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6:5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印刷行业安全,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由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主办,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联合承办的“中国绿色印刷展”展区中推出的绿色环保食品包装体验活动场面火热,人潮踊跃。体验活动中展出的绿色环保包装袋,采用绿色油墨——纯植物油基油墨印刷,现场即可盛装鲜热的爆米花,既方便又安全,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包装绿色印刷不仅有益于包装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有益于环境保护,对包装印刷企业来说,也是一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好事。一方面,实施绿色印刷,使用绿色环保的原辅材料,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对员工的伤害,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绿色印刷已是大势所趋,尽早实施包装绿色印刷,可以抢占市场先机,赢得客户,赢得市场,获得经济利益。
作为第一批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包装印刷企业,常德金鹏印务有限公司很早就开始进行绿色转型,实施“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围绕“绿色印刷、减量生产”这一主题,从包装设计绿色化、印刷工艺绿色化、印刷材料绿色化、企业文化绿色化等多个角度着手,积极响应绿色印刷的号召,践行绿色印刷发展理念,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为企业带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年产值突破17亿元大关,并先后获得了“中国包装龙头企业”等几十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同样作为第一批通过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印刷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在柔印实践和应用中的经验、心得,终端品牌商代表分享了最终用户对软包装印刷技术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展望。
柔印全能亚太战略联盟的6家成员―杜邦、艾司科、博斯特、盛威科、德莎、坤裕,对柔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做了精彩介绍,并和现场嘉宾进行了积极讨论。
作为服务于国家部委、机关、银行、保险企业等客户的综合性安全印务企业,中融安全印务多年来的发展可以用“出身于国企,服务于国家,受益于国家”这句话来概括,因此,中融安全印务对国家产业政策一直都十分关注。
2010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环保部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国家主管部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生产绿色印刷品、促进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同时,这也是国家调整印刷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随后在2011年3月,国家首部绿色印刷标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印刷 第一部分:平版印刷》实施并于同期开展认证工作。中融安全印务注意到这一动向,并于2011年4月开始积极准备申请绿色印刷认证。中融安全印务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环保产品,十分注重企业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结合,早在2002年就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ISO14000(环境体系)、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三合一管理体系认证,环保、节能减排等理念早已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所以,通过绿色印刷认证对我们来说并不难。”中融安全印务认为:绿色印刷的关键是规范管理,本质是ISO9000质量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再加上原辅材料、印刷工艺的绿色化,以及节能减排等措施的强制性要求。如果印刷企业已经通过了这两种体系认证,且一直坚持改进的工作方针,那么在此基础上加上绿色印刷要求,通过绿色印刷认证可谓“水到渠成”。
2011年6月,中融安全印务完成了相关体系文件的编写、并组织了绿色印刷知识培训,同年9月正式通过了认证企业的现场审核。短短5个月的时间,中融安全印务便成为了首批通过绿色印刷认证的综合性安全印务企业,可见,通过绿色印刷认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只要平时注重规范管理,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措施 绿色保障
尽管中融安全印务的绿色之旅看上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中融安全印务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其中还是有些“小插曲”需要特别注意。
过去,中融安全印务在照明上一直使用传统的日光灯管,而绿色印刷标准要求使用T5灯管,于是企业在考虑节能与节约的基础上,采取了分阶段逐步更换的方式进行处理,目前,中融安全印务已完成印刷车间和制版车间的照明灯具更新,大大节省了企业的用电量。此外,绿色印刷认证一个最主要的要求是对原辅材料的强制性要求,所以,对于实施绿色印刷认证的产品,中融安全印务都按绿色印刷标准选用了环保纸张及油墨进行印刷,既提高了印刷质量,又减少了VOC的排放,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还有一点重要的变化是,对于绿色印刷认证,企业会按照体系认证来管理。具体而言,在推行绿色印刷的过程中,企业进行了全体总动员,不仅组织员工学习绿色印刷的相关知识,并每年请咨询公司针对相关标准对员工进行三级培训,了解国家相应法规和体系条款的变化情况,加深员工的“绿色”理念,还会根据法规或体系条款变化,组织相关员工对企业的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并通过内审来确认文件修订和部门学习的有效性,对体系存在的问题制定管理方案以及实施计划,并按计划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使企业绿色印刷管理体系不断改进提高。
建议 推动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