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规范

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规范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2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规范,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规范

篇1

0 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然而,由于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建设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的认识,和缺少相应的防范措施,建筑施工现场屡屡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身及财产损失。据我国某城市统计,该地区2012年共发生建筑工地火灾71起,占全市419起总数的16.9%,比2009年上涨450%,多数建筑工地火灾发生于施工建筑或工棚,其中最为严重的一起是建工地地下室发生火灾,大火从地下一层直烧到地上一层,起火原因是电焊机线路故障。该项数据说明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火灾形势比较严峻,这些火灾事故不同程度的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如何能做好工地的消防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筑工地易引发火灾的原因

1.1建筑工地易燃物品多

施工现场易燃物品堆放杂乱,施工现场大量的可燃易燃物品是火灾发生的必备条件。因施工需要,建筑工地大量存放易燃可燃物质。如各种木料、油漆、油料、沥青、架(模)板、各种装饰材料、复合材料、焊接用的氢气、氧气、乙炔以及生活取暖用的燃料等,且堆放杂乱无章。这些材料的存在,使建筑工地具备了燃烧产生的条件之一,一旦引燃易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大多数是可燃的,其是火灾迅速蔓延的途径。目前各建筑施工单位使用的用作防坠落、防眩晕的尼龙密目安全网都不具有阻燃性能,且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雾,而施工用的木架板、竹架板也都属于易燃物品,一旦被引燃,火势短时间内会迅速蔓延。此外,施工现场的有机保温材料增大了火灾危害程度,当前建筑领域使用的有机保温材料主要是聚氨酯、聚苯板和挤塑板。这三种材料最大的缺陷是防火性能差、易老化、易燃烧,且燃烧后产生有毒有害烟雾。除此之外,搭建临时建筑使用的可燃建材增大了火灾荷载。施工现场搭建的临时建筑物较多,如施工现场办公室、施工人员宿舍、仓库、临时伙房等。这些建筑物大多是活动板房,多数使用木板、油毛毡、彩钢板(金属夹芯板)搭建,均属于易燃物品。

1.2电焊气割作业和使用明火不按章操作

建筑工地电焊气割作业和使用明火不按章操作业极易引发火灾,在有易燃物品的区域动火不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开取电焊气割作业审批证。高空电焊气割作业不清理作业面下方及附近的易燃物品,不使用接火毯、接火盘及其它防范火灾的措施,导致产生的焊、割火花、灼热熔珠四处飞溅散落引燃其它物品起火。在建筑工地进行电气焊切割作业现场,利用钢筋、管道、基础地筋作地线搭接,不按作业要求焊把线和地线都使用专用电缆,易引发火灾。

1.3施工现场人员消防意识淡薄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大多数来自农村,年龄大小不一,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经过消防知识培训,缺乏消防知识,安全意识差,不懂国家法律法规。违章作业、违规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和吸烟的随意性很强,加上在建工地多数民工大多都有烟瘾,在施工现场边吸烟边作业及流动吸烟后乱扔烟头现象很普遍。在宿舍内卧床吸烟,甚至趴在被窝内吸烟也屡见不鲜,甚至还有在工地现场垒灶使用木柴等烧水做饭的,防水施工不规范使用喷灯等等,都是极易引发火灾的隐患。且部分施工人员不会使用消防设施扑救初起火灾,不会报火警,不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发生火灾后易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这都是导致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

1.4建筑工地临时用电不规范

1.4.1 施工现场用电不规范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随意性强,乱拉乱扯现象严重,照明用电混乱。施工现场尤其是夜间作业用电照明大多是临时性,电线布置分散,因此电源线敷设不规范,照明灯具的固定也不稳定,离易燃可燃物较近,极易引起火灾事故。有些临时用电线路既不架空,也不穿管地埋,或被重物碾压,或掩埋于带钉的木料堆内,或挤压于钢筋钢管堆中,有些线路老化、破损严重,多数工地使用无防护罩的大功率照明灯(如碘钨灯),多数存在用电器具和零件缺损,电盘及电气设备无防砸、防雨措施,这些都是引起火灾的因素。

