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个人对礼仪的认识

个人对礼仪的认识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1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个人对礼仪的认识,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个人对礼仪的认识

篇1

中图分类号:R 197.32 文献标识码:A

一、现行医药价格政策存在的问题

1、医疗服务定价脱离技术、劳务价值,导致医院普遍亏损。价格是市场中最关键最活跃最难驾驭的重要经济杠杆之一, 而医疗服务价格更有其特殊性,在现阶段财政补助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医疗服务收费是医院补偿的主要方式。由于多年来对卫生事业的性质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把医疗低收费看成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过高地估计国家对卫生事业福利的承受能力,排斥商品货币关系, 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了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的不合理现象。

天津市医疗部门执行的还是1999年《天津市各级医院医疗机构收费标准》,至现在没有大的调整。特别是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手术、麻醉类、护理类、治疗类价格几乎没有调整。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价的上涨,医院医疗服务成本也在不断上涨,特别是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费及其它医疗成本的上涨,使得收费与成本价格倒挂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普通门诊挂号费4元/ 次,扣除1元工本费,门诊医生一天为30个病人诊治的劳务收入还不到100 元;一级护理收费2.5 元/日,化验类项目也没有充分考虑医院先进设备的购买成本、检验方法的创新成本和越来越昂贵的试剂成本。此外,由于医疗项目特别是手术类项目千差万别,特别是新的治疗手段不断出现,在实际操作中不能找到对应收费的手术收费项目,医院只能参照相近项目收费,这又极易导致医疗纠纷,这样迫使医院对某些手术项目不能收费。

2、药品、耗材的加成缺少科学依据,导致医疗费用上涨。药品加成率调整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的利润从30%左右降到了15%以下,表面上看,以药养医的局面应该有所缓解。但是在目前普遍存在财政补助不足、医疗收入亏损的情况下,医院不得不继续以药养医。而高值耗材实行3%差率加成,缺乏科学测算,由于很多原因有时使用耗材医院还要赔本,这就牺牲了医院的利益。

现在国家对预防感染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加了一次性卫生材料的使用,但根据收费标准要求有些一次性耗材是不能收费的,这无疑增大了医院的支出。

医院要发展,费用在增加,政府投入机制没有改变,迫使医院变相收费增加。如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化验项目。所以,在现阶段,既要严格执行好国家的物价政策,又要保证医院、病人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失, 这就对医院内部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定价机制无法适应医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目前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明显落后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且大部分医疗收费项目一旦由政府确定后就很难再进行调整。同时,医疗服务中新技术、新设备、新卫生材料的引进、使用与现行医疗服务价格规范之间也缺乏动态调整机制,对医疗服务新项目的立项缺少规范的审批办法,新增项目立项需要层层报批,手续繁琐且等待时间较长,往往一个新增项目从立项上报到批复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导致医疗服务自立项目、分解项目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

二、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对策

1、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组织领导。成立医院价格管理委员会,由院长、书记任组长;各副院长任副组长;物价科长任常务组长;设专职物价员;小组成员由党办、院办、医政科、经改办、财务科、物资供应科、设备科、医保科、审计科、信息科、护理部、检验科、病理科、B超科、药剂科、供应室及各病房护士长等有关科室的负责人组成。由物价科负责管理, 行使院内物价管理的职权。在全院形成物价管理网络。定期组织对全院物价工作的全面检查和重点抽查, 对检查出的问题, 及时制定整改意见。

2、改进卫生耗材源头价格控制和加价政策。对一次性及高值耗材要从严控制出厂价格及流通环节的加价,规范集中招标采购。政府对医疗机构使用高值耗材应当通过加成销售的方法,既给予一定的利润空间,鼓励使用低价格的耗材。

3、改变大型设备收费方式,引导医生合理检查。在严格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 积极推广医院之间大型设备检查报告和各类检测报告互认制度, 尽量减少重复检查,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4、积极推进药品价格改革, 科学制定价格政策。扩大政府定价药品的覆盖面, 列入医保目录的药品和具有垄断性质的药品由政府定价, 其余药品实行市场调价。规范药品企业定价行为, 减少流通环节。

5、逐步提高技术含量较高的的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挂号费等的收费标准,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和医生提供的服务, 实行分级定价。使得医护人员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动力。

6、信息公开化使监督更有力。实行物价公示制度,建立物价查询系统,落实向病人提供门诊清单、住院清单等制度,以便于地方政府和群众的物价监督。建立举报投诉等措施,各职能部门要及时解决就医群众的投诉,让物价政策公开透明。

7、建立医院医疗收费监督检查奖惩制度、职业道德考评制度与奖惩办法等。物价科每月对全院各科室收费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情况与科室和个人奖金挂钩,对违反收费政策的科室和当事人进行处罚或奖励。

只有建立健全系统的医疗收费管理体制,制定合理的收费政策,严格监督机制,才能真正做到合理收费,不断减轻患者的负担。

(作者单位: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参考文献:

