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工业经济培训

工业经济培训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08:31:4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工业经济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工业经济培训

篇1

科学家提出,由于培养目标的变化,从教育教学法的角度出发,必须对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而钳工培训到了中期阶段,他们的技能日趋成熟,难以感受到明显的进步和成就感,心理疲劳加剧,产生厌烦情绪,训练热情下降,兴趣消失,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导致技能水平停滞不前的这种现象会出现在钳工技能培训的过程中,所以解决这种问题势在必行。

一、机修钳工高技能人员培训现状

以往的高技能培训,更多地沿袭学历培训的教学方法,即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学生被动接受,感到很枯燥、乏味,太抽象,总有种琢磨不透的感觉,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方法陈旧、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等现象。

现有的教育体制受工业社会“标准化”、大批量生产的影响,要求所有学员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样的学习内容,而不考虑个体的接受能力与应用能力。其结果是不少学员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不能在平时工作中充分体现发挥。因此,墨守成规的教学机制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走向恶性循环。这些培养方式明显不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需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有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钳工职业技能培训中遇到瓶颈的原因探析

钳工技能训练过程中出现瓶颈,遇到困难,一般出现在中级工形成前后,主要原因如下:

1.从客观上讲,由于钳工技能训练单调、枯燥,体力消耗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提高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式、方法尚未形成,身体疲劳,进而产生厌倦情绪,使注意力涣散,兴趣降低,产生了延误、灰心等消极的情绪状态。

2.从主观上讲,有的学生意志品质较差,产生自满情绪,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信心不足;还有的学生操作方法不甚妥当。

三、钳工职业技能培训中解决瓶颈期的方法

(一)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掌握技能的操作要领

钳工基本功的训练,一定要强调动作姿势的正确、规范,质量要求可适当降低,但决不允许采用“小聪明”的方法来获得质量而不讲动作要领。否则,坏习惯形成后,不仅以后的质量要求很难提高,而且动作姿势难以改正。开始练习时要慢一些,把动作分解,使学生由局部到整体、由静态到动态地逐步掌握操作要领,保证训练的准确性。比如在练习錾削时,可把錾削技能分解成摆臂、瞄准錾子、击锤等几个动作分别练习,然后连成一个整体,进行连续练习,从而使学生正确、规范地掌握操作技能。

(二)激发培养学习动机,提高技能训练成效

学生要系统地掌握钳工操作技能,必须通过反复地训练,需要有较稳定、较持久的训练动力,付出艰苦的努力。要通过创设训练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训练兴趣。通过分层次递进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志向水平。在钳工技能训练中,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采取分层次进行递进式训练。比如在燕尾件锉配中,需要用到的操作技能有锯削、锉削、錾削、钻孔、铰孔等,其中只要有一项基本操作技能不过关,就会影响到工件整体的加工质量。对操作潜能较弱的学生,要加强指导帮助,督促他们反复练习未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努力使其达到专业统一要求的训练技能目标。

(三)适当分配训练时间,消除技能训练疲劳

技能的形成要有足够的训练次数和时间进行强化,应将训练时间分成若干段,避免过度集中影响疲劳和训练效果。集中学习,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学生通过连续训练,达到技能训练目标的学习方法。分散学习,则是在学习中途安排恰当的休息时间,训练存在着间断性。从理论上讲,分散学习效果好,有利于消除实习疲劳,克服技能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瓶颈期。

(四)训练方式要多样化或交替进行

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积极性,保持高度注意力。钳工技能训练是学生体力与智力交融、消耗很大的劳动,很容易疲劳,很容易产生注意力转移,有的还容易因枯燥、疲劳发生教学的抵触情绪。采用多样化练习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克服这一倾向。比如,理论与训练交替、休息与训练交替、业余娱乐与训练交替。必要时还可以把其他形式教学手段引入实训教学,如观看操作录象、外出到企业参观等。也可以组织讨论会,指导组织学生讨论本堂训练课的收获与创新,最后由教师总结,通过讨论交流学习,集思广益。

(五)加强技能考核,激发训练积极性

技能训练过程中,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严格考核是促进主动学习、克服抑制状态、提高技能水平的外部动力。每一课题结束后,要善于进行总结,其目的是指出学生在该训练阶段独立工作的成果,对其训练作出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同时,根据制订训练要求进行分阶段技能达标。

篇2

外国经济专家认为,除了德国政府大力扶持出口产业以及其它种种经济技术原因以外,很重要的经验是全国上下都极其重视对职工的培训,始终将职工的素质视为推动外贸出口的重要保证。

培训从学徒开始良好的职工素质来源于完善的职工培训制度。德国企业管理的一个特点,是其独一无二的学徒制度。大多数16岁的青少年必须在自己所选择的行业中当3年学徒。一周内有4天留在工厂里,第5天则返回职业学校,接受理论课程训练。德国法律没有强制各工厂接受学徒,但到目前为止,已有45万家工厂实行这种制度,工会在约450个行业中强制规定,必须有学徒经历才能被聘为正式员工。学徒制度的普及,不仅减少了青少年犯罪与失业率,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新一代员工的职业道德,让年轻人拥有专业技能,使技术扎根于基层员工。

