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1:51:40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海洋经济价值,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48-02
闭经有原发性和继发性闭经之分,对于年满18周岁仍没有月经来潮的女性,这种症状为原发性闭经。月经来潮正常的女性,建立了月经周期以后,月经稀少,或者月经间断来潮达6个月以上,而且患者年龄未达到绝经年龄,一般对于停经满三个周期以上的症状,则定义为继发性闭经。在中医理论中,血疲气滞、精血稀发、血气虚空所致继发性闭经,前者为实,后者为虚,中医本着疏通实者,补养虚者进行治疗。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采用补阳还五汤辩证加减进行继发子宫性闭经治疗的临床效果,我院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继发子宫性闭经患者98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继发子宫性闭经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辩证加减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年龄最小的患者27岁,最大的患者43岁,平均年龄为(32.58±3.24)岁;病程最短的患者有8个月,最长的患者有23个月,平均病程为(12.37±2.52)个月。给予西医方式治疗的48例患者,设为比对组;年龄最小的患者25岁,最大的患者42岁,平均年龄为(33.24±2.84)岁;病程最短的患者有6个月,最长病程有24个月,平均病程为(12.23±2.47)个月。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临床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量稀少,或月经停止;孕激素检验和雌孕激素检验均为阴性;卵巢激素水平未见异常。两组患者中,大多数患者均有流产史,包括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情况。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等临床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的50例继发子宫性闭经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辩证加减治疗。基本处方为:80g黄芪、10g当归、12g地龙、10g桃仁、12g赤芍、12g红花。加减处方为:大便秘结加9g生大黄;痰湿阻滞加9g半夏;气滞血瘀加9g丹参;肾虚体寒加6g附子;体虚神倦加30g茯苓和9g苍术;带下色黄加9g栀子和10g牡丹皮。水煎后取汤汁300ml,每天1剂,分2次服用,1个月/疗程。比对组的48例继发子宫性闭经患者,采用西医方式乙烯雌酚加黄体酮进行治疗。
1.3 评定标准
恢复月经来潮,并且连续3次月经周期较为规律,为治愈;患者恢复月经来潮,但周期仍未恢复规律,为有效; 月经仍未来潮,临床相关症状无减轻,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5.0统计学软件;t检验;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的5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19例,治愈率38.00%;有效27例,占54.00%;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为92.00%。比对组的48例患者经治疗后,10例患者治愈,治愈率20.83%;27例患者有效,占56.25%;11例患者无效,占22.92%;总有效率为77.08%。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整体比较,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且P
3 讨论
正常的月经有赖于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等功能的协调,其中任何环节发生病变都可导致闭经,其他内分泌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或某些精神因素、环境改变、寒冷、消耗性疾病、刮宫过深、放射线治疗等也可引起闭经。中医认为, 闭经属于经闭范畴, 主因虚实两种病因。补阳还五汤辨证加减治疗方式具有活血通络, 养血补虚的功效。基本处方主要使用地龙、红花、赤芍、当归、桃仁和黄芪。其中, 地龙具有活络疏经之用, 红花、赤芍以及桃仁具有活血化疲功效, 当归是临床常用的养血止痛、活血补血的药物, 黄芪在药方中剂量相对更大, 具有补气益中, 补虚健脾的功效。同时, 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辩证加减使用其他辅药对症治疗, 利于全面调养治疗,实现标本兼治。另外, 补阳还五汤还具有改善脑部血供的功效, 可以有效扩张血管, 利于造血功能的增强, 可对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起到全身的调适功效。
本文统计资料显示,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2.00%,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比对组的总有效率为77.0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4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且P
参考文献:
[1] 杨帆, 谢亚莉.继发性闭经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4 (9) : 62-63.
