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环境卫生半年总结

环境卫生半年总结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4:1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环境卫生半年总结,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环境卫生半年总结

篇1

2、不断改进垃圾处理收费方式。为解决镇(街、区)环卫托管资金挪用、迟缴问题,环卫局改变托管费收缴模式,行政村托管费由原来的镇(街、区)经管站代管改变为经经管站监督直接支付给环卫局。各单位的有偿服务费直接向环卫局缴纳。通过完善资金保障机制,规范了资金的收取途径和方式,保证了托管资金的及时到位,保障了环卫托管业务的正常进行。

3、不断扩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环卫局积极探索融资途径,通过市场化运作,与潍坊金丝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采取bt模式融资建设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再利用项目工程,实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目标、达到了处理过程污染零排放的效果。

(三)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打造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利用新体系

今年来,市环卫局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把垃圾治理作为统筹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真正实现城乡垃圾“集中收集、统一清运、无害处理、再生利用”模式,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不落地、零污染、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篇2

(1)今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我局按照市政府总体要求,对全体人员进行《行政许可法》知识培训,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严格卫生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同时为了适应新时期卫生执法工作的要求,实现我市卫生执法监督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执法监督工作效率,依照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市卫生局执法文书管理制度》、《*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处罚工作制度》、《*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市卫生局申请行政复议工作程序》、《*市卫生局卫生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效率,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

(2)我局按照市行政许可清理办公室的安排,对现行的13项卫生行政许可项目,进行了的全面清理,并逐条提出了清理意见及其法律法规依据,及时上报市清理办,保留10件,废止3件,同时根据市编办的要求,对有关卫生行政许可的项目、执法主体、法律依据进行了逐项逐条清理,并按照要求及时填报各种表格和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按时完成各项清理工作,确保各项卫生许可项目便民利民。

二、开展“规范执法,塑造行业新形象”活动。

根据市政府的安排,结合二O*年卫生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工作的通知,我局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了全市卫生系统开展规范执法塑造行业新形象活动的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学习培训、提高素质,在全市卫生系统中提倡学法、守法、懂法和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办事的风气,加强对卫生行政执法人员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责任,坚决杜绝无证人员及临聘人员上岗,对不合格的人员,坚决清理。(2)建章立制,强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和过错追究制,持证上岗等制度,严格卫生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卫生行政执法文书使用和卫生许可证的印制发放工作,切实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高卫生行政执法水平。(3)全面实行卫生行政执法公示制,公开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权限、收费标准、办事期限、办事结果和对违法违纪行政行为举报投诉的受理单位及电话(市卫生局的举报投诉受理科室设在执法办,电话2109422)。增强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4)改进作风,开展优质服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做到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和“马上就办”的服务承诺制及投诉受理制度,倡导使用文明用语,热情接待群众,及时办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事项,对不属于本部门或本单位职权范围或不符合法律条件不能办理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及时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侵害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的投诉和申诉,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切实解决工作中扯披推诿、责任不清、效率不高等问题,提高办事效率。

三、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工作

我局在搞好中省的安排日常监督工作的同时,根据及时安排各项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打击了不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为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我局安排部署了为期1个月的以节日食品为重点的监督检查活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具体的卫生监督检查计划和行动方案。由主管领导亲自持帅,对节前各类食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餐饮业等进行了全面地监督检查。从20*年1月5日至20*年2月5日,全市各级卫生部门共抽检各类食品样品75份,检测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69份,抽检测合格率为92%;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样品有46份,占8%,多以熟肉制品和糕点为主,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超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在加大抽检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大型商场、超市、城乡批发集贸,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餐饮业和集体就餐食堂的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共监督检查大型市场、超市439个/次,城乡批发、集贸市场1440个/次,食品经营企业2315个/次,餐饮业(宾馆、饭店)1265个/次,集体食堂273个/次;共依法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者1*个(其中查处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案件2起),共处罚金11500元人民币,缴收销毁违法食品1445公斤,此外,根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调味品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紧张通知》要求,我市于20*年1月8日至2月4日,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对酱油、醋等调味品生产企业、经营单位的专项监督检查,全市检查酱油生产企业12个,经营企业213个;食醋生产企业14个,经营企业187个,其他调味品生产企业8个,经营企业211个,在整个春节前后开展的专项整治工作中,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和食品卫生监督动态日报制度,为各级政府及时提供了食品卫生监督的动态情况。