篇2

1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

一个教师如果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和气质,就一定会影响学生对自己仪表的重视,因为学生还处于模仿阶段,他们非常喜欢学别人的样子,所以,教师在任何场合下,都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举止,衣装要得体,时刻保持清洁整洁,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此外,教师的行为举止一定要健康向上,朴素大方,尤其是在教育的活动中,语言的使用一定要恰当,不可以出现粗话,或是不恰当的肢体行为,给学生做好优秀的榜样。马卡连柯曾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可见,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和仪表多么重要,只有教师严于律己,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才会欣然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批评。

2对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影响

教师的灵魂是师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不断扎实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不断地端正自己的师德。教师的思想道德、行为举止都一点点改变着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所以,教师是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养成的源头,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自身的道德修养来感化和熏陶学生,更正他们错误的思想观念,戒除不当的言行。教师的爱在教育活动中十分重要,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要用自身的品格去构筑学生的正直,端正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以真心换真心,树立起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3对学生性格特征的影响

学生的性格有一部分是先天性的,但是后天的养成也占很大一部分。后天性格的培养来自于学校和家庭,教师的教育和感染,都会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教师如果待人友善、真诚,就会使得学生也友好待人,而且也会与同学相处融洽,这种性格特征就是教师赋予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和蔼可亲、尊重学生、爱自然、有同情心,不因成绩的好坏或家庭的贫富来区别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平等的爱,学生就会尊重和喜爱教师,与教师相处时也不会有胆怯的心理,这样的教师不仅是传道者,更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其具有的这些品质也会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性格。

4对学生情感优化与陶冶的影响

当今时代的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学书本知识,而是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心理上的健康,而心理教康最关键的就是情感上的满足。学生从温暖的家庭走向学校,也有了很多同学,但是他们最依赖的还是教师,所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除了传授书本知识,还要给予学生情感上的关怀,像家长一样关注学生的心理,占据学生心中一定的地位,使得学生敢于和教师探讨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困惑,这种心灵上的沟通能让学生产生安全感,也可以时刻端正学生不良的想法。教师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感悟学生内心的世界,对学生的情感进行优化,形成优秀的思想品格。

5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影响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使得我们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所以,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把创新融合到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自身就要不断的追求创新,树立创新精神,敢想敢做,积极进取,让学生也形成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造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也形成一定的创新想法,一起树立创新精神,让教育事业不在恪守成规,使得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6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心骨,也是实现教学任务的保证。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形成都需要教师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教师自身的人格特点也会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并不断的完善自己,以身作则,不断的追求创新精神,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走向,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篇3

一、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有偏面性。根据二八定律法则,大部分人认为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就是对20%的客户营销。的确,从客户贡献度来确定战略重点和分配银行资源,这无疑是银行集约化、精细化经营的明智选择。但银行要由经营产品向经营服务、品牌、文化方面发展,就不能对低端客户“一放了之”、“一弃了之”。谁又能保证得了今天那80%的客户不会是明天那20%的客户。应该尽量的多了解客户的个人信息,对于一些有潜力可挖的客户要尽力向他们推介新的金融产品和优质的经营服务理念,以期抢得营销的先机。

2、理财产品过于单一。尽管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创新不断,但与市民的理财意愿还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是理财产品过于单一,同质性较大,缺乏一揽子的理财产品。且老百姓已不再满足于一家金融企业提供的单一品牌的服务与产品,需要的是市场上最合适自己的各种类型、各种品牌的金融服务与产品组合。

3、新产品宣传和培训不到位。在新的理财产品推出同时,经常会忽略对内部人员的宣传,造成只有具体负责销售的相关部门了解该理财产品的情况,其他部门则知之甚少。且宣传的方式还停留在横幅、告示牌、印刷材料等传统介质上。另外,基层一线人员普遍缺少理财专业知识,在销售新理财产品时又缺乏对这些人员的培训,造成一线人员在宣传营销时只能简单根据宣传材料照本宣科,根本谈不上销售理财产品所需要的专业要求。

4、客户经理缺乏综合素质。银行的大多数客户经理只具有银行会计、储蓄或信贷等某一方面的工作经验,在专业技能和营销技巧上很难适应客户经理内在质的要求。随着客户的日趋成熟,由被动接受银行转变为择优选择银行,他们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没有一定的公关营销能力,根本无法适应客户、市场和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需要。

二、对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建议

针对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同业行处的先进经验,提出以下几个建议仅供参考。

1、加快客户细分。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对客户群体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确定银行的目标客户群,并采取差异化的分层服务方式。根据我国实际,通过对客户的资产规模、年龄阶段、所在区域三个方面进行细分后,银行可把中高收入、中青年、住所区域较好的等有潜力的客户确定为目标客户群体,对其可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形式,而其他客户一般以柜台及自助设备服务为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