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高中思想政治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内容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4-04-09 16:04:4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高中思想政治内容,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高中思想政治内容

篇1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依据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从下列方面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在人生之路上健康成长。

一、依据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每一个高中学生高中毕业后都要选择一个大学的专业就读,或者走向社会直接参加工作,所以这是一个人确立自己的志向,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预备时期。现在有不少学生受社会不良思潮影响,觉得毕业后的前途是由出身和家庭决定的,找工作就是“比爹妈”,如果没有关系和后门,就很能难有所作为,对于前途觉得非常的茫然无措,所以抱着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生观和随波逐流的价值观,天天浑浑噩噩,不思进取。针对这种情况,作为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和学生增加接触机会,不仅要在课堂上,还要利用各种机会耐心的与学生谈心和交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巩固在思想政治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政治教材中《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课时,老师可以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用真实的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2009年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丛飞是穷山沟里走出来的孩子,从小喜爱音乐,长大后虽然按照家人的期望在银行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还是辞掉了工作考取了沈阳音乐学院,并且靠自己艰苦打拼,在广州和深圳一带唱出了名气,但丛飞没有像现在有些歌星和影星一样,用挣来的钱供自己和家人享受甚至挥霍,而是在他短暂的37年人生中,使183名贫困儿童得到了上学的机会,累计捐款捐物达到300多万元,甚至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所及,自己累出了胃癌,无钱医治,陷入了困境,这时有些缺乏感恩之心的家长却还在索要学费,但丛飞却对自己的爱心奉献无怨无悔,去世后还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为活着的人带来了光明。

而徐虎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平凡岗位上的一个普通房屋修理水电工人,出身贫寒,但他没有选择得过且过的混日子,而是从掏马桶和修水电等小事做起,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采取的夜间挂箱服务的方式,方便了居民的生活需要,却牺牲了自己的许多休息日和假期,成为全国房管行业的标兵和新时期的学习楷模。丛飞和徐虎职业不同、收入也不同、但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向社会展现出了自己的的人生价值。让所教的高中学生通过以上事例,充分认识和理解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不要抱怨出身的贫贱,而要在将来自己的人生路上,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并为此努力奋斗终生。

二、联系学生实际根据思想政治内容引导学生走出人生迷途

作为高中学生,情感日益丰富,交际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再只是周围的亲戚朋友和教师同学,还有各种素不相识的网友。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例如,对待学生早恋和网恋的问题,老师一方面不能视学生的恋情如洪水猛兽,如临大敌的在各种公开场合进行批评,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把一些学生本来只是处于朦胧状态的好感,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可能把这些学生推到一起,变成了真正恋爱关系。另一方面也不能听之任之,高中学生毕竟在思想感情上还不成熟,不能正确对待异性之间的感情,如果让这些同学沉溺于所谓爱河之中,甚至离家出走和网友约会见面,不仅会影响学业,如果造成怀孕等后果,尤其更会对其中的女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和身体伤害,甚至影响终身幸福。所以教师要从尊重和关心学生的角度正确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早恋问题,运用思想政治内容帮助学生走出人生迷途。如可以根据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课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所有的矛盾发展中,又分为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和处于从属地位的次要矛盾,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不同的时期又可以互相转化,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看待早恋的问题,到了青春期这个阶段,对于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这是矛盾的普遍性,而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经历都不同,这是矛盾的特殊性,而在高中这个人生的重要学习阶段,谈情说爱只能处于次要矛盾阶段,将来大学毕业走向社会,那么恋爱结婚问题才会转化成主要矛盾。而现阶段主要矛盾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立足社会的本领,所以作为高中学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即使有心仪的异性朋友,也要克制自己,不能整天花前月下,浪费学习知识的黄金时光,可以相约在大学相见,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化作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两个人真的志同道合,就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只是一时感情冲动,将来也会分道扬镳,不会影响到各自的生活,而高中生活就会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这不是两全其美之法吗?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得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教学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内容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如虎添翼。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 德育 人生观 价值观 早恋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可以依据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从下列方面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在人生之路上健康成长。 

一、依据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每一个高中学生高中毕业后都要选择一个大学的专业就读,或者走向社会直接参加工作,所以这是一个人确立自己的志向,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预备时期。现在有不少学生受社会不良思潮影响,觉得毕业后的前途是由出身和家庭决定的,找工作就是“比爹妈”,如果没有关系和后门,就很能难有所作为,对于前途觉得非常的茫然无措,所以抱着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生观和随波逐流的价值观,天天浑浑噩噩,不思进取。针对这种情况,作为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和学生增加接触机会,不仅要在课堂上,还要利用各种机会耐心的与学生谈心和交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巩固在思想政治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思想政治教材中《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课时,老师可以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用真实的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2009年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丛飞是穷山沟里走出来的孩子,从小喜爱音乐,长大后虽然按照家人的期望在银行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还是辞掉了工作考取了沈阳音乐学院,并且靠自己艰苦打拼,在广州和深圳一带唱出了名气,但丛飞没有像现在有些歌星和影星一样,用挣来的钱供自己和家人享受甚至挥霍,而是在他短暂的37年人生中,使183名贫困儿童得到了上学的机会,累计捐款捐物达到300多万元,甚至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所及,自己累出了胃癌,无钱医治,陷入了困境,这时有些缺乏感恩之心的家长却还在索要学费,但丛飞却对自己的爱心奉献无怨无悔,去世后还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为活着的人带来了光明。 

