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2 18:15:0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只有充分认识各种教育和各科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其 优化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的一门学科,和语文、数学甚至和音、体、美等学科比较,它课时 少,每周每班只有一节课,而且几乎没有书面作业,也很少笔试,但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决不亚于任何 一门学科,甚至还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首先是由它的系统性决定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就是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各科教学都承担着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的任务。然而其它学科都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各科自身 的教学特点,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只有思想品德课才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行为的专门课程。各科教学 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而思想品德课的系统性就决定了它是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中的主渠道。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又表现在它的情感性。素质教育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 因此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成年人和青年人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信念和需要,而小学生的学习动力 则主要来源于情感和兴趣。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斯霞 的母爱教育和李吉林的情感教育之所以获得成功,其奥妙也就在于有情。各科教学都要有激情,但只有思想品 德课是把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列为首要任务的。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要贯穿于每一节思想品德课的始终。 如果思想品德课这一教学要求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则强烈的道德情感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强大的学习动力 ,进而促使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也表现在它的辐射性。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大学校德育工作力 度。各科教学是学校德育最经常的途径。校级、班级教育和少先/!/队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实施途径。然而各科教 学和各种班队教育在实施德育时,除考虑自身的特点外,还要注意德育的层次性。比如,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 个永恒的主题。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都要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高年级和低年级应该有层次上的区别,思 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就是这种区别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也就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对各科教学和班队教育的辐射功 能。临川市小学德育1、2、3一体的整体实验,就是认真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 然后结合一课或一个单元的 思想品德课的训练要求,组织开展一次班会或少先队中队活动。经有关专家认定,该实验是有效的。之所以有 效,原因之一,就是充分地利用思想品德课对班队活动的辐射作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还表现在它的突破性。在应试教育泛滥时,思想品德课不被 重视,不少的学校思想品德课很少有专职老师,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学校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 文课或数学课,连课本都不给学生订。有的学校,虽然开了思想品德课,但由于只是搭头课,老师把课上得枯 燥无味。因此,选择思想品德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突破的力度将会更大。我们萍师附小,在全面 实施愉快教育的改革中,选择德育为突破口,要求把思想品德课上成学校的拳头产品课,因而有力地推动了愉 快教学改革实验的深入。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170-01
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校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挥者,校长的思想观念、学识水平、工作责任心等,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校长的思想观念,即教育理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占有核心地位和作用。
教育思想是一种观念上的、高层次的方法。校长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并且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过程中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形成学校的办学风格。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观念主要影响班级活动和学科教学,校长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则影响整个学校和所有学生。由于校长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和核心作用,校长的教育思想统帅着整个学校,是学校的灵魂,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决定着学校办学的特色。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时代进步的产物,是人的一个思想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校长思想观念的更新,即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这是一个办学的理念和方向的问题。校长只有更新教育观念,教育改革才会有力度,才能把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素质教育带入21世纪。为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校长要努力学习,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把正确的教育思想转变为切实可行的教育行为,正确认识自己在指导教师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
校长的教育观念反映了校长对培养人的理性认识,其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的核心地位决定了校长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即要把校长的办学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付诸实施。同志曾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也是不起作用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如此,校长的办学思想,工作思维,价值取向,只有被教师接受并转化为自觉行动,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成为办学的灵魂和统帅,从而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校长的学识水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决定素质教育的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抉择。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其学识水平和理论素养的高低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决定了素质教育质量的高低。实施素质教育其根本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个性品质为总目标。为此,作为学校的一校之长,一定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时刻加强给自己“充电”,电足了才会有更强劲的动力,时时刻刻用现代教育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丰富自己的学识,才能指导好学校的素质教育。
校长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行者,其自身的学识水平极为重要。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也说出了校长的学识水平、管理技能等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性。基于此,校长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校长,要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加强对素质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要高瞻远瞩占领教育理论的制高点,把握时代脉搏,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的内涵,摆正自身的位置,认清自己的角色,广阅博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么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成为一个有威信、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正所谓:教育振兴,全民有责,素质教育,校长有责。校长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和学识,永远保持理论上的高水准与新姿态,素质教育才会有新突破和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07-01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发展,学校体育的地位相应的得到了加强,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比较开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更加多样化,注重发挥学生学习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基础教育与发展特长个性增进身心健康与培养体育兴趣意识运动能力并重。自实施新课改以来,不少地方和学校对小型多样的群体性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开展的相当活跃,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但实施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贯彻也是多渠道的,尤其是体育课堂教学,它是学校体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现行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因素,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仍然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致使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培养,导致体育课教学长期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体育锻炼得不到保证,体育课课外活动被复习课考试挤占。这些学校即使开展体育活动,也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培养少数几个体育尖子来应付体育比赛,这仍然是应试教育的表现。因此,要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还要进一步对体育课教学过程和体育课外活动进行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研究建立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原则的课程体系。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首要问题是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面对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基本上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简单知识传递,这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禁锢下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许多课外活泼好动的学生课内却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智力不仅得不到发展,就连表现自己的机会也争取不到,使一些学生(特别是女生)产生了厌学思想。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出适应时展的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新课标的强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角,体育课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体育教学应围绕着学生主体展开,使学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和体育素养的提高。当今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仅靠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指导,培养出来的人往往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树立体育素质教学观念,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树立全面的体育教学观念。
第二,体育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好与坏,决定了教育事业的成与败。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需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丰富的知识水平,超人的教学能力,优秀的心理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格精神艺术修养和现代化观念意识。这些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缺少哪一方面都会是一个缺陷,并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教师自身良好的素质和精神面貌影响学生,使学生喜欢教师,喜欢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通过学校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来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三,优化体育教学过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体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成为提高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只有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实到体育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