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25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智能建筑的发展背景,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①Jiangsu Testing Center for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Nanjing 210028,China;
②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188,China)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建筑与绿色节能技术的发展背景,并提出我国智能建筑的综合发展方向应为绿色智能建筑。同时对我国发展绿色智能建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关于我国发展绿色智能建筑的建议。
Abstract: The developing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nd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direc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should be gree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has been proposed. Meanwhil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are analyzed,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our country have been proposed.
关键词:智能建筑 绿色生态 节能环保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green ecology;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074-01
0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的恶化,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建筑对环境的巨大影响,由此掀起了一场世界范围内关于发展“绿色建筑”的。与此同时,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开创了新一代智能建筑系统,帮助人类建设一个智能化的、绿色环保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我们的重要责任,而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建筑物中,在其内部构建一个完整、高效的计算机综合网络通信系统,使建筑智能化,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运行。
1我国智能建筑的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不仅只是除了外观漂亮、内部宽敞,更多的是讲究环境的健康、建筑的智能化和环保节能等。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对智能建筑的定义如下:所谓智能建筑(IB)是指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80年代末,智能建筑刚刚进入我国,由于受到当时经济状况和网络技术水平的限制,不能大力发展。然而进入90年代中期,由于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智能建筑市场尤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出,据统计,国内已建成的智能建筑约有3000多幢,其中一些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其中建筑能耗占到国民经济总能耗的15%,我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仅有1%为节能建筑,建筑垃圾占了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因能耗巨大而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恶劣,据此,有关专家呼吁我国尽快实施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建筑战略,以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建筑智能化决不仅仅是运用新技术来提高建筑物的身份,建筑物的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已成为建筑智能化发展必须考虑的首要前提和最重要的条件。
2绿色节能建筑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能源资源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从基本国情考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这一概念,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与建筑节能相比,绿色建筑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涵了节能、节地、减少污染等内容,指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中水回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
节能与绿色建筑,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且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经济合理,保证了生活环境的质量。
3智能建筑的绿色节能
3.1 何为智能建筑的节能技术智能建筑的节能是个系统工程,不同的是,智能建筑的节能问题比一般建筑的节能更复杂,既要考虑通常意义上的建筑节能,又要考虑建筑智能化系统的IT节能,同时还面临建筑智能化中各系统的充分利用、降低能耗的问题。因此,智能建筑的节能是一个综合性、全方位的课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探讨,寻找解决办法。目前建筑节能的主要关注点在材料、设备、水电气等方面,而智能建筑的节能,眼光要更开阔一些,应该有综合的宏观考虑,如果仅仅局限在水电气等单一层面的节能,将会走进误区,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使用过程中的节能问题同样应该引起关注,这正是智能建筑节能不应该忽视的重要内容。
3.2 绿色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目前,绿色智能建筑正处于初始阶段,缺乏国家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国内很多智能建筑项目设计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技术也很先进,完全达到了5A标准。但在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开通率很低,智能化系统的实际应用程度也很低,有些子系统实际上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有些系统的功能由于操作不熟练,索性由物业管理人员手工代替。
3.3 对我国发展现代绿色智能建筑的建议首先,发展现代绿色智能建筑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设计阶段就应当从绿色环保的角度进行定位,在建造过程中也应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在后期的应用和维护阶段要有科学的管理。其次,在智能建筑技术上的提高,其基本体系应包括安全防范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目前这些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主要还是依赖国内外厂家的产品,重大项目系统集成也主要由国外大公司承担,在技术、施工、运行、维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必须对节能装置和系统的运营进行科学的管理,对管理维护人员的技术和专业知识进行培训,使其具备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
绿色智能建筑建设还有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总体素质的提高,而我国智能化系统还不完善,另一方面,政府各部门的支持力度不足,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和相关法规。由此可见,在我国要真正实现绿色建筑智能化,仍需走相当长的一段路。
4结束语
智能建筑的节能是全方位的、持久的和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智能建筑的设计者必须对各种节能技术措施有全面的认识,并努力推动节能技术措施的实施和应用。同时,转变观念、对已投入运行的节能设施和系统进行科学管理也是智能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智能控制技术和智能建筑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而且不断进步的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的应用也令人们感觉到信息化社会的优越性。但是,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的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需要解决。