2.葫芦岛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辽宁 葫芦岛125000)
摘要: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2013年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样品中砷含量,对该养殖区砷污染状况及贝类消费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测得该海水增养殖区海水砷含量范围在0.149~1.74 μg/L;沉积物砷含量范围在1.50~2.63 mg/kg;养殖贝类砷含量为0.006 75 mg/kg,均符合国家标准。所产食用贝类砷摄入量占JECFA制定的砷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值的0.002%;无机砷摄入量占PTWI值的0.005%。结果表明,辽东湾兴城海域所产贝类对消费者引起的砷暴露健康风险很小。
关键词 :砷;无机砷;养殖贝类;增养殖区
砷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有害元素,砷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多种不同的化合物形式存在,其中无机砷毒性最大。砷在海水和底质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而消除,只能以不同形态在水、底质和生物体之间相互迁移转化,并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放大从而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水平[1-2]。目前相关国际组织规定了砷或无机砷的最高限量以保护公众安全。
兴城市邴家湾海水养殖区主要养殖生物为紫贻贝,养殖区面积约1 926.4 hm2,养殖方式为粗放式浮筏养殖。本研究监测了该海水增养殖区的海水、沉积物及养殖贝类体内的砷含量,分析了此渔业环境中砷污染状况,对所产贝类使消费者引起的砷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在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设置XY-1~XY-7七个站位,其中XY-1~XY-6为个养殖区内监测站位,XY-7为在养殖区外1 000 m范围内设置的对照站位,如图1所示。海水采样分为表、底两个层次。表1详细列出各站位地点、采样时间和采样内容。
利用原子荧光法对海水、沉积物、养殖贝类样品的砷进行测定。测定使用仪器为XGY-1011A型原子荧光光度计。所有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方法均严格按照《海洋监测规范》[3]进行。
1.2砷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价标准与方法
1.2.1砷污染状况评价方法与标准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环境砷污染现状评价方法采用《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4]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参照《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5];《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6];《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7]。
1.2.2砷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与标准砷健康风险评价标准采用JECFA制定的总砷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值为0.050 mg/(kg·bw),无机砷PTWI值为0.015 mg/(kg·bw) [8]。根据2000年中国总膳食研究成果[9],北方一区(黑龙江省、辽宁省、河北省)水产类膳食砷摄入量为0.04 μg/(kg bw·d),水产类外的膳食砷摄入量为3.46 μg/(kg bw·d);水产类膳食无机砷摄入量为0.02 μg/(kg bw·d),水产类外的膳食无机砷摄入量为1.46 μg/(kg bw·d)。参考《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0]成年男子体重选用63.0 kg。评价无机砷含量以砷含量作为估算,且水产类膳食消费量按100 g(贝肉)/(人·d)。
2结果与讨论
2.1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砷含量
如表2所示,2013年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共采集海水样品56项砷水平在0.149~1.74 μg/L之间。被调查的4个月份中,海水中砷各月份平均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10月>5月>8月>7月。沉积物砷水平在1.50×10-6~2?63×10-6之间。8月被监测的4个沉积物站位中,砷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XY-7>XY-3>XY-5>XY-6。选取XY-5站位采集紫贻贝,测得贝类鲜重砷含量为0.006 75 mg/kg。
2.2海水、沉积物和养殖贝类砷污染指数
根据2013年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监测结果分别计算各介质砷污染指数见表3。
结果表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海水、沉积物与养殖贝类尚未受到砷的污染,符合养殖水域环境质量要求。
2.3食用贝类砷和无机砷摄入量估算
2013年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贝类砷含量为0.006 75 mg/kg,该养殖区贝类产品消费者砷摄入量估算值见表4。
以砷含量作为无机砷含量,并按100 g(贝肉)/(人·d)计算,食用贝类的砷或无机砷摄入量为0.68 μg/(人·d),占JECFA相应ADI值的0.002%~0.005%;若水产类膳食以贝类计算,居民膳食砷或无机砷总摄入量占JECFA相应ADI值的0.009%和0.016%。食用该养殖贝类消费者摄入量远远低于JECFA推荐的PTWI值,此贝类消费者引起砷暴露的健康风险很小。
3结论
2013年辽东湾兴城海域增养殖区海水砷含量符合第一类国家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砷含量符合第一类国家海洋沉积物标准,所产贝类砷含量符合第一类国家海洋生物质量标准。结果表明,该养殖区海水、沉积物和养殖生物均未受到砷污染,可以满足贝类增养殖生产,符合养殖水域环境质量要求。
辽东湾兴城海域增养殖区所产贝类符合有关国际组织对砷或无机砷限量要求,对食用该养殖贝类消费者引起砷暴露的健康风险很小。
参考文献:
[1] 刘天红,王颖,于晓清,等.重金属砷对黄海、渤海主要几种经济贝类影响的研究进展[J].水产学杂志,2011.24(2):57-60
[2] 席英玉,杨妙峰.湄洲湾水域海水、沉积物中砷及重金属的含量分析[J].福建水产,2011,33(4):9-12
[3] GB 17378-2007,海洋监测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4] 王立俊.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Z]北京:国家海洋局,2002
[5] GB/T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6] GB 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7] GB 18421-2001,海洋生物质量[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8] JECFA,Summary and conclusions of the 61ST Meeting of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R].JECFA/61/SC,Rome,Italy. 2003
中图分类号S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22-0159-02
洋县辖18个镇(办事处),271个行政村,14个城市社区。全县总面积3206km2,其中耕地面积4.73万hm2。全县共有人口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98万人。2015年11月,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对全县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检测,通过无公害整县土壤环境评价。
1自然环境现状
1.1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洋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地处东经107°11′~108°33′,北纬33°02′~33°43′,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属北亚热带内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温14.5℃,最高气温38.7℃,最低气温-10.1℃。年均日照1752.2h,年均降水839.7mm,年均无霜期239d。
