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工业经济形势

工业经济形势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2 18:14:1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工业经济形势,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工业经济形势

篇1

一、2015年10月国内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增长维持低位徘徊

 

2015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6%,比上月回落0.1百分点,维持低位徘徊态势。从三驾马车来看,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增速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回落,回落幅度变小。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1—9月份收窄0.5个百分点。由于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外部需求较为低迷,国际竞争更加激烈,10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4%,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47.5%,低于上月0.6个百分点,两个指数在临界点下方双双回落,对外贸易增长乏力,工业企业实现出货值10493亿元,同比名义下降3.1%。

 

(二)产业链下游行业增长态势好于产业链上游行业

 

2015年10月份,产业链下游行业增长态势好于产业链上游行业。分三大门类看,10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6.7%,与上月持平,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3%,较上月下降1个百分点,进入负增长状态。

 

分行业来看,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采矿和高耗能等传统行业增速减缓;二是装备制造业增速回升,其中汽车制造业受购置税优惠政策作用,自8月份开始结束负增长态势后增速迅猛,10月份增长7.3%,较上月加快4.6个百分点;三是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三)中部地区工业增长超过西部地区,成为增长最快区域

 

分地区看,2015年10月份,东部地区工业行业继续回调,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增长7.7%,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仍然是增长最快地区,西部地区增长7.6%,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4.6%,下降幅度有所加大。

 

(四)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收窄

 

2015年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降幅收窄,效益仍不乐观。2015年1—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7%,降幅比1—8月份收窄0.2个百分点。尽管1—9月份工业利润降幅收窄,但在当前工业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企业效益仍不乐观。1—9月份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于主营业务成本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为1.2%,而主营业务成本增长达到1.3%。9月当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0.5%,是多年来首次下降,表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进一步加剧。此外,受市场需求、价格、成本、库存等因素的影响,工业企业利润短期内难有起色。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美国工业生产增速下降为2010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PMI继续回落。欧元区经济温和增长,工业生产保持增长,PMI回升。日本工业生产持续回落,PMI明显回升。新兴经济体工业增速呈持续放缓的态势。巴西和俄罗斯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萎缩,物价居高不下。南非工业生产微弱增长,PMI略有回升。印度工业生产持续增长,PMI和对外贸易大幅下降。

 

(一)美国工业生产增速下降,PMI为2013年6月以来的新低

 

(1)工业生产增速下降为2010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9月份,美国工业总体产出指数(季调)同比增长0.39%,同比增速明显下降,是2010年2月以来的最低值。环比下降0.19%,是连续第2个月环比下降。9月份美国全部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为77.5%,较8月下降0.23个百分点。显示美国经济复苏缓慢。(2)PMI为2013年6月以来的新低。10月份,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1,较9月继续下降0.1,已连续4个月下降,是2013年6月以来的新低。(3)失业率下降。10月份,美国失业率(季调)为5.0%,比9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为自2008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4)PPI持续下降。10月份,美国PPI(季调)同比下降4.1%,环比下降0.3%,PPI连续第11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逆差缩小。9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季调)缩小至408亿美元,逆差同比减少5.5%,较8月缩小72亿美元;其中,美国出口总额(季调)为1879亿美元,同比下降3.7%,进口总额(季调)为2287亿美元,同比下降4%。

 

(二)欧元区工业生产保持增长,PMI上升

 

(1)工业生产保持增长。9月份,欧元区17国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1.7%,为连续第10个月保持正增长。环比下降0.3%。三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1.6%,比二季度上升了0.3个百分点。(2)PMI上升。10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3,比上月上升了0.3,恢复到8月的水平。(3)失业率为2012年4月以来的最低值。9月份,欧元区失业率(季调)为10.8%,比8月略有下降,为2012年4月以来的最低值。(4)PPI持续回落。9月份,欧元区17国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1%,比8月份降幅增大0.5个百分点,欧元区PPI自2013年8月以来已连续26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顺差扩大。9月份,欧元区18国贸易顺差(季调)为200.8亿欧元,较8月扩大11亿欧元,出口同比增长0.9%,进口同比下降1%。