另一个特点是以产品为基础的顾客导向战略。美式管理的顾客至上原则,着重积极的行销研究和策划,同时注意有效地处理顾客的抱怨。对德国人来说,产品品质无懈可击,耐用、如期交货、加强售后服务等,才是吸引顾客的秘诀。

篇3

1、进一步转变职工思想观念,提高了职工学习的自觉性。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我们通过形势任务教育,让职工清楚地了解我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使他们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增强主人翁意识;通过“目标大讨论”活动,使职工充分意识到企业的发展与职工利益紧密相联,意识到不断自我提高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使职工认识到不学就会掉队,就会被淘汰,从而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职工学习的自觉性。

2、结合实际,拓展灵活多样的方式。

以岗位为主要阵地,以队、班组培训为主,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一是继续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每季一赛”的“四个一”活动,使职工日积月累掌握技术。二是在作业区生产办的组织下围绕安全生产开展“平安生产”知识培训活动;三是与厂培训活动相结合,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内外管理和技术经验交流活动。今年我区分别组织业务骨干和管理干部与黄珏、金东两作业区进行了交流学习。四是继续在职工中开展了“手拉手,结对子”的互帮互学活动和新老职工间的“师带徒”活动。五是改变过去教师在台上讲,学员在台下听、记的古板方式,实行互动式教学,有问题就在课堂上就提出来讨论,使职工真正掌握了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六是在作业区网站上开辟培训课堂,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放到网上,使学员可以下载反复学习。七是鼓励发展各种积极实用的技能,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支持职工参加各类形式的全国成人函授、自学学历考试,激励职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现全区有20多名职工经业余函授学习考试拿到了大专学历,不少技师级职工还参加了全国本科自学考试。

此外区生产办和各基层队还结合全区生产经营开展了各种业务评比活动,如地质资料评比活动,仿宋字竞赛活动,以井组分析为单位的职工地质动态分析评比活动等等。

3、利用优势,统一规划、集中培训。

针对技能培训方面不平衡现象,我们利用我区培训场地和师资两大优势,加大了职工培训力度,拿出了“狠”招。一是凝聚全区师资力量组建培训小组。10月份,我区从基层专门抽调业务能力较强的技师参与区培训工作,克服了过去由于兼管而造成工作不到位的缺陷。二是组织职工脱产培训。我们结合不同工种特点,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织举办采油、集输、锅炉三个主要工种的职工进行“应知应会”脱产培训,多数职工都是放弃休假时间参加培训。此次轮训我们避免空洞说教,内容贴近职工实际,重点放在提高职工岗位技能和故障处理的应急能力的实践操作上,职工一致反映培训效果良好,使培训效率大为提高。接下来,我们还将举办以提高班组管理水平的班组长培训班,为我区整体素质的提高再奠坚实的基础。

4、加大考核力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为了更好地促进职工培训工作,我们加大了考核力度。首先,在培训中不仅对职工进行考核,而且对主管干部和专业教员也同样进行考核,做到“严考核、硬兑现”。对取得好成绩的学员进行奖励,同时对表现差的学员和教员也进行适当的处罚和兑现,真正将培训与个人奖金挂钩。其次,把平时不定期检查、“基础工作”检查作为一种手段,对职工进行现场抽考,把职工抽考成绩也纳入考核中,促使职工时时学,处处学,避免发生职工“临时抱佛脚”的弊病。第三,将每次考试前三名的同志推荐申报岗位明星。第四、制定岗位成才奖励实施办法,对认真钻研业务,勤奋好学,成绩突出者进行奖励。如针对张建民在总公司、局技术大赛中取得的好成绩,及时给予了奖励,并将其事迹在全区职工中弘扬。年终,还将对评出的岗位学习标兵进行奖励,让职工在岗位工作中积极争当岗位能手。

今年,我区的技术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我区达标创优目标的实现,为我区全年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为各项工作的的有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区的职工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不足:

1、师资力量技术水平还需不断提高。

虽然我区技师队伍在不断壮大,但由于职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有较高水平的培训师资力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师资力量技术水平还需不断充实,以满足实际需要。

2、培训内容还未完全与实际挂钩,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生产。

培训的目的是更有利于安全和生产,但是不管是哪级培训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培训与生产脱节的现象。培训内容、方式创新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培训效果。

3、技术水平发展不平衡。

我区近20个工种,工种间的技术水平十分不平衡,且个人之间发展也极其不平衡。

4、工人骨干还未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区有一批技术能手和技术尖子,但是我区还未能很好地组织他们开展传、帮、带活动,没有真正发挥他们的技术骨干作用。

三、下步工作打算

从我区的职工培训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看,下面几项工作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1、进一步转变职工学习思想,端正学习态度。部分职工还存在“铁饭碗”思想,未完全认清目前和以后的发展形势,还需我们继续努力教育和宣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