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5 10:23:3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投资决策分析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168-02

对于投资项目互斥方案,主要基于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这两种方法进行评价决策。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考察各个方案自身的经济效果,即进行绝对经济效果检验;更为重要的是还要考察各个方案的相对优劣问题,即进行相对经济效果检验,对方案进行排序以解决选优问题。这两种检验缺一不可。两种方法的内涵实质简析如下:

1.净现值法

所谓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就是把项目寿命期内的净现金流量按一定的基准折现率折现到某一基准年度(通常是投资初期)的现值累加值,即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项目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值。

其经济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基准折现率下项目盈利超出最低期望盈利的超额净收益,其值越大,所获超额净收益也就越多,项目就越可行。净现值是价值型指标,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一个项目的总体盈利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目标,因而被广泛采用。

净现值法虽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可以说明投资方案高于或低于某一特定的投资的报酬率,但没有揭示方案本身可以达到的具体报酬率是多少。折现率的确定直接影响项目的选择。

2.内部报酬率法

所谓内部报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就是指在项目寿命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简单地说,就是使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

其经济意义是:在项目的整个寿命期内按利率 i=IRR 计算,始终存在未能收回的投资,而在寿命期结束时,投资恰好被完全收回。内部报酬率是个效率型指标,反映了项目本身的真实收益率,即内在的获利水平。基准收益率由内生决定的――通过项目现金流计算出来。能够把项目寿命期内的收益与其投资总额联系起来,指出这个项目的收益率,便于将它同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对比,确定这个项目是否值得建设。

但内部收益率表现的是比率,不是绝对值,一个内部收益率较低的方案,可能由于其规模较大而有较大的净现值,因而更值得建设。

在实际应用中,运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进行评价决策时往往会得出不一致的结论,从而给投资决策造成困难。如下图所示:

其中,F点是A B两互斥方案的NPV相等时的IRR,对应的交点称之为费希尔交点。从图中可直观看出,当基准折现率i0取值大于F点时,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评价时结论一致;但当基准折现率i0取值小于F点时,则出现了不一致。如上图所示,按净现值法则应选择方案A;而按内部报酬率法则应选择方案B。

净现值法是假设每年的现金流入以资本成本为标准再投资;内部报酬率法是假设现金流入以其计算所得的内部报酬率为标准再投资, 两种评价方法对投资方案每年的现金流入量再投资的报酬率的假设不同会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

而上述的这种两者结论不一致的情况往往出现在投资额不同、寿命期不同和现金流量模式不同的互斥方案选择中。下面就针对以上三种情况分别进行决策分析并提出各自适用的评价方法:

1. 投资额不同的互斥方案

对于投资额不同的互斥方案,往往会出现运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得出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一个例子来说明:A B 是两个互斥方案,两方案整个现金流量情况如表1(i0取10%):

表1

通过EXCEL 的NPV和IRR函数求解结果如下:NPVA=36.03万,IRRA=14%; NPVB=20.81万,IRRB=15%,从结果中我们可看出方案A、B 均通过了绝对效果检验,且用NPV和IRR 进行绝对效验结论是一致的。但是,NPVA>NPVB;而IRRA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入增量分析法。也就是经济学中的一种边际分析,主要指标是差额净现值(ΔNPV)和差额内部报酬率(ΔIRR),其中差额净现值顾名思义就是指两方案的净现值之差;而差额内部报酬率就是指使差额净现值为零时折现率。这种分析方法与现代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目标相一致。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用ΔNPV和ΔIRR得出的结论必定是一致的。用上文举的一个例子(表1)进行验证ΔNPV=-100+19(P/A,10%,10)=16.75(万);-100+19(P/A,Δ IRR,10)=0,解得ΔIRR=13.8%。计算结果表明NPVA>NPVB,NPV>0,ΔIRR>i0,三者完全一致。

因此,对于投资额不同的互斥方案进行比选时,可以直接用净现值法,判别依据是净现值最大且非负的方案为最优方案。而用内部报酬率法则不能保证互斥方案比选结论的正确性。

2. 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

对互斥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之间必须具有可比性。而寿命期不同的方案之间,显然缺乏时间上的可比性,这就有可能会出现运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得出的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一个例子来说明:

A、B是两个互斥方案,投资额均为4 000万,基准收益10%,A方案寿命周期为三年,B方案寿命周期为两年,两方案整个现金流量情况如表2:

表2

通过EXCEL 的NPV和IRR函数求解结果如下:

NPVA=973.8万,IRRA=22.1%; NPVB=892.4万,IRRB=25%,方案A B 都通过了绝对效果检验,且用NPV和IRR进行绝对效果检验结论是一致的。但是, NPVA>NPVB;而IRRA

