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

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08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建筑工人三级安全教育,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篇1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7-021-03

一、建筑业农民工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队伍约4000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30%以上,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90%以上。主要来自我国建筑业大省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其中3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60%以上;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0%以上。表1为农民工对于工作环境安全状况的认知,可见农民工对于工作环境的安全状态存在着盲目乐观的现状,其中感到不安全和很不安全的行业集中在建筑业、商贸、服务业三大行业,以建筑业为最。

农民工安全教育方面,我国建筑业农民工仅有70余万人接受过两周或一个月以上的正规培训,即使在北京,也只有约4.3%的农民工正在接受文化补习或专业知识培训。究其原因,24%的农民工认为学费太高,33%的农民工感到工作紧张没有时间,34%的农民工想学知识苦于没有机会,只有29.2%的农民工接受过各类培训。另外,71%的农民工没有技工资格证书,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仍处于不开展或不规范状态。

(一)农民工伤亡比率居高不下

据统计,近几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伤亡事故,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80%以上发生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小企业,每年职业伤害、职业病新发病例和死亡人员中,半数以上是农民工。因此,加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已经成为当前解决农民工问题、保护农民工根本利益和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一项紧急任务。加强针对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构建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已经成为保证农民工群体根本利益,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农民工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对于企业来说,往往迫于工期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其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的要求,企业一般会对新进厂的员工有三级安全教育,但是对于三级安全教育卡的填写往往是流于形式,随便填写,安全教育根本没有落实到位。

(三)企业开展农民工安全教育资金压力大

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培训难以落实,其主要问题是培训经费的问题。

农民工合同时间短、流动性大,常常是年底回家,年初就要换新人,这无疑增加了相应安全教育培训的投入,企业出于对农民工工作时间不长久的考虑,也不愿意在农民工身上花足够精力做培训工作。在招投标过程中往往出现压级压价低价中标的怪圈,同时建设单位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拨款相对滞后,从而使得企业内部资金非常紧张,企业难以支付频繁更换的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经费。

(四)农民工接受安全教育主动性较差

农民工大多数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来自社会的底层,文化素质较低学历。据调查,95%以上的农民工在进入项目部工作前,都未取得相关岗位证书,也没有接受相应的培训。在劳动中,不懂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工作为工伤事故的当事人,是最大受害群体,很多工程招聘的民工都没有系统的安全培训。许多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五)企业对待安全生产事故抱有侥幸心理

企业对于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仍然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不安全不一定就会出事故,同时发生事故后国家和政府对于企业的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够,从而导致企业轻视安全教育的培训。

二、国外先进安全教育经验借鉴及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安全教育对策

英国《安全健康和福利劳动法》要求所有工人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培训知识方能从事相关工作。在岗的所有建筑工人(全职或兼职)必须接受一天以上的安全教育课程,任何建筑承包商如果擅自雇用没有取得《安全教育合格证》的工人,都将视为违法行为。从员工培训看,新加坡1984年起设立建筑业培训学校,开设了超过80种培训和测试科目,对工人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测试,每一名员工平均花费5%的工作时间用于培训,即平均100个学时左右。我国香港从1975年起设立建造业训练局,为建造业提供训练课程。有些国家还从财政方面给予补贴,使培训更有吸引力。荷兰建筑企业以每一个员工缴纳一定的税金作为研究与培训基金,使研究发展活动和职业培训的成本和风险由整个行业来承担。新加坡实行建筑业奖学金制度,鼓励新工人积极参加建筑相关课程学习。我国香港则给参加培训的人员补发津贴,如参加短期全日制课程,每人每月发给2400-3300元港币。

新形势下的建筑业农民工安全教育的总体思路应是政府和企业双管齐下,共同分担,配合工伤保险和中介机构来实现农民工安全素质的提高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加强。

篇2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工程安全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广义的工程安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工程建筑物本身的安全,即质量是否达到了合同要求、能否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安全使用,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本身的安全,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特别是合同有关各方在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2003年共发生工程安全事故1292起,死亡1524人。2004年共发生工程安全事故1144起,死亡1324人。到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412起、死亡513人。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建设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配套,采用的工艺技术是否合理以及照明、通风情况等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2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木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视进度而忽生产视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按理人员,现场职工和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2.3工程承包企业的成本因素导致减少安全防护措施。

2.3.1低价投标。各个工程承包企业为了拿到项目,竞相压低报价,有的甚至以低于成本价投标。

2.3.2分包转包。实行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的工程,由于总承包商和中间承包商层层分包,层层收取管理费,大大压缩了一线施工队伍的利润空间。

2.3.3业主拖欠工程款项。无论政府或私人业主拖欠承包商款项的现象十分普遍。由于以上三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承包商不得不拼命压缩成本,也必然会减少安全生产措施的投入。

2.4合理的建设工期得不到保障。不少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业绩往往会要求项目提前竣工,很多私人业主为了投资项目尽早竣工,也经常无理要求承包商压缩工期,迫使承包商日夜赶工。合理的工期得不到保障,建筑工人超负荷工作、疲劳作业,必然导致安全隐患增加。

2.5建筑工人素质不高。建筑工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一方面缺乏安全常识,不懂得在劳动中合理地保护自己:另一方面维权意识很差,一旦出现了安全事故,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也导致了承包企业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

基于各种原因,为了提高施工安全性,以下从几个方面谈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3.抓好安全教育

