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低碳经济原则

低碳经济原则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0:04:1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低碳经济原则,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低碳经济原则

篇1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208-02

1 低碳风景园林设计的功能特点

1.1 降低风景园林建设中的能源消耗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风景园林建设的高耗能问题非常的突出,主要体现在园林材料的生产、园林的施工以及后期的拆除和更新方面,为了降低能源的消耗,要在操作层面对其进行更好的实施。

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在施工中,可以就近进行材料的选择,这样能够降低运输材料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这样也会降低总体能源中的消耗量。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中,可以利用低碳的材料代替以往的高碳材料,例如在以往的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使用钢材和水泥的情况,在新时期可以尽量避免使用这些材料。景观建设过程中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利用这些能源的可再生性们能够对传统能源进行替代,其中,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在各个地方应用的都比较好。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对园林的使用寿命进行更好地延长,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要避免使用高耗能的建筑,例如大面积的玻璃墙,虽然其在景观效果方面更好,但是,由于其耗能较高,在设计中可以对其进行替代。

1.2 提高风景园林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效率

现代风景园林建设中,对各种的树木进行了利用,也应用了很多的新材料,例如水泥和钢材,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很多的景观都进行了拆除重建,在这个过程中,低碳景观园林建设提倡的是材料的可持续利用,同时,对已用的材料也要进行重新的设计,这样能够实现风景园林景观材料的循环利用。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中,不论是施工前还是施工后,都要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行提高,同时,促进其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增强风景园林的碳汇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绿色植物能够对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进行吸收,主要是因为植物的根际或土壤中能够进行碳汇,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成本较低的减碳方式。绿色植物每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非常明显,能够在提高城市绿化的同时,对城市环境进行改善。低碳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对绿色植物的碳汇功能进行了利用,这样可以建设更多的生态景观,同时,要减少硬地广场的建设,对耗电量较大的人工瀑布和喷泉可以进行限制建设,保留一些城区中原有的山体和河湖,可以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

2 低碳风景园林设计的原则

和普通的园林不同,低碳风景园林景观的营造更加重视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问题,要利用景观对其排放量进行降低,同时,在施工设计中,也要减少使用高能耗的物质。对能源的使用效率进行提高,在低碳风景园林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2.1 减少园林建设的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个人或者团体日常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一般情况下,其被用于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在城市生活中,人们每天的活动都会留下相关的碳足迹,人们出行主要的工具就是车辆,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会消耗很多的能源,同时,也会排放很多的废气。城市住房的供暖方式以及每日所需的事物,都会产生很多的碳足迹。在网络上,已经可以利用一些专业的软件对个人的碳足迹进行测算,同时,也有很多的方式能够对碳足迹进行消除。在风景园林景观建设中,要对碳足迹进行充分的了解。

在风景园林项目中,每个要素中都含有相关的碳足迹,因此,项目在发展过程中要对碳排放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评估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同时,在项目建设完成以后也要进行跟踪测量,确保项目能够满足使用的需求,不会出现过量排放二氧化碳的情况。保证社会生态环境不会受到影响,符合低碳建设的要求。

2.2 选择碳友好的园林材料

为了能够对碳排放量进行最直接的影响,在园林材料选择方面,可以选择碳友好材料,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主要的依据就是材料的碳成本。园林材料的生长、采掘以及运输过程中都会排放出二氧化碳,其中,碳友好材料是成本最低的材料。但即使材料是一样的,它们的碳成本也有可能不同――因为它们的碳足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美国水泥的碳足迹肯定与中国水泥不同。因此,园林材料的地方性也应该作为“碳友好”的选择条件之一。

2.3 控制园林施工中的碳排放

在园林工程施工的初始阶段中,消耗石化能源的机械被大量的使用,这很容易造成地面压实噪声、污染、严重的交通压力、额外的仓储空问等一系列问题。如果风景园林师尽量选择在有可能减少机械作业的场所建设园林景观,这些问题就会被有效控制,同时减少大型机械作业对于土壤和植物本身的危害,降低风景园林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2.4 降低园林维护的碳成本

