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5:26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财务危机的特征,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1.018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1-0078-04
Xinjiang Uygur Medicine Image Feature Extraction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Based on Color and Textural Features YUN Wei-kang1, Murat HAMIT1, YAN Chuan-bo1, Abdugheni KUTLUK1, Asat MATMUSA2, YAO Juan3, YANG Fang1, Elzat ALIP1 (1. College of Med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China; 2.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11, China; 3.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tract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image features and analyze the features; To investigate the image classification effect of the researched features; To find the suitable features for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image classification;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content-based medical image retrieval system of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images. Methods The flowers and leaves of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were trea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First, images were under preprocessing. Then color and textural features were extracted as original features and statistics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Maximum classification distanc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ain features obtained from image classification. At last, the classification ability of features was evaluated by Bay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Results Color and textural features were selected and classified. The correct classification rate of flower images was 85% and the correct classification rate of leaf images was 62%. The classification effect of flower images used by selected features was better than classification effect of original feature.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fication of original features,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flower medicine is higher through selected features. This research can lay a certain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es on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imag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s.
Key words: Xinjiang Uyghur medicine; color feature; textural feature; feature extraction; discriminant classification
维吾尔医学是我国传统民族医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地域辽阔,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多样,孕育着丰富的药材资源。合理并有效地利用这些维吾尔药材数据资源,对保护传统民族药材资源意义重大。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而迅速发展[1],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CBIR是指以1个图像作为查询条件,或描述图像的内容,在提取底层特征的基础上建立索引的方式,然后通过计算比较这些特征和查询条件之间的相似度距离,来判断2个图片的相似程度。CBIR包括图像特征提取、特征值的比对、结合语义分析等步骤,其中图像特征提取是其关键步骤之一。图像特征提取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它既包含在计算机视觉技术中,也包含在图像处理中,通过计算机的分析和处理提取图像特征,进而解决实际问题[2]。
虽然CBIR技术在各领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针对维吾尔医药材的研究较少,因此,在维吾尔医药领域展开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维吾尔医植物药材中的花和叶为研究对象,提取药材图像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通过统计分析判断特征分类能力。
1 图像预处理
对原始图像提取特征之前,需对维吾尔药材图像进行预处理。
首先,对彩色图像进行去噪,滤除无用信息,加强原图的细节,使图像颜色更加鲜明、更加立体化。然后对图像尺寸大小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图像的最长边界为300像素点。处理后,图像的质量和尺寸得到统一。为了适合图像处理,在尺寸归一化的基础上,要把药材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化为HSV颜色空间。以药材数据库中的植物药红花和艾叶为例,预处理结果见图1。