要解决这一问题,一般是设定一个共同的分析期, 然后进行比选。当然这种方法事先隐含着一个方案接续假定:即方案在其寿命期结束后可按原方案重复实施。目前较通用的是用寿命期最小公倍数法确定一个共同的分析期,即取各方案的寿命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共同的分析期。

在上面的例子中(表2),最小公倍数为6,以此为它们的共同分析期,则现金流量图如下:

经计算得:NPVA=1 705万,NPVB=2 280万,IRRA=23.5%; IRRB=26.2%,结果表明通过设定共同分析期后,用NPV 和IRR 分析的结果一致:均显示B优于A。除寿命期最小公倍数法外,还有其他几种方法,如年值法、年值折现法。由于篇幅所限,对这两种方法不再举例做详细展开讨论。

3. 现金流量模式不同的互斥方案

投资项目往往具有各自不同的现金流量模式,有些项目在前期现金流入较多;而有些项目在后期现金流入较多。这就有可能出现运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得出的结论不一致的情况。如例:有A 、B两个互斥方案,其中A方案的现金流入主要发生在前期,而B方案的现金流入主要发生在后期(见表3):

表3

假设基准折现率为10%,则经计算得:NPVA=21.6万,NPVB=23.3万,IRRA=25.9%; IRRB=18.7%。从中可看出,NPV和IRR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

产生不一致的原因是由于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不同时期流入的相同金额是不等价的,而这种差异的大小又会受折现率以及时间差的影响。也就是说现金流量模式不同的方案其NPV对i的敏感度不同,从而,当i发生变动时,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对于任一方案而言,IRR是由方案本身来决定的,与折现率无关,不会受折现率变动的影响。这样,最终导致了在一定的折现率下,用NPV和IRR评价时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

篇2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决策不当产生的原因

1.外边环境变化带来的投资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不利变化,由此引发多种风险,主要表现为:第一,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诱发建材价格上涨,工程造价跟着上涨。第二,货币发行政策和银行信贷政策。如银行紧缩银根对房地产商就意味着筹资或变现风险。第三,房地产供求形势的变化。房地产供给严重不足的状况已成历史,现在的情况是供过于求,房价自然就要下降,销售难度增加,促销成本加大,期房销售几乎成为不可能。第四,房地产政策及由此形成的大气候。如当前银行对房地产业的支持重点从开发变为购买,这不利于刚开发并需持续投入的房地产项目的开展。

2.开发商主观投资失误

房地产开发商主观上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形势,房地产政策,金融政策的理解、判断或把握上出现偏差。如有的发展商过分地相信自己会容易将项目转手,而实际并未如愿;有的开发商在决策上项目时只考虑、分析了一时的市场供求形势,而没把开发的周期因素考虑进去,或者对市场的估计及项目自身的优势的判断过于乐观,最终导致销售困难;还有的开发商经营实力(开发实力、管理能力、行销能力)不足,项目运作中难于实现预期的经营业绩。

3.由于信息不对称或不准确对成本预期不准确

由于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先进的信息获取采集手段,造成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所依据的信息不够准确,或前期调研不细,对购买力及项目的销售前景预期过于乐观,都会导致在运用中出现与当初的估计有较大偏差,从而导致后期的成本变化,在预期基础上加大了项目的开发成本。

二、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决策控制的措施

1.降低房地产开发投资风险

(1)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

风险是指在投资经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使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减少这种不确定性,从而减少这种偏离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市场调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得尽可能详尽和准确的信息,把不确定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较好地控制房地产投资过程中的风险。通过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和趋势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从中选择社会最需要的并能够取得较大收益的投资项目,这部分工作可以由投资企业的相关部门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查,也可委托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进行。

(2)采取多样化组合投资

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将资金有选择地投放到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上,投资建造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所需的不同类型住宅、写字楼、商店和娱乐场等,以减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因为各种不同类型房地产的开发风险大小不一,收益高低相应不同。一般而言,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风险大,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低的风险小。如果资金分别投入到不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整体开发风险就会降低,其实质就是用个别房地产开发的高收益去弥补个别低收益的房地产损失,最终获取一个较为平均的收益。房地产多样化投资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地确定投入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的资金比例,使得即可降低开发风险又可获取较高的收益率。

(3)提前与租户、客户签订租约或预售合同

工程完工后房地产空置的风险,租金下降的风险,售价跌落的风险,都可通过预租预售的安排来避免。当然,预租、预售时,还应注意一个问题,这就是开发商的风险降低意味着与其交易的客户的风险提高。所以,开发期越长,其他行业的客户就越不愿意与开发商签定固定价格的合同。若要预租或预售,则租金、售价就会被压得较低。