1.4.2配电不规范

多数施工单位没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实施临时用电,没有制定安全用电技术和电气防火措施,尤其是大多数施工单位为节省费用开支,不能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即应执行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总保护器、分保护器也不执行规范中要求的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容易在电气线路过负荷、短路和接触电阻过大等方面引起火灾。其次是施工人员随意拉临时用电线路,电器开关和配电箱电阻过大,电气线路线径与用电负荷不匹配,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电线接头处理不当而引起火灾。

1.5 建筑工地消防设施、设备不完善

由于是在建工程,消防设施、设备都没有安装完毕,如建筑内部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洒系统、消防壁栓等,加上在建项目无防火、防烟、分区隔离,电梯井、管道井、玻璃幕墙都没有封堵,极易形成烟囱效应,造成立体火灾等,凸显了在建工程较高的火灾危险系数,尤其是对于50米以上的在建高层建筑,由于受登高消防车射水高度制约,在发生火灾时,只能看着火势蔓延,无法实施有效扑救。因此,临时消防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影响到不能及时扑救初起火灾。

2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加强相关部门的职责落实

2.1.1加强消防监督机构职责落实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大力推行工地现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即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威胁,还应当定期对单位和在建工程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应通知单位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对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消防机构应当依法对危险场所或者部位予以临时查封。

2.1.2政府部门消防安全职责

负责审批该工程施工许可的住建局、规划局、城管局等部门,对依法应当经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不得给予施工许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并积极启动联动机制,齐抓共管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工作。

2.1.3施工单位消防安全职责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经审核合格或者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组织施工,对施工质量负责,并严格按照消防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在施工现场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规划好总平面布局的防火间距和消防车通道,并始终保持消防车道畅通,对开挖路面造成的坑洞应及时修补填平。临时消防车道宜为环形,如设置环形车道确有困难,应在消防车道尽端设置尺寸不小于12M等。

2.2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火、用电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电与用火的安全监督,必须严格落实危险场地动用明火审批制度,确保消防安全;同时,还应在民工宿舍、员工休息室、危险物品库房等火灾危险处设立醒目的严禁吸烟等消防安全标志;此外,还要加强施工现场各工种、工段之间的协调,防止交叉作业产生新的火灾隐患。施工单位还应经常检查电气线路、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2.3强化消防安全教育

提高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让工地管理人员、务工人员掌握预防火灾、扑救初期火灾及火场逃生自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强化消防安全意识。相关监管部门应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员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公安消防部门应加大对建设和施工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及特殊工种的消防安全培训,丰富安全教育形式,彻底转变建设和施工方的消防安全理念,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转变成单位的自觉行为。

结束语:

综合上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由于缺乏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各种火灾事故及损失逐年上升,因此,要想确保建筑工程建设可以达到安全施工,就必须必须加强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施工现场的用火、用电管理,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建设可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静. 谈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制度管理[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10).

篇2

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建筑工程消防安全,对保障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特点和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现代化建筑也不断地涌现出来,然而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问题也开始渐渐显现,并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是新时期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

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使用阶段进行综合的管理,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消除建筑工程的火灾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建筑物发生火灾时造成的损失,从而在根本上保障了使用者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二、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建设单位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力度不够

个别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建设单位在对工程进行承包后,便认为消防安全责任也随之进行了转移,而忽视了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这种做法使部分不负责任的建筑单位找到了空子,私自降低了对消防工程的要求,从而给建筑工程埋下了火灾隐患。

2.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问题

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据定了工程的消防安全,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消防结构的设计时,设计单位应当确保设计者拥有相应的资质,并严格的按照国家要求对进行设计。然而,部分设计单位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在不具备消防设计资质的前提下私自承接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任务,或在进行设计时对建筑物的消防结构进行精简,最终威胁到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