1.2土地与生物资源
全县有耕地4.73万hm2,园地0.45万hm2,林地23.84万hm2。土壤呈中性偏碱,保肥力中等,土壤结构以块状、团块状和粒状为主。洋县境内生物种类繁多,品种资源丰富。种植的农作物中,以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11种,以油菜为主的经济作物18种;林木树种有针叶用材树5种,阔叶用材树40种,庭院风景树7种,灌木11种。县域内生态环境优美,无污染,建有长青华阳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是国家濒临灭绝动物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的最后栖息地。
1.3环境现状初步分析
洋县位于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汉江横贯其中。境内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工业化程度很低,污染小,生态环境优良,适宜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
2环境质量监测情况
2.1布点原则和方法
依据《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15)和《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5—2000)中不同类别作物采样基数/面积要求,结合洋县粮食、油料等种植面积,计算土壤总样数。调查中发现该区域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种类、用量等投入品施用习惯基本一致,本次按照种植面积大体采用均匀布点。在具体到某一小区域内,优先选择代表性强、有可能造成污染的地块布点,同时将采样点覆盖到主要栽培作物种类。在洋县主要河流、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均采集水样。在洋县共布设大田土土壤采样点46个[1]。
2.2采样时间和方法
采样时间为2015年3月13—14日。每个采样点采用梅花布点法,随机采样,多点混合,采样分点数5个。农作物采样深度0~20cm。洋县无公害基地周围5km,主导风向20km以内没有工矿企业污染源,按照规定空气可以免测[2]。
2.3土壤监测项目与方法
依据《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15)和《关于陕西省無公害产地环境免检批标的规定》(陕农业发〔2005〕59号文件)的要求,选择pH值、阳离子交换量、铅、镉、砷、汞、铬7项土壤监测指标,分析方法及使用仪器见表1。
2.4检测结果
依据以上标准和方法,对洋县所采集46个土样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检测,检测结果详见表2。
3区域环境现状评价
3.1评价方法
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相结合的方法[3]。
3.1.1指标分类。根据污染因子的毒理学特征和生物吸收、富集能力,将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条件标准中的项目指标分为严控指标和一般控制指标2类,严格控制指标见表3,其他项目为一般控制指标。
3.1.2严格控制指标评价。严格环境指标的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Pi为环境中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Ci为环境中污染物i的实测值;Si为污染物i的标准值。Pi≤1,严格环境指标未超标,继续进行一般控制指标评价;Pi>1,严格环境指标超标,判定为不合格,则不再进行一般环境控制指标评价。
3.1.3—般环境指标评价。一般环境指标的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Pi为环境中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Ci为环境中污染物i的实测值;Si为污染物i的标准值。Pi≤1,未污染,判定为合格,不再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Pi>1,污染,需继续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
3.1.4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P综为综合污染指数;Pi最大为污染物中污染指数的最大值;Pi平均为污染物中污染指数的平均值。P综<1,未污染,判定为合格,适宜开发无公害食品;p综>1,污染,不适宜开发无公害食品。
3.2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
3.2.1无公害粮油作物基地的土壤环境评价标准。无公害种植基地土壤环境评价依据《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15)、《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NY5332—2006)等相关的规定,综合选取其中严格指标进行评价,土壤评价指标详见表4。
3.2.2无公害种植业基地土壤环境评价结果。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计算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各监测点土壤中各项参数检测结果均小于标准值的要求,参数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该区域土壤质量良好,符合无公害种植相关的环境质量要求[4]。
3.3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可看出:该县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管理措施规范,监测区域能满足《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15)和《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土壤环境条件》(NY5332—2006)要求。监测区域可作为无公害粮油作物生产基地。
4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对策
4.1生态环境管理
坚持生态保护与发展并重,依据地块地形、肥力等条件划分耕作区、林果区、牧区等,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破坏、污染。新建项目实施前,评估其对周边农业生产区域可能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加强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管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直接排放到农业生产区域。
4.2投入品管理
政府加强对种子、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的管理,并建立农业投入品的技术服务制度。严禁出售和使用国家明文规定的高毒、高残留禁用农药。在良种选择上,应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种植且达到国家先进水平的品种。农技部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冬翻灭虫技术、生态防治等技术,减少农业化肥、农药使用量。要求农户建立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施用记录。
4.3田间管理
建立田间管理科技服务制度。通过成立技术服务组、聘请专家等,解决农业田间管理存在问题。通过技术培训、科技入户等,引导农户进行科学种田。具体措施有:播种前采取深耕、翻晒等措施减少土壤中有害病菌和害虫,减少农药使用;合理进行轮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防止重茬和病虫害发生;根据植物生育期的需水特性、土壤墑情、天气情况等,适时灌溉和排水,合理控制土壤水分;制定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推广标准化种植。
4.4农产品收获与包装、贮藏管理
农产品收获前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严禁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要求包装箱洁净、无异味,严禁与有毒物品混装和混运,确保产品储藏运销不污染。做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记录,便于不合格产品溯源和召回。
5参考文献
[1]周东美,王玉军,陈怀满.论土壤环境质量重金属标准的独立性与依存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2):205-216.
[2]张红振,骆永明,夏家淇,等.基于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国际比较与启示[J].环境科学,2011(3):795-802.
[3]陆泗进,何立环.浅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