2.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1)运用保险手段转嫁风险

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缴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保险作为一种及时、有效、合理的分摊损失和实施经济补偿的方式,一直是处置风险的主要手段,但保险的使用仍是有限的,因为并非所有风险都可以保险,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保险并不能提供充分的补偿。

(2)通过非保险手段转嫁风险

房地产开发企业可通过正当、合法的合同条款的拟定等方法将开发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单位。如房地产开发商将施工中危险性较高的工作转包给其他的专业性施工单位,从而减少自己的风险责任。再如实行项目股份化,将经营风险分散到全体股东身上等。对某些超过开发商能力的风险,或保险无法提供的情况下,此种方法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3)直接承担风险损失的补偿责任

篇3

实物期权是以期权概念定义的现实选择权,它是指公司进行长期投资在决策时能根据在决策时不确定的因素改变行为的权利。假设一项项目投资赋予决策者在未来采取一定投资决策的权利而不是义务,那么这项投资就会有实物期权。

企业投资项目中或多或少都包含一个或多个实物期权,这些实物期权的价值评估大多可通过运用金融期权定价的布莱克-舒尔斯模型得出。分析投资项目所包含的实物期权的敏感性即是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管理者在决策及管理过程中利用实物期权各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水平来主动地调整项目投资的具体方案和投资战略,控制项目的风险水平,提高投资项目收益。

实物期权的敏感性分析

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相关因素的比较

金融期权定价的布莱克-舒尔斯模型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价格、约定价格、无风险利率、波动率及到期时间等,而利用实物期权方法评价投资项目的前提就是找出投资项目与这几个因素的对应特征。

首先,与投资项目中所能得到的全部现金流量的现值相对应的是市场价格。

其次,金融期权中的执行价格在实物期权中的等值含义就是投资项目有效期内的全部固定成本的现值,它与投资项目的水平、生产经营规模以及与原有生产经营技术的关联程度有关。

再次,到期时间在实物期权中的对应含义是失去投资机会的时间,而并不是指投资项目的有效时间。当到期时间越短,如产品的生命周期越短,期权的价值就越低,决策者会加速投资。

第四,波动率是一个不可预见性的指标。在数值上是相关现金流入价值增长率的标准差。在实物期权中,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与其技术及市场等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有关,这种不确定性就相当于波动率,可用项目收益的标准差来描述。

第五,无风险利率是与期权有效期相同的无风险证券的年利率,在金融期权与实物期权中含义是基本相同的。

实物期权中的各因素的敏感性

实物期权价值对项目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的敏感性的大小可以由求实物期权的价值对于其现金流量的现值的一阶偏导数得出。因此,买入型实物期权对现金流量的现值S的敏感性为:

上式反映的是持有实物期权相对于持有投资项目的风险大小,由N (d1)可知敏感性的大小介于0和1之间,且投资项目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S越大,敏感性越大。

同理,实物期权价值对投资成本敏感性的大小可以由求对投资成本的一阶偏导数得出,因此,买入型实物期权对投资成本X的敏感性为:

上式中的负号表示实物期权对投资成本的敏感性是一个负值,而敏感性的绝对值会随着投资成本的增加而变大。

买入型实物期权对距离失去机会时间t的敏感性为:

由上式不难证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对距离失去投资机会的时间t的敏感性将随着t的变小而逐渐增大。

买入型实物期权对项目不确定性σ的敏感性为:

由上式可以证明,随着σ的增大,买入型实物期权的价值会相应增大。

买入型实物期权对无风险利率r的敏感性为:

由上式可知买入型实物期权对无风险利率的敏感性总是大于0,因此,买入型实物期权与无风险利率r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的关系。

案例分析

某公司投资220万元建一项目,预计投资后的现金流入现值为200万元,按净现值法计算出的净现值为-20,项目需放弃。但是,现在该项目有一年的延迟期,即,项目可在一年后再投资。已知市场波动率为0.3,无风险利率为6%。

由案例中条件可知,S=200,X=220,t=1,σ=0.3,r=0.06。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出实物期权对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S、对投资成本X、对距离失去机会时间t的敏感性、对波动性σ的敏感性、对无风险利率r的敏感性分别为0.5129、-0.3715、16.8683、79.76、81.7388。

除了对投资成本的敏感性为负之外,实物期权对其余四项参数敏感性都为正数,说明投资成本与期权的价值呈负相关,而其余四项与期权的价值呈正相关。并且期权的价值对各因素的敏感性的大小由大至小依次为无风险利率、波动性、投资延迟的时间、现金流量和投资成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