 

(三)日本工业生产继续回落,PMI上升

 

(1)工业产出负增长。9月份,日本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下降0.9%,已连续2个月同比下降。9月份,日本产能利用率指数(季调,2010年=100)为97.4,同比下降2.9%,环比(季调)上升1.5%,为连续第9个月同比下降。(2)PMI大幅上升。10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4,比9月上升1.4。(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9月份,日本失业率(季调)为3.4%,与上月持平。(4)PPI持续大幅下降。10月份,日本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8%,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且降幅较大,环比下降0.6%。(5)贸易逆差缩小。9月份,日本贸易逆差为1158亿日元,较8月减少4557亿日元,出口额、进口额分别比8月增加5352亿、795亿日元。

 

(四)巴西工业生产持续萎缩,物价持续上升

 

(1)工业生产持续负增长。9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0.9%,环比下降3%,自2014年3月以来连续19个月同比负增长,且下降幅度还在加大。(2)PMI大幅下降。10月份,巴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44.1,较9月大幅下降2.9,为近年来的最低值。(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9月份,巴西六大城市失业率为7.6%,与8月持平,是2010年8月以来近61个月的最高值。(4)PPI大幅上涨。10月份,巴西PPI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大幅提高2.6个百分点,自3月份以来已连续8个月同比增速逐月加快。(5)贸易顺差减小。10月份,巴西贸易顺差为20亿美元,比上月减少9.5亿美元,进口同比萎缩28%,出口同比萎缩12%。

 

(五)南非工业生产增长,PMI下降

 

(1)工业生产增长。9月份,南非制造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0.4%,为连续第3个月的同比正增长,但增速下降。(2)PMI下降。10月份,南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季调)为48.1,比上月大幅度下降1.8,已连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下。(3)PPI增速持续上升。9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4)失业率上升。第三季度,南非失业率为25.5%,比第二季度上升0.5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缩小。9月份,南非贸易逆差为8.6亿兰特,比8月减少92.5亿兰特。进口额较上月减少44亿兰特,同比减少0.5%,出口额比上月减少48.6亿兰特,同比增长1.8%。

 

(六)印度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对外贸易大幅减少

 

(1)工业生产持续增长。9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6%,环比增长0.8%,已连续11个月同比正增长,但增速比上月的历史极值大幅回落。(2)PMI继续下降。10月份,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7,较上月下降0.5,已连续3个月下降。(3)PPI持续下降。9月份,印度批发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5%,连续11个月同比负增长,降低速度有所减缓。(4)对外贸易同比大幅下降。9月份,印度实现贸易逆差104.8亿美元,出口额为218亿美元,同比下降24%,进口额为323亿美元,同比下降25%,出口额和进口额都已连续10个月同比负增长。

 

(七)俄罗斯工业生产持续回落,对外贸易大幅下降

 

(1)工业生产持续回落。9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3.6%,连续8个月同比负增长,环比增长3.4%。(2)PMI继续回升。10月份,俄罗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2,较上月大幅上升1.1,结束了连续10个月位于荣枯线下的状态。(3)通货膨胀居高不下。9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大幅增长12.7%,增速略有下降,已连续8个月保持7%以上的增速,环比下降1.1%。(4)失业率略下降。9月份,俄罗斯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5)对外贸易大幅萎缩。8月份,俄罗斯贸易顺差为96.1亿美元,同比下降20%,其中出口额同比下降30.8%,进口额同比下降35.5%。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及趋势分析

 

(一)2015年10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持续低迷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5年10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持续低迷。多项指标依旧处在偏冷区间,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三月位于荣枯线下,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持续在偏冷区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处在偏冷区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转好迹象不明显;货运量依旧处在偏冷区间。发电量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向好势头,代表货币政策信号的M1—M0表现积极,对工业经济稳定起到支撑作用。

