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煤矿安全生产培训

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汇编(三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1:04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煤矿安全生产培训,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煤矿安全生产培训

篇1

安全培训中的教与学是教师永恒的探讨课题。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因素,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的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职工安全技术素质的提高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是教师的教(外因)与学员的学(内因)的结果。因此要提高学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就必须理顺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一、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不但要求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其实践性很强,要讲解怎样操作是正确的,怎样操作是错误的,为什么不能这样操作,为什么职工容易出现这些问题等,都要讲清楚如:在运行的刮板输送机上一个人放长木料及取料的方法:为什么要在刮板输送机运行状态放长木料为什么要先放木料一端到前进方向一侧,后放木料的另一端到另一侧?钢丝绳直径的检测方法为什么这样测量是正确的,为什么哪样测量就是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没有被实践检验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人常说:打铁须得自身硬。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爱岗敬业,要爱护学员,不能鄙视学员,要勤奋钻研业务,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特别是担任煤矿机电运输课的教师,由于煤矿机电运输工种多达20多个,要想20多个工种的每个工种都搞的清清楚楚,非下一番苦功不可,要不断深入矿山,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工作,摸清采煤、掘进、通风方式,了解机电设备发展的新方向、新技术及其应用,做到讲课时有的放矢。

学校管理机构也要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安排教师进行专业技术进修或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机会。各教研室要经常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探讨学术中的问题,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达到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的目的。

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尤其是现场培训,现场培训与校内培训略有不同,校内培训是各矿的学员都有,各矿的情况又不完全相同,所以,各种机电设备及采掘方式都要讲。而现场培训是在某一确定的煤矿上课,只需讲解该矿的采掘、通风、机电、运输设备即可,这样针对性就非常强。由于安全技术培训的时间短,教学任务重,所以就要认真备好每节课,充分利用好每节课,真正把问题讲清,讲透。

板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不要写的太多,力求简单明了。学员若没有教材,要求学员必须掌握的内容,则可在黑板上详写;学员如有教材,则可在黑板上简写,这样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更多的内容,并可把一些内容讲细、讲透。讲课过程中,力求生动,学习气氛即严肃又要宽松。如果上课时,教师在台上兢兢业业的讲课,而学员有的趴在桌子上睡觉,有的看报纸、小说。作为教师就要批评这种现象,不能熟视无睹,任其发展。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学员,在知识传授的广度和深度上有不同的要求。另外要讲究授课方法,利用设问、提问、事故案例等方法,让学员的思维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员听课的积极性,特别对事故案例,让学员分析事故的原因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教师再做补充分析。讲课能吸引住学员,这节课就是一次成功的授课。授课时要图文并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接地保护时,接地极的制作材料、尺寸、电气设备外壳构件与地下接地极的连接,人体触摸带电体设备外壳,黑板上画个图,既简单又明了,一目了然,从而使接地电流通过接地极流人大地,大大降低了人身触电电流侵害的原理就容易讲清楚。

二、严格学员管理

领导要重视和支持安全培训工作。人常说:磨镰不误砍柴工。煤矿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就是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思想,把职工的安全培训放在煤矿生产和发展的优先地位,处理好生产与安全培训的关系,要把职工安全培训当作发展生产,促进生产的大事来抓。要让真正在岗的人员参加培训,坚决杜绝冒名顶替和培训“专业户”等现象.有些煤矿对安全培训重视不够,总是借口劳动力紧张,生产骨干及在岗人员工作忙而不能参加培训,常让伤病员、无关紧要的人员及不在岗的人员来顶替。由于不能学有所用,所以这些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导致内因不起作用。要让思想觉悟高,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员来担任重要岗位和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对于像瓦斯检查员、放炮员、主提升机司机、变配电工、电钳工、防爆检查员、综掘司机、采煤机司机、安检员、主要通风机司机、空气压缩机司机等人员,要让思想好,有文化的人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担任,并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学以致用,这样外因才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才能达到安全技术培训的预期效果。

搞好学员的生活、娱乐后勤工作,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培训中心不但要抓学员的学习,而且要抓学员的吃和住,使学员到了培训中心就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样,感到亲切和舒畅。

篇2

煤矿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同时还给受难者的亲友带来了悲痛,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使得全社会开始关注煤矿安全生产。基于此,国家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装备、培训三重原则,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原则,将安全培训工作提到了煤矿生产工作的前列。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多和安全操作不到位有关,因此事故的预防是安全生产的重点内容。在煤矿的生产工作中应当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落实,注重职工安全素质的提高,通过有效的安全教育以及安全培训,实现真正的安全生产。根据对所有发生的事故的具体分析,职工安全意识的缺失以及责任心的缺乏是引发事故的根本问题,因此该类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所以,我们应当加强煤矿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