2 图像特征提取
2.1 颜色直方图特征的提取
颜色特征以图像整体为对象,是一种全局特征,描述图像或图像区域所对应景物的表面颜色性质[3-4]。常见的颜色特征有颜色直方图、颜色矩、颜色集。本研究对维吾尔药材图像颜色直方图特征进行提取。
为了便于计算和检索,先将色调(H)、饱和度(S)和亮度(V)3个分量按照色彩的不同范围,采用以下公式的量化级别进行量化。
将HSV三维特征矢量取不同的权值转换成一维特征矢量。在这3个矢量中,H、S和V影响人眼辨别颜色的能力呈递减趋势。根据H、S、V的量化级数和其频率的不同进行组合,S和V的量化级数均为4。可得到表达式:L=16H+4S+V。
通过计算得到256柄的一维直方图。3个三维分量H、S、V转换成1个一维矢量。对H、S和V分别取权重为16、4和1,减小了S和V对计算和检索结果的影响。进行检索实验时,能够较好地检索出颜色分布不同的图像,在充分利用图像颜色特征的同时达到了对图像检索的要求。得到的颜色直方图结果见图2。通过直方图可以直观看出图像的颜色分布。
在颜色直方图基础上,通过计算得到一些统计量,包括均值、方差、歪斜度、峰态、能量,以此来反映图像的特征值[5]。
2.2 纹理特征的提取
灰度共生矩阵(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是反映图像区域微观纹理的有力工具,它按一定的空间关系描述像素点对之间的灰度相关性[6-7]。基于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纹理特征的方法是一个经典的统计分析方法,是目前公认的纹理分析方法[8]。
经过正规化处理的灰度共生矩阵即是抽取二次统计量纹理特征系数的基础。本研究所采用的特征统计量有以下5种:角二阶矩、熵、惯性矩、相关性和逆差矩。取像素距离d=1,θ={0°,45°,90°,135°},计算各统计量,并取4个方向的均值。这样就抑制了方向分量,得到的特征与方向无关,从而组成图像的纹理特征。
3 结果与分析
3.1 图像处理结果
选取图像数据库中2种类型图像各100幅[9-10],采用MATLAB7.1软件编程计算图像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结果见表1。
3.2 结果分析
3.2.1 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类间距分析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特征向量的均值和方差,描述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的集中、离散趋势。
在判别分析前,为了剔除分类效果相对较差的特征,适当地选择特征是很重要的。方差归一化间距是衡量用1个特征区分2类能力的指标[11],故本研究采用归一化间距来评价和选取特征。
对于某一个特征x而言,第i类和第j类类间距离(D)为: 。
其中 、 和 、 分别为第i类和第j类x特征的均值和方差。D越大,说明该特征的分类能力越强;反之,该特征的分类能力越弱。各特征的均值、方差及2种类型图像分类的类间距见表2。
对这10个特征值取平均值,求得 =0.345 311。本研究将D> 的特征筛选出来。根据类间距的结果显示,均值、方差、能量、角二阶矩、熵、惯性矩这6个特征的类间距相对较大,对于图像的分类能力相对较强,将这6个特征值组成筛选后的综合特征。
3.2.2 判别分析 Bayes法是对特征分类能力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方式,既可用于计量资料的两类判别,也可用于多类判别。Robin H等[12-13]在不同复杂度的模型非监督分类中使用Bayes法。因此,本研究使用Bayes法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随机取图像数据库中的两类图像各100幅,提取其特征进而判别分析。首先分别利用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对药材图像进行判别分析,再利用两类特征的原始特征进行判别分析。为提高特征向量的分类能力,根据表2中类间距值,利用筛选出来的6个特征进行判别分析。得到线性判别函数式。
y1=-0.018x1+0.001x2+60.002x3+466.443x4+149.586x5-
44.553x6-241.524
y2=-0.008x1-0.001x2+60.864x3+468.94x4+148.718x5-
41.567x6-240.652
其中,y1、y2表示花类和叶类,x1、x2、x3、x4、x5、x6分别表示均值、方差、能量、角二阶矩、熵、惯性矩。y1、y2的先验概率同为0.5,即一张药材图像,被判别为花类和叶类的概率是相等的。
根据上述判别函数式和先验概率进行判别分析,进而得到后验概率,即每个样品归属于每一类的概率,判别准则是按后验概率的大小归类。结果见表3。进而比较利用不同特征进行判别分析的分类效果。
根据结果可得,颜色特征对于两类图像的分类效果一样;纹理特征对于花类的分类效果较好,但叶类的就比较差;与原始特征比较,利用最大类间距筛选后的特征进行判别分析使得花类的判别准确率得以提高,但降低了叶类的准确率。综合上述结果,在最大类间距筛选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判别分类,可以在一定水平上提高花类图像分类的准确率。但叶类药材的效果却相反,这可能与叶类药材的叶片颜色差异不大有关。说明利用筛选后的综合特征比较适合花类,这为进一步研究维吾尔药材图像分类和完善特征提取方法提供了依据。后续会尝试引入其他特征(如形状特征)进行相关研究。
4 小结
图像特征提取是CBIR中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以维吾尔医植物药材图像为对象,提取图像的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初步构建了基于维吾尔医植物药材图像特征数据库。根据新疆维吾尔药材中花类和叶类在颜色和纹理分布上的差异,结合药材图像的特点,使用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提取方法,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筛选后的特征对花类图像进行判别分类的效果相对较好。这为进一步研究基于内容的新疆维吾尔药材图像检索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伍,张俊兰,白树芳.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11):98.
[2] 王志瑞,闫彩良.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的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5):43-47.
[3] 王娟,孔兵,贾巧丽.基于颜色特征的图像检索技术[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1,20(7):160-164.
[4] 戴雯惠.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彩色图像检索方法[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1,19(5):15-17.
[5] 刘益新,郭依正.灰度直方图特征提取的Matlab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32):9032-9034.
[6] 童隆正,王磊,陈海荣,等.肝纤维化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报,2003,24(3):240-242.