园林维护所需的碳成本与风景园林师的设计手法、对材料的选择和对风景园林管理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园林项目在施工期间的碳成本通常是一坎性成本,而维护时期的碳成本则是持续的:它可以持续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是持续生长和变化的。但城市的园林空间(如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等)为了满足特定的城市功能和美学要求。经常需要将它们保持在某种特定状态下,因此通常要运用灌溉、施肥、修剪等多种手段进行长期养护。由此会带来持续不断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风景园林师在设计之初更多地考虑景观生态学的原则。利用生态的、可持续的和自维持的(Self―support)方法及手段去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如地质变化、气候变化等),就可能把风景园林长期维持所需的碳成本控材在相对低的标准之下。例如,设计师可以用草地来替换人工草坪、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立体绿化、多用乔木、选择适宜粗放管理的植物品种等。这样做既可以有效减少维护园林绿地所需的碳成本。同时又可以保持园林的开放性与可达性。

2.5 延长园林的“生命周期”

风景园林的“生命周期”,是指园林景观可以保持多长时间不被移除和更新。对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而言(甚至包括赢得奖项的设计项目),有时只有20~30年的使用寿命――尤其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近30年间.很多项目的生命周期甚至更短。典型的城市更新不但包括对原有场地、材料的大规模挖掘、移除,还要加上新的设计和建造。如此叠加带来的异常高的综合碳成本并未被人们所重视,因为人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进行城市更新:铺路的材料不耐久或很难清理、园林空间布局不合理、没有创造出安全的空间为社区提供服务等。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有些风景园林项目并没有符台社会的真正需求:它们或没有使人感到舒适、耐久、安全,或没有适宜地利用土地、形成持久的自然美感。

3 结语

风景园林设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进行重视,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不能仅仅对景观的创造空间和形态进行重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人口出现了不断增加的情况,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其对很多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创造生态良好以及低碳排放的园林景观更加能够适应时展的变化。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不断恶化的今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低碳的发展已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园林景观中的低碳理念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有效途径。

1园林景观中低碳理念的营造原则

1.1持久化原则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规划单位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勘察现场,合理利用资源,建设适宜城市发展的园林景观。在园林景观的建设、养护等环节方面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延长景观的使用周期。

1.2量化原则所谓量化原则,就是将低碳理念用数据量化,利用数据帮助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达到低碳目的。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按照低碳排放的要求,在充分考虑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之上,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控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而保证园林的规划设计能对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生活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1.3施工与维护的低碳化原则低碳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循环过程,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之初,设计单位要依据地形进行规划设计,坚持不大量挖掘土方的原则,减少机械使用,减少能耗。在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充分增加园林中的绿地面积,达到低碳的目的。

2 园林景观中低碳理念的应用

园林景观主要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其中软质景观主要是指植物景观、水体景观,硬质景观是相对软质景观而定义的景观,主要是指用质地相对较硬的人工材料或者主要依靠人工材料而打造出的景观效果,主要包括园林建筑、园林中的道路、园林中的广场等。

2.1软质景观中低碳理念的应用

2.1.1园林植物中低碳理念的体现为提高园林景观中绿地的固碳能力,要选择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种类,以扩大园林低碳绿地。据相关研究报道,垂柳、麻栎、乌桕、醉鱼草、火棘、木芙蓉、碧桃、锦带花、夹竹桃、金叶女贞、金钟花、广玉兰等植物固碳能力较强。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要求是:满足功能;场所不同,适宜的植物也不同;突出景观特色和风格;以植物的季相变化为依据等。为使园林景观满足低碳原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就要以固碳能力不同的植物互补,以提高植物群落的固碳能力,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合理配置原则:有研究报道,单位土地面积上供试植物类型的固碳释氧能力大小依次为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所以在园林景观配置中,要增加常绿灌木和落叶乔木的使用比例,并且合理搭配,以增加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和单位空间的绿色植被,进而改善冬季绿地景观。(2)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合理配置原则: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比较,前者的固碳能力明显高于后者,要选择固碳能力强且固碳周期长的速生树种,搭配种植慢生树种,既增加了固碳效益,又能使植物景观持久。(3)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合理配置原则:彩叶植物与常绿植物比较,前者的固碳释氧能力要比后者强很多。但由于许多彩叶植物和落叶植物存在秋冬季节都要落叶的问题,在秋冬两季失去固碳能力。所以,园林景观中要合理搭配种植常绿植物与彩叶、落叶植物,这样弥补了在秋冬两季失去固碳能力的不足,同时也保证了植物景观的四季皆宜。(4)幼龄树与老龄树的合理配置原则:幼龄树与老龄树比较,前者的固碳能力要高于后者。在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中,要合理搭配幼龄树与老龄树的种植,这样既能提高生态效益,也符合低碳原理。此外,还要注重古树名木的配置,因为它不仅是独特的自然景观,也能丰富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同时,其单株固碳能力也要高于普通树种。(5)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合理配置原则:乡土植物一般产于当地,或是起源于当地,这种植物在当地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演化过程,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非常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一部分乡土植物还具有非常高的固碳能力,所以,在园林景观的植物选择中,适当增加这一部分乡土植物,并搭配常规的园林植物,不但能提高植物群落的固碳能力,还可以提高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同时也为本土园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2.1.2水体景观中低碳理念的应用