1 实际存在的安全意识问题

1.1 心理上的麻痹。煤矿生产工作中所有生产人员都各司其职,每天都干着同样的工作,因此有些员工认为这些工作都过于熟悉,因此从思想上没有对作业中出现的一些异常和问题予以重视,仍旧习惯性的采用平常的做法对待,因此恶化了问题,从而引发了事故。

1.2 从众心理。在生产中,有一部分职工自身的安全知识以及安全操作素质较低,不能发现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同时也无法辨别自身的操作是否违章。生产中稀里糊涂的跟着别人干,依赖别人而自己不思考。因此即便是别人违章操作也无法发现问题,反而会跟着干,引发了很多事故。

1.3 侥幸心理。很多事故以及灾害的发生都是由于在问题的发生初期,很多人都抱着侥幸以及偶然的心态,认为可以避免。在实际的煤矿生产中国,会有不少职工存在侥幸心理,这些人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懂得安全操作规程,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只是存在侥幸心理而明知故犯。认为即便是违章操作也不一定会引发重大问题。

1.4 惰性心理。这种心理主要体现在工作中的“凑合”态度,能省则省,嫌麻烦图省事,对于安全环节总是得过且过。

1.5 压抑心理。有些职工由于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心理上以及精神上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因此在工作操作中往往心理疲劳、精力不集中,责任心就会下降,由于精神紧张导致反应迟钝从而无法及时的发现安全问题,严重的还会导致自控能力的缺失。

1.6 逆反心理。有些职工实际上明白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心理上对组织、领导以及纪律的逆反心理,使得要求他往东他偏往西的状态,这种心态下的铤而走险的生产极易造成大祸。

1.7 逞能心理。该心理大多产生在一些爱争强好胜,性格冲动的职工,该类人常常为了表现自己而不管客观条件如何,不懂装懂,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只为一时的痛快,不理智的做出某些违反规章标准的行为。明知道危险却偏偏要干,结果酿成惨剧。

1.8 好奇心理。好奇是人类的共享,由于一些职工不具有相关安全意识对操作中遇到的新鲜事物乱摸乱动,使得设备安全性受到影响,从而引发一些安全事故。

2 安全意识强化的教育对策

安全工作需要从精神以及物质两方面着手,安全设施的保障是物质层面的,而安全意识的保障是精神层面的。安全意识从广义讲,包括具有安全意愿以及相关知识。职工安全意识的强化以及提高教育中,必须注意三大原则,即安全知识的提高优于安全设施的设置,安全意识的强化优于安全知识的提高,安全意愿的引导优于安全意识的强化。

明白了为什么,职工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安全知识,主动地去学习安全技能,才能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一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意愿的职工,一定不具备主动履行职责的行为。

第一,要使学员知道“安全是为了谁”,才能从“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一个个安全制度,才能当成是有效的保护;一次次安全教育,才能当成是善意的提醒。安全教育才能入脑入心,安全意识才能在深处扎根,正所谓是“我要安全”。

第二,要使学员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警钟长鸣,紧绷安全弦。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是没有一点安全意识,而是不能长期保持安全意识,很多事故往往就发生在一时的疏忽上。究其原因,要么是不觉得安全重要,要么是长时间的生产安全出现“安全意识疲劳”。

明白“安全为了谁”,学员才可以战胜单调、枯燥和紧张,消除麻痹等意识,克服“安全意识疲劳”,保持安全警惕性。

第三,要使学员知道“安全为了谁”,才能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人生成败在于习惯,安全与否也在于习惯。习惯性违章,违章成为习惯,习惯会让人抱憾终生。

安全也可以成为习惯。只要人们明白“安全为了谁”,就可以保证“第一次就做对”。当职工心中有了安全意愿,第二次做对就不存在问题。正确的一再重复,就会形成习惯。安全的习惯,会让人终生受益。

明白“安全为了谁”,是安全意识之母,是安全工作之魂。

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爱。爱人和被人爱,是生活的全部。家人的关爱,是最普遍的形式。然而,家人的爱,在突如其来的变故中会显得无比脆弱。“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是中国人早就认识到的人生三大不幸。在和平的环境中,除了疾病,事故是造成一个人人生三大不幸的罪魁祸首。在教学中教师要告诫学员在工作中:

第一,莫忘子女的祝福。第二,莫忘爱人的心愿。第三,莫忘父母的期盼。

在教学中可以把集团公司内部发生的一些事故案例的相关人员请进课堂。让伤残职工或工亡家属“现身说法”:残疾工人坐着轮椅讲述自己是如何伤残的,伤残之后如何地痛苦;女儿讲父亲是如何工亡的,工亡之后给家庭带来什么样的悲痛和困难等等。也可以用一些影像资料、图片资料等来感化学员,动情的同时反思自己的安全行为,并让学员进行假想,如果自己残疾或不在了,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会受到哪些伤害?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会有哪些影响?夫妻又称伴侣,没有了伴侣的路会是什么情形?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不让父母伤心,你应该怎么做?这样每一位学员都会陷入沉思,更加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从而有了“我要安全”的意愿,进而提高了安全意识,自觉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做到“四不伤害”。

安全意识的强弱,会影响到生产的安全性,在生产中对职工安全意识的增强能够有效保护职工生命,并保护共同财产安全。所以,职工安全培训中,针对安全意识的教育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贯穿于培训始终。

参考文献

篇3

煤矿作为一个高危行业,由于其生产环节的特殊性、条件多变性和不可知性,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所谓“本质安全”就是:煤矿发生事故是偶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其基本特征为: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二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四是制度规范、科学管理。可见,在本质安全中,人是安全生产中的决定性因素,人的行为又是受安全意识支配的,而人的安全意识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正是这个“可塑性”,为安全教育培训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安全教育被认为可以重塑人的意识、态度与行为。

1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目前,煤矿职工中来自农村、文化素质低、小学文化和文盲占有较大比例,而这一部分人员是井下采掘一线生产的主要力量。这种低文化层次和不合理文化结构的职工队伍与现代化的矿井生产是极不匹配的。这部分人的文化素质低下,临时思想严重,挣钱思想突出,不愿学技术,冒险蛮干,只知道生产,而不知道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去生产,从而导致了“三违”现象屡屡发生,出现了人身伤亡事故。由此可见,煤矿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对煤矿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是可以树立和落实的。就目前而言,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环节比较薄弱,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低下,违章作业现象还相当严重,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从根本上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是不可能的。所以,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搞好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对煤矿至关重要。

2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方法

在煤矿安全培训过程中,职工往往有厌烦情绪、疲软现象,对安全培训认识不足,领会不深,影响了培训的效果。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安全培训的形式方法缺乏科学新颖也是原因之一。所收稿日期:2017-05-08作者简介:李李(1987-),女,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现在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集二矿工作。以,在煤矿安全培训过程中,必须采用多种培训形式。

2.1经常性培训

就是在培训的时间上和空间上保持其连续性和广泛性,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到安全培训的存在。争取做到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大会讲小会讲逢会必讲;井上讲井下讲无处不讲;你也讲我也讲大家都讲,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的培训氛围。在培训过程中,务必注意有张有弛,张弛并重。

2.2重点性培训

就是在全员全面培训的同时,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强化安全培训。一抓重点时期的培训。如春节期间,事情比较多,精神易分散;3月、8月季节变化,易发生事故;农忙时期,家住农村劳力较少的职工,易背上思想包袱等等,要十分重视这些时期的安全培训,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二抓重点人的培训。对平时工作中出现违章的重点人必须实行重点培训、重点把关,并及时进行思想教育,进行安全培训,实行帮扶,促其转化,这样既教育了本人也教育了大家。三是抓重点工种的培训。重点岗位重点工种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在安全培训过程中必须进行重点培训,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2.3典型性培训

就是运用安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性事例对职工进行适时的教育培训。在正面典型教育方面,抓住正面典型深挖掘,在选取标准上做文章,强化学习宣传,通过培训教育使单位和个人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超有目标,赛有对手。在反面典型教育培训方面,应重视“亡羊补牢”的警戒作用,有时候其功能不亚于正面典型教育,是正面教育所无法替代的。此外,还有求实性教育、创造性教育、亲情性教育、引导性教育等等,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务必做到一切与实践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能生搬硬套。

3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生产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这对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作用重大。

3.1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培训是职工素质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培训,不仅可以帮助新职工快速掌握工作所需的各项技能,而且可以使老职工不断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工作变革和发展的要求。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培训是企业获取职工素质优势的重要手段,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3.2改善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企业职工经过安全培训后,往往能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当然其工作量也会大大提高。随着企业职工知识的增多、能力的提升,在工作中自然就能减少失误,减少工作中的违规行为,那么发生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通过安全培训,还可以加强企业职工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减少摩擦和冲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些都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