[7] 木拉提・哈米提,李莉,艾克热木・阿西木,等.新疆地方性肝包虫病CT 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分析[J].科技通报,2012,28(3):75-80.
[8] WALKER R F, JACKEAY P T, LONGSTAFF I 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use of the co-occurrence matrix for texture recognition[C]// Proceedings of 13 Inte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Santorini Greece,1997:63-65.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10.
[1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新疆中草药(维吾尔文)[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3.
[11] 尹剑仑,卫武迪,梁永贵.肿瘤超声图像灰度和纹理特征提取方法研究[J].通信技术,2009,42(9):168-170.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2-0008-05
引 言
防范财务危机一直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公司法》的颁布实施加大了企业面临的生存挑战,加剧了企业的失败风险。我国《公司法》在最新修订后,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降低了企业成立门槛。新《公司法》的实施使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竞争加剧,企业生存面临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因此,防范企业失败成为当前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回顾高层梯队理论、过度自信特征、财务危机成因和高管可观察特征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为财务危机防范提供新思路,为相关领域未来研究提供新方向。
一、高层梯队理论
(一)高层梯队理论
Hambrick和Mason(1984)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提出“高层梯队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认为组织的战略选择和绩效部分决定于高管人员的背景特征。
“高层梯队理论”如图1所示。首先,高管团队的背景特征部分反映了组织所面临的环境。其次,高管背景特征是战略选择的决定因素,并通过这些战略选择影响组织绩效。同时,某些环境要素会与高管背景特征共同对战略选择产生影响。最后,环境要素、高管背景特征和战略选择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组织的绩效水平[ 1 ]。
高管背景特征之所以会影响战略选择从而影响组织绩效,是由于高管背景特征中的价值观和认知基础等心理特征对组织的战略选择产生作用。决策者会把个人的认知基础和价值观带入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因此真实环境与决策者最终认识到的环境是不同的,决策者最终感知到的环境是经过过滤的。由于某个单独的决策者或整个管理团队都无法注意到组织和组织所处环境的所有方面,所以决策者的认知领域限制了决策者最终所感知到的环境;而由于个体存在选择性认知的情况,所以决策者认识环境的范围又被进一步限制;最后管理层决策制定所用信息是经过管理层的认知基础和价值观过滤的,所以管理层对环境的最终认知结合了个人的价值观,而这一认知为战略选择提供了基础。另外,价值观除了可以通过影响管理层对环境的认知作用于战略选择外,价值观还会直接对战略选择产生影响。
高管背景特征分为心理特征和可观察特征两大类。由于价值观、认知基础等心理特征是不可观察和度量的,因此“高层梯队理论”强调管理层的可观察特征可以作为价值观、认知基础等心理特征的替代变量。这些可观察特征包括年龄、任职期限、职能背景、学历水平、财务状况等。可观察特征对心理特征起到指示作用。对于可观察特征的研究,Hambrick和Mason(1984)建议从两方面出发:(1)高管团队的平均特征;(2)高管团队的异质性。在研究团队异质性问题时,年龄异质性、任职期限异质性、职能经验异质性、教育水平异质性、社会经济基础异质性和财务状况异质性都应被考虑[ 1 ]。
(二)高层梯队理论的修正模型
在Hambrick和Mason(1984)提出“高层梯队理论”之后,该理论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被修正。
1.调节变量的提出
后续研究在模型中加入了管理层自由裁量权和高管工作负担这两个基本调节变量(Finkelstein和Hambrick,1990;Hambrick、Finkelstein和Mooney,2005)。Finkelstein和Hambrick(1990)发现“高层梯队理论”应该进行扩展,应加入管理层自由裁量权的调节作用[ 2 ]。Hambrick等(2005)在“高层梯队理论”中加入了另一个调节变量――高管的工作负担。高管的工作负担水平受三种因素的影响:(1)任务的挑战性;(2)股东等对于组织绩效的要求;(3)高管对组织绩效的期望[ 3 ]。
2.行为整合概念的提出
“高层梯队理论”的另一个修正是在理论中加入了“行为整合”的概念。Hambrick发现许多高管团队几乎没有团队应具备的特征。这些高管团队常常由一些“巨头”组成,他们与CEO之间保持双边关系但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交流,他们无法构成团队。行为整合是指一个高管团队内部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一个行为整合的高管团队会共享信息、资源和决策。行为整合已经被证明会对组织绩效产生直接的积极影响[ 4 ]。
3.研究方法与理论的修正
Carpenter等(2004)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高层梯队理论”原始模型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5 ]。
第一,将高管团队作为分析单位的观点存在争议。“高层梯队理论”的原始模型认为研究高管团队比研究高管个人更有意义,因为战略选择是一项庞大的任务,它远远超过了高管个人的能力范围。很明显,原始模型并没有详细阐述将高管团队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的价值所在。但很多研究显示一些重要的个人特征被原模型忽略了,而这些个人特征其实对组织的战略选择有直接的影响。
第二,关于团队的定义存在争议。很明显,学者们都希望尽可能多地解释差异性。对这个目标最好的做法是扩展概念范围。
