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药品监管能力建设

药品监管能力建设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0:39:0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药品监管能力建设,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药品监管能力建设

篇1

今年我镇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列入了年度工作报告,并通过创建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和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区这一契机,成立了由镇政府镇长、副镇长直接参与负责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制定《司徒镇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调整了司徒镇创建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和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并聘请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协管员、信息员(每村一名)和监督员,与各村、企事业单位签订《司徒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书》。对本镇辖区内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和涉药单位、农村流动厨师进行摸底调查,强化农村家宴和集体聚餐的监管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综合管理、协调能力建设,落实食品药品安全职责,形成广覆盖、网络化的立体式监管格局。

二、强化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能力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着力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水平、法律意识和工作能力。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实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智能力,加强对食品药品信息的综合管理和利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应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不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对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服务、涉药单位等各个环节,针对性地加强监测抽检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风险,提前进行预警告示。

三、强化全程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要加强农畜产品源头规范化管理,禁止使用三聚氰胺、瘦肉精等国家禁用药品、添加剂和生长激素行为,加强对食品生产小作坊的监管,建立食品添加剂可追溯制度,规范食品添加剂经营和使用,防治滥用和超量使用。严格落实食品药品流通许可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巡查监管农贸市场、小食品店和食品摊贩。加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确保100%餐饮服务单位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加大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培训力度。加强各类餐饮单位原料采购、制作加工、清洗消毒、食品储藏全过程的日常监督检查。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收运管理。同时加强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管理,禁止学校食堂或学生餐采购储存和使用亚硝酸盐、违规加工供应豆角、禁止学校食堂和学生餐制做凉菜,使学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100%。

目前,全镇13个行政村已经全部建起了食品药品工作站,并建起了群众监督网。并要求各村、职能部门要将《致全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个人)的一封信》发放到调查单位和个人手中;并对全镇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经营流通、餐饮服务四个环节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调查摸底清楚,并填写上报《司徒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表》,为各阶段的集中整顿提供本底资料。

四、开展专项整治,打击违法犯罪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职责的通知》,开展小作坊、小摊贩专项整治;二是加大对食品非法添加剂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的打击力度;三是开展餐厨废弃物专项整治;四是加强食用农产品、畜禽产品和农贸市场、工地、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场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五是开展畜禽屠宰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整治行动,并一定要加大行政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并严格按照《市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和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

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一是组织工商、质检、农林、食药监站等职能部门,利用“元旦”、春节期间、“五一”、国庆、的重要时段开展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等环节的专项检查和整治,及时查处上级明令禁止销售的药品,使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更上一层楼;二是联合环保、质检、工商加大对“地沟油”的整治力度。

篇2

新形势下,食品药品检验已经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检测工作,而是社会安全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对相关机构检测能力的建设,实现严格检测和标准检测十分重要。

一、我国食品药品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围绕食品药品的一大问题就是安全问题,打假治劣、防控质量安全仍十分重要。这就需要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加强自身管理,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科学的检测方法来保证食品、药品的安全。目前来说,我国食品、药品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近年来食品、药品生产、制造工业迅速发展,然而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手段却无法跟上行业发展;另外,检测机构人才的缺失也使得检测机构对食品药品的检测显得有心无力,造成食品药品安全。(2)检测技术的落后。近年来,国家已经加大了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检测条件也有所改善,但是实际上在监管过程中,高端仪器配备不足,很多检测手段和检测指标缺乏更加专业、精准的仪器设备,使得食品药品安全的检验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二、如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测能力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对于食品药品检验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然而传统的实验设备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检验工作,甚至对于相对严谨、精确的检验无法完成。所以,应当加强检测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新的高端仪器设备,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检测手段进行更加精确、完善的检验,从而使得检验结果更加准确,检测信息更加完善。同时也要对常规的设备进行检验更新、维护,保证检测设备的正常工作,满足检测需要。

2.制定完善检测标准

检测标准的制定既要在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补充,同时又要吸收国外检测标准中的优点和可取之处,补充我国检测标准,甚至进行标准的重新制定。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不断提高检测标准,同时也会提高检测环节的严密性,完善整个检测手段。在相关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尽最大限度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检测的科学性,从而使得行业检测标准更加准确、客观、公正。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食品药品的检验水平。因此,我国食品药品检测机构应加大对于人才素质的提高。既要加强在职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提高,进行有目的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完善;又要加强人员晋升的考核标准,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坚持“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优化管理层结构和人员配置。同时,也要选派优秀工作人员去国外专业机构进行技能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以跟上国际检验步伐,与国际检验标准接轨,使得我国检测手段和检测方式跟上国际标准。另外,各个层次的检验机构和兄弟单位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和沟通,使得检测人员和机构通过交流不断进行思想和方法的交换,提高检测能力。

4.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加强科研创新和能力建设是实现食品药品检验的有力保证。要加强科研能力创新和建设不能脱离药品检验这个根基,同时又应该进一步扩大这个根基,通过不断完善科研能力,来提高检测标准和手段,从而真正提高整个检验行业水平。近几年来,假药、劣质食品等通过添加化学制剂、添加剂等以低廉的品质冒充高品质药品食品,并且还利用相关政策漏洞和检测标准漏洞来通过检测,流入市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国家相关检测机构既要制定完善的食品药品检测标准,同时还要加大科研力度,科研力度的创新并不只是进行人员的提高,同时还要进行检测手段的创新,从而更加准确的判断伪劣制品,提高检验能力。

5.加强应急体系建设

近年来,有害食品、假药等造成的不良反应使得药监部门和药检部门受到很大质疑,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应急体系来进行合理防控和治理。这种应急检验能力并不是一时而成,而是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一种能力和作风。药检部门要建立的应急体系应该包括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在出现问题时能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挽救,从而将损失降低到最小,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结语

食品药品安全已经成为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人身健康,同时也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然而,我国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食品药品安全,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食品监管和安全建设两方面共同努力,双管齐下,切实保证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为国家的发展把好“健康”门。

参考文献:

[1]高文学,冯文. 加强检测能力建设 实现食品药品检验新跨越[J]. 中国药事,2012(12)

篇3

(二)加强协调联动,提高共治共管能力。

一是发挥食安办职能作用。强化综合协调,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共治共管,形成做好食药安全工作的强大合力。健全协调联动机制。根据机构改革的新情况,建立与区农业、卫生、公安等部门的工作协调衔接机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通报、联合执法、隐患排查、宣传教育、打击犯罪等方面的协调联动。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共治的制度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食品药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探索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并予以曝光,将失信企业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三是强化行业协会自律作用。支持行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调动社会各方面维护食药安全的积极性。

(三)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