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优质手术室护理措施

优质手术室护理措施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7 15:42:2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优质手术室护理措施,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优质手术室护理措施

篇1

手术室(Operating room)是治疗患者的特殊区域,要求比较严格,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手术室护理人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1],要有娴熟的技术也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特别是近年来,卫生系统贯彻“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实施,对手术室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实施措施和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2011年7月~2012年10月对手术室护理的26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1年7月~2012年10月手术室护理患者266例,其中男165例,女101例,年龄6个月~81岁。疾病类型,骨折患者56例,腹部手术患者154例,其他57例。

护理方法:①做好术前护理:术前护理非常重要,护理得当,手术得以顺利进行,若护理不当,会影响手术的成功,因此,巡回护士要于术前1天访视患者的病历,并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2],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治疗过程、手术的注意事项以及患者配合的方法,在介绍过程中,态度要和蔼、亲切,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②细心做好术中护理:麻醉前协助患者取摆舒适,遮挡隐私部位,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加强摆放和防压疮知识培训,科学应用防压疮保护垫,切实保护好每一位患者。实施利多卡因凝胶无痛导尿,尽量麻醉后安插胃管、尿管等各种管道。严格清点查对,严把无菌、无瘤观,密切配合手术进展[3]。③关爱家属心情护理:设立手术咨询处,有专人值班,为术前及术中的患者及家属提供专职的答疑、咨询服务。及时通知家属谈话、看标本、迎接术后患者。充分利用家属等候厅LED屏,及时滚动告知家属各台手术进展情况[4]。在家属等候厅的电视上,播放经过编辑的简单手术全过程录像,以消除家属猜疑心理。在家属等候厅张贴手术室内部环境及工作场景、流程图。在家属等候厅提供健康指导相关书籍,播放轻柔音乐,提供热水装置。④贴心周到术后护理:安全送回病房且术后器械护士用温盐水协助手术医师擦净手术部位污迹,妥善固定管路。巡回护士为患者增加保暖措施,正确安置,协助麻醉师送患者回病房或监护室,认真交接。向家属发放一日清单,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并衷心祝福患者早日康复。进行术后回访。

结 果

266例患者经过手术室的护理,均成功手术,术中都能积极配合治疗,方法得当,无手术突发事件发生,术后经过治疗和护理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

讨 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转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的理念,开展优质护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的需要,也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关爱之心相结合的体现,更是手术室护理理念更新与提高的需要[1]。优质护理服务是卫生系统护理模式改变的核心,优质护理服务必须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基本需要,它体现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并把护理程序人性化、规范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性的一种动态、完整、连续的综合护理过程。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护理工作者应在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中实现自身的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只要有护士的场所就应该实施优质护理。为了积极参与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手术室秉承我院“一切为了患者”的服务宗旨,配合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将优质护理服务延伸到了手术室。

随着手术要求的增高,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能够使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同时能够使医生的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对于护士本人,能够得到一个好的锻炼平台,患者、护士、医生,三者更好的合作,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选择手术时间已经确定的患者,在其手术前、术中、术后提供优质的,规范的服务,使患者从入院到病愈出院的这段时间享受到优质的、规范的、系统的护理服务。手术中的护理水准提高,使得护理工作进入个性的台阶,此项工作对于护理水平的提高,医患关系的改善以及社会福利的提升都有促进作用。患者对于护士的依赖度提升,对于医生与护士的工作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助于医疗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幸福度起到进一步提升的作用。

“以患者为中心”是护理的核心,患者在优质护理中感受的关怀越深对护理的满意度就越高。通过多次对患者和家属的关爱和护理,不仅拉近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5],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促进术后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减轻了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的思想顾虑和恐惧,使患者能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6],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从而降低了护理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为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实施措施和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对手术室的266例患者,做好术前护理,巡回护士要于术前1天访视患者的病历,并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治疗过程、手术的注意事项以及患者配合的方法,加强术中护理和家属的心理疏导,加强术后的护理和访视。结果本组266例患者经过手术室的护理,均成功手术,术中都能积极配合治疗,方法得当,无手术突发事件发生,术后经过治疗和护理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

综上所述,手术室优质服务护理是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为其提供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服务,以患者为中心,满足了患者手术的生理、心理需要。自开展优质服务护理以来,护理人员服务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被动服务变主动服务,保证了患者在接受手术过程中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有助于配合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各种纠纷大量减少,综合满意度大幅度提高,为我院护理工作持续有序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淑萍.手术室护士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的作用[J].西南军医,2011,13(1):153-154.

2 Gtzsche PC,Hr bjartsson A.Somatostatin analogues for acute bleeding oesophageal varices[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8,16(3):193.

3 刘亚林,李斌,王向东,等.医院文化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09,17(22):57.

