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

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2:3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

篇1

近年来,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承包商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要求承包商不断提高国际项目管理水平,施工成本控制就是重要的途径。施工成本控制必须按照科学的实施步骤,以合同施工成本、预算定额或项目实物消耗定额作为标准来约束实际的施工成本支出;处理好施工成本和控制费用间的关系;做好定额标准、材料管理和原始记录制度等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成本控制由施工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两部分构成。其中施工成本一般占合同总价的70%以上,所以,施工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通过施工成本控制,可以促使项目节约费用,降低成本支出;可以分析和考核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计划消耗情况,挖掘降低施工成本的潜力,为日后投标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和预测的依据。

然而,在实际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成本控制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国际工程建设项目一般施工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技术条件复杂,产品单件性鲜明,不可能建立和其他制造业一样的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另一方面,大部分国际项目管理机构是临时组建的,施工人员中当地工人较多,施工区域地理和气候条件通常较为极端,使施工成本控制变得更加困难。但国际项目工程施工毕竟有其内在的规律,只要科学地组织和规划,在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控制标准,严格地按规章实施,施工成本控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施工成本控制的实施步骤

2.1制定施工成本控制的标准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类型和项目的管理水平,采取合适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制定可行的控制标准。这个过程是整个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控制的效果,甚至影响整个工作的成败。

2.2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

记录应建立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记录的内容要求详细又完整。它涉及到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工作面情况、场地布置和施工准备等项目;也包括资源的数量、类别,人工和施工机械进退工作面的时间、休息或闲置时间,以及设备的保养、维护时间等内容。这一过程是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础。

2.3对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

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记录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并对原始资料仔细地审核,对整理的资料进行事后的结构性、及时性、计算和逻辑检查,使成果成为能反映施工和管理水平特征的资料。然后用适当的控制标准与整理的资料相比较,并结合实际施工和管理中的情况,撰写出施工成本统计分析报告,对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

2.4落实报告中的措施

对报告中成功的经验进行广泛地推广;对存在问题的环节及时地监督改正。

三、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

3.1合同施工成本控制标准

合同施工成本控制标准是以施工承包合同中的施工成本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这套标准以合同为基础,适用性较强。合同价作为限制成本价,将其切块或按工序进行分解,以切块价和工序单价作为各施工队和部门的承包指标。这种倒逼的方法将施工成本控制在一个“封闭”的范围内,迫使各核算主体都自觉地采取适当的手段降低单位施工成本。但由于市场恶性竞争,使整个合同中或某些单价的施工成本低于相应的实际施工成本,造成核算主体在施工和管理方面虽然付出极大努力,可承包指标却是一个无法降到的目标。为此,在工程中标后即对施工承包合同进行综合评价和单价平衡,以调整后的可行价作为实际施工成本控制的标准。

3.2项目实物消耗控制标准

项目实物消耗控制标准是承包商从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配置出发,统计和测定一段时期内实物量消耗,科学的编制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实物量消耗定额,作为项目实际施工成本的控制标准。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和项目实物量定额对合同价进行调整,并以此标准对项目总的盈亏情况和单价盈亏情况予以评价,将其作为各施工队和部门盈利或减亏的承包依据

3.3预算定额控制标准

国内预算定额控制标准所反映的是本行业在国内的平均水平,即使施工方在国际项目投标和项目管理时对其作出一定调整,也不能准确地反映具体单位在不同国际环境下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不够健全,专业的咨询市场还不够发达,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商在国内预算定额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国家的物价水平等相关因素予以调整,以调整后的实物消耗量作为控制标准。

四、施工成本与控制费用的关系

施工成本的控制措施越多越严,控制费用的支出也就越多。同时,施工成本控制标准不同,也对控制费用的支出有着不同的影响。前述施工成本控制标准从制定到根据分析报告所采取的措施,每一步都会花费一定的费用;在同一施工措施同一控制程度情况下,对施工成本控制的实际步骤第一步而言,预算定额标准的制定费用最低,而实物量消耗定额最高。那么,是不是施工成本措施越多越严就越好呢?在控制措施不断地增多和加严的过程中,开始时施工成本的减少远远大于控制费用的支出,项目总成本在不断下降;当控制到一定程度后,施工成本的减少将小于控制费用支出,项目总成本开始上升。工程总成本的最低点为收支平衡点,也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最优点。