3.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有待提升

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由于盲目的追求工程的工期,降低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致使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火、电等设备时,很难严格的按照正规的操作标准进行施工,从而增大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同时,大部分施工人员也缺少相应的消防安全知识,在发现火情时难以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火势不受控制,进一步蔓延,最终引发施工现场的火灾。

建筑工程的施工会使用到多种材料,因此,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并且存在有大量的易燃及可燃物质,如果施工单位未能对材料的使用进行有效的规划,在材料进场之后又没有采取合理的保管措施,便会导致材料在施工现场内大量堆放,为施工现场埋下了火灾隐患。

施工现场的违章用火用电,也是引发建筑现场火灾的重要因素之一。个别建筑工地对用电的限制不严,存在有违章用电、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很容易导致电线发生短路而引起火灾。而在使用电气设备时,未能按照设备的功率选择相应的电线规格,或者任意增加用电设备的数量,均有可能使电线的负荷过载,从而发热起火。

同时,施工现场过于杂乱,也会增加建筑工程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如果施工人员在进行焊割操作的过程中,未能留意作业现场周围的环境,便很容易引起现场的材料起火。而过多的建筑材料随意堆放,也会阻碍消防车进入施工现场,对火灾的扑救工作起到了不利的影响,增加火灾带来的损失。

在施工现场发生火情时,如果及时的采取率有效的扑救措施,也可以有效的控制火势。但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工程的进度,未能在施工现场安装必要的消防器材,或使用质量不过关的消防器材,导致火情发生时,现场人员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扑救,从而错过了控制火情的最佳时机,最终引发建筑现场的火灾。

4.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质量验收制度有待完善

由于建筑工程的后再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我国有针对性的制订了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质量验收制度。该制度的实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工程的火灾隐患,保障了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质量验收制度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负责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人员数量有限,因此很难做到细致全面。同时,部分建筑项目在未能通过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或消防验收备案抽查,便私自投入使用,增添了消防安全质量管理的难度,并威胁着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提高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单位应当加大对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的重视力度,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并认真地予以落实。组织专人对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将工程的消防安全落实到人,同时提出有效地奖罚措施,提高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消防安全制度的有效实施。

2.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

施工单位应加大工作人员的教育力度,确保施工人员在上岗之前经受过正规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并使其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令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范与标准进行施工,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环节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同时,保证施工人员在发现火情的同时,积极地采取可续的应对措施,将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而一旦发现火情难以控制,施工人员应当及时的进行疏散,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

3.提高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

加强建筑单位对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的重视力度,能够有效的减少建筑工程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完善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方案,从多个角度出发,降低施工现场的火灾隐患。例如,对材料的使用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进场材料的数量,并对进场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重点加强对易燃易爆物以及化学品的监管力度,并随时保持施工现场环境的干净整洁;同时,在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并加强对消防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保证其能够正常的使用;此外,要严格的控制施工现场及施工人员在生活中的用火及用电现象,降低用火用电引发火灾的可能性最终保证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

总结:

加强各单位对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视力度,并制定提高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能够降低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与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睿.浅谈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的管理[J].科协论坛,2011,(1)