第三,人口统计特征变量存在局限性。由于Hambrick和Mason(1984)模型中最重要的因素已经被检验,而且检验结果都证明了高管人口统计特征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作用,因此继续研究高管团队人口统计特征对组织绩效的影响遇到了瓶颈,这个领域缺乏创新的研究话题。所以,后续研究可以分析高管团队人口统计特征如何作用于高管的某些认知和行为,以及作用原因和作用时间。
第四,决策过程存在其他的形式。有研究显示,高层梯队内部很可能存在其他的决策过程,而且这些决策过程可能会贴近现实情况。另外,还应考虑公司治理和组织结构等要素对高管行为和选择倾向的影响作用,以及高管更换对组织战略和组织绩效产生的影响。关注企业高管团队决策过程的多样化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高管对组织的影响方式。
第五,关于因果关系的观点存在争议。“高层梯队理论”原始模型强调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单方向线性递进的关系。但同时Hambrick和Mason(1984)承认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事实上更为复杂,尤其高管和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具有相互的影响作用。
二、过度自信特征
行为公司金融认为过度自信是财务决策中的一种心理偏差,过度自信的人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智慧、能力等高于其他人[ 6 ]。Cooper等(1988)调查了企业家对成功概率的预期,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会认为自己企业的成功概率高于其他企业,究其原因可能是企业家相信自己对未来的控制力,这是企业家过度自信与过度乐观的表现[ 7 ]。Gervais和Odean(2001)分析了交易者产生过度自信的原因,由于在评估自己能力时,交易者从成功中得到过多的好评,因此交易者变得过度自信[ 8 ]。
已有研究提出过度自信有“控制幻觉”、“知识幻觉”和“自我归因偏差”等特征。
(一)控制幻觉
“控制幻觉”(Illusion of control)的概念最早由Langer(1975)提出。Langer(1975)认为“控制幻觉”是一种心理偏差,这种心理对成功概率进行了不合理的高估,成功概率的预期值高于客观实际值[ 9 ]。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有能力来影响事件的发展结果,但事实上事件的发展结果可能主要或仅仅由运气来决定[10 ]。
(二)知识幻觉
过度自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信息和知识不足,决策者只能依据对事物的有限知识进行判断[11 ]。随着所获信息和知识的增多,决策者会认为判断的准确性也会提高,知识幻觉便由此产生。可以这样理解知识幻觉:一方面,决策者会高估自己所获知识的可靠性和价值[12 ];另一方面,决策者会高估自己的判断能力[13 ]。
(三)自我归因偏差
“自我归因偏差”(Self-attribution bias)是指人们将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能力知识等因素,而忽略客观因素的作用,把失败归结为客观环境、坏运气等其他因素[ 14 ]。Libby和Rennekamp(2012)认为管理者存在自我归因偏差,管理者认为个人因素比外部因素在企业成功中的作用更大[ 15 ]。
三、财务危机成因
(一)国外研究回顾
Beaver(1966)认为行业因素对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有影响作用[ 16 ]。Sharma和Mahajan(1980)认为引起财务危机的因素包括两类主要因素。一种是企业外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不在企业管理者的控制之内,包括经济增长、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变化等。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实力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另一种是企业内部因素,包括战略的计划、执行、监督和评价等。这些内部因素决定了企业使用资源以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17 ]。Goudie和Meeks(1991)研究了汇率波动对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概率的影响作用[ 18 ],认为汇率波动对财务危机发生概率有影响作用。Mitton(2002)研究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如较高的外部股权)对公司业绩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从而降低陷入财务危机的概率[ 19 ]。Cipollini和Fiordelisi(2012)认为影响银行财务危机的因素有银行水平因素、行业水平因素以及宏观因素[ 20 ]。
(二)国内研究回顾
姜秀华和孙铮(2001)认为治理弱化是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之一[ 21 ]。吴世农和卢贤义(2001)认为企业成长能力、盈利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等财务因素与企业财务危机发生概率相关[ 22 ]。陈燕和廖冠民(2006)研究发现国有股比例与财务危机发生概率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可以降低财务危机发生概率,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财务危机发生概率的关系为非线性,即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财务危机发生概率呈正相关关系,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加到一定程度后,随着持股比例增加,财务危机发生概率在降低[ 23 ]。姜付秀等(2009)以2002年至2005年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扩张战略会增加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24 ]。张友棠和黄阳(2011)认为行业环境风险通过与企业战略因素的联动作用于企业财务要素,从而引发财务危机[ 25 ]。许忠达(2012)以宁波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用汽车投资和不动产投资衡量过度自信,以不良贷款金额衡量财务危机程度,研究发现企业家过度自信与财务危机程度正相关[ 26 ]。夏以群和许忠达(2012)认为民营企业过度自信引起的过度消费、盲目扩张和多元化等是民营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内因[ 27 ]。