五、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

5.1测定和编制适用的定额标准

项目实物量消耗定额是施工方根据所在国的实际情况,在自身的生产水平上充分考虑了人的积极因素,在施工强度、质量以及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方面规定所能达到的标准。编制先进而又可行的工时、材料单位耗量、台时等项消耗定额,是成本计划,考核、分析施工消耗水平的重要依据。随着在国际建筑市场上新的施工技术、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施工设备在施工中的应用,施工方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必将不断提高。有必要及时地对内部定额进行修订,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5.2加强材料管理

材料费是施工成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对材料费的控制是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凡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以及不同核算主体间的内部转移,都要经过清点和填制必要的凭证,并经一定的审批手续,以防止乱领、乱用。施工现场的材料物资要按规定及时地盘点、清查,防止积压浪费、变质和贪污盗窃;严格按施工工艺流程的要求进行施工,尽量避免由于施工不当造成工程质量缺陷,从而减少返工的材料费损失;另外,材料的质量管理也直接决定着施工成本。材料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进行检查,合格的才能进入工地,坚决杜绝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返工和增加补救措施费用。

5.3制定健全可行的原始记录制度

篇2

1.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流程

1.1成本预测

建筑行业施工项目的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成本预测对提升成本计划的优化性和可操作性有着重要意义,也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1.1.1预测人工费:主要是工程施工期间当地工人的工资水平以及社会劳务市场的行情,并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预测项目所需要的人工费用。

1.1.2预测材料费:材料费用占建安费的比重比较大,所以,能够科学、精细、到位地预测工程的材料费是成本预测环节中的关键。主要是对建筑施工所需要的主材、辅材及其它材料进行分析,并逐一根据项目定额中材料损耗量及工程经验数值,综合性预测建筑项目所需要材料的损耗量以确定材料预使用量,之后,再全面考虑材料的市场价格以及运输、保管、储存等环节方面的费用。

1.1.3预测机械使用费:预测此方面费用不能只立足于投标书中的有关数据,一定要从项目施工的实际状况出发,测算出实际将要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在此基础上,还必须要预测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以及需要重新购置的机械设备的费用。

1.2成本控制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对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涉及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的具体控制过程,本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显著减少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

1.3成本核算

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主要有财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三个方面。财务核算主要是指施工项目的财务人员通过会计业务在财务帐上反映出的核算;统计核算主要是指施工项目的业务人员通过统计方式在统计报表上反映出的核算;业务核算主要是指施工项目的业务人员通过填写各种票据进行核算。

2.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

2.1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2.1.1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建筑施工项目的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该环节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从而确保做到人人肩膀有压力、人人身上有职责。该环节的全过程控制就是要求成本控制工作必须随着建筑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而连续进行,确保做到不能疏漏,也不能一时紧一时松,应该始终确保施工项目成本处于有效、规范、科学的控制之中。

2.1.2成本最低化原则

实施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各项成本管理的措施,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从而确保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必须注重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既要通过各种措施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渠道,又要真正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规范的流程来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2.1.3动态控制原则

由于建筑施工项目具有不可逆转性,所以成本控制更应该强调项目的动态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时施工准备阶段时,其成本控制就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从而为施工项目的今后成本控制作打下良好基层;建筑施工项目竣工阶段时的成本控制已基本没有实质性意义,因为成本盈亏都已经成为定局,就是再纠正也无力回天了。

2.2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2.2.1组织措施

建筑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第一责任人的项目经理,应该多层面、全方位地统筹协调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必须第一时间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解决;工程技术部则应该在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任务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采取科学手段、先进技术,不断降低工程成本;财务部应该及时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调度资金。总之,所有部门和班组都应该尽力尽职,强化组织措施,努力为增收节支作出贡献。