 

(二)2015年11月份工业增速延续低位徘徊态势,工业经济仍然面临较为复杂的局面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预示工业增速延续低位徘徊态势,工业经济仍然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局面,后继增长仍乏力。11月份工业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去库存、去产能任务仍然很艰巨。今年2月份以来,工业企业产品存货量呈上升趋势,表明当前我国企业仍然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而相对于企业层面的去库存压力,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压力更为明显。10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等传统行业继续压缩生产,化解产能,高耗能行业PMI为47.8%,持续低于临界点。二是投资下滑的风险还未消除。2015年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0%,增速比1—9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继续呈回落走势。三是进出口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由于近期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加之8月份汇市中间价报价机制调整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继续面临下行压力,制造业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四是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缓解态势不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弱、融资难、融资贵等瓶颈依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绊脚石”。2015年10月份,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7%和46.6%,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

 

篇2

一、2015年7月份国内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增速回调,下行压力较大

 

2015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较6月份下降0.8个百分点,一改前三个月微弱上升趋势,显示当前工业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趋紧。从三驾马车看,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来自于固定资产投资。2015年7月固定资产完成额累计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增幅趋缓,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解释。短期内,产销率长期低于98%,去库存压力不断累积,企业投资的积极性较差。长期内,一方面,受产能过剩的影响,传统领域的资本回报率较低,固定资产投资积极性受抑制,另一方面,新兴领域高利润环节更多依赖于研发投入而非固定资产投资,靠高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失去支撑。除此之外,消费和出口也不容乐观。一方面,受到资产市场收入效应的影响,自3月份以来,消费连续四个月上涨,而随着股票市场回调,资产价值大幅缩水,消费受抑制;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再工业化程度加深,外围市场的改善并没有带动国内出口的增长,工业品出货值连续四月负增长。

 

(二)产业链上游行业呈恢复性增长,出口依赖型行业增幅回落明显

 

2015年7月份,受出口下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减少等因素影响,出口比重较多的行业和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增速降幅显著。分三大门类看,7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较上个月提高2.9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6.6%,将上个月下降1.1个百分点;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2%,较上月下降2.3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产业链上游行业呈恢复性增长态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各种资源能源开采业增长较快;二是出口依赖型行业增幅回落较显著,纺织、服装业增速仅为3.6%,较上个月减少0.8个百分点;三是与基建领域相关的行业增幅较快。

 

(三)东中西地区增速普遍下降,东部地区下降趋势最为显著

 

2015年7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普遍回调,其中东部地区回调趋势最为显著。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0%、7.4%和7.9%。三方面因素造成东部地区下滑幅度较大。首先,东部地区开放程度最高,更容易受对外贸易景气度的影响。2015年7月,一般贸易出口额同比下滑5.8%,较6月下降12.9个百分点,其中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同比下滑9.5%,进料加工贸易同比下滑13.1%,分别较上月下降5.4个百分点、6.9个百分点,国际参与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大。其次,受工业发展阶段的影响,政策可作用空间较少。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处在工业化后期,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可开发空间较小,政府逆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作用空间有限。第三,服务业的相对较高的利润吸引了民间投资,挤压工业行业投资资金。

 

(四)工业企业盈利能力持续回升,并向中高端市场迈进

 

