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0:06:03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专业课堂,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42-01
随着时代的发展,写意山水画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究更加合理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实践。
一、翻转课堂的概述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它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利用微课件、微视频等方式进行教学,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变成老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降低了课堂教学课时,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条件,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翻转课堂在写意山水画中的应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录制教学视频。在翻转课堂中,录制教学视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每个视频的录制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若时间过长,学生将没有耐心观看;其次,画面及讲解要清晰;再次,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绘画水平录制教学视频,突出重难点,做到即使没有教师的讲授,学生也能够看懂视频内容,以便自主学习;最后,视频中的作业布置要与课程内容相关,这样教师便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便规划下一步的教学安排。
(二)了解学生实际,开展差异教学。教师按照教学改革方案计划每一节课,提前让学生在课下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点的学习,然后在课上稍加回顾,使课程资源、内容、知识范畴等更加优化,从多媒体中提及的素材、媒介、材料、技法等在课程作业中得以充分体现和应用,使教师思路清晰、组织有序,使学生眼、手、脑、口等有效结合,更好地带动教与学。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及消化程度不一,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分组,因材施教,开展差异教学――根据学生的水平以及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与示范。
(三)名家作品赏析,开拓学生眼界。在教学中,为了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教师可以有目的的为学生准备名家作品赏析。通过优秀作品的赏析,使学生明白美术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了解名家是如何选材、如何取舍并最终完成绘画作品的,从中得到启发。
(四)运用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网络的发展为美术专业的学习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多种载体的学习材料,网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平台,此外,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名家教学视频,以及国外名家的代表作品供教学使用。
三、翻D课堂在写意山水画中应用的意义
将翻转课堂引入写意山水画课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或学生在课下完成知识的学习,避免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看不清教师现场示范的弊病;同时,教师根据视频中所出现的知识点及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讲解与示范,这样教师就从知识的传授者完美转换到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可提出问题,并根据学习内容与老师及同学进行交流,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研究者,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即使没有老师的指导,学生也可以随时进行学习,并逐渐消化所学的知识,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变成了自主学习、交流反思、协作讨论的工具。
四、结语
于笔者而言,将翻转课堂引入写意山水画教学中,总体来说是成功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贯彻了“精讲善练”的原则,小视频的录制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种教学形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而且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任何教学模式均有利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探索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张金晶,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http:///content/15/0922/10/27860590_500654996.shtml.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02-01
1.什么是"翻转课堂"和"微课"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了传统教学的安排顺序,形成了"学生先进行完成知识技能学习,再进行课堂师生面对面的研究性学习,实现知识的内化"的新教学模式。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由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学习的便利性,使得"翻转课堂"在中职机械专业课教育中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同时,在采用"翻转课堂"的过程中还可夹带着"微课"教学形式。"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微课虽然"微",但它知识内涵和教学意义非常巨大,而且视频教学让学生更能提起兴趣,让学生不再是上课睡觉玩手机。
2."翻转课堂"的具体实践
由于中职机械专业课注重专业技能学习,在教学中多采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实现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方式。但是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人数众多,无法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完成自己的目标。如果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该情况可得明显改观。
可提前下达工作任务,让学生们在课下完成自己的任务,下次课上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完成任务的学生与老师和同学沟通自己如何完成的,未完成任务的学生与他们沟通自己遇到的瓶颈。
老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学生提出问题,对教学的核心内容和重难点进行适度的说明,并针对性提出若干关键性问题作为学生分组讨论或实践操作的基础。