2.2.2技术措施

在技术层面做好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1)注重遴选科学、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正确遴选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只有优化的施工方案,才能确保达到提升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的(2)注重遴选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寻低消耗、高效能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技术措施。(3)注重把好质量关。只有严把质量关,才能杜绝返工,有效缩短验收时间,从而有效节省费用开支并降低成本。

2.2.3经济措施

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1)强化人工费控制管理。通过不断改善人力资料管理,切实降低窝工浪费;采取更加硬性的奖惩制度,激发劳动力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切实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2)强化材料费控制管理。注重改善施工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不断节约相关采购费用,有效降低上述各个环节的损耗;科学规划堆置现场材料,从而不断避免二次搬运;严格制定并贯彻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3)强化机械费控制管理。注重科学选配和优化利用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抓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工作,不断提升建筑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不断减少机械使用费用。

参考文献:

篇3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began to receive widespread attention in all aspec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data,we found that in recent years, increasing funding for water projects, but due to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development, we found that the relative lack ofinvestment in these fun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how to improve their own efficiency, limited funds to the project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so this article from the water conservancycost issues starting toexplore the process-based managem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st control in order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

Keywords: process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施工建筑单位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其未来的竞争也势必越来越激烈,因此,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如何将有限的项目资金投入到更多的用途当中,已经成文摆在水利施工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水利施工特征以及水利施工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基础上,认为现有的水利工程成本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工程的发展情况,因此,我们提出,有效利用过程管理的方式,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相应的计算,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细化水利工程的成本分析,对水利工程的成本控制进行改进,及其发现其不足,从而更好的进行水利工程成本的控制,有效降低成本。

二、传统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所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单位一般为国有企业,从很大程度来说,这些企业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过加入WTO后经济发展的脚步,这些企业逐渐暴露出自身的缺点:管理方式粗放、管理水平滞后,管理体制和盈利水平弱,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加入WTO后,许多国有水利施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因此,是否能够通过自身的改进,改变这种状态已成为我国水利施工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问题,而在成本管理问题上,我国的水利施工企业仍然采用传统成本管理的方法,诸如费用偏差分析法、责任成本控制法及净值分析法,这些方法已经完全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脚步。如费用偏差分析法的主要理念是根据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所产生的偏差对整个施工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而净值分析法也是利用基本值来对施工项目的施工状态进行相应的评价,但是我们发现,由于计划成本和三个基本评价基本值都是由企业自身制定,因此,对于标准值的制定有着许多不确定性,而且,根据水利施工项目自身的特点,我们发现,水利施工工程的施工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而成本偏差一般是偏差发生后的分析,因而很多成本上的损失一经无法控制,而责任成本控制法首先将项目的目标成本进行分解后形成施工部门的“责任预算”然后根据部门,设定相关的负责制度,来进行项目成本的控制。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较前两种方法有一定的改进,其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对项目内部的责任进行追溯,但是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对企业内部的责任制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对于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有着一定的挑战,因此,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大型的水利施工企业,因此,对于水利施工企业来说,需要找到一种恰当的成本控制方式。

2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特征分析

水利工程在施工上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水利工程的建设地点往往处于偏远地区,这些地区一般交通不便,且建设大多地处于偏远的地区,交通不便,施工过程中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很大,而且施工设计本门和单位较多,工程寿命长,对质量的要求高,而具体来说,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具有以下的特征:

2.1 工程使用寿命长,质量要求高

与一般的土木工程不同的是,水利工程一般使用寿命较长,且和国家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关系,与此同时,水利工程施工地点一般自然条件较差,容易造成各类事故,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害,因此,对水利工程的质量需要得以更高的重视。

2.2项目管理相对复杂

由于水利工程有着较长的施工周期,投资额相对较大且施工环境差,且由于工程自身施工地点和施工质量的要求,因此对施工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所以项目工程施工管理复杂。

2.3 没有健全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

众所周知,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一般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自身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过重,所以其管理水平相对低下,一般没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做指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这些企业往往被具有现金管理模式的企业所取代。

三、基于过程管理的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