(三)分析与小结
目前财务危机成因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从企业客观环境和企业策略方面分析财务危机成因,较少考虑高管心理特征这一因素。虽然姜付秀等(2009)、夏以群和许忠达(2012)的研究涉及了过度自信,但主要研究内容是过度自信下的企业战略与企业财务危机的关系,并未直接研究过度自信与财务危机的关系。而许忠达(2012)虽然研究了过度自信与财务危机程度之间的关系,但研究对象仅限于49家宁波民营企业,且过度自信的衡量方法以及财务危机程度的衡量方法存在改进空间。故以高管团队过度自信与财务危机可能性的相关关系为研究内容,进行大样本研究极具意义。
四、高管可观察特征与战略选择和企业绩效
(一)高管团队平均特征与战略选择和企业绩效
Taylor(1975)研究发现管理层年龄会影响管理者信息处理和决策制定效果,年长的决策者会搜集更多的信息来制定决策且能够比年轻的决策者更准确地处理信息的价值[ 28 ]。Finkelstein和Hambrick(1990)研究发现任期越久的高管团队越倾向于采用持久不变的战略,且所在组织的绩效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当管理层自由裁量权越大时,高管团队任期与战略选择和组织绩效的关系越强。Wiersema和Bantel(1992)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平均年龄越低、任期时间越短、教育程度越高的企业更可能发生战略变革[ 29 ]。Boeker(1997)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任职期限越长,战略变革程度越大[ 30 ]。Tihanyi等(2000)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平均年龄越低、平均任期越长、平均教育程度越高、平均国际化经验越多,企业国际多元化程度越高[ 31 ]。
孙海法等(2006)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平均任期越高或团队规模越大的公司短期绩效越好,高管团队平均学历越高或团队规模越小的公司长期绩效越好,高管团队平均任期越高的信息技术公司长期绩效越差,高管团队平均年龄越高的信息技术公司当期绩效越差[ 32 ]。郝二辉(2011)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平均年龄和平均任期与企业财务危机发生概率的相关关系为U型;高管团队平均学历越高,财务危机发生概率越低[ 33 ]。林新奇和蒋瑞(2011)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发现学历平均水平与企业财务绩效正相关[ 34 ]。
(二)高管团队异质性与战略选择和企业绩效
Murray(1989)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异质性对企业短期绩效有利,对长期绩效不利[ 35 ]。Wiersema和Bantel(1992)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教育程度异质性越高的企业更可能发生战略变革。Wiersema和Bird(1993)研究发现日本公司高管团队的年龄异质性、团队任期异质性会对团队更换产生影响[ 36 ]。Boeker(1997)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任期异质性越大,战略变革程度越大。Tihanyi等(2000)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任期异质性越大,企业国际多元化程度越高。Carpenter(2002)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教育背景异质性、职能异质性和任期异质性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战略复杂程度这一前提条件的[ 37 ]。
孙海法等(2006)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任期异质性越小的信息技术公司长期绩效越差。肖久灵(2006)发现教育背景异质性有利于企业创新,而任期异质性有利于提高高管团队决策效率[ 38 ]。谢凤华等(2008)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任期异质性与创新绩效正相关,教育背景异质性与R&D绩效和创新过程绩效正相关[ 39 ]。郝二辉(2011)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学历异质性越大或任期异质性越大,企业财务危机发生概率越低;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越大,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高。林新奇和蒋瑞(2011)分析发现任职经验异质性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三)分析与小结
回顾国内外关于高管团队可观察特征(团队平均特征和团队异质性)与战略选择和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目前研究较少关注高管团队可观察特征对战略选择(或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机理,即使有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也没有从高管团队心理特征角度解释。根据高层梯队理论,高管团队可观察特征是高管团队心理特征的指示指标,真正对战略选择和企业绩效起作用的是高管团队的心理特征,所以高管可观察特征通过影响高管团队心理特征而影响战略选择和企业绩效。而现有研究多通过高管团队可观察特征与战略选择的关系和战略选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来解释高管团队可观察特征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郝二辉,2011),没有解释高管团队可观察特征影响战略选择的作用机理。
另外,根据高层梯队理论,高管可观察特征作为高管心理特征的指示指标,也应对高管过度自信起指示作用。因此如果可以找出对高管过度自信起指示作用的高管可观察特征变量,企业则可通过控制高管可观察特征来控制高管过度自信,从而影响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五、总结与展望