园林景观的另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是水,水能使园林景观更加生动活泼。人们对园林景观中的亲水需求越来越多,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但要注重水体景观的效果,还要注重水体景观的生态性。水体景观设计中,水是最大的主体,在规划设计时,(1)考虑园林景观的选址,自然水源和地形是水体景观设计的基础,能靠近自然水源,以就地取材就能降低能源消耗。(2)以避免浪费为原则,杜绝过分追求水体景观的效果。(3)要有效控制水体景观中灯光和音乐等辅助设施的设计效果,避免能源浪费。(4)合理配置水体景观的水体植物,净化水体,降低水体景观的污染,增强水体景观效果。

2.2硬质景观中低碳理念的体现

2.2.1选择低碳园林材料

低碳材料是指使用周期长,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低、污染小、温室气体排放量小,可以循环使用并且可以回收再生产的新型材料。选择低碳园林材料、循环利用低碳材料和研发与生产新型低碳材料是构建园林景观建筑、铺筑园林道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直接方法。比如在园林景观建设时使用木结构材料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就能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使用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

2.2.2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

所谓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再生并且能不断得到有效补充或可以重复利用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沼气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中,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最能体现低碳理念。当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路灯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2.3在园林施工与养护环节中低碳理念的应用

好的园林景观作品,工程质量不但要好,景观效果也要保持长久。要减少施工过程中机械的使用,这样就能减少能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还不至于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良好的养护管理是长期保持景观效果的最好保证,在园林景观的后期养护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变化的原理,使园林景观中植物的灌溉、修剪和施肥等与生态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比如通过增加乔木植物的数量与种类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等。

3结语

低碳理念的核心就是构建能源结构、规划低碳城市、建设绿色建筑,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人类只有发展低碳城市,才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的生态与生活环境。体现在园林景观上,那就是园林建设和园林运营中的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构建低碳园林,改善城市的生态与生活环境,增强城市发展的持久力,这体现在园林景观中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园林的规划、园林的设计与施工和园林的后期养护等,从清洁能源的使用与低能源的消耗和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要。

篇3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加重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可持续发展观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贯彻落实,引起了人们普遍的重视。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能够进一步完善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提高生态品质,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生态效益。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材料与设备的选择方面风,减少耗费的化石能源量,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风景园林低碳、低污染的绿色效果。

一、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分析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风景园林在营造的过程中所耗费的能源越来越多,园林营造的材料选择、生产、建设施工、后期维护、更新等每个阶段都存在着能源消耗现象。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进行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可以采取就近或本地采购材料的方式,这样能够减少在运输过程中材料排放的碳量,从而有效降低能源的总体消耗量。在园林的建设材料的选择中,建设玻璃、钢材等的用量,采用低碳、环保的材料来降低用碳的成本,在园林建设中,尽量采用太阳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选择低耗能、低污染的高科技产品应用到风景园林的营造中,这样能够有效达到低碳的园林建造目的。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完善设计方案,尽量将园林的使用时间延长,避免一味的追求观赏价值,而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墙等高能耗的建筑材料的设计方案,从根本上降低能耗。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各种高科技材料和木材大量的使用到园林建设中,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鼓励可持续发展材料的选择和采用,将创新理念应用到园林营造中,对旧的材料进行改装和重组,进行重复利用,循环使用。这些材料的循环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在施工前后的能源利用率,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低碳风景园林营造中的贯彻。