(2)安徽省阜阳市发生的劣质奶粉事件造成229名婴儿营养不良,其中12人死亡事件发生后,为防止此类悲剧在我市发生,我局立即部署了以婴幼儿奶粉为主的奶粉及奶制品专项整顿治理工作。并根据卫生部提供的54家名单,对全市城乡所有生产、经营奶粉的企业进行了拉网式卫生检查。其中白水、澄县通过市场检查和抽检,发现了黑龙江、浙江等地生产的“生麓牌中老年无糖奶粉”等7种劣质奶粉,有效地杜绝了其在我市市场上流通销售,确保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3)今年5月30、31日,西安晚报以《头号危险物的色交易》和《恶臭医疗垃圾竞成食品用器皿》为题对临潼区零口镇韦村医疗垃圾“地下“非法交易行为报告后,根据省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立即组织其所属医疗卫生机构严格依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监管,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医疗废物管理、毁形、消毒、处理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严禁医疗废物非法流向社会污染环境,危害群众健康,并于6月11日,积极配合国家卫生部、环保总局督查组对蒲城医疗垃圾处置情况进行了现场督查,并督促蒲城县卫生局落实整改措施,严防医疗废物流向社会污染环境。

(4)、其它卫生监督工作

根据省卫生厅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及时下发了对各种健康相关产品及其它公共卫生监督抽检计划,并将抽检结果根据日常监督重点和社会关注热点等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告。上半年在按时督促落实上报全市抽检情况的同时,我局在春节、“五一“节前,先后对节令食品、米、面、油、糕点、肉制品和矿泉水、卫生用品、消毒产品等转发了省卫生厅4期公告,以期达到扶优打劣,引导群众正确、安全消费的目的。同时,在夏季来临之际,为了有效控制建筑物空调系统的污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通过集中式空调系统的传播,我局今年首次依法对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了卫生监督抽检。

四、积极参与《环境执线》节目,宣传卫生政策,通报卫生工作情况。

截止六月底,我局共参加《环境热线》节目两期,现场接听群众来访电话10条,现场解决问题2个,为群众排忧解难,积极解决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查到底,狠抓落实、绝不姑息,努力提高群众对卫生部门的满意率,同时借助媒体,大力宣传我局在治理投资环境和开展“规范执法、塑造行业新形象”活动中的新动态、新变化、新成就,进一步提升卫生行政执法的影响力。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监督体制不顺。省市要求尽快理顺卫生监督体制,但除市直澄城县、韩城市、白水县等少数县(市)进行了监督体制改革外,其余县(市、区)仍维持现状,不能适应当前卫生行政执法的要求。

二是监督经费和监督人员不足。因经费不足,各执法单位千方百计搞创收,必然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执法监督力量不足,导致执法监督不力,顾此失彼,存在执法监管死角。

三是被监督单位和个人卫生法律意识淡薄。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生产经营,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需要加大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使生产经营者学法、知法、守法。

六、后半年工作设想

篇3

(一)农村卫生工作

1、根据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实施第二轮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要求,我县新招聘了6名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2、今年争取到第一批扩大内需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及辅助设施建设项目2个,总投资100万元,三汇镇、涌兴镇中心卫生院各50万元。

3、对**,**,**镇,**镇,**,**镇,**镇等七个卫生院扩大内需建设,总投资633万元,预计八月底主体工程竣工。

(二)城市卫生工作

1、县医院外科大楼改建,系香港政府灾后援建项目,待香港政府提交立法会通过后实施。

2、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完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基本项目开展工作,在基线调查、慢病管理、疾病控制等方面均按规定的方案进行,先后派出15名医护人员到省市培训全科医师、全科护士。

(三)公共卫生

1、加强了疾控中心和县医院传染科的设备装备,加快了县妇幼保健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建设。

2、进一步落实了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先后印发了《**县卫生系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县卫生系统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县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方案》、《**县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工作计划》、《**县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对和疫情处置预案》、《**县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甲型H1N1流感预检分诊会诊转诊制度》、《**县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修订了《**县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真正做到了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3、加强了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了医疗救护、救灾防病处置等组236个,落实县、镇、乡应急人员共340人,同时组建了卫生应急专家组数据库共49人。对机关工作人员、县属医疗机构分管领导和应急办主任以及各乡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或公卫科长共100余人,进行了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和考试。

(四)新农合医疗制度稳步完善

1、参合资金筹集。今年全县参合110.97万人,参合率为97.3%,筹集资金7609.88万元。其中:农民个人缴纳221.94万元,县财政补助440万元,中央补助3597万元,省财政补助3350.94万元全部到位。

2、参合农民补偿。今年1-5月累计受益人数325225人次,补偿金额4468.4万元。其中:门诊288029人次,补偿金额485.37万元;特殊门诊4661人次,补助金额98.42万元,县内住院补偿27796人次,补偿金额3043.46万元,县外住院4749人次,补偿金额841.15万元。

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解决“看病贵”问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工作的通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收到较好效果。

(五)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措施有力

1、圆满完成了与我省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我县公民闫勇和与其接触的有关人员的医学隔离观察和居家观察任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好评。

