;放在嘴与耳之间又像电话、像手机;李梓无意间把香蕉横放在嘴上,洋洋指着说:"呀!你长胡子啦!",大家全玩起了胡子,有上八字胡、下八字胡,还有的把香蕉竖在下巴上,留起了山羊胡;接着又出现了大象的鼻子、野猪的牙齿、牛角号、、翻跟斗的虫子……在分享香蕉时,孩子们自己体验剥香蕉皮,以及剥的过程中香蕉又是如何变戏法的,孩子们说像花儿、像喷泉、柱子、蜘蛛网……又在吃的体验中,发现变短了、变小了、变没了……如此这般,我们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操作实物香蕉的过程支持,凭空想象,绝对变不出这么多的戏法,而真实的体验让活动不再枯燥,在操作情境中快乐体验,主动积极地投入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轻松学习,大胆想象,活动氛围愉悦,师幼互动和谐。

3、利用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有时在语言故事的讲述前,我们往往准备一个情境表演,可以请其他班的小朋友进行角色表演,如故事教学活动《小熊请客》,请几个小朋友排练好小话剧进行表演,让孩子们观看,这种生动的角色表演能引起幼儿的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很容易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及对话,学起来就轻松愉快。在孩子基本理解的基础上也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角色表演,孩子兴趣高,语言表达会更流畅,更能体验角色的情感。这比枯燥的讲解更能吸引孩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利用大自然的情境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源泉。常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让幼儿自由感受大自然的美、真,以此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比如,我们带孩子到海边,踩文蛤、捉泥螺,在海边嬉戏,感受海的广博、物产的丰富,游戏劳动的快乐。大海给孩子启迪,他们的思维活跃,语言如珍珠般闪光。比如孩子们欢呼着:"大海,我来了!我投入你的怀抱了""大海是那么大,一眼看不到边。"这些词 ,从大班幼儿口中说出是多么令人惊喜。

篇3

三岁左右的幼儿,其大脑兴奋以及抑制的发展不太平衡,其很容易出现激动的现象,且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老师在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幼儿的各种表现,在观察中发展幼儿语言,并且掌握幼儿观察力的发展规律。

基于此,老师在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为此,老师需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并鼓励幼儿在观察中进行提问。例如,老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小动物和植物,并让其参观实物展览或者是图片展览,让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培养兴趣。通过观察,幼儿可以和同伴进行交流和沟通,并能够表达对所观察内容的感情,进而激发其语言表达的兴趣。

要注意,教师需要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幼儿,并且要尊重幼儿的想法,这样幼儿在老师面前才会无所拘束,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会敢于讲话。

二、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大胆表达

可以说,环境因素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环境要素。

环境的改变以及人群的生疏会使幼儿不善言语,出现沉模的现象,有些幼儿也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都会阻碍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基于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用语言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利用户外活动创设良好语言环境。在户外活动当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玩具的名称,并说出自己所喜欢的游戏名称,幼儿在愉快的活动当中就能够更好的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老师则需要发挥出良好的示范作用,帮助幼儿树立起语言榜样,以便更好的提升其语言能力。可以说,小班的幼儿是处于接受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以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进行教育时,老师要为其树立好正确的榜样,成为他们很好的模仿对象。老师可以和幼儿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乐于说,这样就会在自然的状态下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幼儿的语言环境并不是单一的,因此需要老师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给幼儿提供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并给与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交流,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

三、教师和家长之间要密切配合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幼儿会随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要求,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进行足够的沟通,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幼儿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的情感要求,掌握幼儿的不同表达方式和特点,老师抓住这一特点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定要保证,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不能够相互矛盾,这样会影响到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老师要向家长说明幼儿语言能力对于其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要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而家长则需要跟老师说明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情况,共同努力下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四、 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如可以采用故事教学的方式。听故事和讲故事是语言教学活动当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训练幼儿语言的关键途径,老师可以利用教具,用幼儿最容易听懂的语言讲解故事的情景和内容,尤其是对故事当中的重点人物反复强调,让幼儿慢慢听懂故事,并能够模仿故事当中人物的对话。

或者采用情景教学法,老师可以让幼儿通过故事表演、情景表演的方式,展现一个故事当中的人物情节及对话,这样能够让幼儿亲身感受,并且可以体验语言交流,这也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