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德育基本要素

德育基本要素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1:1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德育基本要素,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德育基本要素

篇1

科研课题确定以后,能否取得满意的科研成果及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设计。科研设计就是制定课题研究的技术方案和计划实施方案,它是整个研究工作的蓝图,集中体现了课题课题研究人员的设想,构思。要想使科研设计达到直观,明晰,可供操作,便于实施,必须明确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一 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任何一项研究总要包括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观察指标或效应指标三个基本要素。下面对受试对象,处理因素,效应指标的要领及要求作一简要介绍。

1 受试对象

受试对象是指接受实验的动物或人,亦称实验对象,研究对象或观察对象。受试对象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对实验结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受试对象的选择合适与否,对实验成败是很关键的。如果进行动物实验,对实验动物的基本要求是对拟施加的处理因素反应敏感,反应稳定,尽可能近似与人,并且经济可行,容易获得。特殊要求是健康合格,种属一致,品系相同,年龄,窝别,体重差别不大,性别要求雌雄各半。

2 处理因素

就是为了不同的研究目的,加给研究对象以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各种条件被称为处理因素。在科学研究中,任何实验效应都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我们要抓住主要的,带有关键性的几个因素。

3 实验效应指标

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所显示出的结果被称为效应。为了具体的,准确的反映出实验效应,就必然需要使用效应指标,指标不仅可以用来揭示实验观察对象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用来判断某些特定现象或事实的依据与标准。在医学研究中,不论那种类型的研究,要探索的因素必须通过具体的指标反映出来。

二 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1 对照的原则

就是确定实验中相互比较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各组给予不同的处理,然后观察其效应。

对照的意义在于通过它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在医学研究中,除了正常解剖生理数据的调查以外,都要有对照。对照基本要求是除了实验因素作有计划的变化外,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其他条件应尽量保持一致。

2 重复的原则

重复是保证科研成果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重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验过程是多次重复进行的,要做到这一点与实验的样本大小有关,样本大重复的机会多,样本小重复的机会少。二是设计中提出的方法,别人也能重复进行。

3 随机化的原则

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案设计 基本要素

一、引言 

现在高中课改开展的有声有色,很多学校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习惯的培养作为课改的切入点,其中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探究学习成为一大亮点,在实际编写学案的过程中,我也做了积极尝试,和总结。编写设计学案,应依据该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先学后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定。应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前提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运用的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学生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学案的编写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二、 确定目标,有的放矢 

课堂目标的确定是在教案编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先学的情况,对课堂目标再做适当的调整,也就是将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备教转化为教、学结合,以备学为主。教案重教师讲什么,如何讲转变为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在确立目标的时候,必须严格按以下几个要求进行:严格按照课标要求来确立,严格按教材的内容,严格按考纲要求,目标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 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 

(一)学案中知识的整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较为合理的体系。这里的知识是指一些简单的,学生不需要教师的帮助就能独立完成的,所以在设计学案时,教师必须对学情作充分的了解,对学生自学已经能够掌握的,教师以检查、自学成果展示等形式了解自学状况。 

(二)自学中学生发现的疑难问题、疑惑的地方,及教案中的重难点是师生互动的重点。 

对学生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疑惑的知识点,教师对教情应该有所把控,知道哪些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以兵教兵的形式可以解决的,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背景、讲思路、讲方法、讲变式,讲规律的。 

四、学习过程的设计和掌控 

科学有序地设计学习的流程和学习方法的引导这是学案设计的重要部分。在学案的实践和推广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了六步自学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行之有效的自学方法。 

(一)标。学生自学的第一步,就是标明文章的自然段的序号,为后面的交流、讨论、讲解做准备。 

(二)圈。学生在初步阅读教材时,用圆圈本课的生字词,短语,能根据上下文解释的解释,不能的查找工具书解决。 

(三)点。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的重点段落、长句子,用着重号把它们点出来,分析它们在段落中或文中的作用、含义,学生可以借鉴学案中知识点讲解部分,探究清楚问题。 

(四)勾。学生在阅读中用横线勾画出文中优美的、写作、口语交际中实用的语句、句型或段落,熟记它,或是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或在书上旁批,仿写。

(五)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波浪线划出不能理解的段落和句子,在自学展示之 

后的问题收集的过程中把疑难、疑惑的地方以问题的方式提出来。 

(六)写。学生初步阅读完文章后,将文中主旨大意用学过的句型简明地描述出来。这样提升学生写作水平,还可以丰富学生文化背景知识等。 

五、问题呈现、交流、讨论、合作、探究 

篇3

一、自主性(Independence)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难有成效。杜威主张“学生中心”强调学生活动体验对知识的获得,并且课堂活动状况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自主程度。在教学设计中,应把学生主体意识渗透到各个教学阶段。从字母教学起,到加强音标、读音规则教学,教会学生拼读记忆单词、音形对应,归纳词汇、总结句型等,都要强调学生主体角色的参与性,在课堂的表现形式上,也应努力渗透这一要素。例如在初一下期就坚持值日生报告(duty report)。在英语课前三分钟左右,报告内容有日期、天气、出勤、当天的课程科目,以及近一周内所学的内容。报告的实施是让值日生事先准备好材料,用对话、表演的形式再现出来。教师再根据表演者的语言、语调及表演的内容当场评分,并作平时成绩记载。这就加大了值日生报告的量和质,从调动学生的自主活动人手,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口语交际能力。

交际英语教学的实践,要启迪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侧重训练交际项目的主要句型和词汇(main ideas and key words)作为重点教学信息出现在课堂上。例如写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让学生根据该项目的交际套路,通过教师揭示自编对话或短文,并关上书,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pair work),然后再请几组学生起来表演,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这比让学生照书念对话,背对话更能提高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初二Unit 9 Find the right place!学生自主意识通过下列交际套路来实现:

然后用一张市区图(标有街道、商店等),关上书,再用以上的交际套路,让学生进行两人一组的练习(pair work):

①Find the near place.②Find the far place. 再过渡到小组活动(team work)或者全班练习(class work).

二、情境性《Circumstances)

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认为,通过图、物、情境与语言概念的应答性确认(即图式阶段),是认识发生的最初过程,它不能被代替,更不能被超越,并图式过程又对同化、顺应、平衡的稳定性起着基础作用。英语学习也应遵从这一规律,而传统的读写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一点,在交际英语教学中,图式过程的通常方法就是情境性。如在教词、句时,就应充分利用图片、简笔画、实物进行教学,并在较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演练所学的词汇、句型、语法。而很多教学障碍的出现(如语词遗忘、句型演练生硬、阅读理解的错误等)都与情境教学不到位有直接关系。

如在初二Unit 20的教学中,先用简笔画给出meat,vegetables,fruit and other food,采用音、形对应教学,让学生拼读记忆这些单词后,设置在餐馆,家里就餐的情境,再过渡到下列交际会话。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