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9:41
绪论:一篇引人入胜的生命多样性,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资料搜集和文献研究之上。搜杂志网为您汇编了三篇范文,供您参考和学习。
中图分类号 S71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137-03
大型真菌(macrofungi)是菌物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的一类真菌,生长在地表基质、枯枝落叶、腐木、树干上或地下,其子实体的大小足以用肉眼辨识和徒手采摘,广义上泛指蘑菇或蕈菌(mushroom)。大型真菌大多数属于担子菌门,少数属于子囊菌门。大型真菌在自然界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主要营寄生、腐生或共生生活,并以各种方式与其寄主、基质、竞争者和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联系,在形态、繁殖、生活史、传播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能将土壤或植物凋落物中的复杂有机物转化为各种无机物,以供再度利用[1]。
我国地域辽阔,真菌的生态类型多样,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估计,我国的真菌有20万~25万种,但目前已描述的仅约1 万种,已描述的大型真菌有3 800~4 000种[2]。大型真菌是菌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作为一类重要的非木质林副产品,其种类多,数量大,包括了许多有益的食用菌、药用菌和外生菌根菌,很多种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目前最有开发应用前景的一类菌物。真菌多样性是森林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宝库之一,在森林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真菌多样性的丧失会直接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协调和稳定[3]。
1 材料与方法
1.1 昆明筇竹寺地区概况
筇竹寺地区位于昆明市西北郊,是昆明盆地周围的低山区,海拔2 000~2 320 m,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 ℃,年平均降水量1 035.3 mm,降雨分配不均匀,干湿季分明,5—10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85%,山体起伏较大,坡面以西北坡为主,坡度为20°~40°,土壤为砂页岩上发育的森林棕壤,随海拔及坡向坡度的变化,土层厚薄和土壤肥力有较大差异,随海拔增加,腐殖质层由厚变薄,土壤肥力由高至低[4]。筇竹寺是昆明近郊有名的游览地,离市区距离较近,且交通发达,城市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对寺庙周围的部分元江栲原始群落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加上游客和附近居民长期的人为干扰,使大多数原生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5]。
1.2 研究标本
在6—9月夏秋多雨时,大型真菌萌发子实体期间采集标本。采集时要特别注意保持子实体各部分的完整,一般用小铲挖掘,以免损伤菌体给鉴定带来困难;如有些物种的菌柄在土壤中埋的很深,需用刀或掘根器挖出,木生真菌采集时应尽可能将基物的一小部分和标本一起采下,部分物种采集时应保护容易脱落的菌环、菌托和鳞片等附属物。
记录标本的形态特征,如菌盖的形态、质地、表面附属物、是否有菌幕残片等;菌肉的颜色、质地、损伤后是否有乳汁及气味等;菌环破裂后的痕迹、单层或双层等;菌柄、菌托及假根的特征等;孢子印的颜色是分类的重要依据,用有反差的纸,将成熟的子实体的菌柄切去,菌褶朝下置于纸上,盖上杯或碗,静置数小时,即可形成孢子印。做好记录后将子实体放入烘干机中烘干(不同种大型真菌烘干时间不同),烘干后的标本放入密封袋密封保存,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微观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在仅由元江栲占优势的森林群落中不同坡向设置样地,避免混淆其他菌根菌寄主植物的影响。按照面积比法确定样地的数目,选择元江栲群落分布面积的5%作为样地总面积[6],确定不同龄级元江栲林下样地的数量,筇竹寺元江栲林有2个龄级,样地面积为2 400 m2(400 m×6 m)。记录样地的海拔高度、经纬度等基本信息,用温湿度测量仪测量样地内环境温度和空气湿度等信息,样地内元江栲的高度用测高仪测量、树龄用生长锥测量,郁闭度用对角线法布点测量,用胸径尺测量植株胸径[7]。
依据其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及生活习性等对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对子实体徒手切片进行镜检,可以根据不同物种菌丝、孢子、担子、囊状体的大小、形态、表面特征以及在梅氏剂中的显色反应等特征判定真菌所处的分类地位[8]。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区大型真菌物种
调查结果表明(表1),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共有大型真菌37科55属154种。其中,含5个种以上的科有:红菇科35种,占总数的22.73%;丝膜菌科16种,占总数的10.39%;牛肝菌科14种,占总数的9.09%;小菇科13种,占总数的8.44%;小皮伞科10种,占总数的6.49%;口蘑科9种,占总数的5.84%;多孔菌科6种,占总数的3.90%;烟白齿菌科6种,占总数的3.90%。这8个科的物种数占总种数的70.78%。由此可见,红菇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小菇科、小皮伞科、口蘑科、多孔菌科、烟白齿菌科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优势科。其中,红菇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小菇科4个科不仅物种数多,且子实体数量也较大。
