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消防工程的重要性

消防工程的重要性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3:47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消防工程的重要性,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往往存在着多工种汇集,立体交叉作业的情况,同时,施工项目复杂多样,施工安全隐患较多,危险因素复杂,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大量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统计中,由于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安全防护管理措施不完善等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有很大比重,由此可见,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意义重大。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主要安全问题

安全生产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首要原则,然而,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仍有着较高的发生频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严重威胁建筑工程的生产安全。据有关部门对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相关统计,常见安全事故类型主要有:高空坠落、坍塌事故、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事故、机具伤害等,此外还包括车辆伤害、火灾及爆炸事故、中毒及窒息伤亡事故以及淹溺事故等,但相对发生频率较低。众多安全事故中高空坠落占事故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造成施工现场人员伤亡的主要事故类型。

据调查分析,造成大多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与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重视不足有关,具体表现为:(1)企业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培训不到位,导致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施工技术掌握不足,施工操作缺乏规范性,安全防护用具与设备的佩戴及应用不到位,同时缺乏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能力,导致大量安全事故的发生。(2)安全防护资金投入不足,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不完善,没有设置专门的安全经费,导致安全防护用具配置不全,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施工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3)安全防护设施管理不到位,作业面存在防护缺失现象,例如通道口防护棚搭缺失,或搭设不到位,地下作业通风机照明设施配置不足等,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1、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一旦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出现漏洞,就会产生大量的安全隐患,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经常存在着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的情况,高空作业项目也相对较多,如安全防护设施配置不到位,将极有可能导致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因此,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对于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进度

安全事故的发生必然会导致施工的中断,严重情况下,工程还可能被责令停工整改,如塌陷、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将会导致工程已完工部分受到破坏,这些都将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甚至导致工程无法在规定工期内竣工交付,无法实现工程的效益目标。而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能够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避免工程施工进度受到影响,对于保障工程施工效率,保障工程效益的良好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3、为施工企业打造良好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建筑行业内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建筑行业内,企业形象与业内口碑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事故的发生必然会对企业形象造成影响,安全生产能力差的建筑企业,是无法得到客户的信赖的,业务量也必然得不到提升,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够帮助企业打造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

1、设立安全防护管理专项资金,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施工企业应加强对安全防护工作的资金投入,为确保安全措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应设立安全防护管理专项资金,并通过严格的管理,确保专项资金取用的合理性,并通过专项资金的保障作用,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并设置专门的安全防护监督管理岗位,全方位保障安全防护设施配置到位,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进而保障施工安全。

2、完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也是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工作的有效措施,应加强对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全面综合的提高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并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与管理,确保安全防护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并对施工现场各项操作进行规范的管理,从而提高施工安全防护工作的有效性。

3、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施工培训

安全施工培训要从员工的行为入手,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确定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目标,倡导项目部及员工的共同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由此营造员工心理认同和具有团体凝聚力的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员工的行为,达到自律的目标。同时,通过安全防护能力的培训,使施工人员能够对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准确有效的排查,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性。

篇2

髋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较高,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步态,对晚期关节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最大限度的恢复和保留关节功能[1]。但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发生血栓,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探讨低分子肝素与中药血塞通及髋关节运动结合防治老年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龄为45~71岁,平均年龄(58.2±3.1)岁。排除标准:有血栓栓塞疾病史者;入组前3个月接受过溶栓治疗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下肢出现静脉硬化者;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法检查无静脉血栓者;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出现器质性病变者。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低分子肝素,术后12h开始给药,皮下注射,0.3ml/次,1次/d。连续给药3d,第4d开始前,药物剂量改为,0.4ml/次,1次/d。术后当天即开始髋关节运动。术后患者保持正确,抬高患肢,指导其患肢髋周肌群等长、等张收缩练习,运动训练以膝、髋关节主动运动为主;术后7~14d开始下床不负重活动;术后3个月患肢逐渐负重,以患者自我功能训练为主。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血塞通,静脉滴注:300mg/次,2次/d。应用造影及CT检查患者血栓情况,检查1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n(%)]表示,计数比较采用轶和(χ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血栓生成率为11.1%(3/27), 组血栓生成率为34.5%(10/29),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284,P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是置换成功与否的关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使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不明原因的病死率升高,所以术后预防血栓形成至关重要[2]。术后出现血管壁损伤,高凝状态和静脉血流缓慢均是出现血栓的原因。手术可对血管壁造成损伤,导致凝血酶原大量释放入血,纤溶系统的活性下降,导致血小板的黏附性增加,影响术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低分子肝素钙是肝素降解而成的小分子物质,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可抑制凝血酶而抑制血栓形成[3],而且低分子肝素半衰期短于普通肝素,应用肝素导致出血的机率也显著降低。术后患者长期卧床,血流缓慢也是导致血栓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术后应早期进行活动[4]。近年活血化瘀类中药广泛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血栓预防,本组应用血塞通配合低分子肝素及运动,取得了显著的预防血栓形成的效果。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甙,可以有效提高血清SOD 活性,降低血黏度及丙二醛含量,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并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受损[5]。

本组研究也表明,血塞通配合低分子肝素与运动结合,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具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方蕾.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延伸性护理和康复锻炼[J].江苏医药,2012,38(5):619-620.