2、加强了狂犬病防制。今年初,全县有犬46484只;1至4月底共灭犬10467只(其中限养区犬只503只,伤人畜犬88只);现有犬只35726只(其中新增犬692只,观赏犬164只,警卫守护犬72只)。在现有犬只中,免疫犬25584只,免疫率72%;办证犬19491只;栓养犬20931只。犬伤暴露857人次,犬伤暴露后规范处置857人次,规范处置率100%;发生犬伤牲畜1例。处理违反《**省预防控制狂犬病条例》行为13起,实施行政处罚13人次,处罚款850元。

3、对结核病、艾滋病、霍乱等重点传染病加强了宣传、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强了管理,落实了责任。

(六)妇幼卫生工作成绩显著。

1、4月21日,在达州市妇幼卫生及社区工作会议上,我县荣获全市2008年度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两个一等奖。

2、新生儿疾病筛查2300例,筛查率达到42.15%;对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妇幼医生68人进行了妇幼卫生报表网络直报培训。

3、努力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今年1—5月,住院分娩率为80.13%,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99.86%;高危孕产妇按规定程序转诊率达98.5%;高危孕产妇管理695人,管理率达99.86%;产前检查率92.88%,产后访视率92.47%;系统管理建卡率92.38%,卡册回收率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1.75%;新法接生5078例,新法接生率99.98%,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0‰;孕产妇死亡1例,死亡率20/10万;婴儿死亡52例,死亡率10.4‰;新生儿建卡5010例,建卡率达98.64%;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0.01%,生长发育监测率99%。

(七)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为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今年对乡村医生业务知识进行了集中培训、考试、考核,为全国首次乡村医生换证、注册奠定了基础。

2、加强医院制度化建设,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公开服务承诺,公示收费标准及药品价格,加强医患沟通与交流,尽可能地让病人来则安心,走则高兴。

3、抓继续医学教育。今年上半年已发放好医生网卡563张。对乡村医生远程教育学员进行了模拟考试,为毕业考试打下基础。其他进修培训工作正常进行。

(八)无偿献血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1—5月,全县共计无偿献血892人次,献血量达29.59万毫升,满足了临床用血需求。

(九)卫生执法力度加大

1、对医疗市场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成立了两个清理整治组,分别由杨汝奇副局长和瞿海林副局长带队,对全县医疗市场、娱乐场所进行了拉网式清理整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2、加大卫生执法力度。在元旦、春节、清明、“五一”节假日期间出动卫生监督员210人次、车辆50台次,按照《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管理条例》的要求,检查餐饮业285家、超市4家、农家乐13家、酒店5家、娱乐场所10家、旅游景点2个,对存在的问题,责令单位及时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节假日居民食品卫生安全。

3、认真开展打击餐饮消费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出动卫生监督员138人次,监督检查785家,监督乳制品49个样、火锅底料12个样,样品合格率100%.

4、对全县123所学校的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进行了监督检查,通过检查学校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工作,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上岗率达到97.7%,对个别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把整改落到实处。:

5、加强了医疗机构、血液制品监督管理。出动卫生监督员319人次,车辆41台次,检查医疗机构216家,取缔非法行医4家,责令停业3家,警告12家,限期整改15家,没收药品73个品种,没收器械20件,罚款5.34万元。

(十)中医工作不断加强

1、开展**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培训师资60名,分批对全县60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7所村卫生站确定的师资力量进行培训,目前,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正按照局安排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2、为全县中医药在岗临床人员100余名(50岁以下)温习中医四部经典著作培训报名。

(十一)医疗行风明显好转

1、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印发了《2009年全县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2、按照县纪委要求,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和“卫生系统商业贿赂案例分析及警示教育活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3、加强了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收费项目、标准、药品价格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收费透明度。严格执行《达州市医疗服务价格》规定。

4、实行首诊责任制,医务人员做到热情接待,仔细诊断治疗。医生对不属于责任范围内的,引导病人到相关科室进行诊治,无推诿患者现象发生。

5、医务人员对病人实行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减少了大处方,滥检查的做法。

(十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

1、我局组织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正副职领导多次学习《**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管理办法(试行)》,《**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围绕“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我该怎么办?”开展了深入学习讨论,明确了责任及过错责任追究,每个职工自觉把责任落到实处,主动把责任区清扫得干干净净,办公室设备存放得整整齐齐,窗明几净。

2、坚持每周五对责任片区进行集中清扫和日常卫生监督,保证了责任片区整洁、有序。在日常卫生监督时,我们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的、意义向广大居民宣传,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功德意识,引导广大居民共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十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显著

3月27日,卫生局召开了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了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观动员大会精神,同时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印发了《**县卫生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调研阶段日程安排》,明确了工作目标、步骤、方法、要求。做到按规定动作进行。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领导撰写调研报告15篇,党员干部写学习心得300余篇,办学习专栏8期,信息简报36期,宣传标语8条。全体干部职工理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