本文回顾了高层梯队理论、过度自信特征、财务危机成因和高管可观察特征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1)目前国内外关于财务危机成因的研究集中于企业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研究,忽视了高管心理因素对财务危机的影响,未考虑高管过度自信这种心理特征的影响;(2)目前研究较少关注高管团队可观察特征对战略选择(或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机理,即使有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也没有从高管团队心理特征角度解释。
财务危机防范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公司法》的颁布与实施加剧了企业竞争,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加大,因此研究财务危机成因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高层梯队理论、过度自信、财务危机和高管可观察特征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1)根据高层梯队理论,高管过度自信作为心理偏差的一种,可通过战略选择对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产生影响;(2)根据高层梯队理论,高管可观察特征决定了高管的心理特征,企业可通过观察和控制高管可观察特征来控制高管过度自信,从而影响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本文观点为企业财务危机成因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财务危机防范和高管团队选聘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HAMBRICK D C,MASON P A.Upper echelons: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9(2):193-206.
[2] FINKELSTEIN S,HAMBRICK DC.Top-management-
team tenure and organizational outcomes:The moderating role of managerial discre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3):484-503.
[3] HAMBRICK D C, FINKELSTEIN S, MOONEY A C. Executive job demands: New insights for explaining strategic decisions and leader behavior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5,30(3):472-491.
[4] HAMBRICK D C. Upper echelons theory:an updat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32(2):334-343.
[5] CARPENTER M A,GELGTKANYCZ M A, SANDERS W G. Upper echelons research revisited:antecedents, elements,and consequences of top management team composi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4,30(6):749-778.
[6] 饶育蕾,蒋波.行为公司金融: 公司财务决策的理性与非理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7] COOPER A C,WOO C Y,DUNKELBERG W C. Entrepreneurs' perceived chances for suc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88,3(2):97-108.
[8] GERVAIS S,ODEAN T.Learning to be overconfident[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1,14(1):1-27.
[9] LANGER E J. The illusion of control[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5,32(2):311-328.
[10] SKALA D. Overconfidence in psychology and finance an interdisciplinary literature review[J].MPRA,2008.
[11] RUSSO J E, SCHOEMAKER P J H. Managing overconfidence[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2,33(2):7-17.
[12] ODEAN T.Volume, volatility, price, and profit when all traders are above average[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98,53(6):1887-1934.
[13] SHIPMAN A S, MUMFORD M D. When confidence is detrimental:Influence of overconfidence on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J].The Leadership Quarterly,2011,22(4): 649-665.
[14] DOUKAS J A, PETMEZAS D. Acquisitions, overconfident managers and self attribution bias[J].European Financial Management,2007,13(3):531-577.
[15] LIBBY R,RENNEKAMP K. Self serving attribution bias,overconfidence, and the Issuance of management forecas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2,50(1):197-231.
[16] BEAVER W H. Financial ratios as predictors of failur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66(4):71-111.
[17] SHARMA S,MAHAJAN V. Early warning indicators of business failure[J]. Journal of marketing,1980,44(4): 80-89.