1 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应用的现状
1.1 智能控制技术与智能建筑
所谓智能控制技术,就是指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结合,它是不断发展前进的,依托于智能建筑的发展,又推动着智能建筑的发展。所谓智能建筑,就是指现代化建筑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等体系相结合的产物,它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智能建筑的建设和发展更加快速。
1.2 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现状
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智能建筑仍然处于初级和探索阶段,现在智能建筑技术与绿色建筑技术结合起来,更加丰富了智能建筑的内涵,既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和工作空间,也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现在,控制技术经过了DCS(集散式控制系统)、PLC(逻辑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DDC(直接数字控制)在这一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也日益深化,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积极寻求解决的措施。
2 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以下几个:
2.1 控制网络协议的标准化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现在,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化,但是控制网络协议还没有完善的标准,这不仅造成了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应用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也会降低技术应用的效率。例如,BACnet协议中的与CCTV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制定出来,而CCTV是楼宇自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BACnet中实现其相应的对象标准是必须的。
2.2 agent技术的应用许多还停留在规划阶段,许多相关的技术细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agent技术是智能控制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在智能建筑中已有所应用,但是大多仍然停留在规划阶段,很多与之相关的技术细节不深入、细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也影响了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的深度和范围。例如,agent运行平台的优化,适合智能楼宇的agent通信语言的研究等;
2.3 智能agent技术与日益标准化的控制网络协议之间的融合还没有得到充足的重视
目前,研究者还没有将智能agent技术与日益标准化的控制网络协议之间的融合提上议事日程,说明其还没有得到研究者的充分重视。这也不利于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因此,将agent更好地构建于统一的控制网络之上应该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2.4 支撑agent运行的嵌入式平台,应该是另一个研究重点
它包括底层运行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究和agent运行的嵌入式平台的研究,简言之,智能建筑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它的发展有赖于第三代建筑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与控制相关的agent技术。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水平而言,我国在智能建筑领域的技术平台还不是很完善,支撑agent运行的嵌入式平台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会不利于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3 应采取的策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主要以下几个:
3.1 计算机技术是智能建筑的主要依托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特别是计算机应用的广泛到很高的程度之后,计算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这与其能力、效果、规模、以及联络范围有关,所以大型计算机效果更好。起初可能只是一间办公室的设备,之后逐渐发展成整栋办公楼的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及各种子系统和各种附属设备,使计算机转化为建筑物的一个部分。与此同时,为了提高控制的方便性、可靠性,又可达到科学地节约能源的目的,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控制管理也应用计算机进行。因此智能化建筑可以为用户提供业务活动。
3.2 通讯技术是智能建筑的重要内容
由于技术发展,通讯已成熟的采用各种各样的传播为社会服务层次越高的科研管理等。对通讯的水平要求也就越高。通讯给人们带来了能量巨大的信息通道,达到了信息资源全球性共享。这样的科技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甚至成为时代的象征,所以有“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之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物必然需要为用户配置足够多的各种运行十分可靠的通讯系统,通过不同的网络渠道为用户服务。这可以说是智能建筑的又一特点。
3.3 智能化集成是智能建筑体现功能的神经中枢
如目前所公认,建筑物智能化包括三大系统: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OAS)及通讯自动化系统(CAs)。这三大系统所涉及的各种传感器、控制器、信息传输设施等设置在整个大厦的各个部位,而其主系统的主机,子系统的主机也都按楼宇管理者的不同要求设置在各部位。每个系统的数据~信息流,都按各系统的技术逻辑要求进行传输。因此宽频带,高速度,大容量的不线综合布线系统应运而生。在这个基础上,系统集成的目标就是将上述三大系统进行信息综合管理,形成一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构成各子系统的有机结合,实行信息交换和共享,而不是个大系统子系统的简单的堆集。此外这项技术应该是先进的、经济的,而且能方便的适应技术的发展和扩容的需要。显然智能集成是智能建筑体现功能的神经中枢,这一比喻十分形象。智能的建筑不一定要豪华,应让使用者舒适方便。
4 结语
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智能设备与网络的结合建立一个完整、统一的监控管理平台,以实现对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BAS)、通讯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的整合,从而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服务和物业管理系统,促进智能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蒋文斌,许毅平,周宁,梁超,楼字智能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J],2002(7)
无论是历史陈迹,还是流行IN语,有一点相同的是,建筑中贮存的人文精神从未消失。只不过对于陈迹,它的表现形式为手工的刀石斧凿,雕梁画栋;而对于现代建筑而言,机械化、智能化的便捷、畅达、互联感知则是新的表现。这一点,在智能建筑概念兴起后,得到了业内更多的认同。
就智能建筑的内涵而言,BIM/物联网/新材料的应用,在继综合布线、安防、强弱电之后,成为新的关注点。BIM的应用,让建筑业进入到全生命周期管理时代,而物联网技术的引入则提高了建筑本身的智能化水平……
《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建筑业产值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之后,也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长态势发展,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861亿元。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2012年我国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的比例仅为26%左右,远低于美国的70%、日本的60%。这意味着我国智能建筑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领域的延伸,未来几年智能建筑市场前景仍然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