而徐虎作为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平凡岗位上的一个普通房屋修理水电工人,出身贫寒,但他没有选择得过且过的混日子,而是从掏马桶和修水电等小事做起,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采取的夜间挂箱服务的方式,方便了居民的生活需要,却牺牲了自己的许多休息日和假期,成为全国房管行业的标兵和新时期的学习楷模。丛飞和徐虎职业不同、收入也不同、但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向社会展现出了自己的的人生价值。让所教的高中学生通过以上事例,充分认识和理解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不要抱怨出身的贫贱,而要在将来自己的人生路上,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并为此努力奋斗终生。 

二、联系学生实际根据思想政治内容引导学生走出人生迷途 

作为高中学生,情感日益丰富,交际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再只是周围的亲戚朋友和教师同学,还有各种素不相识的网友。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例如,对待学生早恋和网恋的问题,老师一方面不能视学生的恋情如洪水猛兽,如临大敌的在各种公开场合进行批评,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把一些学生本来只是处于朦胧状态的好感,曝光在众目睽睽之下,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可能把这些学生推到一起,变成了真正恋爱关系。另一方面也不能听之任之,高中学生毕竟在思想感情上还不成熟,不能正确对待异性之间的感情,如果让这些同学沉溺于所谓爱河之中,甚至离家出走和网友约会见面,不仅会影响学业,如果造成怀孕等后果,尤其更会对其中的女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和身体伤害,甚至影响终身幸福。所以教师要从尊重和关心学生的角度正确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早恋问题,运用思想政治内容帮助学生走出人生迷途。如可以根据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内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课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所有的矛盾发展中,又分为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和处于从属地位的次要矛盾,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不同的时期又可以互相转化,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看待早恋的问题,到了青春期这个阶段,对于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这是矛盾的普遍性,而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经历都不同,这是矛盾的特殊性,而在高中这个人生的重要学习阶段,谈情说爱只能处于次要矛盾阶段,将来大学毕业走向社会,那么恋爱结婚问题才会转化成主要矛盾。而

[1] [2] 

篇3

为了摸清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现状,本文综合了其他研究者针对大学生责任感意识问卷调查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座谈请教,直接与大学生进行责任感意识方面的谈话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责任感方面存在以下的问题:第一,一些大学生精神浮躁,充满迷茫情绪。“无聊”、“郁闷”等词汇是大学生口中的高频词汇。现在不少大学生很少关注时事政治、社会发展、国际动态,甚至对于学习生活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毫不在乎学习生活的意义在哪里。第二,部分大学生个人主义思想强烈,对家庭、学习缺少责任意识。校园中大学生群体里“月光族”“负翁”不在少数,不少大学生甚至为了购买高档手机、电脑借债度日,而这么做的背后实则是对家庭、自己的不负责任,攀比、个人享乐主义作祟。第三,一些大学生社会公德修养不够。在一次针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调研中,六成以上的大学生对“买饭插队、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自习室吵闹、公共场合情侣亲昵”等现象表示普遍存在。大学生群体理应是高素质、高修养的代表,但在实际情况中却大打折扣。

二、我国大学生责任感淡化成因分析

(一)个人原因。第一,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全面、理性。由于大学生心智还不完全成熟,加之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有可能使得他们形成对自私社会的错误认知,从而脱离社会主流发展。第二,大学生思想观念的错位。由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天子骄子的观念的影响,使得不少大学生对自己期望过高,当感到自己理想期望实现有困难的时候,就会人为设置思想障碍。第三是习惯养成的影响。不少学生从小便被灌输一种学习的目的即是为了上大学的思想,而不是经过学习明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二)社会原因。第一,社会的多元化影响。多元社会是一个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生活领域独立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形式多样化、人的个性独立化的社会。这就使得无论组织还是个人都不能兼顾他人或社会整体的利益,最终导致行为做事以单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第二,市场经济发展中错误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能够充分调动并发挥个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衍生出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对于大学生责任感意识养成极其不利。第三,中外文化交流中外国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现代一些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着个人享乐主义、个人极端主义等糟粕观念跟西方资本主义负面价值观、错误思潮的传入脱不了关系。

(三)家庭原因。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于大学生责任感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不少父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子女责任感意识的养成。不少父母在子女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把子女当成家庭的中心,大包大揽属于子女的责任,在子女的成长教育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传输作用。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很少独自承担属于自己的事情,从而远离挫折,导致“逆商”指数较低。

(四)学校原因。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的单一化模式,在学生责任感意识培养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第一,教育体制弊端对于学生培养的不良影响。第二,在我国教育传统中,缺少学生个性、人格的培养,过于单纯强调社会价值取向。第三,包括大学在内的学校教育,在日常课程安排和教师讲授教育中,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很少用社会实践教育来培养学生。

三、多措并举,切实增强大学生责任感意识

通过以上关于大学生责任感意识缺乏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责任感意识的形成主要通过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起作用。做好大学生责任感培养工作,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第一,大学生要着力提升自身认知水平。大学生必须深刻认识到责任感现状发展,从思想上重视责任感意识的培养,决不能自恃清高、漠然处之。只有将责任感思想观念深埋脑中,不断反省自己,树立积极向上的责任感观念意识,才能成长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