[2]芦翠旁.简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过程[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O):241-242.

篇3

0.引言

建筑消防工程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够为建筑的消防提供有利的消防保障,建筑消防工程不仅要能够把火灾隐患扼制在萌芽状态,还要能够在发生火情的时候有效的控制火灾,避免火情的进一步扩大,而且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鉴于建筑消防工程职责的重要性,建筑消防工程的建设质量就显得特别重要。但从历史的教训中发现,目前建筑消防工程对火灾的预防和控制功能还是不够完善,仍然存在很大潜在的安全隐患,这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注意。

1.建筑消防工程隐患特点介绍

第一,建筑结构复杂,不利于人群疏散。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的楼层数不断增加,结构越来越复杂,这就为火情出现时人群的疏散带来了困难,疏散时间增加,垂直疏散距离增加等等,发生火灾时,人们会一瞬间集中在楼道中,很容易造成踩踏事件,更不利人群疏散。

第二,火势难以控制。通常情况下,建筑中都会有很多可燃物,遇到火灾就会猛烈燃烧,容易扩大火情,甚至还会产生大量的浓烟。而且,建筑中的排风道、管道井以及电梯间在没有实行防火隔离的情况下也会像烟囱一样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以至于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2.导致建筑消防工程隐患的原因

第一,建筑消防工程的设计问题。虽然国家对建筑消防工程的设计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规范,建筑消防工程的设计要严格按照要求制定,但很多单位为了缩短设计时间,没有完全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导致建筑消防工程的多个环节的设计不达标,这样就会个建筑消防工程埋下重大隐患。如今有很多单位严重缺乏责任心,没有把社会人们的利益放在心上,为了降低投入成本,获取巨大经济利益,擅自降低设计标准,这些不道德行为的存在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筑一旦发生危险事故,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第二,建筑消防工程设施质量问题。建筑消防工程设施的质量和建筑消防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就建筑过程目前的情况来看,用于监管建筑消防工程设施质量的法律制度仍然很不完善,对建筑消防系统实施检验的技术和手段也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在没有一个较系统的检测技术对建筑消防系统进行检测验收的情况下,就不能确定建筑消防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一定要求水平,建筑物就在这样未可知的情况下投入使用就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也是对人们生命和财产不负责任的表现。

另外,建筑施工单位在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的诸多违规操作也会给建筑消防工程造成安全隐患,如在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质量不合格或者耐火条件不达标的建筑材料,消防设备和消防装置进行安装时没有按照一定的标准操作,导致建筑消防工程中的消防设备和消防装置不符合按照标准,给建筑消防系统的真正运行造成很大难度,同时也给建筑消防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而且现在很多建筑单位为了减少投资成本,把建筑消防工程承包给消防工程单位进行施工,施工方为了赚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对建筑消防工程中的建筑材料也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

3.建筑消防工程隐患的预防对策

第一,建筑消防工程设计管理要完善。如今为了加强和改善建筑消防工程的建设,国家相关部门机构已经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用来规范对建筑消防工程设计管理,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必须在到达一定标准要求下才能获得资质证书,进而开展建筑消防工程设计业务。然而规章制度存在的价值远远比不上制度被落实的意义,因此,相关部门机构对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单位的管理和监督要一直处于严格状态,不能有一丝松懈,把好准入关节,以防有滥竽充数和投机取巧的不良情况出现。

第二,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完善。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消防工程的消防效果,所以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原则一定要实现高标准、严要求。对建筑消防工程的监管工作不能松懈,对建筑单位的的施工过程要进行全程全面管理和全面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建筑消防工程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杜绝擅自修改建筑消防工程设计的行为出现。而且对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的验收规范要不断加强,一旦在建筑消防工程的建设中出现有违规操作,要及时制止,并要求全面整改。最后,建筑消防工程施工所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很关键,所以也要由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和复查,制度严格的标准,如果使用建筑材料不符合标准或者不合格,绝不可以再进入施工场地。

第三,建筑消防工程设施管理要完善。建筑工程在全面竣工以后必须要经过消防管理部门的验收,并且验收合格之后才能投入到使用当中。另外,为了保证建筑消防系统能够正常运作,建筑消防工程设施的维护与日常管理是个关键问题。同时,建筑消防工程设施管理的完善这预防和减少建筑火灾发生有着重大意义。所以,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以后,建筑物业管理以及建筑使用单位对建筑消防工程设施要进行日常维护,并做定期保养,以便建筑消防系统在关键时刻能够正常运行。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建筑消防工程涉及到的所有设施实现日常检查、检测以及日常保养维护。

4.结语

消防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处于很重要很关键的地位,发挥着非常大的职能。建筑单位一定要意识到消防工程的重要性,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认真实施消防工程的各个设计和建设环节,加强消防工程材料和设施的质量管理,保障建筑消防工程的高质量水平,使其能够真正起到预防火灾,控制火灾的作用,进而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科]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