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初中物理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3:1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初中物理科学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初中物理科学方法

篇1

1.引言

掌握物理中的知识已经不是对学生的唯一要求,还要培养学生的有价值的物理学习素养,现在有很多学校已经成功改变了教学方式,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不再单一地被动接受讲台上老师教授的知识,而是大家共同合作,一起探求科学的内涵,彼此互助,更好地达到学习的效果。学生在新的物理教学中提高自己的学习素养,拥有更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物理学中逐渐渗透科学的方法,不再单纯地追求答案,而是对探究过程提高重视,让学生掌握的不仅是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初中物理渗透科学方法的策略

2.1利用物理基础知识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实现教学目标,是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主要内容,它作为新课标提倡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在探究式学习的环节要联系科学方法,就要通过利用物理基础知识实现。研究物理问题急需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佳途径,通过这样的科学方式,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和概念。可是再好的方式都必须有基础知识的支撑,这就显示出了物理基础学习的重要性,所有的后续内容都必须有基础知识的支持,否则就会难以开展。

2.2利用物理实验

在物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理概念,都会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各种物理模型,或者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物理实验,以对物理学习起到帮助作用。在探究式物理学科的教学中,实验同样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处理自己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并一起讨论、分析、评价,最终得出普遍性的规律,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中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同时,老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有适当的沟通和交流,所以,老师可以利用这种物理实验的方式向其渗透科学方法。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物理中有一个很经典的实验,就是证明空气是可以传声的。让同学们将完好的一个电铃放在一个密封性很好的容器里,通电之后,外面的人可以非常清晰地听见电铃发出的声音,但是这并不能证明什么,因为还缺少对照实验,不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至于对照实验,要找出关键的点,那就是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是将密封容器内的空气抽出,使其变为真空状态,这时再接通电源,外界的同学就无法听见电铃的声音了,可能有的时候并不能保证容器达到完全真空,但是随着内部空气的逐渐减少,电铃的声音也跟着变小,经过反复实验仍然得到相同的结果,那么这样的结果就是可信的。这样经过严密的对照和反复确认,就可以得出空气是可以传声的,它是声音的传输介质。

2.3利用物理现象

物理学科不仅是一项理解性很强的学科,还是一个对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的科目,对它的学习方法要保证灵活多样,这样才会使物理学习更加有效。对于探究式的初中物理学习,看得见的物理现象对物理问题的解释是最有说服力的,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就会发现物理世界的奇妙多彩,也可以用来对学生的猜想加以验证。所以通过物理现象渗透科学是直观可行的,可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举例来说,初中物理中有对凸透镜成像的实验,通过对光的折射与反射实验,让学生尽快掌握光的传播特性,了解这种具体的科学内容,并举一反三,在之后的学习中学会使用。做这个实验并不需要很多材料,应用一个标准的凸透镜就好,因为之前都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具体实验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找到它的焦点,其实方法是很简单的,在纸上画出一个上下不同的图案,将凸透镜先从最接近纸张的距离开始观看镜下的图案,刚开始图案是正置的,逐渐将镜面远离纸张,直到镜下的图案变为倒置的那一个高度,量出此时凸透镜镜面到纸张的距离,这段距离的长度就是此凸透镜的焦点距离。通过对这一现象的观察,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凸透镜焦距的相关理论,这一实验也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要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在教学中开拓进取。在初中物理新式探究学习中,要适当地向学生渗透科学方法,让他们熟练掌握并使用,这样学习的难度就会降低很多,慢慢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能力,综合发展,掌握了这种方法对他们的后续物理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篇2

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初中物理教学的基础性和启蒙性,结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对于物理学科的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之下对物理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何渗透科学方法呢?笔者认为:科学方法的渗透,要求教师彻底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是,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模式,忽视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从而严重影响了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渗透对策。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渗透过程