群落中的优势种有:桔色蜡钉菌(Bisporella citrina)、粗鳞丝盖伞(Inocybe calamistrata)、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疏褶微皮伞(Marasmiellus distantifolius)、红蜡蘑(Laccaria laccata)。
2.2 研究区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
筇竹寺元江栲林群落中,生境条件无较大差异,将样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月份大型真菌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会发生变化。
从图1、2可以看出,6—9月物种数和子实体数都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随着雨季的来临与持续,元江栲林下出现的大型真菌物种数6—8月稳步增加,到8月达到最大值,共出现81个物种;随雨季的逐渐结束,9月的物种数开始呈下降趋势。
6—9月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子实体数变化很大,从6月的366个激增到7月的4 274个,是因为雨水与温度达到适宜桔色蜡钉菌、白伏革菌等簇生或丛生的腐生真菌繁殖的条件,致使大型真菌的子实体数大幅增长。8、9月随气候条件的改变,大型真菌的子实体数又呈现下降趋势。
为了进一步比较不同月份中的大型真菌的多样性,通过样地调查,依据群落组成、密度、多度和生物量计算获得不同月份大型真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
从图3、4、5可以看出,昆明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7月最高,8、9月次之,6月最低。说明7月元江栲植物群落中的生境条件更适合大型真菌的生长。通过实地调查,7月土壤含水量适中,相对湿度较大,地面枯枝落叶层厚,土壤肥力更大,为真菌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均匀度指数与丰富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6月最高,7、9月次之,8月最低。说明样地内丰富度较高时子实体分布则越不均匀,而9月出现的物种中少数种类的子实体数量较大,从而使9月的均匀度较高。
6—8月的物种多样性水平都较高,9月略低。可以看出,大型真菌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均与昆明筇竹寺地区的气候变化有很大关系。同时,经分析显示,均匀度指数与丰富度指数与月份显著相关,多样性指数与月份相关性较低。
将元江栲林按林龄分为幼龄林和中龄林2个龄级。物种数和子实体数在2个林龄中的数量十分接近,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2个林龄中的水平差异也很小(表2)。经分析,筇竹寺的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多样性与林龄的相关性较低。
2.3 研究区大型真菌的生态类型和利用
昆明筇竹寺地区大型真菌较为丰富,共鉴定出154种大型真菌,其中有外生菌根菌84种,占总数的54.55%;木生菌24种,占总数的15.58%;土生菌22种,占总数的14.29%;枝叶腐生菌21种,占总数的13.64%;真菌寄生菌3种,占总数的1.95%。可见,外生菌根菌是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的优势生态类型,外生菌根具有庞大的菌丝系统,菌丝深入到植物的根组织皮层细胞间,部分菌丝在根围的基质中蔓延成为菌根的主要吸收器官,将土壤或其他基质中的一些不溶状态的矿质营养转变为可溶状态,特别是对难溶性磷的吸收[13-14]。有些菌根菌甚至可分解、吸收石头中的一些营养成分而供植物和菌根菌利用[15]。因而,具有菌根的元江栲植株有更强的抗旱、耐瘠薄能力。土生菌、木生菌和枝叶腐生菌的出现次数也较多,但不占优势。
筇竹寺元江栲林下有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共有95种,占总数的61.69%,其中59种可食用,18种可药用,另有18种有毒。食用菌主要集中在红菇科、牛肝菌科、丝膜菌科等,且多为外生菌根菌,在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广泛分布且有较大的数量。药用菌的子实体数量也较多,且药用效果较好。毒菌多为鹅膏科真菌,在利用时要注意加以区分,特别是有少数可食用的种类也有微毒,过量食用会引起身体不适。
3 结论与讨论
筇竹寺元江栲林下大型真菌种类较为丰富,但与其他地区相同林分相比有一定差距,主要是由于筇竹寺作为昆明近郊的旅游景点,且交通发达,致使此处受人为干扰较大。随月份的变化,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水平有显著差异,在7、8月达到最大,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月均温和月降水量的变化。
该研究区蕴藏着丰富的食用菌和药用菌资源,开发应用前景良好,但是要注意对有毒菌进行区分。对药用真菌的开发研究有利于研发有良好抗癌作用的生物药,而且很有希望从中寻找出治疗疑难病症的药物。对外生菌根菌的研究将对森林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6-19]。
4 参考文献
[1] 卯晓岚.中国经济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 于占湖.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7(3):81-85.