3.1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建设业得到迅猛发展,安全教育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为活跃的热点之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业从业人员逐年增高,其中大部分一线工人来自农村,建筑业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个大市场,但是农民工整体综合素质却令人担忧,特别是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都偏低,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虽然安全教育我们喊了许多年,也有不少规定,但是建筑劳务市场的现状就象一个多嘴的漏斗,不同环节的流转是自由的和多向的。

首先,所有的安全教育都忽视了一个现实情况,在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普遍反映“劳务工荒”,供求市场的失衡注定上述的教育变成一种形式。

其二,目前劳务工的安全教育由企业买单,由于劳务市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就严重冲击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是为了应付政府的监管才不得不去做,变调的目的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其三,农民工走入建筑业,对建筑安全的风险知之甚少,思想上的轻视造成主观上对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漠视。第四,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肤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2安全教育实施措施

针对这种现状,应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3.2.1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工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输出劳务的当地政府作为受益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对输出劳务进行初级培训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应负起监管和指导的责任,要达到2个目的:

3.2.1.1了解建筑业的安全风险;掌握防范安全风险的基本技能,达到初级滤网和规范的作用。

3.2.1.2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2级的安全教育,使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2.2建筑施工企业在招募劳务工或选择劳务公司后,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改进安全教育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面宣传手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起到主动自我防护的目的,并认识到伤害别人的严重后果。

4.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下达安全预警书到不同的项目。其次每个项目要根据企业下达的安全预警书进行具体化,并做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

4.1分层规划安全平面防护图,图中标明“四口”防护位置、临边防护位置,并以颜色区分防护的重要性。现场按照平面图进行防护,并做出安全标识和警示。

4.2建立安全动态防护和检查制度项目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安全防护需要,防护的重点和措施也不同。在同一施工阶段安全防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安装与装饰工程施工时,随着工序的穿插,往往需要临时拆除防护,这就要及时跟进恢复。

4.3根据动态防护的特点,要求项目安全员的检查必须是动态的,应根据动态防护平面图进行定时检查、记录和跟踪落实。

5.严格市场准入,保障安全生产投入

对于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处理,国家有明文规定,但安全事故仍然高居不下,究其原因就是市场准入的门槛太低了。通过对安全事故的统计,发现现在项目施工时在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上不能实现同步。建筑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压低造价是主要的手段。固定的生产成本是必需的,只能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费、利润中压榨,这就影响了生产中安全措施费的投入,使得安全防护不到位,不仅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而且如果事故发生了也不能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篇3

1、抓好安全教育

1.1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安全教育我们喊了许多年,也有不少规定,而建筑劳务市场的现状就象一个多嘴的漏斗,不同环节的流转是自由的和多向的。

首先,所有的安全教育都忽视了一个现实情况,在蓬勃发展的建筑业,普遍反映“劳务工荒”,供求市场的失衡注定上述的教育变成一种形式。

其二,目前劳务工的安全教育由企业买单,由于劳务市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就严重冲击了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是为了应付政府的监管才不得不去做,变调的目的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其三,农民工走入建筑业,对建筑安全的风险知之甚少,思想上的轻视造成主观上对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漠视。第四,安全教育的形式单一,内容肤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安全教育实施措施

针对这种现状,应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现状,实行分级负责分级教育。

(1)政府应勇于挑起对农民工的安全基础教育的责任。农民工应有一个准入制度的约束,从农民工转化为建筑工人也应有一个过程。输出劳务的当地政府作为受益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对输出劳务进行初级培训教育。建设主管部门应负起监管和指导的责任,要达到2个目的:

①了解建筑业的安全风险;②掌握防范安全风险的基本技能,达到初级滤网和规范的作用。

(2)大力培育专业劳务公司,把零散的农民工纳入有序的劳务公司,对劳务公司进行资质评定、资格评审。通过劳务公司使得劳务工达到第2级的安全教育,使劳务工掌握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政策法规等。

(3)建筑施工企业在招募劳务工或选择劳务公司后,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强化工程特点所带来的安全风险和具体作业安全要求。

(4)改进安全教育的形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平面宣传手段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起到主动自我防护的目的,并认识到伤害别人的严重后果。

2、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的项目特点和不同的施工阶段分析安全风险,作出评估,下达安全预警书到不同的项目。其次每个项目要根据企业下达的安全预警书进行具体化,并做安全防护和重点管理。(1)分层规划安全平面防护图 图中标明“四口”防护位置、临边防护位置,并以颜色区分防护的重要性。现场按照平面图进行防护,并做出安全标识和警示。

(2)建立安全动态防护和检查制度 项目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安全防护需要,防护的重点和措施也不同。在同一施工阶段安全防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安装与装饰工程施工时,随着工序的穿插,往往需要临时拆除防护,这就要及时跟进恢复。

(3)根据动态防护的特点,要求项目安全员的检查必须是动态的,应根据动态防护平面图进行定时检查、记录和跟踪落实。

3、严格市场准入,保障安全生产投入

对于安全事故的分类及处理,国家有明文规定,但安全事故仍然高居不下,究其原因就是市场准入的门槛太低了。通过对安全事故的统计,发现现在项目施工时在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上不能实现同步。建筑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压低造价是主要的手段。固定的生产成本是必需的,只能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费、利润中压榨,这就影响了生产中安全措施费的投入,使得安全防护不到位,不仅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而且如果事故发生了也不能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