2015年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持续回升,但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仍为负值。除了企业在股票等资本市场投资收益的增加外,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缓慢回升也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2015年以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下滑,尽管众多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中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逐渐从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向提质增效的增长模式转变。长期以来由于利润空间较大,中低端产品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利用资金优势,扩大规模既能拓展盈利空间,高回报、高风险的研发投入受抑制;随着国内产能过剩的出现,旧有的生产技术以及产品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为拓展利润空间,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始转向高技术领域,经济效益逐步显现。2015年6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1.4%,环比提高23个百分点,成为本轮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缓慢增长的支撑点之一。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2015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工业好于新兴经济体。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工业生产缓慢增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保持在52以上略有回落,失业率持续下降。欧元区工业生产缓慢回升,失业率持续下降,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日本工业弱势复苏,制造业PMI为5个月以来的新高。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增长乏力。俄罗斯、巴西和南非工业生产萎缩,通货膨胀加剧。印度工业表现突出,通货膨胀持续下降,PMI不断提高。

 

(一)美国工业生产缓慢增长

 

(1)工业生产缓慢增长。6月份,美国工业总体产出指数(季调)同比增长1.5%,同比增速连续7个月下降。环比增长0.33%,是4月、5月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以来的首次回升。6月份美国全部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为78.4%,较5月上升0.15个百分点。(2)PMI回落。7月份,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7,较6月下降0.8。(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7月份,美国失业率(季调)为5.3%,与6月持平,为自2008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4)PPI持续下降。6月份,美国PPI(季调)同比下降2.5%,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逆差增大。6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季调)扩大至438.4亿美元,较前月增大29亿美元;其中,美国出口总额(季调)为1885.8亿美元,进口总额(季调)为2324.1亿美元。

 

(二)欧元区工业生产持续回升

 

(1)工业生产持续回升。6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1.3%,为连续第7个月正增长。二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1.3%,比一季度上升了1.1个百分点。(2)PMI略有下降。7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4,比上月下降了0.1。(3)失业率持续下降。6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1.1%,已连续3个月保持这一水平,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低值。(4)PPI降幅收窄。6月份,欧元区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2%,降幅较前月收窄0.2个百分点,欧元区PPI自2013年8月以来连续23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顺差缩小。5月份,欧元区贸易顺差(季调)为212.1亿欧元,较4月减少27.2亿欧元。

 

(三)日本工业生产微弱增长,PMI处于5个月以来的新高

 

(1)工业产出微弱增长。6月份,日本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增长0.82%,自2月以来连续第5个月低于2005年的水平。6月份,日本产能利用率指数(季调)同比下降2.3%,环比上升0.7个百分点,为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2)PMI回升。7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2,比6月上升1.1,为5个月以来的新高。(3)失业率略有上升。6月份,日本失业率(季调)为3.4%,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4)PPI持续下降。7月份,日本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5)贸易逆差大幅减少。6月份,日本贸易逆差为704.9亿日元,较5月减少1500.6亿日元。

 

(四)巴西工业持续萎缩

 

(1)工业生产持续萎缩。6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为同比下降3.2%,环比下降0.86%,自2014年3月以来连续16个月同比负增长。(2)PMI小幅回升。7月份,巴西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升至47.2,较6月上升0.7,连续第2个月回升,为连续第6个月位于荣枯线下。(3)失业率持续上升。6月份,巴西六大城市失业率为6.9%,较前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上升,达到2010年8月以来近59个月的新高。(4)PPI上涨。7月份,巴西PPI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提高1.9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且增速逐月加快。(5)贸易顺差减少。7月份,巴西贸易顺差为23.8亿美元,比上月减少21.5亿美元,连续第5个月保持顺差。

 

(五)南非工业生产持续回落

 

(1)工业生产持续回落。6月份,南非制造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下降1.03%,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2)PMI与上月持平。7月份,南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季调)为51.4,与上月持平,连续3个月维持在50以上。(3)PPI小幅上升。6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长3.7%,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达到近6个月的新高。(4)失业率下降。二季度,南非失业率为25%,比一季度降低1.4个百分点。(5)贸易顺差增大。6月份实现贸易顺差58亿兰特,较前月提高8.6亿兰特。

 

(六)印度工业增长,PMI达到近6个月的新高

 