初中物理的相关教材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标准编写的,而贯穿初中物理学科的是相关的物理知识体系和框架,教材主要就是把相关的知识点和逻辑内容加以联系,而针对物理知识内部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表达的相对来说比较隐蔽。虽然教材表达的不多,但是相关的科学方法仍然是贯穿物理知识的重点内容,但是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关于物理科学方法的相关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做明确的要求,只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地掌握和领悟。比如说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些物理模型,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把复杂事物进行简化后表达出一定的物理知识让学生们去学习,所以说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很多都是经过处理的知识和知识点。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的科学方法了解的比较少,教师也是通过过滤以后才逐渐地渗透给学生,即使是学习相关的科学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比如控制变量法和定义法等,都是教材中比较常见的方法。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把与物理相关的科学方法渗透给学生,这并不代表学生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而是要通过比较灵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和主动学习,比如说就可以通过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给学生渗透相关的科学方法。

所以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探究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科学方法的教学过程分为三种,首先要让学生自己感受到科学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要有个大致的了解,并不是要熟记每个方法的名称和相关内容。其次是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科学方法的研究过程和理解方法。最后学生要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具体地使用相关的科学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物理问题。这三个过程是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核心,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利用这三个过程进行科学方法的渗透。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渗透对策

1.夯实基础知识,渗透科学方法

初中物理的探究教学就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学过程,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探究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传统教师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因为是探究教学,所以教学的重点是探究为主,探究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所以在探究教学环节中要想对涉及到相关的科学方法进行渗透就要利用物理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科学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以下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中渗透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中是比较常用的科学方法,在探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当某一物理量受到多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确定不同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时候,就需要对某些物理量进行一定的控制,让其保持不变。同时可以改变相关的物理量,继而研究物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相互变化的关系和影响。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可以通过许多物理基础知识来研究控制变量法。

2.结合物理实验,渗透科学方法

在很多物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直观清晰地理解物理知识,往往会利用相关的物理模型和物理实验来进行辅助教学。尤其是在进行探究教学的时候,物理实验也是很重要的工具,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物理实验过程来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在探究教学法中,师生之间还可以就物理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展开相关的讨论和沟通。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来渗透相关的科学方法,以下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通过物理实验渗透科学方法。

3.分析物理现象,渗透科学方法

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去学习物理知识。在初中物理的探究教学过程中,物理现象往往是最有说服力的,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不仅可以发现物理世界的奇妙,也可以验证学生的猜想。所以完全可以利用物理现象来渗透相关的科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平面镜成像的现象,来引导学生分析光的反射和折射,同时渗透关于光传播的相关科学方法。就是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让学生明白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渗透途径和手段是很多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通过科学方法的渗透,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实F良好的物理教学效果。

篇3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是提升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的重要学科。随着初中物理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初中物理教学面对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阶段,新课标也要求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要从传统的单纯的学科教育转向渗透科学的物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专业的物理基础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具备有一定科学价值的物理知识素养。很多学校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逐渐采用了探究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转型成为现在的主动学习,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要逐渐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因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在其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注重物理教学的答案而忽视了过程。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而实际上,在初中物理的探究教学中要不断地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在明白物理概念和知识的同时,对其科学方法有一定的了解,这对于物理教学和全面培养学生都是非常必要的。

1.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过程

初中物理的相关教材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标准编写的,而贯穿初中物理学科的是相关的物理知识体系和框架,教材主要就是把相关的知识点和逻辑内容加以联系,而针对物理知识内部的科学知识和方法表达的相对来说比较隐蔽。虽然教材表达的不多,但是相关的科学方法仍然是贯穿物理知识的重点内容,但是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关于物理科学方法的相关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做明确的要求,只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地掌握和领悟。

2.初中物理探究教学法中渗透科学方法的策略

2.1 利用物理基础知识渗透科学方法。初中物理的探究教学就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学过程,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探究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传统教师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因为是探究教学,所以教学的重点是探究为主,探究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所以在探究教学环节中要想对涉及到相关的科学方法进行渗透就要利用物理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科学方法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