[3] 魏江春.菌物多样性、系统性及其对人类发展的意义[J].生物多样性,1993(1):23-25.
[4] 吴征镒,朱彦丞.云南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5] 陈洁.昆明筇竹寺附近植被与环境关系的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10(3):242-249,258.
[6] 张金屯.数量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7]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规范[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8] 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9] MARGALEF R.Perspective in Ecological Theor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10] 马克平,刘玉明.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J].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原理与方法,1994,2(4):231-239.
[11] SHANNON C E,Weiner W.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M].Urbana,USA:University of Illionis Press,1963.
[12] PANWAR J,TARAFDAR J C.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al dynamics under Mitragyna parvifolia(Roxb.) Korth.in Thar Desert[J].Applied Soil Ecology,2006,34(2):200-208.
[13] 赵文智,程国栋.菌根及其在荒漠化土地恢复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6):947-950.
[14] 李芳,,冯固,等.菌丝桥在日本落叶松幼苗间磷传递和植株生长中的作用[J].植物生态学报,2004,28(2):218-224.
[15] LANDEWEERT R,HOFFLAND E,FINLAY R D,et al.Linking plants to rocks:ectomycorrhizal fungi mobilize nutrients fromminerals[J].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2001,16(5):248-254.
[16] WHITTAKER R H.New concepts of kingdoms of organisms[J].Science,1969,163(3863):150-160.
如上文所述,甘孜班学生远赴他乡学习、成长,肩负着建设家乡的责任,也怀揣着家乡人民的希望。这样的孩子本就与其他孩子不同,他们成长的重量不仅来自个人、来自家庭,他们的成长来自一个未开化地区的期盼。这就决定了甘孜班学生成长的特殊性。我校承担了培养这些孩子的任务,也就接承下了这一份重量。两个地区,一个希望,不容有失。7年来,普明中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期给予甘孜班更好的师资,更多的关注。
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上,不在学生中提及甘孜班学生的特殊性,统一管理,带动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内地学生的群体之中。同时挖掘甘孜班学生的闪光点,比如:吃苦耐劳、重情重义、集体感强等等优秀的品质,号召内地学生学习。两地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在学生的学习上,针对以前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关注他们比较薄弱的学科,比如英语、物理等学科,发挥我校教学硬件的优势,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在学生的情感上,尊重他们的信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与人相处,不仅感谢神佛的赐予,也要能感知世人对你的友善,除了佛祖,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同学,你的老师都在给予你关怀,都需要你去感知和回馈。
在甘孜班学生的成长路上,就我个人看来,针对他们的特殊性,我们给予他们的培养方式是在成长过程中让他们感知不到自己的特殊,也感觉不到自己的改变,与环境融合的同时也保留了原本的自己。培养一个拥有世界眼光、理性思维的少数民族地区接班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细密地为他们考虑,生活、学习、思想,逐个引导,无一不细致、无一不慎重。把握其中的平衡与尺度,润物细无声。孩子平顺的过渡,稳定地成长,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二、甘孜班学生成长的一般性
甘孜班学生首先是我校的一名普通学子,和普通班学生一样,在学校学习高中阶段所有科目,必修和部分选修课程,并在三年学习期满参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为自己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创造机会。但是,甘孜班学生来自偏远的川西北,高中之前的初级阶段学习并没有内地学生扎实,大部分学生在到绵阳之前从未走出出生之地,眼界狭窄理解力不强,也对人生缺乏现实的规划。“高考”对于他们所承载的份量,或许就是乡亲们对他们的期盼,从家乡带来的成人成才的决心。就是这样的一群孩子,在他们的家乡千挑万选,肩负着建设家乡的责任,来到四川第二大城市的百年名校刻苦求学。对于普明中学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他们的成才,势在必行,不容错失一个学生,只因这是我们对我省川西北藏区同胞的承诺。面对基础薄弱的藏区学生,我们不禁思考,只给他们“高考”这一条路是否能够个个走得下去?我校自由且严谨的教学模式能否发挥其强大的作用?