(1)工业生产增长。6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8%,连续8个月同比正增长。(2)PMI回升。7月份,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2.7,较上月提高1.4,达到近6个月的新高。(3)PPI持续下降。6月份,印度批发价格指数WPI同比下降2.4%,连续8个月同比负增长,印度WPI同比增速近一年来逐月下降。(4)对外贸易同比下降。6月份,印度出口额为222.9亿美元,同比下降15.8%,进口额为331.2亿美元,同比下降13.4%,实现贸易逆差108.3亿美元,出口额和进口额都已连续7个月同比负增长。

 

(七)俄罗斯工业大幅萎缩,物价增速居高不下

 

(1)工业生产大幅萎缩。6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下降3.96%,连续5个月同比负增长,环比下降0.1%,连续3个月环比负增长。(2)PMI下降。7月份,俄罗斯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8.3,较上月下降0.4,已连续8个月低于50。(3)通货膨胀居高不下。6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大幅增长13.1%,增速较上月下降了0.3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保持7%以上的增速。(4)失业率持续下降。6月份,俄罗斯失业率为5.4%,已连续4个月下降。(5)对外贸易减少。6月份,俄罗斯贸易顺差为137.8亿美元,同比下降1%,其中出口额同比下降25.6%,进口额同比下降38%。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和趋势分析

 

课题组采用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和IIE景气指数判断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主要用于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IIE景气指数主要用于预测分析工业经济月度同比增速变化和工业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2015年7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偏冷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5年7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落在偏冷区间。多项指标出现偏冷趋势:工业增加值增速降幅较大;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降至荣枯线,其中新订单指数已降至荣枯线之下;发电量落入偏冷区间;固定资产完成额持续下滑,创2001年以来新低,一般贸易出口额出现负增长;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降至94.6,降幅创六年来新低,工业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受第三产业拉动,M1—M0从偏冷区间返回正常区间,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尽管环比下滑,仍处在正常区间。

 

(二)2015年8月份工业经济增速将保持小幅回升态势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预示,8月份工业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外围市场运行平稳,美国、欧盟制造业PMI分别为52.7、52.4,较之上月略有回调,但依旧在荣枯线之上。然而,国内形势不容乐观:房地产销售增速回升,但商品房施工面积持续下滑,去库存压力显著;工业产品产量普遍下滑,焦炭、乙烯、生铁、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受制度改革和政策调整影响,股票市场进入调整期。整体而言,8月份,工业下行压力较大。

 

当前多地受夏季高温、暴雨、台风等天气以及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滑的影响,工业生产增速在企稳进程中出现小幅波动,制造业PMI等指标也略有回落,但总体变化不大。这说明当前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企稳趋势还并不稳定。但同时一些积极和有利因素也在不断释放,使工业经济在短期内缓慢企稳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工业结构调整将会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虽然工业增速整体回落,但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和投资都保持了较快的增长。7月份,高技术产业增长9.6%,比6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细分行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行业增加值增长34.6%,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增长19.7%,通讯设备制造增长15.5%等。在汽车产量总体下降的情况下,部分新兴产品如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增长32.9%,新能源汽车增长3倍以上;同时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增速回落。1—7月份,全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1%。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同比增长6.3%,增速比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且每个高耗能行业均出现了投资增速回落的现象。这种工业发展态势逐步重构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工业经济企稳蓄积力量。

 

二是虽然基建投资增速小幅回落,但剃除季节因素,未来增长潜力巨大。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较为乐观。其中建筑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虽然受高温天气影响,建筑企业生产活动有所减少,但其商务活动指数仍居于60%的高位,且市场需求扩张的态势依然很强劲;基建投资中民营资本增长加快;2014年下半年,发改委密集批复了机场、铁路等多项基础建设项目,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实施,加之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其对基建投资增长的带动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三是住宅投资增速开始回升,商品房销售继续回暖。7月份,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较6月份进一步缩小,房地产开发投资现企稳迹象;住宅投资增速在经历了一年半的下行之后,开始回升,这将对下一步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产生明显的拉动作用;1—7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长6.1%,增速比1—6月份提高2.2个百分点,住宅销售增长较快,7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3.03,比6月份提高了0.4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回升。房地产开发和投资的企稳,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于投资和增长的稳定。