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有助于增进绿色植物的功能。目前我国风景园林建设中,提倡建设较多的自然生态景观,减少大面积草坪广场以及空旷的硬地广场的建设,对于喷泉和人工瀑布等需要大量耗电的建筑设施,也进行了数量限制。鼓励风景园林建设林荫地等适合于公众进行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加氧气,减少热岛效应的场地。对于风景园林中的自然山河、湖水等要保留在最初位置,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碳汇功能,扩大碳汇,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合理的储存在绿色植物的根茎中和土壤中,这种风景园林的营造是一种较低成本的减碳方式。

二、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要则分析

与普通风景园林的营造相比,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考虑的因素较多,在园林设计、园林材料的选择、施工过程以及项目更新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到低碳环保的因素,合理、科学的计算风景园林营造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通过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大化的提升营造园林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

在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通过严格的碳评估,控制好园林营造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严格执行每一道程序,做好各个阶段的维护工作。风景园林营造的每一个阶段都或多或少的留下碳足迹,所谓碳足迹,也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活动,都将释放出一定量的温室气体,例如在开车中、采暖过程中以及食用的产品中,都将释放出温室气体,留下碳足迹,通过有效的测算碳足迹,能够衡量人们的日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啊风景园林的营造中,要充分理解建设过程中的碳足迹,只有明白了风景园林营造前和营造后的碳足迹,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的对控制碳足迹。随着高科技产品和环保型材料的产生,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园林的过程中,就要选用最环保的材料,最大限度的减少碳的排放量。选择碳友好的园林材料,其直接的衡量标准就是在选择材料时考虑碳的成本,所谓材料的碳成本,也就是指在材料的生产、制造、运输等一系列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还包括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材料所产生的废弃物体和能源消耗量等。碳成本越低,则这种材料就成为碳友好材料,比较适用于风景园林的营造。此外,即使是两种一样的材料,其碳成本也会不同,这与材料的地域性也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选择碳友好的园林材料时,也要考虑它的地方性因素。

在风景园林的营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消耗大量的石化能源,大项目的机械设备的使用,也将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因素都将给园林所在区的地表带来压力,造成空气污染、交通压力以及噪音等问题,因此,风景园林在营造时要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尽量采用小规模的结构设计,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最大限度的控制风景园林在营造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效的保护土壤和园林植物,从而提升园林生态环境的质量。风景园林营造过程中的碳成本,与设计方式、材料以及园林的维护管理都有着直接关系。施工过程中的碳成本是一次性的,而园林的维护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成本却是持久的。为了保证园林的景观长期处在优美状态下,保证风景园林的观赏价值,常常需要对园林中的设施和植物进行定期的维护,在给植物施肥、灌溉等的过程中,就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就要求园林设计师充分掌握园林的低碳设计原则,设计具有自动维护性、可持续性的生态系统,最大化的控制碳成本。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立体化设计,增加植物的立体效果和多样性,将人工草坪由草地来代替,采用乔木等适合于粗放管理的草木,有效控制园林营造中的碳排放,又进一步使风景园林得到美化。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还要尽量延长风景园林的使用期限,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很多建筑物的生命周期都在缩短,这些项目的更新都将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因此,设计师在园林设计时,要充分做好调查工作,对园林的材料选择、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等做好充分的了解,避免园林营造的设计过于风格化,一味的追求时尚,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设计出具有长期使用价值、环保同时又美观的园林方案,有效的控制园林营造过程前中后的碳排放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传统的化石资源在逐渐减少,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能够迎合我国的气候变化趋势,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城市园林环境,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各种环保、节能材料的采用,保证风景园林从设计施工到养护管理的各个过程中都能最大化的降低碳成本和碳排放,严格按照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要则,进行园林的各项施工和维护,充分实现低碳风景园林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杨锐,王俊杰.景观视角下中国低碳城市发展路径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1(01):178-17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