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生命科学小知识

生命科学小知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52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生命科学小知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在中职学校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够使得生命教育开展的更加的顺利。生命教育对中职学生的发展非常的重要,只有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生命教育教学时,遵循的第一个就是浅显性和广泛性原则。浅显性就是所进行的教学内容不能够过深、过难,学生能够了解知识的意思即可,不需要进行知识学理渊源的探究。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如果太难的教学内容则容易让他们感到烦躁,不利于教学的进行。虽然教学内容不宜过难,但是却也不能够只局限在教材范围内,应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第二个就是生活性和开放性原则。将生命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用比较通俗鲜活的语言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这就是生活性原则。以往的生命教学内容没有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课堂教学中专业术语过多,使得学生厌烦学习。只有将生命教学生活化,才能够让学生感到乐趣。在进行生命教育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全面的对学生进行培养。第三个就是适度性和需求性原则。在进行生命教育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合理的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能够张弛有度进行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内容的增减。

二、中职生物课堂生命教育的教学设计

在中职学校生物课堂生命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教学中来,就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设计,以生命教育为基础进行设计。生命教育的教学设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方面就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在生物课堂生命教育过程中,必须体现以人为本,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对生命有一个明确的追求。生命教育应该体现出对学生的关怀和重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懂得珍惜生命。第二方面就是实施动态生成的教学内容,在中职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对探究活动进行研究,通过合作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发展,生命教育应该具有灵活性,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第三方面就是巧用鲜活生动的教学资源,生命教育的教学资源比较的丰富,教师可以巧用生物之材、展示生物之美、揭示生命之道、引导自我之爱和实施生命之教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领悟到生命的价值,懂得珍惜生命。生命教育的设计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保障,只有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够使得教学效果更加的明显。

三、在中职生物课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策略

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伟大,尊重、热爱生命。人类的生命诞生历经了非常漫长的一个阶段,从一个没有生机的尘埃发展到原核生物,在进行长期的发展进化到真核单细胞生物,经过非常漫长的进化才形成了结构复杂的人类。人类的生命是非常的伟大的,这不仅能够从新生命的诞生过程能够看出,也能给从人体的一些列动作和调控中看出来。因此,在中职生物课堂的生命教育过程中,生物教师应该给学生灌输生命伟大的意识,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生命,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篇2

项蓉老师给大家展示的是三年级数学上册《搭配中的学问》一课,以“探索并表示搭配的方法”为关键项,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为其搭建了一个多向度标准性平台,所选向度,由浅入深,从直观到抽象,富有梯度,为不同学情的学生提供解决搭配问题的平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交互学习、教师精补讲以及习题的检测快速的突破关键项。交互环节,项老师设计了同桌交互、8人组合作、联合组汇报等5次交互,不断攀升强化次数。整堂课设计巧妙,脉络清晰,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打造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高效课堂。

课后,项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活动,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备课思路,并及时进行了反思,剖析了课中存在的不足。

紧接着,全体听课老师依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学规律特点,从教师的备课、学生的互动、关键项的突破,教学目标的达成,核心素养的落实,课堂教学的亮点、不足及建议等方面认真撰写评课表后,进行了现场评价。

篇3

前几天,我有幸参加了在淄博举行的“山东省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艺术展示研讨会”。在这次活动中,我领略了全国小语名师杨屹、贺成金、张华宇等大家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深感受益匪浅。现在,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环环相扣、思路清晰的课堂教学

在他们的课堂上,原有的学习知识时易产生的枯燥、生涩感,顷刻间便消失地无影无踪了。如杨屹老师执教的《多彩的夏天》一课,杨老师通过“夏天的多彩、夏天的炎热、夏天的有趣、以及夏天的悠闲”这四个方面,串起了整篇文章。而贺成金老师执教的《半截蜡烛》一课,也是凭借着对小说中的“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三个主人公在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分析来贯串起了全文。

2 汉字魅力的彰显,中华民族文化底蕴的积淀

语文,顾名思义“学语、习文”,而贺老师的语文课则体现出了对语文文化品味的足够重视,让我们在听、说、读、写中享受语文所带给我们的趣味。像杨老师借用图形和自己的讲解帮助学生来区别“酒”和“洒”二字;而贺老师则提醒学生重视汉字的基本功“笔顺、结构”等。在当今拼音文字越来越显出其优势的今天,我也赞同贺老师的观点。我们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汉字文明历史的国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学者,确实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重担。因此,这些小语名师的大语文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在重视语文知识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字、词教学的加强。

3 借助朗读来理解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体会其情感变化

这在每位老师的课上都体现的很明显,尤其是在贺老师的课堂上。我在第一次听贺老师授课时,就深深地被他那独特的教学风格所吸引,所折服了。这次,有幸能再次聆听他的课,自然是又有一番新的体会与感悟了。在他的课上,老师、学生动情的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让我们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课堂的存在。老师、学生、以及听者都陶醉在了这浓浓的语文文化之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