 

四是政府稳增长力度继续加大,政策利好持续显现。近几年,国家围绕“稳增长”和“调结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策的作用逐渐显现,并呈现出累积效应。“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提出和不断落实,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企业过剩产能转出等提供了机遇和政策支撑,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对工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

 

篇3

(一)工业经济增速回升

2014年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比8月和去年同期分别上升1.1和-2.2个百分点。从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外需回升是支撑工业增速反弹的重要原因,9月工业品出货值同比增长10.6%,较8月大幅提升5.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9月份进一步下滑到近年以来的最低点11.6%,对工业经济增长形成了较大压力。需要指出的是,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投资依然保持高位增长,1―9月份累计增速达22.2%,尤其是铁路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25.1%,对工业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二)高技术、高加工度产业增长较快,部分采掘行业跌幅大幅收窄

2014年9月份,多数行业增速较上月有所回升,高技术、高加工度产业增长较快,部分采掘行业增幅明显。从分行业增速来看,9月份增长最快的是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速达20.5%;此外增速达到10%以上的行业由6个增至11个,其中新增行业多为高技术产业或高加工度产业,比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从增幅来看,在41个大类行业中,有28个行业增速较上月回升,13个行业继续下滑,1个行业由升转降。其中,增幅在5%以上的6个行业中,有一半属采掘业,分别是其他采矿业,开采辅助活动及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主要是在前几期大幅下跌的基础上跌幅有所收窄。此外,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在经历7、8月份的异常低增长后,9月大幅提升15.7个百分点,重回高增长行列。相比之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则由上月增长最快的行业大幅下降6.4个百分点至9.7%,成为本月降幅最大的行业。

(三)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速均明显回升,部分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初现成效

2014年9月份,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3%、8.1%和10.7%,比上月回升1.0、1.0和1.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不少省市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重庆顺应制造业智能化趋势,积极发展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型产业,1―9月份工业增速持续保持在12%左右,排名仅次于海南;江西以产业集群发展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有效弥补了长期制约其工业增长的“总量不大、实力不强、结构不优”的短板,1―9月工业累计同比增速达11.8%,排在全国第四位。相比之下,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河北等重工业以及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或产业结构单一的省份工业增长未有明显起色,其中山西和辽宁在8月份低速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放缓至负增长,成为9月份全国工业增长最慢的两个省份。

(四)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下降,8月份利润增速大幅下滑

2014年1―8月份,受国内需求走弱与工业品价格加速下跌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与主营活动利润额累计同比增速均明显回落,主营业务利润率也略有下降。从当月数据来看,8月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6%,较7月同比增长13.5%显著下滑,但考虑到8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大跌的情况,利润增速的这一下滑大致在意料之中。从趋势上看,今年以来工业企业盈利能力经历了一轮较为明显的“由弱转强、再由强转弱”的变化。这一波动趋势反映了两个现象:一是国内需求下滑与供给收缩之间不断寻求再平衡;二是当前工业企业的政策依赖性依然较强。上半年,受“稳增长、微刺激”等政策提振,国内需求下降慢于供给收缩,促使工业品价格跌势减缓,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恢复;但随着下半年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内需的加速下降打破上述格局,致使产品价格加速下跌,企业盈利再次恶化。如此,基于9月份以来政策刺激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盈利能力相应改善的可能性较大。

二、国外工业经济形势

近期,全球工业活动普遍走弱,制造业呈现疲软迹象。9月份,美国、欧元区、日本制造业PMI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主要新兴经济体中,除南非外,制造业PMI均有所下滑。另外,受国际大宗商品下跌等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工业品出厂价格普遍回落。短期内,随着市场对联储推延加息的预期增强,以及欧洲更宽松货币政策逐步落实,这一趋势有望得到改善。