篇3

随着我国逐步步入现代化,具有现代化城市标志的建筑物正拔地而起,在彰显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建筑实施的各个方面由于一些客观或是主观的原因使得建筑工程实施现场频繁发生火灾,造成了不可估量的财产以及人员伤亡。在本文中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接着提出避免安全隐患的一些对策,以期减少造成的损失。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很多隐患。建筑工程现场除了有不燃难燃的一些建筑材料如钢管、水泥地板外,还有一些易燃的建筑材料如木板、塑料设备、汽油、电器设备等,一般在建筑施工现场所存放的东西杂乱无章,这样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再加之建筑施工现场搭建的临时建筑物的材料往往用的是彩钢夹泡沫苯板材质,这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材料,这样又增加了其安全隐患的系数,极易导致火灾的发生。(2)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建筑工程工作的性质,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在建筑施工现场有很多的施工人员大多是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消防安全意识也比较淡薄,意识不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现场存在电焊及明火作业,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及安全操作意识,而且一般劳动人员在劳作之后都有吸烟解乏的习惯,吸过的烟头都随处乱扔,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随意堆放在施工工地现场的木材及苯板等可燃易燃材料失火,必然也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另外,施工管理员只管建筑工程的进度问题,对于消防安全方面也没有过多的关注,缺少相应的安全防范知识及相应的措施,一旦出现火灾将会对人力物力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3)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够。建筑工程的实施一般是承包制,建设单位将建筑工程的实施权给予了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只注重对工程进度的监督,而忽略了对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的监督。有的建设单位为了从中获取更大利润,将建筑工程的承包权转让给一些没有无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这些施工单位往往将办公室,建筑施工现场以及建筑工人的宿舍连在一起,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也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相应的消防安全教育,这样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不能够及时的消除,就有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4)建筑施工现场存在违规操作现象。建筑施工人员在使用电焊、气割等从事作业时有时会出现违规作业的现象,施工人员有的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即使有的受过培训,由于建筑施工管理不是那么严格,就有可能导致违规作业现象,加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杂乱无章,电焊迸溅的熔渣有可能碰到一些易燃物就有可能导致火灾。另外施工人员随意拉用电线,不考虑电器设备的功率以及电负荷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发火灾。(5)建筑施工现场缺乏相应的消防设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一般只注重工程的实施速度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忽略其生产安全。为了减少其相应的开资,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没有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应该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的不设置,而是用生产和生活用水代替消防用水。即使有的施工现场配有消防安全设施,也大都多失去了其效用。还有的施工单位为了防止消防设施丢失就将其上锁,而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设施不能够及时的得以利用也就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就仅仅成为一个摆设。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针对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出现以上的安全隐患问题,下面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减少安全隐患,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材料,加之施工人员用的都是跟电有关的机器设备,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发生火灾,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各种材料进行分类存储。对一些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更要进行专门的管理,要登记入册,专人专库管理,在使用时也要严格按照规定定量正确的操作。例如:木工在实施作业以前要检查实施现场是否有易燃物以及电气设备是否安全,在确定没有的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进行实施作业,在完工以后还要对木屑进行安全处理,关闭电源。(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规定,施工单位要具备消防安全的资质证书才有资格承包建筑工程。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施工单位有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一些基本的防火灭火技能培训,使其提高自救的能力。(3)落实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筑工程在实施承包责任制的同时,消防安全方面也要有明确的管理责任机制。建设单位在跟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签订相应的合同时,也要将施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并对施工单位消防安全问题进行实时的监督检查。施工单位也要将消防安全的责任机制进一步细化,每一个部门都安排专门负责消防安全的人员,这样就会提高个人对消防安全的责任也就会更好提高大家的消防安全意识。(4)建筑施工现场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在建筑施工现场要配备齐全相应的消防安全设施,要在每个楼层以及有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地方配有消防栓以及灭火器,并配有明显的标志。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能够在发生火灾时达到有效控制和扑面初期火灾的要求。要在每个楼层口标有明显的“安全出口”字样,让施工人员熟悉每个消防安全设施的位置以及每个出口,以便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及时的自救及逃离现场。杜绝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用房不使用可燃材料,严格管理临时建筑内人员用火用电情况。

3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由于其本身的客观环境,存在大量的易燃可燃物大量存在加之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等原因导致火灾的发生,这就需要对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存放以消除其安全隐患。还有一些主观原因,如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以及缺乏相应的消防安全责任制,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加大对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以减少其安全隐患。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安全隐患,只有加强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才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