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7:49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最新宏观经济,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2宏观经济管理中更好地体现对市场经济发展价值的措施与方法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宏观经济管理,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无法自发消除垄断,市场不能够完全体现公正的收入分配,市场不能有效地处理外部经济的问题,市场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等。我国的企业为了创造出更大、更多的经济利润,于是纷纷引进国外的最新技术、最新设备,并且加大产量和发展的步伐,以便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占领市场,盲目生产,这样就造成了供大于求的结果,而这些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严峻,西方发达国家实行贸易壁垒,因此,应该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式进行完善和提高,才能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未来发展。
大部分的高校在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初级宏观经济学,而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和微观经济学的联系较少,缺乏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虽然目前高级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经济学共同假设的基础上,但这部分内容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书上往往涉及的很少,比如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这本书里,也只有最后两章才有所涉及,学生会对因为找不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而感到困惑。所以,现行的初级宏观教材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联系的问题上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本科阶段学生们的问题。
(二)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用处的质疑
除了学习体系上的不完善造成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困难,学生们往往对宏观经济学的实用性产生质疑和困惑,由于宏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长期的经济增长与短期的经济波动,以及相关的通货膨胀、失业和国际收支等问题,对于基本上还没有工作经历和社会经验的大一、大二的学生们来说,学习起来会感觉比较抽象,难理理解,尤其是不能体会书本上的知识如何与现实生活有效地结合。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时候,都会提出这门课的用处到底是什么,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工作的用处到底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改进建议
(一)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为了发掘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兴趣,提高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注意将西方的经济理论与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而且,讲解宏观经济学离不开案例的分析,通过案例的分析可以使晦涩的理论模型变得生动,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是否一定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这取决于授课教师的个人偏好,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讲课的效率,无论从色彩上还是动态的效果上,多媒体课件都有它的优势;相比而言,板书授课的优势是教师一步一步的演绎推导和作图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在推导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课堂教学的效果好。所以,多媒体和板书的有效结合,是一种既提高讲课效率又提高授课效果的很好的方式。而多媒体授课对于宏观经济学重要性还在于在课堂上可以随时就讲到的知识点展示网络上的信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信息和数据,都可以做到及时观测,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知识和数据信息。为了更好地保证所讲授知识的正确性和即时性,讲授宏观经济学的教师除了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中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以及经常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理论科研成果之外,对于与宏观经济学相关的学科也应当有深入研究,比如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等,这些学科的部分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教材选择的多样化
现阶段,国内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陈旧、分析方法单一和知识更新的速度比较慢。受到教材的影响,学生很难接触到及时更新的理论和针对性更强的案例。除了教师应该注意到这种知识结构和内容上的变化,有义务不再传授陈旧的或者是错误的、不恰当的理论,同时应该不断更新学生的教材或者是参考书目。比如,如果能够开展双语教学,可以选取英文版的比较新的教材,很多英文教材的优点在于,定位比较明确、内容更加充实、案例和习题新颖、贴切、印制精美等等,更容易被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接受,当然,翻译版的也可以,问题是现在很多译文版有很多翻译或者书写上的错误,教师要仔细检查,并一一对学生指出。如果不能直接选用英文版的教材的话,也要在参考书目中列举出足够量的原版宏观教材以供学生课下阅读。另外,课堂上可以经常介绍一些当前宏观经济学的前沿科研成果和论文等,让学生了解这门课当前的进步、争论和新的发展方向,以促进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
(三)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离不开数据
作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书本上的内容以外,应该让学生知道书上的每个定理、每个模型都来自于实际的生活和数据。所以,对历史事件和生活的观察以及对数据的敏感都是学好经济学必要的素质。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的内容而无法将其联系实际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不算是学好经济学的表现。所以,学会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处理数据和通过数据得出结论,对学习经济学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告诉学生在哪里得到与课程的研究内容相关的数据,比如银行的网站,尤其是各国央行以及世界银行的网站,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和美国经济分析(BEA),也可以具体到各个省市统计局的网站等等。学生通过对真实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更容易理解已经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到底是如何从现实中总结出来的,也能够理解政府采取的各种经济政策背后都有哪些依据。虽然作为刚刚入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也许不能得到比较深入的结论,但是对于他们的学习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为了让自己能够尽早完全理解这些现象,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理论和知识。
以泓湖投资旗下泓湖重域为例,其选择的投资范围锁定于国内金融市场,包括国内各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债券、基金、商品期货、股指期货,以及国内银行间市场的各类利率工具。
其净值走势图显示,该产品自2011年9月29日成立以来,净值一路稳步上升,截至今年10月31日,最新净值达1.173。
小而不弱
虽然宏观策略基金在国内还处于萌芽阶段,但目前专注于宏观策略基金的几家机构,在今年以来的弱市中着实“秀”了一把。
根据融智中国私募基金数据库统计,2012年9月21日,上海梵基投资的梵基一号的单位净值达到116.7509,实现累计收益16.75%。这只产品今年以来业绩表现突出,上涨17.37%。
与此同时,上海泓湖投资的泓湖重域也开始异军突起,在今年10月31日,最新净值达1.173,今年以来有10.5%的收益。成立于2011年11月的北京尊嘉资产的盈冲一号,其最新净值在今年11月2日达到1.0739,实现盈利12.77%。
可以显见,今年以来宏观策略展现出了绝对的收益能力,在A股市场整体缺乏趋势性机会的情况下,顺利跑赢了大盘。
宏观策略基金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受益于其他市场。彭丽娜介绍,“在国内股市一路向下的背景下,投资商品期货、股指期货的宏观策略基金正好突显其绝对收益的优势。我国期货市场与股市相比,交易机制相对完善,交易策略较为丰富,可以利用做空方式操作。”
现在还底气不足
宏观对冲策略在不景气的市场中“得宠”,并不意味着其仅仅是在弱市中“坐收渔翁之利”。这种策略的投资范围最为广泛,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众多的资本市场中选择投资机会,不过,特殊的策略和宽泛的投资范围,使得它对于投资经理的宏观经济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宏观策略一般是方向性投资,大多不会是市场中性的投资,而是利用做多/做空对资产价格变动方向进行下注,如做多中国股市。”彭丽娜介绍,该策略注重自上而下的宏观研究分析,利用宏观经济的基本原理来识别各类金融资产价格的未来趋势或错误定价,也因此,要想在运用这种策略取胜,需要有对宏观经济的准确理解和择时判断能力。
在对某一个投资方向下注时,宏观对冲策略通常会利用杠杆。因为方向性投资与杠杆的使用使全球宏观对冲策略天生就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一旦判断正确,投资者可获得巨额利润。当然,如果判断失误,其损失也巨大。
即便宏观对冲基金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要低于传统的单向做多基金,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收获颇多,但是要真正发展起来,还需要再耐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