甘孜班学生远离家乡求学,刻苦而上进,努力地弥补从前因教学资源不足导致的基础知识薄弱问题。在高中三年里,能够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知识面迅速扩大,理解力突飞猛进。大部分学生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但是,每一届的甘孜班仍会出现个别需要帮助规划其它成才路径的学生。
同内地学生一样,高考筛选出的是一少部分出类拔萃的学子,大部分孩子还是需要通过其它的途径来实现自我的价值,学习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思想。同我校本地学生普通班相比,甘孜班的优生率要高得多,但仍然有个别学生需要帮助规划其它成才路径。他们的目标是成为藏区优秀接班人,这一点没有变。所以,除了成绩不够优异,吃苦耐劳、为人真诚、处世淡泊的品质都还是一样的拥有。这些孩子可以继续学习实践技能,成为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在实践中成长。
2013年上半年,工商银行湖南邵阳分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邵阳发展和市委提出的“八个建成”的宏伟目标,认真把握区域经济结构特点,进一步强化主动竞争意识,积极拓展优质信贷市场,做强做实大客户(项目)营销,做精做细小企业市场营销,做大做优个人贷款营销,促进贷款增长结构调整,构建与当地经济结构相适应的贷款投放机制。上半年累计投放各项贷款35.76亿元,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9.82亿元,增幅14.84%;贷款增量和增幅双双排名全省第二。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重点客户(项目)营销。积极介入工业园区、重点县域、专业市场和银企洽谈会签约项目营销,加大优质信贷市场拓展力度,促进贷款增长结构调整,确保信贷资产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上半年邵阳分行继续加大对阳光发品、玉新药业、吕氏贸易等重点出口创汇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继续支持佳源名人国际项目、“志成新世界”二期项目、华商新外滩等精品房地产开发项目,继续加大对邵阳纺机、神风动力、鼎森药业等重点工业企业的贷款投入,继续对8个签约项目发放贷款26860万元。上半年累计投放公司贷款25.50亿元,公司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6.14亿元。
二是加大小企业信贷营销力度。按照总行“集约化经营、批量化营销、专业化管理、标准化操作”的小企业金融经营思路,坚持以总行确立的“四大新兴产业”、“三大战略投放领域”为指导,增强信贷资源配置效应,引导各支行开拓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力提升工行小微企业业务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已经逐步形成“大银行服务小企业”的鲜明形象和强势竞争格局,扎实有效推进小企业信贷业务健康、有序和快速发展。截至6月末,小企业融资余额为108873万元,比年初增加11785万元;小企业融资余额和净增额分别排名全省第四和第三位。
三是打造个人信贷业务品牌。该行按照打造“当地第一个人信贷银行”目标,突出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战略,转变增长方式,深挖按揭资源,实施精准营销,完善激励机制,力推个人贷款业务快速增长。上半年累计发放贷款7.5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发放1.90亿元;6月末个人贷款余额21.00亿元,比年初增长4.53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亿元;增量同业占比第一,排名全省第三;完成省分行下达序时任务的133%,个人信贷业务成为该行信贷资产业务经营的新亮点。
四是发挥票据“蓄水池”效能,服务全辖资产规模调剂。该行进一步强化票据“蓄水池”效能,发挥集约化经营优势,严格客户准入管理,确保票据融资业务健康发展。上半年票据融资总额64008万元,居全省第六位。票据融资余额从年初的1.5亿元下降到六月末的6627万元,释放贷款规模8700余万元,较好地服务于信贷资产业务,助力邵阳分行上半年贷款增量排名较去年同期前进了3个名次;贷款增量在全省占比14.12%,同比上升了5.3个百分点。