(一)美国制造业PMI创3个月新低

(1)工业生产活跃。9月份,美国制造业工业生产指数102.3,同比上升4.11%;产能利用率为79.32%,略高于上月,接近1972―2012年间美国工业整体设备开工率80.1%的平均值。(2)PMI创三个月新低。9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56.6,较前月下降2.4,创三个月新低。(3)失业率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9月份,美国非农部门新增就业岗位28.4万个,美国失业率也从上个月的6.1%降至5.9%,这也是2008年7月以来美国失业率首次降至6%以下。(4)PPI环比下降。9月份,美国PPI同比上升2.1%,环比下降0.2%,环比连续两个月负增长。(5)贸易逆差收窄。8月份,美国贸易逆差为401亿美元,同比下降1.5%;美国出口总额为1984.6亿美元,同比增长4.12%;进口总额为2385.7亿美元,同比增长3.67%。

(二)欧元区工业生产回落,PMI继续下降

(1)工业生产回落。8月份,欧元区工业生产同比下降1.9%,环比下降1.8%。三季度欧元区产能利用率为80.2%,比二季度提高了0.6个百分点。(2)PMI继续下降。9月份,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2,较上月下降0.5,但仍连续15个月高于荣枯线。(3)失业率与上月持平。8月份,欧元区失业率为11.5%,连续3个月持平。PPI持续下降。8月份,欧元区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1%。(3)贸易顺差缩减。8月份,欧元区经季节调整出口环比下滑0.9%,进口环比下滑3.1%;欧元区对外商品贸易顺差缩减至158亿欧元,较上月减少31亿欧元。

(三)日本工业生产回落,PMI小幅下滑

(1)工业产出回落。8月份,日本工业生产指数由7月份97降至95.2;产能指数与上月的持平。(2)PMI回落。9月份,日本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7,较上月回落0.5。(3)失业率下降。8月份,日本失业率为3.5%,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4)PPI下降。9月份,日本PPI同比增长3.51%,增幅较7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小幅收窄。8月份,日本商品贸易逆差收窄至9497亿日元。其中,出口额57063亿日元,同比下降1.31%;商品进口66560亿日元,同比下降1.44%。

(四)巴西制造业 PMI再次降至荣枯线下

(1)工业生产回升。8月份,巴西工业生产指数为98.9,环比增加0.7%。(2)PMI降至荣枯线下。9月份,巴西PMI由8月份的50.2降至49.3,再次降至荣枯线下。(3)就业指数小幅回落。8月份,巴西就业指数98.84,较7月份略有下降;就业指数连续3个月处于100以下。(4)PPI持续幅回落。9月份,巴西PPI已从4月的8.68%回落到1.89%。(5)近半年首次出现贸易逆差。9月份,巴西出口196.2亿美元,进口205.6亿美元,贸易逆差9.4亿美元。

(五)南非工业生产持续回落,PMI在5个月后重回荣枯线上

(1)工业生产持续下滑。8月份,南非工业生产指数为104,同比下降1.41%。(2)PMI升至荣枯线上。9月份,南非PMI为52.6,连续5个月处于荣枯线下后再次位居荣枯线上。(3)PPI处于高位。8月份,南非PPI同比增速为7.2 %,今年以来南非PPI一直处于7%以上的高位。(4)失业率略有回升。三季度,南非失业率达到25.5%,比二季度上升了0.3个百分点。(5)贸易逆差大幅回升。8月份,南非出口772.4亿兰特,同比增长9.6%;进口935.3亿兰特,同比增长4.1%;实现贸易逆差163亿兰特。

