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6 14:44:4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篇1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档案工作人员仍然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重视收集、轻征集”。一些工作人员缺乏主动征集档案的意识,不愿主动走出去拓宽征集渠道,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档案征集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宣传,导致社会群众及一些单位的领导对档案征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不愿配合或支持这项工作。

1.2缺乏完善的档案征集机制

新时期下,随着相继出台《档案法》及其《实施办法》,同时一些地区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档案征集工作的发展。但由于缺乏完善的档案收集、征集方面的法律制度,部分相关法律法规存在模糊不清的状况,缺乏健全完善的相关组织保障体系,从而严重阻碍了征集工作的发展进度。

1.3档案征集方式较滞后

当前我国各级档案馆为了确保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档案征集工作方面花费的很大的精力,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由于受到经费、库房等方面的限制,档案征集方式仍然以主动宣传、被动接受为主的方式,没有采取新的手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征集渠道,也不能与民间、市场相联系,不能全面了解档案资料情况。

2.对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探讨

为了对档案工作加强规范化管理,档案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措施,严格规范档案征集工作中的各个工作步骤和工作流程,制定相关的规定和制度,作为档案征集工作管理的依据。只有从源头上规范化了档案的征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2.1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计划

在档案征集工作的整个流程中,提前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计划对整个征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是评估和鉴定征集对象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来说,档案征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征集的方式、原则、标准及范围等,档案工作人员应该熟悉并明确每个阶段的征集目标,包括明确征集的重点以及整个征集过程的各项经费预算等。征集的档案应交由征集人员进行分类归档管理,由本单位的财务人员实行对档案的接收。档案工作人员应根据征集对象的评估报告、征集档案的审批表、持有人签订的征集协议、征集过程中的经费支付凭证、专家鉴定回忆的会议记录及档案点交记录表等方面对档案进行归档。

2.2提出征集意向,做好档案评估

在档案征集前,应由两名以上的档案征集人员以书面的形式提出征集档案的意向,并准备好相关的征集材料,主要包括档案征集意向书、档案征集申请表、征集对象原件及相关材料。通过上交档案征集意向书,可以确认征集对象的持有人是否完全自愿地出让征集对象,为了更好的提出意向,必须认真记录清楚征集对象的基本情况描述和持有人所提出的要求,将征集对象的名称、所属年代、出产地及数量等基本情况明确记录在案,对持有人所提出的要求包括对所有权的分配情况等也应一并记录。除此以外,为了确保档案征集的后续工作有序的进行,工作人员还应登记持有人的有效联系方式并请对方确认签名。档案征集表的准备,一方面便于征集人员提出征集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也便于更好地确定评估专家。

2.3召开专家鉴定会

档案工作人员负责准备好专家鉴定会的材料,主要材料包括档案征集的意向书、申请表、征集对象的图片和资料及征集对象的评估报告。从档案征集专家库中抽取此次鉴定会的鉴定人员,最后以专家对征集对象的鉴定会会议纪要形成文件,其中应包括对征集价格方面的建议。由档案整理人员将归档所需要的资料移交给业务档案管理部门。在移交资料的时候,应将征集对象的图片和相关资料、档案征集申请表和意向书的正本、征集对象专家鉴定会会议纪要及征集对象评估报告正本等按照程序移交给业务档案管理部门。

篇2

二、二标和三标单位在8月底前完成复查准备工作,9月迎接区档案局检查,年底迎接市档案局检查。

三、被纳入检查范围的行业主管部门以及有下属机构被纳入检查范围的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档案法》所赋予的法律责任,加强对所属机构及本系统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监督、指导。主管部门在8月底前(一标单位在6月底前)安排时间对其所属机构开展档案监督指导、业务培训、组织评比及复查预检工作,并将检查指导记录、通知、简报、通报等文字依据于8月底前(一标单位在6月底前)报送档案局,该文字依据将同时纳入该单位的档案规范化管理复查、行政执法检查及2013年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1、凡是达三标的单位,下属单位必须全部建档;达二标的单位,下属单位必须全部达三标以上;达一标的单位,下属单位必须有50%以上的单位达二标以上、其余的单位达三标。

2、下属单位复查不合格的,主管部门在2013年度绩效考核中此项不得分。

3、未对所属单位、本系统开展监督指导、业务培训、评比检查且无文字依据的,主管部门在2013年度绩效考核中此项不得分。

篇3

二、实现医院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必要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院档案开发利用的频率逐年提高,也让我们看到了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与效能。2005年,我院现任领导班子组建后,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全省一流的、学科优势突出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在狠抓医院综合管理的基础上,院领导对档案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对档案工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一是在组织管理方面。成立和调整了院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主管领导、分管领导和档案专职人员;建立了符合我院工作实际的档案管理组织网络,抽调各科室精兵强将负责科室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归档工作,明确了工作职责、强化了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了综合档案室和各科室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了档案工作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

二是在设施设备方面。我院在原有基础上,先后增加了60平方米的档案专用库房,做到了档案库房与办公室、阅览室、陈列室“四分开”,进一步完善了“八防”措施;新增了档案柜、密集架、消毒柜、资料柜、防磁柜、加湿器、除尘器、空调、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档案管理软件等设备。

三是在业务建设方面。我院严格按照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关于《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一般要求》和《山西省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以及《事业单位档案分类编号标准》,对我院13个类目的档案资料重新进行了编目、排序和上架管理。对档案资料管理台账:即案卷目录、全引目录、归档文件目录、移交清册、查借阅登记簿、利用登记簿等都进行了重新整理和装订。同时我们还按照国家档案局10号令的规定,重新修订了我院《文件材料收集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