[18] GOUDIE A W, MEEKS G. The exchange rate and company failure in a macro-micro model of the UK company sector[J].Economic Journal,1991,101(406):444-457.
[19] MITTON T. A cross-firm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on the 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2,64(2):215-241.
[20] CIPOLLINI A, FIORDELISI F. Economic value, competition and financial distress in the european banking system[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12,36(11):3101-3109.
[21] 姜秀华,孙铮.治理弱化与财务危机:一个预测模型[J].南开管理评论,2001(5):19-25.
[22] 吴世农,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测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2001(6):46-55,96.
[23] 陈燕,廖冠民.大股东行为、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J]. 当代财经,2006(5):111-115.
[24] 姜付秀,张敏,陆正飞,等.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J].经济研究,2009(1):131-143.
[25] 张友棠,黄阳.基于行业环境风险识别的企业财务预警控制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11(3):41-48.
[26] 许忠达.“过度自信”与民营企业财务危机的相关性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2):231-234.
[27] 夏以群,许忠达.过度自信:民营企业财务危机的重要推手[J].商场现代化,2012(8):98-99.
[28] TAYLOR R N. Age and experience as determinants of manager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decision making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75,18(1):74-81.
[29] WIERSEMA M F, BANTEL K A. Top management team demography and corporate strategic chan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2,35(1):91-121.
[30] BOEKER W.Strategic change:the influence of manag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ganizational growth[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7,40(1):152-170.
[31] TIHANYI L, ELLSTRAND A E, DAILY C M, et al. Composition of the top management team and firm international diversification[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 26(6):1157-1177.
[32] 孙海法,姚振华,严茂胜.高管团队人口统计特征对纺织和信息技术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6(6):61-67.
[33] 郝二辉.高管团队背景特征、行为选择与财务困境[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34] 林新奇,蒋瑞.高层管理团队特征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3):190-197.
[35] MURRAY A I. Top management group heterogeneity and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9, 10(S1):125-141.
我国公司股票上市规则(2006)中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异常或者其他异常情况,导致其股票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或者投资者难以判断公司前景,投资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证券交易所对该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特别处理分为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简称“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特别处理。退市风险警示的处理措施包括: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以区别于其他股票和股票报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其他特别处理的处理措施包括:在公司股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以区别于其他股票和股票报价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特别处理会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压力,陈晓、单鑫(1999)的研究显示被列入ST板块对公司的股票价格有显著的即期负面效应。另外公司不仅要受到更加严厉的监管,融资渠道变得更加狭小,还必须时刻防止连续三年亏损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其股票暂停上市,甚至终止上市。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界定为发生了财务危机,将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作为财务危机型企业是既合理又有法律支持的。
财务危机预警是以财务报告信息为基础,以其它相关重要信息为参考,通过设置并观察一系列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公司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
毫无疑问,任何公司的财务危机都会经历一个初步萌生到逐步恶化的过程,而并非瞬间所致,在这个较为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危机的因素和特征,都会不同程度地在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中得以表现,这样通过观察和判断一系列敏感性经营和财务指标,及其它们的发展趋势,就能对公司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发挥预警作用。正是基于财务危机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那么财务危机预警就应该贯穿于公司经营和财务危机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实时监控和预警。在公司财务危机从小到大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虽然这些危机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财务特征,但这种表现可能并不是十分显著和明确的,有的甚至是潜在的,但一旦急速发展,就可能马上进入完全的财务危机状态,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对公司不同财务危机阶段所可能表现出来的不同经营和财务方面的危机特征,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
从财务危机出现的那一时点起,直至公司破产都属于财务危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财务危机有可能得到缓解,也有可能加重恶化。不同过程和程度的财务危机,其症状和表现也是不一的。国外学者对财务危机程度也有界定,如Laitinen(1991),认为财务危机上市公司失败可分为三个过程:A、慢性失败公司,B、收益失败公司,C、严重失败公司。又如Lau(1987)用五种财务状态来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此五种状态分别为:状态0(财务稳定),状态1(不发或减少股息支付),状态2(技术性失败或违约偿还贷款),状态3(受破产法保护),状态4(破产或清算)。国内学者也对出现财务危机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张鸣等(2004)将财务危机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在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财务危机特征,即财务危机的潜伏阶段、财务危机的发展阶段、财务危机的恶化阶段和财务危机的最终阶段,这四个阶段及各个阶段表现的不同特征,用下图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