(六)印度工业运行平稳,PMI连续11个月处于荣枯线上

(1)工业生产小幅回升。8月份,印度工业生产指数166.1,同比上升0.42%。(2)PMI略有回落。9月份,印度PMI为51较上月略有回落,连续11个月处于荣枯线上。(3)PPI下降。9月份,印度PPI同比增长2.38%,增速较8月份下降1.3个百分点。(4)贸易逆差扩大。9月份,印度贸易逆差142.5亿美元,创去年8月以来新高。其中,出口289亿美元,同比上涨2.73%;进口431.5亿,同比增长26%。

(七)俄罗斯工业生产回升,PMI小幅下降

(1)工业生产回升。9月份,俄罗斯工业生产指数为106.5,环比上升1.4%。(2)PMI小幅下降。9月份,俄罗斯制造业PMI50.4,小幅下降,这是PMI持续3个月位于荣枯线上。(3)PPI持续回落。9月份,俄罗斯PPI同比增长3.5%,环比下降0.8%。(4)失业率略有下降。8月份,俄罗斯失业率4.8%,略低于上月。(5)贸易顺差回落。8月份,俄罗斯出口额降至409.4亿美元,同比下降3.7%;进口额增至250.9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实现贸易顺差158.5亿美元,较上月减少92.4亿美元。

三、当前我国工业经济景气判断和趋势分析

课题组采用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和IIE景气指数判断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主要用于对工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IIE景气指数主要用于预测分析工业经济月度同比增速变化和工业经济形势的变化。

(一)9月份工业经济景气度有所回升

从IIE工业经济运行监测信号图来看,2014年9月份工业经济触底反弹,景气度相比于8月份小幅回升。具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贸易进口额、M1-M0等代表最终需求的指标和代表生产活跃度的工业品出产价格指标均依然处在偏冷区间;代表生产活跃度发电量和货运量已经从偏冷和过冷区间恢复到正常区间;一般贸易出口额与采购经理人指数发出积极信号。

(二)10月份工业经济有望继续小幅改善

IIE景气指数先行指数连续4个月显示触底回升迹象,预示2014年10月份工业经济将延续9月份回升势头,但力度不强。焦炭、铝材、乙烯、生铁和粗钢等产量数据受“去库存”影响,同比增速均出现回落;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延续之前的低迷态势,但施工面积逐步回升;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出现分化,资本市场套利现象加剧;货币供应量增幅放缓,企业资金链吃紧;美国制造业PMI触顶回落,但是依然达56.7,欧元区制造业PMI持续位于枯荣线之上。

9月份工业增速反弹,发电量、货运量回升等诸多证据显示,工业经济最坏的时刻似乎正在过去。但是,做出这一判断仍要非常小心:一是9月份工业用电量虽较上月有所回升,但仍与7月份存在较大差距,反映当前工业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二是更多反映中小企业活动的汇丰制造业PMI在10月份虽出现回升,但其主要得益于就业指数的改善,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有所下滑;三是8月份工业增速的异常疲弱可能具有一定“误导”性,2013年8月工业增速为17个月来的最高水平,这一基数效应对今年8月份的增速水平产生较大扰动,若去掉这一因素,则可以认为工业生产9月份相对于8月份的回升力度并不大。

另一个颇受关注的事实是面对CPI深度回落、PPI加速下跌,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正面临陷入“通缩”的风险。客观地看,价格持续下跌确实给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困难,但就中国现实来看,“通缩”的证据并不充分。首先,历史上任何一次恶性通缩,都以前期的恶性货币信用扩张及与之相伴随的严重通胀为基础,而当前的货币政策环境并不符合这一条件。其次,近期PPI加速下跌除受内需不足影响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显著下滑也是重要原因,这使得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工业品价格普遍回落。最后,PPI连续31个月负增长更多反映了本轮去产能的方式更为市场化,国家倾向于支持通过市场力量来消化产能过剩,而不是“强制关停”,这意味着工业品达到供需平衡,PPI同比转正,经历的周期更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