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前后座4人一组)进行交流,交流讨论内容是自己遇到的问题,并结合老师提出的关键性问题。学生间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达到知识自主建构的目的,这时教师作为学习的引领者要特别注意控制节奏,在巡视中注意观察学生讨论情况,适时加入交流。
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有了课前学习的基础,根据任务独立或合作完成操作,发现问题讨论交流提高。教师预见问题,巡视中注意观察学生操作情况,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之后老师以微课形式给学生们放教学视频,让学生在看视频中了解更多知识,通过视频中某个重要操作的讲解,让学生彻底掌握该项技能。最后老师作出总结,对核心知识做出归纳。这样使得教学信息明确、条理清晰,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真真正正学习到知识,同时也让学生遇到的困难暴露在老师眼下,让老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采取教学。
3.教师如何全面的进行"翻转课堂"模式教学
首先,课前准备要做好。课前应明确自己给学生布置什么任务以及该任务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确定学生在线学习的内容。拍摄并编辑有关课堂内容的教学视频,和一些与本次课有关的信息化资源做成一个本次课的学习包,提前放在学校网页上,让学生学习。例如某个机械的操作以及操作遇到的问题都应拍成正反面教材。对学生网上作业进行批改,对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做出统计并找到解决办法。其次,课堂上要分清主次,放视频知识,一种教学形式,目的在于让学生从视频中学到操作技能,学会处理常见问题。在课堂上要学会循循善诱,慢慢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教师通过浏览学生作业和提出的问题基本了解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好了互动交流的主要问题。在学生分组讨论时要适时参与进去,让自己也成为讨论的一分子,在讨论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让学生在大众化的学习氛围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际操作能力。
"翻转课堂"引起中职院校内的追棒与尝试,原因有三:(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视频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更好的消化。每个视频都对应了特定的知识点,具有暂停、回放等功能,让学生在不懂时可重复学习。 (2)教学信息清晰明确。"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视频中的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3)重新构建学习流程。由于学生学习是在课下完成的,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交流学习,这样既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充分学习到专业知识。(4)复习检测方便、快捷。复习的时候可以拿出视频有针对性的观看,而不是传统的翻出课本一页页翻阅。这样就加快了复习的效率。
与微课相结合,教学更方便。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结合"微课"形式进行授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课程主题突出、内容具体,研发内容是教师自己熟悉的、趣味性较强的。
4."翻转课堂"在中职机械类专业课中存在的问题
4.1 学生的不可控性。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学习主动性不高,让学生课前自学产生了很大难度,课上学生也很难积极交流。因此老师在教学时应主要视频的新颖,时间也不能太过长,老师要做学生的引导着。
4.2 教学信息化设施的保障不足。要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学校就必须得提供良好的信息化设施。而事实上,多数中职院校多媒体设施不齐全、网络带宽较慢、老师摄像制作视频技术较差,这样造成了"翻转课堂"很难以实现。信息化资源是改革顺利的重要保障,如果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学校信息化水平能不断提高,学校也都能配备电教的拍摄设备和录播教室,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也能不断提高,再配上个别的信息化技术人员,那么"翻转课堂"的普及应该没有问题。
4.3 "翻转课堂"的贯彻落实与观念密切相关,目前仍有部分教师墨守成规,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造成"翻转课堂"无法在校园推广开来。所以,当地教育部门应当大力支持教育模式的转变,给部分墨守成规的老师给予开导。
结语:"翻转课堂"应当在未来中职机械类课堂中占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能够对中职教育起着极大的推动和改善作用。"翻转课堂"模式教学的推广与实践是靠广大教育者们实践探索出来的。
参考文献:
职校课堂改革势在必行,以杜朗口中学、洋思中学为代表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改革,轰轰烈烈,如火如荼。课堂改革之风迅速吹遍全国各地,素质教育正掀起一场课堂革命,波澜壮阔。我们中职教育课堂改革也势在必行,怎么改?
一、更新观念
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主,教师讲30分钟,然后学生练10到15分钟,教师讲学生听,象作报告一样,学生是被动的,只有听觉神经在活动,十分钟以后听觉神经也疲劳了,就开始有人玩东西、打瞌睡了,也有一部分人就开始不耐烦了,如坐针毡。所以传统课堂单调性、单向性、单一性、被动性。今天我们要更新观念,变被动为主动,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先动。象训练小朋友爬树一样,大人扶他一把,指导他手抓那里,脚怎么踩。以学生的学促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活动)30分钟,教师的教(点评、引导)15分钟,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把人的听觉、视觉、动觉等六大感官都调动起来,在动中学,不知不觉之中,时间已过,如坐春风。
二、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主,学生课前要查资料,课中要改习题、小展示、大展示,忙得不亦乐乎,所以效率高。何谓高效课堂?在一节课内学生学得的知识多,抬头率高,参与率高。高效课堂具有以下特点: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三动:身动、心动、神动;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三学:肯学、想学、会学。
三、高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1、时间划分:10+30+5。
老师讲10分钟,交待重点、难点、布置任务,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
2、环节划分:预习、展示、测评。
学生预习10分钟,独学、对学、群学,学会本课主要内容;10分钟小组展示板书、解说,展示学会的;10分钟大展示,组与组对抗质疑,互相“Pk”,老师只作点评,最后5分钟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
3、六大模块: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4、实施步骤:五步三查。
五步:(1)自己学,找出不会的;(2)对学群学,学会不会的;(3)组长带头,人人展示学会的;(4)老师依据“出错的”组织反馈;(5)学生归位,整理学案,对子测评。
三查:一查学习进度、效果。教师只在各组间来回巡查,适当引导。二查展示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三查对子测评,整理导学案,完成习题,组内对子测评情况。
四、高效课堂在专业课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