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3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81-01

随着我国临床医疗及护理服务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自2010年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来,各级医院积极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手术室为抢救危重患者及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因此对护理的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本院自2012年7月开始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根据本院手术室实际情况及不同手术类型制定了一系列优质护理措施,经过半年的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为了配合临床研究,笔者将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4月间开展的72例择期手术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区间为24-69岁;病例中骨科手术18例,普外科手术37例,泌尿科手术6例,妇科手术11例,所有病例中均排除其它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等)。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优质护理方法

1.2.1手术前护理术前一天,手术室巡回护士需要到病房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一定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拉近患者之间的距离,并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例如:文化、家庭、职业、性格、病情以及对手术的特殊要求等等),向患者介绍病情以及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期间可以根据患者需求简要介绍麻醉方式、手术经过以及术中注意事项等等,此外还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确认分析患者心、肺以及肾脏等器官情况,做好术前病情评估,制定详细的手术室护理计划[1];另一方面,在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量少使用专业医用术语,善于察言观色,掌握患者的情绪特征,以和蔼的语气、贴心的话语来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焦虑情绪,这样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1.2.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需要帮助患者尽快适应手术室环境。首先需要尽量保持手术室安静,事先将手术室的湿度、温度调节至最佳范围,保持手术室的整洁、安静,这样有利于让患者保持舒适状态;护理人员借助术前建立起来的良好护患关系,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状态;术前建立静脉通道时尽量“一针准”,避免多次穿刺引起患者不适;协助医生摆放手术,时动作轻、稳,注意遮盖患者隐,充分尊重患者隐私权[2];护士在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手术并严密监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尽量减少手术器械碰撞而引起患者的感官刺激;为了解决因长时间手术而引起患者嘴唇干裂或者口渴问题,护理人员可使用棉签蘸水擦拭嘴唇保持湿润;为了减少非手术部位的不适感,可对非手术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及时处理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1.2.3术后回访巡回护理人员在术后1-2d需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或者不适感,若存在不适感则需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安慰患者并向其解释不适感不会对手术效果产生影响;术后手术室护理人员仍然对患者十分的关心,让患者心理产生一种温暖感,进而保持良好心情,这样有利于术后患者迅速康复[3];在护理过程中还可征求患者的护理意见,以便于改进或者完善我们的手术室护理内容,有效提升手术室优质护理水平。

2结果

2.1手术前后焦虑情况见表1。

3讨论

自2012年7月份我院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即:在术前、术中、术后由巡回护士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其中术前巡回护士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病史以及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情况,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的过程、注意事项,制定详细的手术室护理计划;术中保持手术室整洁、安静,给予患者积极的鼓励,同时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让患者保持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术后巡回护士需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收集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意见,进而利于我科进一步完善手术室优质护理内容。开展以来,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均分97.62分,这是对手术室优质护理给予充分的肯定,因此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感染;切口类型;部位

围手术期患者腔隙、手术深部器官或切口发生的感染就是手术部位感染,除了会对患者的预后效果造成影响,延长恢复时间,严重时还有致死的可能性[1]。作为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手术部位感染在医院感染中排名第3,大约15%的医院感染患者都是手术部位感染。笔者研究了手术室护理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方面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5年5月开始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前后无明显人员变动。2014年4月~2015年4月之间实施常规手术护理,2015年5月~2016年5月之间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成立专项小组以及优质护理小组,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方案和计划。

1.2方法

严格落实以下几项措施:(1)确定无菌区域,并且要求护理人员在该范围内必须使用无菌的敷料、器械等,若无法确定其是否处于无菌状态,需马上更换。无菌范围的确定时间最好和使用时间相等,以降低发生暴露与污染的几率。(2)探查腹腔后马上将洁净袋与切口保护期放好,使用保护垫保护手术部位的切口,避免受到感染[2]。(3)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体温、心率等,一旦发现任何感染迹象,应立即告知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4)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腰平面上至领口以下作为患者前臂的活动范围,肘部在后靠时也要在腋中线之前。(5)手术过程中,限制人员出入,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缩短手术时间,使手术部位感染率降低。先冲洗无菌溶液的瓶口再使用里面的液体,尽可能一次性用完。医护人员术中不可与无菌车平面以下的布巾相接触,如果无菌车或手术台上有物品掉落,那么其已经受到污染,不要再向上牵拉台面下的吸引管、电刀线等。及时更换被血液均投的无菌单被,术中尽量少交谈,对不必要的谈话加以限制。

1.3评价指标

分别于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前后定期检测医院感染指标,包括环境卫生、物体表面、空气、普通洗手和外科手消毒5项,每项监测50次,统计合格率。分别统计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与具体类型等情况。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计数数据,用X2检验其组间比较。如果P<0.05,说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手术室护理前后各项感染指标的合格率

2.2实施手术室护理前后的手术部位感染情况

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前后(时间段均为1年),我院分别进行外科手术2845例和3012例,其中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5.3%(152/2845)和0.8%(25/3012),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实施前的切口感染类型分布为:腔隙/器官感染12例,切口深部感染8例,切口浅部感染132例;实施后的分布情况为:切口深部感染1例,切口浅部感染24例。

3讨论

作为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手术室是治疗与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主阵地,其工作质量与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效果息息相关,一旦发生感染,很可能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预防性抗菌药物[3]。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技术、无菌操作、手术室环境等因素都是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可以规范化手术流程,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创建良好的手术环境,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实现对手术部位感染的良好控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后,各项医院感染指标的检测合格率均有所提高,其中环境卫生、物体表面、普通洗手的合格率分别为98%、96%和98%,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后,我院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8%,低于实施前(5.3%),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手术部位感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上要给予全面的手术室护理,有效控制感染,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沈科华 单位: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